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现代文阅读(课外)附解析教师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现代文阅读(课外)附解析教师版第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现代文阅读(课外)附解析教师版第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现代文阅读(课外)附解析教师版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现代文阅读(课外)附解析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现代文阅读(课外)附解析教师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现代文阅读(课外)附解析
    教师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下雨了,天阴了,云低了,太阳躲起来了。
    燕子掠过树梢,鱼儿跳出水面,蚂蚁交头接耳,说着悄悄话:“要下雨啦,要下雨啦!快搬家!快搬家!”
    不一会儿,滴答,滴滴嗒嗒……小雨点落下来了!它落在地面上,像敲小鼓;它掉在池塘里,逗得池水笑起朵朵花。抬头看天,小雨点连成一条条银线,被风一吹歪歪斜斜,像喝醉了酒,又像在跳舞。不一会儿,哗啦,哗啦哗啦……小雨点汇聚在一起,变成小溪,在地上流淌。它冲干净了石阶,洗干净了操场,那一条条的柏油马路,变得溜光发亮。
    我们不怕雨,光着头,光着脚丫,追着雨花跑,有的手提凉鞋,有的披雨衣,有的挥动小棍,像一群小鸭……在雨中,我们上学去。
    1.用直线画出短文中表示声音的词。
    2.短文有   个自然段,第   段写我们在雨中上学去。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下雨前,天   了,云   了,太阳   了,燕子   ,鱼儿   ,蚂蚁   ,说悄悄话:“要下雨啦,要下雨啦!快搬家!快搬家!”
    ②小雨点落下来了!它落在地面上,像   ;它掉在池塘里,逗得   。抬头看天,小雨点连成一条条   ,被风一吹歪歪斜斜,像   ,又像   。
    【答案】1.滴答;滴滴嗒嗒;哗啦;哗啦哗啦
    2.4;4
    3.阴;低;躲起来;掠过树梢;跳出水面;交头接耳;敲小鼓;池水笑起朵朵花;银线;醉了酒;在跳舞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阅读短文,“滴答,滴滴嗒嗒”、“哗啦,哗啦哗啦”这是表示声音的词语;
    故答案为:滴答;滴滴嗒嗒;哗啦;哗啦哗啦
    2.阅读短文,结合短文中的自然段开头的“空格标记”,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其中第4自然段,写“我们”在雨中上学路上的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了浓浓的童趣。
    故答案为:4;4。
    3.①“天阴了”的“阴”是耳刀旁,与“晴”相对;“云低了”,与“高”相对;“太阳躲起来了”意思是太阳看不见了。“燕子掠过树梢”,说明燕子飞的很低;“鱼儿跳出水面”写鱼儿到水面上呼吸新鲜空气;“蚂蚁交头接耳”意思是蚂蚁用自己的方式传递信息;②小雨点“落在地面上,像敲小鼓”,注意“敲”和“鼓”的正确书写;小雨点“掉在池塘里,逗得池水笑起朵朵花”,写出了雨点的调皮与可爱;抬头看天,小雨点连成一条条“银线”,被风一吹歪歪斜斜,像“喝醉了酒,又像在跳舞”写出了雨点在风的吹拂下,雨点的变化。主要“醉”的书写,“跳舞”的“舞”笔画较多,要正确书写。
    故答案为:①阴;低;躲起来;掠过树梢;跳出水面;交头接耳;②敲小鼓;池水笑起朵朵花;银线;醉了酒;在跳舞。
    现代文阅读
    春姑娘那沙沙的脚步声近了。
    田野上那无限明媚的春色,把小河打扮得更加妖娆。岸边的小草不知什么时候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在春风的吹拂下轻盈舞动,草地在阳光下像一块碧绿色的绒毯。孩子们在上面坐着,躺着,有的还打着滚。成群的牛羊欢快地来到河边吃草,饮水。小羊羔“咩咩”地在母亲身边跳跃。
    河两岸,一排排垂柳,长出嫩绿的枝芽,布谷鸟、喜鹊,在枝头蹦跳,唱出清脆婉转的歌,垂柳的枝条伸进解冻的小河里,好似要洗去冬日的寒气。微风吹过,水面.上荡起了一道道波纹,映在水里的青山绿树一会儿扩大,一会儿缩小,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像调皮的鱼儿在那里游动。
    4.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找出文中的一个把物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5.文中写了春天的   、   、   等。(写三种即可)
    6.请你用一个句子来描写或赞美春天。
    【答案】4.比喻句:草地在阳光下像一块碧绿色的绒毯。 拟人句:春姑娘那沙沙的脚步声近了。
