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下化学 9.2 溶解度(第1课时)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940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下化学 9.2 溶解度(第1课时)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940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饱和溶液,溶解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2 溶解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饱和”与“不饱和”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解度的学习,让学生关注与溶解度有关的日常现象,如:鱼池缺氧和增氧等,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教学资源分析 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上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 本课题分为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部分,以学生亲身参与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和两个“讨论”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第一个活动后通过讨论引入溶解度概念,再以一个活动巩固和应用溶解度概念,最后又通过讨论引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教学策略分析 做好活动探究一,让学生理解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必须确定“一定量溶剂”和“一定温度”这两个条件,当两个条件不变时,多数物质的溶解就有一定的限度。了解了这两点,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当物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这种特殊的状态就是饱和状态,该溶液就是饱和溶液。而如果条件改变,饱和溶液就有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了。 在建立溶解度概念时,一定要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在不同的温度下、不同量的溶剂里,溶质溶解的情况。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是表示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的变化情况,简单介绍三种情况也就行了。 气体溶解度与日常生活有着更丰富的联系,如:烧开水、鱼塘养鱼、自制汽水等。鼓励学生把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考虑并提出问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形成。课时建议 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设问)一杯水能溶解多少氯化钠呢?物质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提出的问题。通过设问把学生引入对溶液的定量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动探究分析讨论理解概念(过渡)一定量的水中究竟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溶质呢?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引导实验)P33:活动探究一学生分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交流发表观察所得:第一次的5 g氯化钠都溶解了;第二次的5 g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加入5 mL水后氯化钠又溶解了。 观察交流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后的现象。 归纳总结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物质无法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无限制的溶解。但是若改变条件,可以使物质继续溶解。 结合实验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这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在探究实验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这过程中顺理成章的形成了饱和溶液的概念。 操作 向20mL水中加入5 g NaCl搅拌再加入5 g NaCl搅拌再加人5 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继续实验) 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再进行上述实验,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分析)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小结)说明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是无法无限度的溶解某种溶质的。而随着外界条件(温度、溶剂的量等)的改变,情况就会发生变化。(讲解)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反之则是不饱和溶液。分析归纳运用知识(引导分析)在这个实验中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从改变温度、改变溶剂的量引起溶解情况发生的改变上来分析。)(小结)“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他们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只有在指明“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媒体播放)。海水晒盐的过程。 小组讨论。交流发言。形成共识。回忆刚做的实验,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互相转换的方法。(见板书设计)观看、思考海水晒盐的原理。练习从一个实验中概括出不同的结论来。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讨论分析形成概念<讨论)P35: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用的水都是20 mL,其中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同?(分析、讨论)由此可见,当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时,最好要注意什么?除此之外,还要附加什么条件?(设问)用一杯水和一盆水来分别溶解糖和食盐,你能判断糖和食盐谁溶解得多吗?(小结)我们把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溶解度。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讨论)20~C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这句话如何理解?(分析)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学生讨论。交流发言。得出初步结论:室温下,水中溶解的二者的量差不多,但温度升高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就多得多了。讨论分析。交流汇报:要在一定温度下,还要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才能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根据分析,理解概念。讨论分析:温度溶质溶剂溶液20℃36g100 g136 g理解四要素是缺一不可的。运用讨论的方法,结合探究实验,形成共识。穿插分析比较,形成概念,理解概念。讨论、分析、比较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读资料树观点(阅读) P36:溶解度的相对大小。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P37:资料。为什么用银器皿盛放的食品不易腐败?阅读教材,理解溶 解性是用来粗略表示溶解情况的。理解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力。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事物。 活动探究亲身体验分析汇总理解内涵(讲解)我们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读表)P36:表9—1。 (指导绘图)根据表9一l,绘制r1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讨论)<投影>1.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2.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和85℃时的溶解度。3.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小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见板书设计)理解表格中各数据的含义。 根据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横坐标为温度,纵坐标为溶解度。 结合自己所画溶解度曲线,讨论、分析问题,并交流汇报。 通过亲手绘制溶解度曲线,更能清楚的理解溶解度曲线所蕴涵的意义,并知道亲身体验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讨论分析提炼原理运用知识(过渡)前面我们所讲的都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物质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讨论)1.P38:讨论。2.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小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讨论)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形成共识。理解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分析,想出办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常见的现象中提炼出化学原理。 然后从化学走向生话,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总结课题反馈练习(小结) 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吗?(反馈练习)P40习题:1、2、6、7、8。 讨论、交流、发言。 当堂练习,反馈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脉络化、系统化。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以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课题2 溶解度一、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二、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溶解度的三种情况: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03。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2)交点P表示:在该温度下,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 4.气体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和压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流程,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优秀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分析,教学目标,课型与课时,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