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 第5章《物体的运动》5.4《运动的相对性》同步强化提优训练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 第5章《物体的运动》5.4《运动的相对性》同步强化提优训练第1页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 第5章《物体的运动》5.4《运动的相对性》同步强化提优训练第2页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 第5章《物体的运动》5.4《运动的相对性》同步强化提优训练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4 运动的相对性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4 运动的相对性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5.4运动的相对性》同步强化提优训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45分)1. 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          B. 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C. 上课的铃声传到同学们耳中      D. 晚上,探照灯的灯光射向天空2. “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空间站成功对接后,以下列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是静止的 (       )A. 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 “神舟十号”飞船C. 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      D. 在“梦天实验舱内穿行的航天员3. 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    A. 向东运动     B. 向西运动   C. 静止不动    D. 无法确定4. 小林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他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则小林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地面  B. 汽车   C. 房屋    D. 树木5.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河岸上的树    B. 船舱     C. 迎面驶来的船   D. 河水6. 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时,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  B. 小明爸爸  C. 地面  D. 自家小车7.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两车相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东运动,由此可判断 (      )A. 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西运动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一定向东运动    D.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可能向西运动8.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他感觉卡车向前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      B. 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C. 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      D. 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9.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10.观察图中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判断两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相对于房子一定向右运动     B.甲车相对于乙车一定向右运动C.乙车相对于房子可能向右运动     D.乙车相对于甲车可能静止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1.在阅兵中,由陆、海、空三军航空兵组成的12个空中梯队,以前所未有的磅礴阵容接受检阅。图所示是某架飞机悬挂党旗匀速通过天安门上空的情景。悬挂在飞机钢索上特制的党旗颜色鲜艳、状态舒展,又不摆动,有很好的展示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飞机为参照物,党旗是运动的     B.以天安门为参照物,党旗是运动的C.以党旗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     D.以飞机驾驶员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12.如图所示为火炬传递的现场,手持火炬的火炬手领跑,火炬护跑队员保持固定距离跟随在两侧。对于上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以火炬手为参照物,火炬是运动的    B.以护跑队员为参照物,火炬是静止的C.以观众为参照物,护跑队员是静止的  D.以火炬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1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阐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白帝 B.江陵 C.两岸 D.轻舟14.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C.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15.如图是我国空间站基本构型,随着多个国家合作建造的国际空间站2024年退役后,它将成为地球轨道上唯一的载人空间站。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下列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A.地球   B.实验舱  C.对接过程中的货运飞船   D.出舱行走的宇航员 二.填空题(33分) 16.如图所示,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km,乘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平均速度______m/s。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17.如图是高达130m的芜湖之眼摩天轮,建在十里江湾的主题公园内,现在已经成为芜湖人旅游新的网红打卡地。摩天轮转动时,坐在摩天轮轮缘座舱里的游客相对于地面来说是_____的,相对于坐舱来说是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8.铁路线全长为156千米,K1281次列车12:19 从聊城出发,14:19 到达菏泽,则这列火车全程平均速度为______ km/h;火车出站时,若以行驶中的火车为参照物,聊城站站台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19.如图所示,是国庆阅兵式上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的情景,呈“口”字形展开的战斗机群, 好长一段时间队形不变,甚为壮观。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队形不变时,飞机之间相对______(运动/静止);观礼人看到飞机在飞行是以 ______为参照物。20.