    5.小河;草地;牛羊
    6.春天的花儿争奇斗艳,真是美丽极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2)(3)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4.“ 草地在阳光下像一块碧绿色的绒毯。 ”这句话把草地比作了绒毯,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春姑娘那沙沙的脚步声近了 ”这句话把春天当作人来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比喻句:草地在阳光下像一块碧绿色的绒毯。 拟人句:春姑娘那沙沙的脚步声近了。
    5.从第一自然段“田野上那无限明媚的春色,把小河打扮得更加妖娆。”“草地在阳光下像一块碧绿色的绒毯”“成群的牛羊欢快地来到河边吃草,饮水。”可知主要写了小河、草地、牛羊。从第二自然段“河两岸,一排排垂柳,长出嫩绿的枝芽”可知,主要写了垂柳。
    故答案为:小河、草地、牛羊
    6.本题考查内容的拓展。句子只要围绕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即可。如:春天的花儿争奇斗艳,真是美丽极了!
    故答案为:春天的花儿争奇斗艳,真是美丽极了!
    我会读短文,完成练习。
    泼水节
    泼水节是一个很有趣的日子,在那天,老人会用树枝沾上一点水,把它泼在小孩身上。街上的行人也互相泼水,这代表着美好的祝福。
    在泼水节这天,如果被别人用水泼到,那他这一年做什么都会顺利,幸福。被别人越泼得多,他就越幸福。
    相传从前有一个大恶魔,他非常坏,经常危害百姓。村民们无可奈何,逃的逃,走的走。这个大恶魔有十二位妻子,都很聪明、漂亮,其中第十二位妻子最为聪明。对于恶魔的行为,她们也很气愤。于是,第十二位妻子便想了一个办法。有一天她把恶魔哄得好开心,就乘机问:“大王,村民们怎么三番五次都没办法把你杀死呢?”他一高兴就说漏了嘴:“谁拔掉我一根头发,然后将我勒死就可以了。你可不许告诉别人啊!”夜深了,第十二位妻子就按这个方法把恶魔杀了。可是,那头一落地,就烧起了熊熊大火。把头一拿起来,火就灭了。没办法,她们只好轮流抱住那个血淋淋的头。村民们看见他们全身血淋淋的,就用水泼她们。于是,便有了“泼水节”。
    泼水节带着祝福和幸运,如果在泼水节那天,你被水泼到了,说不定哪一天你就要走大运了!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的日子    的妻子    的祝福    的大火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漂亮    开心   
    【答案】7.有趣;漂亮;美好;熊熊
    8.美丽;高兴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7.根据短文内容,结合相关的句子中“ 有趣的日子;漂亮的妻子;美好的祝福;熊熊的大火”,可以确定相关的词语进行填空作答。
    故答案为:有趣;漂亮;美好;熊熊。
    8.“漂亮”是外表美丽、好看的意思,与“美丽”是近义词;“开心”是心理愉快、心情舒畅的意思,与“愉悦”是近义词。
    故答案为:美丽;高兴。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火红的枫叶
    今天,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火红的枫叶。
    每当我拾起一片枫叶的时候,我总以为找到了一片最红的。可是不久,我又找到一片更红的。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它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它的样子像我的小小的手掌。
    我把这最红最红的枫叶贴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再写上一首小诗,做成一张贺卡。我要把这张贺卡送给我敬爱的老师。
    9.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枫叶 一   贺卡 一   小诗
    10.选字填空。
    拾 摸 放 拉 推
    ①明明   着宝镜,心里有些不舍得。
    ②我   起枫叶,向家里跑去。
    ③我把枫叶做成的贺卡,   在老师的办公桌上。
    11.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枫叶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句中说明了什么最红?(  )
    ①朝霞 ②枫叶 ③玫瑰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要寻找火红的枫叶,是因为   。
    【答案】9.片;张;首
    10.摸;拾;放
    11.②
    12.我要做一张贺卡送给敬爱的老师
