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 作业第1页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 作业第2页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 作业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 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 作业,共6页。
    课时作业() 地球与地图(时间:45分钟 满分:100)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读某运河图回答121该运河长度约为(  )A小于50 km       B110 kmC190 km D240 km2依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河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B运河是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C甲为加勒比海乙为太平洋D运河穿过海拔500 m 以上的地区1B 2C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运河的两端纬度大约相差,大概位于赤道附近,纬度相差的实地距离相差111 km。第2题,从图中经纬网可以看出,该运河是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但不是两个国家的分界线,A错;该运河不是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B错;运河穿过的地区地势低,D错;甲为加勒比海,乙为太平洋,C对。]3一个旅行社在某地举办攀岩比赛需要制作陡崖剖面图海报想宣传效果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B [要想宣传险、奇效果,应使海报中的陡崖坡度加大,故应在保持水平比例尺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2019·安徽合肥一模)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454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能是(  )A78 m B98 mC128 m D148 m5图中mnpq四地中(  )A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B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Cq地位于山谷m地的东北方向Dp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4B 5A [4题,图示等高距是40米,则河流源头最高处海拔介于80120米之间,最低处(入海口)海拔0米;可判断区域内河流落差范围介于80120米之间,故B正确。第5题,图示位于北半球,四地中,m地位于山地北坡为阴坡,且该处等高线最密集,则坡度较其他三地陡,故A正确。n地位于谷地,地势较q地低,则B错误;q地位于山脊,在m地的西北方向,则C错误;p地位于山谷,图示位于欧洲西部,p处于盛行风背风坡,则D错误。](2019·江西南昌模拟)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回答676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大高差约180 B地下暗河多岩溶地貌发育CB处可开垦为梯田 DA地的视野比B地开阔7图中风力发电机分布特点及原因为(  )A山脊处——地势较高 B坡度较小处——利于建输电塔C山谷处——邻近聚落 D向阳迎风处——可发展旅游业6C 7A [6题,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趋势,图中最高处位于西北部,海拔为160180米,最低处位于东南部,海拔为2040米,故高差为120160米,A错;由经纬度可知,图示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而地下暗河多、岩溶地貌发育是云贵高原等喀斯特地貌区的特征,B错;B地地势低平坡度较小,靠近山谷,可开垦为梯田,C对;A地位于谷地,北、西、南三面都有高地阻挡视线,视野没有B地开阔,D错。第7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及其数值变化可知,风力发电机主要分布在山脊处,因为山脊处地势高,受地形阻力的影响小,风力较大,A对;风力发电机分布主要考虑风力大小,而不是坡度大小,B错;山谷处海拔较低,受高地阻挡,风力小,不适合布局风力发电机,C错;风力发电机对旅游者没有吸引力,不适宜发展旅游业,D错。](2018·河南濮阳三模)湖岸是指湖盆边缘与四周陆地相邻的地区湖岸线是湖水面与湖岸的交线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和湖岸线变化图完成898图中四处湖崖坡度最大(  )A    B   C    D9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处位于分水岭 B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C夏季湖水补给河水 D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8D 9A [8题,图示处丰水期湖岸线与枯水期湖岸线距离最近,则坡度最大。第9题,由图示等高线数值,可判断乙处等高线向数值低处凸出,说明乙处为山脊位置,则该处是两侧河流的分水岭。甲位于陡崖下面,此区域内无瀑布,则不能看到瀑布;不能判断该地湖泊丰水期是夏季还是冬季,则湖水与河水补给的季节分布不能确定;图示最高处位于西北部,最高约为600650米。](2019·安徽合肥调研)下图示意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101110图中P地海拔(H)(  )A100 mH200 m   B200 mH300 mC300 mH400 m D400 mH500 m11图中信息显示(  )AR河流向为从西北向东南 B地为山谷C地比地河流流速快 D地为阳坡10C 11B [10题,P地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等高线的内部,根据两条等高线之间闭合等高线的数值规律可知,如果P地外面闭合等高线数值为200,则P地的海拔为100200米;如果P地外面闭合等高线数值为300,则P地的海拔为300400米。再根据P地为河流发源地,可判断其海拔高于四周,所以其海拔是300400米。故C项正确,A项、B项和D项错误。第1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和指向标可判断R河自北向南流,故A项错误;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说明该地为谷地,故B项正确;地比地等高线稀疏,说明地比地地势平缓,所以地比地的河流流速慢,故C项错误;地位于山地北坡,为阴坡,故D项错误。]二、综合题(56)1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28)(1)说出图中D处地形和判断的理由(5)(2)B点气温是20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C点的气温应是多少(5)(3)判断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若在该地区修筑一水库则水坝的位置应建在A选择该处的优点有哪些(6)(4)若从B地修筑一条公路到EBGEBFE两条线路中哪一条较合理说出理由(6)(5)判断在MNL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铁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哪一点说出理由(6)解析 (1)题,D处等高线闭合,四周低中间高,所以应为山地。第(2)题,B点的海拔为100 mC点的海拔为500 m,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海拔每增加100 m,温度约降低06,增高400 m,温度约降低24,那么C点气温应是176。第(3)题,从图中的指向标可以看出,该河流的干流流向是从西北流向东南,A处为峡谷位置,宜于建坝。第(4)题,该区域以山地为主,修建公路受地势起伏的影响较大,对比BGEBFE两条线路,BFE基本沿等高线修建,线路地势起伏小,故工程量小,难度小,所以选择BFE线路。第(5)题,LH的等高线先密后疏且L处海拔高,中间没有阻挡视线的障碍。答案 (1)山峰(山地)等高线闭合四周低中间高(2)176(3)西北流向东南缩短坝长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库容量大垂直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任答3)(4)BFE工程量小难度小(公路选址要尽量沿自然等高线选线)(5)L LH处等高线先密后疏L地海拔高于H(LH之间是一个凹坡)13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图中道路为某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的线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势特征(6)(2)估算图示范围内自行车越野赛线路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6)(3)若车手保持匀速骑行判断ABBCCD中骑行最省力的路段并说明理由(8)(4)图中甲乙两处为观赛台选择能看到CD段赛况的观赛台并说明理由(8)解析 (1)题,地势特征主要从地势高低及起伏大小角度分析。第(2)题,图中等高距为5 m,该线路穿过了3条等高线,故最少有两个等高距的高差、最大接近4个等高距的高差。第(3)题,若由AD骑行,则ABCD两段为上行路段,BC为平行路段,故BC最省力。第(4)题,甲处与CD之间无障碍阻挡视线,而乙处与CD之间有山峰阻挡视线,故甲处更合适。答案 (1)东西高中部低地势起伏较大(2)1020 m(3)BCBC段线路未穿越图中等高线且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地势起伏小骑行较省力(4)甲处因为从甲处到CD段无山峰山脊凸坡视线无遮挡 

    相关试卷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 课时作业(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 课时作业(含详解),共6页。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

    这是一份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共17页。

    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1讲 地球与地图(学生版):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1讲 地球与地图(学生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