如图所示,地铁站台内,站在自动扶梯上出站的乘客,相对于自动扶梯是________的,相对于站台地面是________的(以上两空填“运动”或“静止”)。由此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的。21. “旭日东升”是以           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          为参照物的。22.端午节,小红观看划龙舟比赛,发令枪响,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小红激动地说:“龙舟跑得真快啊!”,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划桨运动员相对于他坐的龙舟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23.阿丽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阿丽却觉得刮了西风。以阿丽为参照物,空气向    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阿丽向    行驶。24.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     参照物的,“船高”是以     为参照物的。25.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多颗同步通信卫星,它是在绕地心转动的圆轨道(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运行周期跟地球自转周期相同。那么,同步通信卫星运行周期为    。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同步通信卫星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6.甲、乙两人同时乘坐不同的观光电梯,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匀速下降,则甲是在    ,乙是在    。(选填“上升”“下降”或“静止”) 三.解答题(22分)27(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特技摄影请大家参与一起做一个“特技摄影”的模拟实验。首先在一张窄长的硬纸片上画出房屋、树木和白云,再在一张宽卡片的下方画出两条横线代表公路,在公路上画一辆汽车,并在宽卡片的上部两侧各开一条窄缝,使窄纸片恰好能插入,如图所示。然后向左迅速拉动窄纸片,你会看到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由模拟实验可知,拍摄汽车在公路上奔驰时,先拍出汽车在公路上静止的镜头,再拍出作为迅速移动的背景:树木、田野、山林等。然后再将两组画面放入特技机里叠合,人以迅速移动的背景作参照物时,也会产生汽车在公路上“飞奔”的效果。请回答:(1)迅速拉动窄纸片时,看到汽车在公路上飞驰,这是选择了____作为参照物。(2)根据材料,模仿这种摄影技巧,拍摄“武艺高强”的人“飞檐走壁”的镜头,你应该如何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7题图                             第28题图28.(8分)小明家国庆坐火车出去旅行,他们所坐火车长为300m,当火车通过一条隧道时速度为72km/h,如图所示,小明测出自己通过此隧道的时间75s,假设火车一直匀速行驶,求:(1)这条隧道有多长?(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多少时间?(3)若此火车通过一座长为900m的大桥的平均速度为28m/s,则该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多少秒?(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9.(10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超声波“看”世界
       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它长有一双眼睛,视觉很差,被认为是动物界的“盲人”.
      为了研究蝙蝠如何在黑暗的夜晚捕食昆虫,17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研究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而猫头鹰会撞上障碍物.后来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蝙蝠的一只耳朵堵住,它就会方向感,不能躲避障碍物.
      直到1930年,哈佛大学的一位大学生才利用仪器探测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从而揭开了蝙蝠捕食之谜.原来,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10﹣20次超声波,这种声波可以探察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发射,就像我们在大厅里拍手会听到回声一样,蝙蝠根据这种回声的方向和时间,就能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和捕食昆虫.
      科学家受到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仪.图甲是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显示屏上能显示发出和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并能读出两个信号的时间差,从而测出被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如果发出的超声波遇不到反射物,显示屏上只显示发出的超声波,如图乙中的p1、p2所示;如果测速仪正前方有一辆汽车,测速仪将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p1、p2的发射波n1、n2如图丙所示.
     (1)频率高于________ 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频率低于________ Hz的声音叫作次声波;    (2)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得出结论(3)蝙蝠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      )  A. 眼睛  B. 耳朵  C. 鼻子   D. 嘴巴(4)如果图乙和图丙中的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0.5s,则测速仪每秒钟发射________ 次超声波,图丙中p1、n1之间的时间间隔t1=0.2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v=340m/s,可知超声波第一次发射时汽车离测速仪的距离为________ m;    (5)图丙p1、n2之间的时间间隔t2小于之p1、n1之间间隔t1 ,由此可以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 静止   B. 向左运动   C. 向右运动  D. 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5分)1. 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B  A. 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          B. 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C. 上课的铃声传到同学们耳中      D. 晚上,探照灯的灯光射向天空2. “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空间站成功对接后,以下列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是静止的 (   B     )A. 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 “神舟十号”飞船C. 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      D. 在“梦天实验舱内穿行的航天员3. 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  B  A. 