    【解析】【点评】(1)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2)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填空。
    (3)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第3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从短文中找到答案。一片枫叶、一张贺卡、一首小诗
    故答案为:片;张;首
    10.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拾:从地上捡起东西。摸: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放:解除约束,使自由。拉: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着自己移动。推:向外用力使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顺着用力的方向移动。依据意思可知,①明明摸着宝镜,心里有些不舍得。②我拾起枫叶,向家里跑去。③我把枫叶做成的贺卡,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
    故答案为:摸、拾、放
    11.“枫叶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句中说明了枫叶最红。选②。
    故答案为: ② ​​​​​​​
    12.由第3自然段可知,我要寻找火红的枫叶,是因为要做一张贺卡送给敬爱的老师。
    故答案为:我要做一张贺卡送给敬爱的老师
    课外阅读。
    小熊开店
    小熊开了一个食品店,当上了经理。小熊请兔子当采购员。兔子想:“什么东西最受欢迎呢?对,一定是萝卜。”于是,它到处采购萝卜。没过几天,食品店里堆满了各种萝卜。这样一来,到店里买东西的顾客全是兔子。小熊很不满意,辞退了兔子。
    小熊又请松鼠当采购员。松鼠想:“什么东西最受欢迎呢?对,一定是松子。”于是,它到处采购松子。没过几天,货架上摆满了松子。来买东西的顾客,除了松鼠,都摇摇头走了。其他顾客纷纷给小熊提意见,小熊只好辞退了松鼠。
    后来,聪明的猴子当上了采购员。不久,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品。食品店办的红红火火,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13.小熊先后辞退了兔子和松鼠,原因是(  )。
    A.他们只采购自己喜欢的东西。 B.他们很懒惰。
    14.最后是谁把食品店办得红红火火?他是怎么办到的呢?
    15.你想对猴子说些什么呢?
    【答案】13.A
    14.猴子。猴子采购的食品各种各样,能够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
    15.你真聪明!
    【解析】【点评】(1)—(2)题考查了总结筛查阅读材料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带着问题去材料中找答案,做标注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了总结童话故事中人物品质的能力,我们可以结合主人公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他们的行为来分析人物品质。
    13.本题考查了对本段内容的理解能力。
    A、通读文本可以知道小熊请兔子当采购员,兔子只采购自己喜欢的萝卜,所以店里除了兔子没有其他顾客,所以小熊把兔子辞退了。后来小熊又请松鼠当采购员,松鼠只采购自己喜欢的松子,导致商店里只有松鼠,没有其他顾客,所以小熊又把松鼠辞退了。所以选项描述正确。
    B、小熊先后辞退兔子和松鼠,是因为他们只采购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不是因为他们很懒惰。选项描述错误。
    故答案为:A
    14.本题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总结能力,材料中小熊先后请了兔子和松鼠来当采购员,但是因为他们只采购自己喜欢的东西,导致店里顾客只有兔子和松鼠,后来猴子当上了采购员,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受到了大家的称赞,所以食品店办的红红火火。
    故答案为: 猴子。猴子采购的食品各种各样,能够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
    15.本题开放性试题,材料中小熊先后请了兔子和松鼠来当采购员,但是因为他们只采购自己喜欢的东西,导致店里顾客只有兔子和松鼠,后来猴子当上了采购员,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受到了大家的称赞,所以食品店办的红红火火。可见猴子是非常聪明的。
    故答案为: 你真聪明!
