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获奖课件ppt
展开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疏通文义。 2.理清行文思路,掌握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 3.分析曹刿人物形象。 4.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春秋初期,齐襄公在位时,荒淫暴虐,政令无常,他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齐襄公被杀,莒国和鲁国都各自护送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回齐国。后来公子小白抢先到达齐国夺得君位。称为齐桓公。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决定兴师伐鲁,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便以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为借口,于公元前684年进攻鲁国。鲁国被迫出兵抵御,在鲁国长勺开战。
本文节选自《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1) 曹刿( ) (2)又何间( )焉(3) 肉食者鄙( )(4) 弗( )敢加也(5) 小惠未徧( )(6)小信未孚( )(7) 公与之乘( )(8) 战于长勺( )(9) 下视其辙( )(10)登轼( )而望(11)彼竭( )我盈(12)望其旗靡( )(13)夫( )战 (14)牺牲玉帛 ( )
三、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互助解决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好停顿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云山文丰读课文:《曹刿论战》朗读 高清(480P).qlv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代单音节词用双音节词替换。 。 “删”,就是删除。文言文的一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表停顿、或凑足音节、或表语气,可删去。“补”,就是增补。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调”就是调整语序。倒装句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庄公。
代词,代指公将战这件事
他的同乡说:“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为何要参与呢?”
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去见庄公。
作用:1.说明曹刿要进谏的原因。全文的中心句,贯穿全文。 2.为下文鲁庄公的目光短浅作铺垫。反衬曹刿的远谋。 答题思路 :确定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
1、曹刿作为无名小辈为何要请见庄公?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 )曰:“小惠未遍( ),民弗从( )也。”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 )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对曰:“忠( )之属( )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问庄公:“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之类,我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实。”
曹刿回答说:“小小的信用不能得到神灵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根据实情处理。”
曹刿回答说:“尽力做好本职之类的事,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您。”
1.曹刿三问“何以战”,庄公是怎样回答的?曹刿是如何评价的?(用原文回答)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对庄公作战条件的两个否定和一个肯定,说明了什么?
曹刿在战前的政治准备上具有远见卓识,他认识到人民的信任与支持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认识到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 )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庄公与曹刿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公打算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
齐军击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公准备驱车追赶。曹刿说:“还不行。”
他向下查看了齐军战车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撤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就追击齐军。
请同学们自读第二节,思考问题:
1、曹刿是如何帮助鲁庄公选择战机的?表现了曹刿哪方面的才能?
临阵从容胸有成竹把握战机
运用对比手法:“将鼓”“将驰”表现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而“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结局证明曹刿指挥正确。
既( )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 )气,再( )而(承接)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 )也,惧有伏( )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故逐之。”
已经战胜了,庄公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靠的是勇气 。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他们的士气衰竭,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齐国是大国,(它的军事行动)是难以推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
我看到齐军退兵时车辙很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长勺之战中,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
战前的政治准备: 取信于民
抓住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
抓住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 ”之时
军事上抓住时机,谨慎果断,后发制人。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梳理情节,仿照示例,完成图表
方法引路:1找准答题角度,确定答案范围,划层次。 2分析已知信息(从字数、人称、句式,结 构,词性,关键词等入手) 3.也可以引用原文。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曹刿这个人物的认识和评价?
“乡人阻之”“请见” “战则请从”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
谨慎果断,卓越的指挥才能。
以天下为己任、深谋虑;
3. 说说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好在哪里?
文章围绕“论战”组织材料,以曹刿为中心,详细地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详写人物的语言,即“论战”,对于战争双方对峙、交锋的具体经过等略写。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这样写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展现曹刿远谋形象。同学在写作中
本文通过写弱鲁战胜强齐以及曹刿对长勺之战的论述的史实,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好作战时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键词之,论·战争,论·人物,论·启示,鲁庄公真的“鄙”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0 曹刿论战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0 曹刿论战备课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1课曹刿论战,背景简介,分析人物形象,政治远见,论战前准备,分析人物形象曹刿,军事才能,从战指挥,论战胜原因,归纳本文中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说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曹刿论战,《左传》与左丘明,关于历史散文体例,一论战前准备,二述战争经过,三论取胜原因,古今词语,本文线索,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