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过零丁洋》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920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过零丁洋》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920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过零丁洋》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920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过零丁洋》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9206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过零丁洋》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9206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过零丁洋》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9206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过零丁洋》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9206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过零丁洋》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9206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优秀ppt课件
展开文天祥是一个视死如归、赤心报国的诗人,他的视死如归、不屈辱求和、赤胆忠心,千百年来为人赞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诗。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作品有《文山集》,其中《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诗作,不仅记录了他后期的生活经历,也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气节。
本诗选自《文天祥诗集校笺》卷十(中华书局2017年版)。文天祥是南宋抗元名臣,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不幸在广东五坡岭被元军元帅张弘范部所俘。次年,张弘范水军追击在广东崖山的宋末帝赵昺,当时,张弘范把文天祥拘于船上,经过零丁洋时,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军爱国将领张世杰。文天祥慷慨陈词:“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并奋笔疾书此诗作答。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 起一经,干戈 寥落 四周星。
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第一名。
稀少。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
译文:当年历尽艰辛因精通经书而被起用,兴兵抗元四年,战事逐渐消歇。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写此诗后不久,南宋流亡朝廷覆亡。
译文:国家支离破碎好像风中的柳絮,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的浮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在今江西万安境内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兵败,经惶恐滩退往广东。
译文:(当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中悲叹自己的孤苦无依。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留存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一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在频繁的战争中度过了四年。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比喻和对偶,描写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当年的惶恐和今日的零丁之感,表现了诗人的忧愤之情。构思巧妙,对仗工整,寓意深刻,富有情味。地名和心境的巧妙结合,使这两句诗成为千古绝唱。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气节。
构思巧妙,慷慨陈词 前六句从纵横两方面构思,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从实到虚,由虚到实,用比喻、对偶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情调。到结尾两句,却转而吟出激情慷慨的绝唱。前六句铺垫,悲苦欲绝,后两句点明主旨,高亢振奋。这样的情调转换,震撼人心,感天动地。
诗人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达了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现了一个至死不渝的爱国志士和勇于为国献身的英雄形象。
下面对《过零丁洋》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通过科举考试后,宋朝大地到处燃起了抗元的星火。(首联是概述自己的身世)B.颔联比喻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C.颈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了诗人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D.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1.“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与我们学习过文天祥的“ ? 。”这两句诗同样表达以死明志的决心。2.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 , 。”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表现的“ ? 。”的气概与孟子“舍生取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生死观的最好诠释。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过零丁洋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44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过零丁洋精品课件ppt</a>,文件包含24《过零丁洋》课件pptx、24《过零丁洋》教学设计doc、244过零丁洋朗诵mp3、《过零丁洋》微课mp4、《过零丁洋》朗诵方明mp4、经典咏流传王耀庆深情演绎文天祥名作《过零丁洋》_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过零丁洋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过零丁洋教案配套课件ppt,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链接,过零丁洋文天祥,读音停顿,整体把握,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下册过零丁洋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过零丁洋优质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诵读文本,理解大意赏析诗歌,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首联写了两件大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