    课外阅读。
    春风吹,吹醒了小草,小草像大力士顶出泥土。
    春风吹,吹醒了小花,五颜六色的花儿露出了笑脸。
    春风吹,吹醒了柳树,柳枝在春风中慢慢地梳理着它的长发。
    春风吹,吹醒了小青蛙,它们又开始写诗啦!
    春风吹,吹醒了小朋友,他们换上轻薄的春装到公园里来了。
    16.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描写的是小朋友们在公园里玩耍。
    17.春风都吹醒了谁?
    18.春风还吹醒了谁?仿照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春风吹,吹醒了小鸟,   
    春风吹,吹醒了   ,   。
    【答案】16.5;5
    17.小草、小花、柳树、小青蛙、小朋友。
    18.小鸟从南方飞回来了。;小河;河里的冰融化了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6.阅读短文,可以知道短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其中第五自然段描写的是小朋友的在公园里玩。
    故答案为:5;5。
    17.阅读短文可以知道,春风睡醒了小草、小花、柳树、小青蛙和小朋友。
    故答案为:小草、小花、柳树、小青蛙和小朋友。
    18.阅读短文,结合每一段的句式,可以进行仿写,仿写时要根据要写的春天的事物特点,展开合理想象,写出春天来了之后,事物的变化。
    故答案为:小鸟从南方飞回来了。小河,河里的冰融化了。
    快乐阅读。
    春天的美景
    春天来了,带给大地一片勃勃生机。小花一朵一朵地盛开,有红的、黄的、粉的、紫的……美丽无比,她们好像在比衣裳;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像是一朵朵会飞的花;忙碌的蜜蜂像一个个红娘,在花间牵线。
    春天的鸟儿特别活泼,唱的歌婉转动听;春天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到处暖洋洋的;儿童的笑声和可爱的脸庞带给大地无比的欢悦。
    在这美好的春天,到处鸟语花香,充满喜气,我们可不要让这美好的春光溜走了!
    19.短文描写了   季节的景色,共有   个自然段。
    20.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蝴蝶    的脸庞
    21.从文中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
    22.短文的作者抓住了   、蝴蝶、蜜蜂、   、   和   来描写春天的美好。
    23.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
    24.短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要   。
    【答案】19.春天;3
    20.美丽;可爱
    21.红的、黄的、粉的、紫的
    22.花;鸟;阳光;儿童
    23.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像是一朵朵会飞的花。
    24.珍惜时间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9.阅读短文,这篇短文主要描写了春天的美景,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
    故答案为:春天;3。
    20.阅读短文,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可以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美丽;可爱。
    21.通过“小花一朵一朵地盛开,有红的、黄的、粉的、紫的……美丽无比,她们好像在比衣裳;”这句中,可以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如“红的、黄的、粉的、紫的…”等。
    故答案为:红的、黄的、粉的、紫的。
    22.阅读短文,文中主要抓住了小花、蝴蝶、蜜蜂、鸟儿、阳光、儿童来描写春天的美好。
    故答案为:花;鸟;阳光;儿童。
    23.“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像是一朵朵会飞的花”这个句子是比喻句,把蝴蝶比作“会飞的花”。
    故答案为: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像是一朵朵会飞的花。
    24.通过“我们可不要让这美好的春光溜走了!”可以知道,作者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
    故答案为:珍惜时间。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前,在一条河边,住着猴子和牛。河对面有一棵树,树上结(jié jiē)满了果子。猴子和牛都想吃果子。可是牛只会游泳,不会爬树,所以采不到果子。猴子虽然能采到果子,但是不会游泳,所以不敢过河去采果子。
    一天,猴子想到一个办法,就对牛说:“牛大哥,你背(bèi bēi)我过河,我爬上树去采果子。这样,我们就能够吃到果子了。”
    牛认为猴子的办法好,就立刻把猴子背到河对面。到了河对面,猴子很快地爬到树上,采下果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互相帮助的好处。
    25.为短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6.根据短文内容,横线处应填(  )(填字母)