向东运动     B. 向西运动   C. 静止不动    D. 无法确定4. 小林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他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则小林选择的参照物是  B  A. 地面  B. 汽车   C. 房屋    D. 树木5.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B     )A. 河岸上的树    B. 船舱     C. 迎面驶来的船   D. 河水6. 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时,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A. 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  B. 小明爸爸  C. 地面  D. 自家小车7.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两车相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东运动,由此可判断 (     D   )A. 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西运动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一定向东运动    D.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可能向西运动8.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他感觉卡车向前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B   )A. 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      B. 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C. 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      D. 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9.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10.观察图中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判断两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甲车相对于房子一定向右运动     B.甲车相对于乙车一定向右运动C.乙车相对于房子可能向右运动     D.乙车相对于甲车可能静止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1.在阅兵中,由陆、海、空三军航空兵组成的12个空中梯队,以前所未有的磅礴阵容接受检阅。图所示是某架飞机悬挂党旗匀速通过天安门上空的情景。悬挂在飞机钢索上特制的党旗颜色鲜艳、状态舒展,又不摆动,有很好的展示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以飞机为参照物,党旗是运动的     B.以天安门为参照物,党旗是运动的C.以党旗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     D.以飞机驾驶员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12.如图所示为火炬传递的现场,手持火炬的火炬手领跑,火炬护跑队员保持固定距离跟随在两侧。对于上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A.以火炬手为参照物,火炬是运动的    B.以护跑队员为参照物,火炬是静止的C.以观众为参照物,护跑队员是静止的  D.以火炬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1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阐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D )A.白帝 B.江陵 C.两岸 D.轻舟14.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 )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C.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15.如图是我国空间站基本构型,随着多个国家合作建造的国际空间站2024年退役后,它将成为地球轨道上唯一的载人空间站。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下列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BA.地球   B.实验舱  C.对接过程中的货运飞船   D.出舱行走的宇航员二.填空题(33分) 16.如图所示,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km,乘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平均速度______m/s。【答案】马(或自己)     50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17.如图是高达130m的芜湖之眼摩天轮,建在十里江湾的主题公园内,现在已经成为芜湖人旅游新的网红打卡地。摩天轮转动时,坐在摩天轮轮缘座舱里的游客相对于地面来说是_____的,相对于坐舱来说是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答案】 运动     静止18.铁路线全长为156千米,K1281次列车12:19 从聊城出发,14:19 到达菏泽,则这列火车全程平均速度为______ km/h;火车出站时,若以行驶中的火车为参照物,聊城站站台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答案】  78     运动19.如图所示,是国庆阅兵式上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的情景,呈“口”字形展开的战斗机群, 好长一段时间队形不变,甚为壮观。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队形不变时,飞机之间相对______(运动/静止);观礼人看到飞机在飞行是以 ______为参照物。【答案】 静止     天安门广场20.如图所示,地铁站台内,站在自动扶梯上出站的乘客,相对于自动扶梯是________的,相对于站台地面是________的(以上两空填“运动”或“静止”)。由此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的。【答案】静止     运动     相对21. “旭日东升”是以                 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                 为参照物的。【答案】 地球;地球。22.端午节,小红观看划龙舟比赛,发令枪响,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小红激动地说:“龙舟跑得真快啊!”,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划桨运动员相对于他坐的龙舟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答案】江岸(小红);静止23.阿丽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阿丽却觉得刮了西风。以阿丽为参照物,空气向    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阿丽向    行驶。【答案】东;西24.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     参照物的,“船高”是以     为参照物的。【答案】地面;地面25.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多颗同步通信卫星,它是在绕地心转动的圆轨道(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运行周期跟地球自转周期相同。那么,同步通信卫星运行周期为    。