![【热点话题】第五届进博会召开、痛别杨叔子院士、文旅局长古装不应被嘲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906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热点话题】第五届进博会召开、痛别杨叔子院士、文旅局长古装不应被嘲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906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热点话题】第五届进博会召开、痛别杨叔子院士、文旅局长古装不应被嘲
展开【热点话题】第五届进博会举行、痛别杨叔子院士、文旅局长古装不应被嘲【时评1】进博会,惠全球利天下何莉黄浦江畔,世界瞩目。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如期举行。本届进博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参加企业商业展。 中国搭台、世界合唱,中国彰显“世界担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顶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逆风逆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已经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高水平开放的载体、多边主义的舞台,真正办成了“不一般”的国际经贸盛会。从2019年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首次超过250家,到推动制度型开放,专门出台《上海市服务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条例》,再到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优化调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每年进口商品和服务约2.5万亿美元……越办越好的进博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商家和世界上“最好的产品”来这里参展亮相。这背后充分显示出全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看好、信任,也极好地体现了中国这个负责任大国的“世界担当”。 新意十足、创新创造,开放共享“中国市场”。开放与合作是人心所向,实现共赢共享也是历史大势。在过去的四届进博会里,有120多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连续参展,累计意向成交额达2700多亿美元,沉甸甸的数据充分表明,进博会的“磁场”引力越来越大,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已经成为进博会的“金字招牌”。以今年的进博会来看,“新”字成为最大亮点。一方面,“新朋友”多,包括尼加拉瓜、吉布提、毛里塔尼亚、科摩罗、冰岛等8国将首次参与国家展;另一方面,“新产品”多,无论是迪卡侬生态设计山地自行车的“全球首发”,还是蔡司手术显微镜的“中国首秀”,进博会成为全球最前沿的技术、创意的“大展台”,也让更多的国家、企业搭上了中国发展的“快车”,分享到了“中国机遇”。 乘势而上、扩大开放,与世界各国“共创未来”。当前,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加之世纪疫情与局部地区冲突,给世界经济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经济发展有更强劲的新引擎、新动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向前的“压舱石”。我国有着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可以说,中国经济是“一片海”,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令世界着迷。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我们有理由相信,开放的中国必将助力世界经济发展的航船乘风破浪、驶向远方。 古语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进博会这场“东方之约”的如期召开,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中国与世界携手共进共赢的满满诚意。让我们高扬互利共赢之帆,把稳团结合作之舵,就一定能够在开放合作中惠全球、利天下。《大江网》(2022年11月4日)【时评2】痛别杨叔子: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木姗11月4日晚,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作为华中科技大学的首位院士,杨叔子教授在科学领域中的贡献无疑是卓越的:研制出“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系统”,使国内传统机械工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我国首倡智能制造,将人工智能和机械制造紧密结合……院士、科学家、机械专家这几重身份之外,杨公在强调人文精神、立德树人方面的远见卓识更让他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杨叔子担任校长期间经常深入学生中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图为1995年与学生在一起。成长于战乱年代的杨叔子虽没能入小学接受正规教育,但在父亲的指导下,九岁时已遍读《四书》《诗经》《书经》,唐诗三百首和百篇古文也烂熟于心。深厚的传统文化家学底蕴织就了杨叔子一生的爱国情怀。他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80年代赴美做高级访问学者期间,美国方面曾以每年数万美元的优厚待遇挽留杨叔子,当时他在国内的工资一年才相当于大约600美元,如此悬殊的薪水差别下,他仍毅然选择回国,面对不解,他只反问,“为什么不回国?”90年代,一封学生来信让时任校长的杨叔子陷入思考。信中写道,“中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不及格,不能获得学位,我赞成,因为改革开放要用外语;但是学生在日常写作中错别字一大堆,用词不妥,造句不通,文章不顺,竟然也可以拿到学位。请问校长,这应作何解释?”尖锐的诘问催生了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决定:不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不合格者不予颁发学位证书。“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老校长的理念薪火相传。华中科技大学至今坚持将人文精神烙印在每一个学子心中——所有学生,每年考一次中国语文,不及格不发学位证;理工科学生每年必须拿两个人文学科学分,否则不能毕业。身为博士生导师,杨叔子对自己的学生一向有个“另类”要求:博士论文答辩前要先背《老子》,后来又加上了《论语》的前七篇。他坚持工程师不能对人文文化一窍不通,背诵虽然只是形式,但却能潜移默化地让人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沉下浮躁的心。看似有些古板生硬的方式下,骨子里是杨公对文化传承的执着。在科学技术、人工智能都愈加发达的当今社会,这份执着是意义深远的。高端科技制造的先进工具是冰冷的,如果连制造、操作它们的人类也丧失了人文的温度,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在今年9月举行的华中科技大学202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校长尤政引用了杨叔子的一段话:“大学教育必须把科学和人文融合起来,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杨公虽逝,但他高瞻远瞩的教育理念仍会广播深种、生生不息:育人,而非造器。《九派新闻》(2022年11月5日)【时评3】文旅局长古装被嘲,我们需要这样“接地气”的侠客晋家祺近日,湖北随州市文旅局局长解伟身着古装宣传景点的视频,被一些网友评价为“油腻”、像“树妖姥姥”。对此,解伟表示,只要大家觉得有趣也认识了随州,自己搞笑扮丑都无所谓。(10月29日 九派新闻) 早些时候,“马背上的局长”贺娇龙以及甘孜的“网红局长”刘洪都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火了一把。但这一次,由于造型的形象与传统的“侠客”形象有些不符,解伟的扮相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些网友表示,不如找一些形象出众的演员或年轻工作人员来扮演侠客形象,解伟的造型实在太过“仓促”。 其实,对于形象问题,我们不必过分苛责。首先,解伟的出发点是基于宣传家乡,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不应让批评的声音招致“解伟”们的寒心。其次,对于一位局长来说,能够俯下身子亲自拍视频宣传,不仅显示出干部的“接地气”,更能给其他基层工作人员以鼓舞与表率,从而带动工作队伍的积极性。这显然比普通演员或普通员工所能带来的推动作用更强。此外,解伟的“出圈”或许能够带来比预想中更加正面的效果。目前,他的视频已经在网上有了几百万浏览量,更多人通过他知道了随州,看到了美丽的千年银杏谷。虽然这是一种略显“黑红”的方式,却收获了远超预期的关注度。当观众真正了解到解伟的用心时,相信会有更多人来到他的家乡,支持当地的旅游发展。随着短视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政府部门通过这一形式进行宣传、带货、政务公开等。但是,由于政务新媒体仍处于发展初期,很多部门在短视频运营上仍存在质量不高、缺乏经验等问题。对此,应该积极推动有关部门进行创新宣传,通过对接当地“网红”以及流量扶持等形式推动此类视频传播。当然,在“敢创新”的同时也要“守初心”,不能让政府部门的短视频脱离其初衷,变成搞笑娱乐的秀场。这也需要政府内部的监管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其实解伟又何尝不是一位另类的“侠客”呢?当他身着白衣出现在镜头前面时,背后正是一颗“为人民服务”的“侠客之心”。对于“解伟”们,网友们需要肯定这种勇气与初衷,多一些包容与支持,让更多干部成为“接地气”的侠客。《红网》(2022年11月1日)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