    A.自己高兴地吃起来 B.和牛一起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27.“猴子想到一个办法”,猴子想的办法是什么?找出短文中的相关语句。
    28.短文主要讲了猴子和牛   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29.为选文补充题目,填在文中横线上。
    【答案】25.jiē、bēi
    26.B
    27.牛大哥,你背我过河,我爬上树去采果子。这样,我们就能够吃到果子了。
    28.合作采果子;要互相帮助
    29.猴子和牛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多音字组词。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当然组词也不同。
    (2)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先对短文的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概括。
    25.结:jiē,植物生长果实 。jié,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结。背:bēi,用脊背驮。背我过河。bèi,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
    故答案为:jiē、bēi
    26.结合“牛认为猴子的办法好,就立刻把猴子背到河对面。到了河对面,猴子很快地爬到树上,采下果子。”“这就是互相帮助的好处。”可知下句选“和牛一起高高兴兴地吃起来。”恰当。
    故答案为:B
    27.结合第2自然段“牛大哥,你背我过河,我爬上树去采果子。这样,我们就能够吃到果子了。”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牛大哥,你背我过河,我爬上树去采果子。这样,我们就能够吃到果子了。
    28.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短文主要讲了猴子和牛相互合作摘吃果子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互相帮助。
    故答案为:合作采果子 要互相帮助
    29.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短文主要讲了猴子和牛相互合作摘吃果子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互相帮助。故题目:猴子和牛
    故答案为:猴子和牛
    课外阅读。
    谁的羽毛
    小乌龟捡到一片漂亮的羽毛。他想把羽毛交还失主,就扛着羽毛往前走去。
    小乌龟碰到了猴子,问:“这是您丢的羽毛吗?”猴子听了哈哈大笑,说:“你见过猴子身上长羽毛吗?”“请原谅,我刚出生不久,懂的事情很少。”小乌龟道过歉,扛着羽毛往前走去。
    小乌龟碰到了大犀牛,问:“您知道这片羽毛是谁的吗?”大犀牛冷冷地说:“反正不是我的,你留着自己用吧!”“这怎么行呢?”小乌龟说完,扛着羽毛又往前走去。
    小乌龟碰到了豹子,问:“您知道这片羽毛是谁的吗?”豹子盯着羽毛,急切地说:“管它是谁的,这么漂亮的羽毛还是送给我吧!”“那怎么行呢?失主该多着急呀!”小乌龟说完,扛着羽毛,继续往前走去。
    猫头鹰看见了,好奇地问:“小乌龟,你扛着鸵鸟羽毛到哪儿去呀?”“什么?这是鸵鸟的羽毛?真是太好了!”小乌龟惊喜地叫道。它谢过猫头鹰,扛着羽毛,愉快地向鸵鸟家走去。
    30.文中讲述,小乌龟捡到了一片   ,想归还给失主。
    31.小乌龟捡到了一片漂亮的羽毛后,它先后问了   、   和   。最后   告诉它,这是   的羽毛。
    32.我们应该学习小乌龟(   )的品质,要批评豹子(   )的做法。
    A.通情达理 B.拾金不昧 C.喜欢占别人便宜 D.蛮横无理
    【答案】30.漂亮的羽毛
    31.猴子;犀牛;豹子;猫头鹰;鸵鸟
    32.B;C
    【解析】【点评】(1)—(2)题考查了总结筛查阅读材料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带着问题去材料中找答案,做标注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了总结童话故事中人物品质的能力,我们可以结合主人公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他们的行为来分析人物品质。
    30.根据“ 小乌龟捡到一片漂亮的羽毛。他想把羽毛交还失主,就扛着羽毛往前走去。 ”一句可知,小乌龟捡到一片漂亮的羽毛,想归还给失主。
    故答案为:漂亮的羽毛。
    31.根据阅读材料的第二、三、四段的内容,可知小乌龟先后问了猴子、犀牛、豹子这三种小动物知道羽毛是谁的,最后一自然段中“ 猫头鹰看见了,好奇地问:‘小乌龟,你扛着鸵鸟羽毛到哪儿去呀’” ”这一句话可知,是猫头鹰告诉小乌龟,羽毛的失主是鸵鸟。
    故答案为:猴子;犀牛;豹子;猫头鹰;鸵鸟。
    32.本题考查了总结童话故事中人物品质的能力,通过小乌龟努力归还羽毛的行为,可以看出小乌龟具有拾金不昧的品质,我们要像它学习。通过豹子的回答“管它是谁的,这么漂亮的羽毛还是送给我吧!”可以看出豹子喜欢占别人便宜,我们应该批评这种态度。
    故答案为:B ; C 。
    课外阅读
    ________
    春雨到来了,她很温柔,轻轻地掠过大地。
    她带着雨点儿开了场美妙的音乐会。
    滴滴滴,雨儿们又要自由飞翔了,她们滑过江河湖海,与春雨妈妈告别,真是一首美妙的告别曲啊!
