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4单元 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 学案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4单元 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 学案第1页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4单元 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 学案第2页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4单元 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 学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4单元 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4单元 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 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危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环境问题的含义及分类,明确产生环境问题的因素;
    2.说明产生次生环境问题的两个主要方面;
    3.说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教学重难点:1.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思考:图中分别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 环境问题:指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环境本身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台风、洪涝、干旱、海啸等自然现象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物种锐减
    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
    2.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危害
    1.全球气候变暖
    (1). 全球变暖的原因
    自然原因:处在间冰期(温暖时期)。
    人为原因:①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释放过多的二氧化碳。
    ②随意毁林。
    (2). 全球变暖的危害
    ①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并加剧风暴潮的威胁。
    ②海水倒灌导致水质变坏和土地盐渍化。
    ③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3). 面对全球变暖采取的措施(以英国为例)
    ①国家制定减排目标 ②调节税收
    ③建设节能建筑 ④发展绿色能源
    思考1 全球变暖一无是处吗?
    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全球气候变暖将为北极油气资源开采“帮大忙”,使北极圈大部分地区的冰层融化,因而使那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更容易被开采。
    中纬度冬季变暖使用于取暖的费用降低。
    2.酸雨污染
    (1)酸雨的概念
    酸雨的形成以人为原因为主,主要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2)酸雨的分布(世界三大酸雨区的分布)
    ①北美酸雨区
    ②欧洲酸雨区
    ③中国江南酸雨区
    丹麦及德国北部酸雨现象严重的原因?
    西欧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人均消费水平高,人为硫、氮等酸性气体排放量大;由于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废气向东北方向扩散。
    (3)酸雨的危害
    ①土壤酸化、危害树木,导致森林生产力下降。
    ②腐蚀建筑物
    ③使湖泊河流酸化,威胁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生存等。
    (4)我国的防治酸雨措施:
    ①建立酸雨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
    ②限制高硫煤的开采
    ③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
    ④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⑤加强废气中SO2的回收与利用
    思考2 我国南方比北方酸雨严重的原因?
    ①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
    ②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
    ③南方大城市燃烧高含硫量的煤
    ④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
    ⑤南方阴雨天气多
    3.臭氧层破坏
    (1).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人类活动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破坏臭氧层。
    (2).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①人体健康 增加皮肤癌,主要是黑色素癌。
    损害眼睛,白内障患者增加
    ②危害野生动物、野外放牧牲畜。
    (3). 防治措施:
    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小结
    4.生物物种锐减
    (1).生物物种锐减的成因
    生态环境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
    (2).主要分布区
    人类活动区
    (3).生物物种锐减的危害
    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态失去平衡
    5.水土流失
    (1). 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暴雨、土质疏松
    人为:滥垦、滥伐
    (2). 水土流失的危害
    ①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可使大量肥沃的表层土壤丧失。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损失氮、磷、钾元素约4 000多万吨。
    ②水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加剧洪涝灾害。
    ③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在高山深谷,水土流失常引起泥石流灾害。
    6.土地荒漠化
    (1).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气候干旱
    人为:滥垦、滥伐、滥牧,植被破坏
    (2). 土地荒漠化的分布
    我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3).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
    板书设计:
    一、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 环境问题:
    2.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危害

    相关学案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8章 环境保护学案: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8章 环境保护学案,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水污染及其防治,大气污染及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及防治,土壤污染及防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5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案: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5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案,共35页。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2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2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共2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区域的含义,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