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同步通信卫星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答案】26.甲、乙两人同时乘坐不同的观光电梯,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匀速下降,则甲是在    ,乙是在    。(选填“上升”“下降”或“静止”)【答案】上升;上升  三.解答题(22分)27(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特技摄影请大家参与一起做一个“特技摄影”的模拟实验。首先在一张窄长的硬纸片上画出房屋、树木和白云,再在一张宽卡片的下方画出两条横线代表公路,在公路上画一辆汽车,并在宽卡片的上部两侧各开一条窄缝,使窄纸片恰好能插入,如图所示。然后向左迅速拉动窄纸片,你会看到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由模拟实验可知,拍摄汽车在公路上奔驰时,先拍出汽车在公路上静止的镜头,再拍出作为迅速移动的背景:树木、田野、山林等。然后再将两组画面放入特技机里叠合,人以迅速移动的背景作参照物时,也会产生汽车在公路上“飞奔”的效果。请回答:(1)迅速拉动窄纸片时,看到汽车在公路上飞驰,这是选择了__背景__作为参照物。(2)根据材料,模仿这种摄影技巧,拍摄“武艺高强”的人“飞檐走壁”的镜头,你应该如何做?答:先拍摄出“武艺高强的人在道具场飞的动作”的镜头,再拍摄出“房檐”等所需的场景镜头,然后再将两组画面放到“特技机”里叠合。叠合时迅速移动作为背景的房檐28.(8分)小明家国庆坐火车出去旅行,他们所坐火车长为300m,当火车通过一条隧道时速度为72km/h,如图所示,小明测出自己通过此隧道的时间75s,假设火车一直匀速行驶,求:(1)这条隧道有多长?(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多少时间?(3)若此火车通过一座长为900m的大桥的平均速度为28m/s,则该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多少秒?(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 (1)火车速度:v=72km/h=20m/s,小明测出自己通过此隧道的时间75s,由v=得,隧道的长度:s=vt=20m/s×75s=1500m;(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s′=s+s=1500m+300m=1800m,由v=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t′==90s;(3)根据题意知,火车完全在桥上的路程为:s″=900m﹣300m=600m,则该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t″=≈21.4s. 29.(10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超声波“看”世界
       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它长有一双眼睛,视觉很差,被认为是动物界的“盲人”.
      为了研究蝙蝠如何在黑暗的夜晚捕食昆虫,17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研究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而猫头鹰会撞上障碍物.后来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蝙蝠的一只耳朵堵住,它就会方向感,不能躲避障碍物.
      直到1930年,哈佛大学的一位大学生才利用仪器探测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从而揭开了蝙蝠捕食之谜.原来,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10﹣20次超声波,这种声波可以探察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发射,就像我们在大厅里拍手会听到回声一样,蝙蝠根据这种回声的方向和时间,就能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和捕食昆虫.
      科学家受到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仪.图甲是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显示屏上能显示发出和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并能读出两个信号的时间差,从而测出被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如果发出的超声波遇不到反射物,显示屏上只显示发出的超声波,如图乙中的p1、p2所示;如果测速仪正前方有一辆汽车,测速仪将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p1、p2的发射波n1、n2如图丙所示.
     (1)频率高于________ 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频率低于________ Hz的声音叫作次声波;    (2)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得出结论(3)蝙蝠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      )  A. 眼睛  B. 耳朵  C. 鼻子   D. 嘴巴(4)如果图乙和图丙中的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0.5s,则测速仪每秒钟发射________ 次超声波,图丙中p1、n1之间的时间间隔t1=0.2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v=340m/s,可知超声波第一次发射时汽车离测速仪的距离为________ m;    (5)图丙p1、n2之间的时间间隔t2小于之p1、n1之间间隔t1 ,由此可以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 静止   B. 向左运动   C. 向右运动  D. 无法判断【答案】(1)20000;20(2)C(3)B(4)2;34(5)B  【解析】【解答】(1)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2)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故选C.(3)蝙蝠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耳朵;(4)如果图乙和图丙中的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0.5s,则测速仪每秒钟发射超声波次数为:已知图丙中p1n1之间的时间间隔t1=0.2s,则超声波第一次发射后到汽车接到P1时所用时间为t=t1=×0.2s=0.1s,由v=得:超声波第一次发射后到汽车接到P1时,超声波通过的路程为s=vt=340m/s×0.1s=34m;即超声波第一次发射时汽车离测速仪的距离为34m
    5)已知t2t1  , 则超声波发射后到汽车接到时所用时间为t2t1根据v=s=vt可知:汽车离测速仪的距离s2s1,即汽车离测速仪的距离在变小,由甲图可知是汽车是向左运动.故答案为:(12000020;(2C;(3B;(4234;(5B  

    相关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4 运动的相对性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4 运动的相对性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5.4 运动的相对性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5.4 运动的相对性课时作业,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的分类,参照物概念的理解,参照物的判断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5.4 运动的相对性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5.4 运动的相对性课后作业题,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