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预测备考-专题08:阅读理解之综合性学习
展开专题08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部编版)
阅读理解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少年正是读书时》《文学部落》 解析版
一、有朋自远方来
1.班内决定举行以“朋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解读“朋友”内涵] 下面两个图片是“朋”“友”二字的甲骨文。“朋”字的甲骨文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贝壳,这种并列的关系表达了“朋”字 的内涵。“友”字的甲骨文看起来像一人的手之外另加一人的手,两人牵手,表示友好。所以“友”字的本义是。
(2)[展示“朋友”形象]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向大家介绍你的一位朋友。
我的朋友是一个 的人,在我 的时候,他 。
[解析](1)平等 合力协助,二人相交往成为朋友
(2)示例:乐于助人 遇到困难 总是竭尽全力帮助我
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计划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无数文人墨客为歌颂友谊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句。请写下你最喜欢的连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2)为了解同学们的交友情况,班主任要求大家设计一份问卷调查表,请把你的问卷调查表展示出来吧。
(3)假设老师安排你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你应该怎么跟她说?
[[解析](1)示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示例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略。
(3)示例:林芳,你好,我是××。我活泼开朗,喜欢打乒乓球,是个运动健将。咱俩同桌,真是缘分,今后请多多关照!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材料一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才华横溢,但不能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且生活上有崇尚浮华的缺点。他的好友诗人张籍并不因为韩愈才名远播,就对他姑息迁就。他一再给韩愈写信,直言不讳地规劝忠告,终于使韩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韩愈幡然悔悟,把张籍当作生平第一至交。
材料二 张咏和寇准是好朋友。当寇准要做宰相时,张咏却对同僚说:“寇准奇才,可惜学术不足。”并直言劝说寇“《霍光传》不可不读”,劝寇准不要做像霍光那样不学无术的人,寇准恍然大悟,勤奋学习,后成为一代名相。
材料三 有些学生说:“进网吧就好像回家,网友的问候和关心会让人觉得比父母还亲切。”还有的学生说:“有许多话不便向父母说,向网友倾诉后会释放心里的压力和郁闷,会顿感轻松和宽慰。”还有些中学生甚至背着父母与网友长时间聊天。
(1)针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用一句话写出你在交友方面的认识。
(2)结合上面三则材料,请说说你认为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的条件。至少写出三条。
(3)我校师生针对当今“快餐式友谊”——朋友间仅仅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上发短信,点赞保持联系的现象,发出了用书信、贺卡彼此交流心得和生活感悟的倡议。观察下面两幅图,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你的结论:
[解析](1)①交个好朋友,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成长。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只有真正的好朋友才能直言告知自己的缺点。
(2)[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探究概括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通读材料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加以概括提炼。阅读以上三则材料可知,真正的好朋友是能带来正能量、互相尊重、坦诚以待、志同道合、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人。
[答案] ①带来正能量(友直,友谅,友多闻);②志同道合;③互相帮助,共同进步;④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写出三条即可)
(3)[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看图,结合图中的数据、文字、标题等给出的信息进行概括。认真看图可知,这两幅图反映的都是中小学生节日送祝福的内容,根据其中的数据可知,用电子产品送祝福的形式占了很大一部分。
[答案] 示例: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在节日用电子产品发信息的形式送祝福,只有极少数学生采用书信、贺卡形式送祝福。(言之有理即可)
二、少年正是读书时
1.为了真实地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某中学决定采用问卷的形式,在全校开展一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在回收的50份有效问卷中,几乎所有人在第一题“你认为课外阅读是必要的吗”的答案中,选择了“非常必要”或“必要”,分别占46%和50%,仅有两名同学选择了“不是很必要”。不少同学在“阅读心得或感受”中表示,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课外阅读,能够“拓宽知识面”“丰富内心世界”“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完善人生观和价值观”。尽管绝大多数学生内心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真正付诸实践的比例并不高。44%的学生把课余时间用于“玩游戏”,只有40%的学生把课余时间用于“阅读”,其他的学生在课余时间选择了“旅游”“体育运动”等。
材料二 调查显示,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的学生不到半数,52%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为0.5~1小时。而阅读的时间段以“睡前”为主,占68%。另外,18%的学生会在“上课时”读课外书,14%的学生选择在“早上或中午等其他时段”进行课外阅读。
材料三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个现象:碎片化阅读正在流行。碎片化阅读,是指读者通过电子书、网络等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的模式。通过微博获取信息的学生就占调查的八成以上,“信息量大、阅读方便、更新速度快”是学生热衷微博的原因。而时间的碎片化也直接助推了快餐式的浅阅读,即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所谓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出学生阅读的哪些现象?
