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期末综合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高一上学期期末-专题01 物质的分类 分散系(知识串讲)

    【期末综合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高一上学期期末-专题01 物质的分类 分散系(知识串讲)第1页
    【期末综合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高一上学期期末-专题01 物质的分类 分散系(知识串讲)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综合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高一上学期期末-专题01 物质的分类 分散系(知识串讲)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高一上学期期末-专题01 物质的分类 分散系(知识串讲),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的分类方法,单质,溶液,分散系的判定,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Fe3胶体的制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物质的分类  分散系一、常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方法,即对同一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举例:将不同的物质与它所属的类别进行连线:2树状分类法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举例:【特别提醒】概念间的关系——“并列”“包含交叉(1)并列关系: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酸与碱、盐;(2)包含关系: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3)交叉关系: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  二、根据纯净物的组成与性质对其进行分思维点拨1.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而由12C13C组成的石墨则是纯净物。2.误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NaHSO4CuSO4NH4Cl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Na2CO3NaHCO3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3.误认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相对应。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4.溶于水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NaHSO4;溶于水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如Mg(OH)Cl;盐的构成中不一定仅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如NH4Cl,非金属元素可形成阳离子;酸根离子中不一定只有非金属元素,如5.酸分子中有几个H原子,不一定就是几元酸,如CH3COOH是一元酸。三、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四、溶液、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的分类与比较1. 分类(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类(2)按照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2.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1 nm1100 nm>100 nm>100 nm分散质粒子结构分子、离子少量分子的集合体或大分子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固体小颗粒大量分子聚集成的液体小液滴特点均一、透明多数均一、透明,较稳定不均一、不透明,久置沉淀不均一、不透明,久置分层稳定性稳定介稳性不稳定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不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不能不能不能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Fe(OH)3胶体、淀粉溶液泥水、石灰乳牛奶五、分散系的判定1胶体的判定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胶体粒子的直径在 1~100 nm之间,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解答有关胶体的试题既要熟悉常见的胶体,如Fe(OH)3胶体、土壤胶体、豆浆、蛋白质溶液(实际是胶体)等,也要掌握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分析具体问题,如丁达尔效应、胶体的聚沉方法等。2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1)区分胶体和溶液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考虑。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来区分。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小于1 nm的分散系为溶液。根据有无丁达尔效应来区分。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因而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对光的散射作用极其微弱,因而溶液无丁达尔效应。(2)下列两个方面不能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是否均一、透明。因为胶体和溶液通常都是均一、透明的分散系。是否能通过滤纸。因为胶体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均能通过滤纸。1.分散系间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系的性质,如是否透明、均一、稳定都由此决定。2.溶液、胶体、浊液是三种不同的分散系,都是混合物。六、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内容主要应用举例性质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造成的。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鉴别胶体与溶液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生产涂料、颜料、墨水、洗涤剂等电泳胶体粒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做定向移动静电除尘、电泳电镀等聚沉加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均能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明矾净水、制豆腐、制肥皂等提纯渗析由于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而离子、小分子较小可通过半透膜,用此法将胶体提纯用于胶体的提纯、血液透析Fe(OH)3胶体的制备在小烧杯中,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慢慢滴入5~6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思维点拨1.胶体本质特征和性质的易错点(1)胶体的本质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并不是颗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物质就是胶体,如果是单一物质就不是胶体。(2)胶体本身并不带电,而是由于胶体粒子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电。(3)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可用半透膜分离胶体和溶液。(4)电泳现象是由于胶体粒子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电,通电后胶体粒子定向移动,所以并非所有胶体(如淀粉胶体)都有电泳现象。2.Fe(OH)3胶体的性质检验1)在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的分散系类别是悬浊液,将其进行过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上留有红褐色固体,液体由浑浊变澄清;将Fe(OH)3胶体进行过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明显现象。通过比较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胶体可通过滤纸,悬浊液不能通过滤纸。2)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当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无光路现象出现。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称为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3)把制得的Fe(OH)3胶体注入“U”形管中(U形管上方加少量导电液使电极与胶体分开),插入两个碳棒,接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碳棒附近颜色变深,说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这就是胶体的电泳现象。4)把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现象: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最终得到棕黄色溶液,其原因是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当加入稀HCl时,Cl中和正电荷,使Fe(OH)3胶体粒子聚集得到Fe(OH)3沉淀;当继续滴入稀HCl时,发生反应:Fe(OH)3+3HCl===FeCl3+3H2O,得到FeCl3溶液。

    相关试卷

    【期末综合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高一上学期期末-专题07 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讲):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高一上学期期末-专题07 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讲),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金属的化学通性,铁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综合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高一上学期期末-专题06 化学计量(知识串讲):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高一上学期期末-专题06 化学计量(知识串讲),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本概念,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与混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综合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高一上学期期末-专题05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讲):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复习】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高一上学期期末-专题05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讲),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氯气 氯水,氯气的实验室制取,Cl−的检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