(2)针对材料三,请你谈谈碎片化阅读的利弊。
(3)你班将举行以“阅读”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条主题语。
[解析] (1)学生明知课外阅读重要,但课余时间真正阅读的人却不多;多数学生每天阅读不足1小时,睡前阅读普遍。
(2)(示例)利:“碎片”包罗万象,丰富多样的内容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浏览大量信息。弊:长时间碎片化阅读使学生在阅读时太过随意,渐渐忽视了阅读的连贯性和严谨性。在零敲碎打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缺乏思考,有的信息过目即忘,这样不利于知识的积累和传承。
(3)示例:人人重视阅读,创设良好读书环境。(能够体现班会主题,且语言精练即可)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1课时。
材料二 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自“新浪网”)
材料三 《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对经典的了解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赞成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
(2)读了材料二和材料三,你有什么感想?
(3)天津市某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语》《唐诗三百首》《西游记》这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仿照示例,拟写一则推荐语。
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解析] 解答第(1)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材料来说明理由。解答第(2)题,通过分析材料,可以看出世界各国逐渐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应有自豪感,同时,国内有许多中学生却没有阅读古典名著的原著,我们应当多读原著,树立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志向。解答第(3)题要结合书目,仿照例句,从内容、语言、人物等方面进行推荐。
[答案] (1)示例一:赞成。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助于我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示例二:反对。开设国学教育课,会加重我们的学习负担。
(2)示例: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我感到无比自豪。外国人如此喜爱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我们应该注重读原著,而不是仅仅通过影视作品了解名著。(言之有理即可)
(3)示例一:《论语》——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中国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示例二:《唐诗三百首》——走进文学的殿堂,欣赏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
示例三:《西游记》——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聆听一首降妖伏魔、百折不挠的赞歌。(扣住本质特征,言之有理即可)
三、文学部落
1.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校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材料二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读透全书。
材料三 西汉时期的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因家里贫穷,点不起灯烛。后来他见邻家灯烛明亮,便在墙上凿了一个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读书。
材料四 爱因斯坦读书时,分为三个步骤,他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略读全书,在略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
材料五 范仲淹青年求学时期,过着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五年间未曾脱衣而眠,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便用水浇脸。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
(1)上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其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是: 、 。
(2)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 , 。
(3)班级文学社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在阅览室,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 )
A.宾至如归,少安毋躁。
B.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C.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
D.小小店堂,诸子百家皆过客;皇皇寰宇,三才万物入奇书。
(1)[解析] 选用材料要求是有关“名人读书方法”的内容,而材料三和材料五都是表现名人读书刻苦勤奋的。
[答案] 材料三 材料五
(2)示例:一盏灯 指引我们走入别样绚丽的人生旅途
(3)[解析] C A项,适合悬挂在宾馆、旅社等地;B项,描写的是大明湖的美丽风光;D项,适合放在书店。
2.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某班也开展了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美国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材料二 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
材料三 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1)结合上述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
(2)每一期的《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从你学过的课文中选择一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示例]
关键词:童年 课文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理由:童年是人生最值得回忆的时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他童年时在百草园无忧无虑地玩耍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情景。
关键词: 课文题目:《 》
理由:
(3)《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朗读经典美文。对于嘉宾的朗读水平,网友们褒贬不一,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网友跟帖:个别嘉宾读音不准,吐字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你的跟帖:
(1)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朗读能锻炼口才;朗读能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2)(示例)关键词:母爱 课文题目:《金色花》
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用优美真挚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所选课文能支撑关键词,理由充分,语句通顺即可)
(3)示例一:我认为不必苛求于此。并不是所有的嘉宾都是播音员或者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一篇文章最能打动听众的是真挚的情感,如果朗读者通过深情演绎感染了我们,使我们产生了共鸣,我觉得读音不准、吐字不清都可以忽略不计。
示例二:我认为嘉宾应该用标准的普通话来朗读,既能体现文章的美感,还能推广普通话。
【期末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预测备考-专题07:阅读理解之名著阅读: 这是一份【期末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预测备考-专题07:阅读理解之名著阅读,文件包含期末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预测备考-专题07阅读理解之名著阅读解析版docx、期末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预测备考-专题07阅读理解之名著阅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预测备考-专题06:阅读理解之文言文(课内:课外): 这是一份【期末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预测备考-专题06:阅读理解之文言文(课内:课外),文件包含期末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预测备考-专题06阅读理解之文言文课内课外解析版docx、期末专项复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预测备考-专题06阅读理解之文言文课内课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项备考】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前复习-专题10:阅读理解之综合性学习: 这是一份【期末专项备考】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前复习-专题10:阅读理解之综合性学习,文件包含期末专项备考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题10阅读理解之综合性学习解析版docx、期末专项备考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题10阅读理解之综合性学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