    春雨,您为了花草树木的成长把雨点给了他们,您真伟大;您为了植物的成长,为了地球的环境,愿意失去一切,您真伟大。
    春雨,您的爱无处不在,您没有在人间吼叫,没有淹没田地,而是送给了我们一首歌。
    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然就浪费了春雨的一切努力。
    33.请你给短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并填在横线上。
    34.作者从春雨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在文中找出来。
    35.你喜欢春雨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33.春雨
    34.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然就浪费了春雨的一切努力。
    35.示例:我喜欢春雨,因为春雨让我们的世界更美丽,它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了为阅读材料拟标题的能力,拟写标题时要在充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注意标题的简洁性和概括性。提高拟写标题的能力也有助于拟写作文标题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阅读启示,解答时要在通读文本,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理解。
    (3)本题考查了学生结合材料信息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述合理即可。
    33.本题考查了为阅读材料拟标题的能力,拟写标题时要在充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通过读材料可知本文是围绕春雨来进行的。
    故答案为:春雨。
    3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阅读启示,通读文本,我们可以看出,春雨给大自然带来了诸多好处,最后一自然段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故答案为: 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然就浪费了春雨的一切努力。
    35.本题考查了学生结合材料信息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春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草更绿了,田野喝足了水……同时春雨的奉献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本题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我喜欢春雨,因为春雨让我们的世界更美丽,它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课外阅读。
    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用呢!
    大象的故乡在非洲和印度,这两个地方的气候都非常炎热。大象和人不一样,热了不能靠出汗降温,只能靠洗澡或者用鼻子在身体上洒水来降温。在无法洗澡的时候,大象就只能靠自己的两个大耳朵来降温了。因为大象的耳朵上有许多血管,血管里流着热血,当两个大耳朵扇动的时候,产生的气流就可以给血液降温了。这样,即使没有水,大象也不会因高温而“发烧”了。等到早晚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大象会把耳朵紧紧地贴在肩上,这样又可以减少身体热量的消散。
    36.大象的故乡在哪里?那里的气温有什么特点?
    37.没法洗澡的时候,大象是怎样靠耳朵来降温呢?在文中找出来。
    38.早晚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大象的耳朵又会给它带来什么好处呢?
    【答案】36.大象的故乡在非洲和印度,这两个地方的气候都非常炎热。
    37.因为大象的耳朵上有许多血管,血管里流着热血,当两个大耳朵扇动的时候,产生的气流就可以给血液降温了。
    38.等到早晚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大象会把耳朵紧紧地贴在肩上,这样又可以减少身体热量的消散。
    【解析】【点评】(1)—(3)题考查了学生总结筛查阅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去原文找答案,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要锻炼自己总结材料信息的能力。
    36.根据“ 大象的故乡在非洲和印度,这两个地方的气候都非常炎热 ”一句可知题干的答案。
    故答案为:大象的故乡在非洲和印度;这两个地方的气候都非常炎热。
    37.根据“ 在无法洗澡的时候,大象就只能靠自己的两个大耳朵来降温了。因为大象的耳朵上有许多血管,血管里流着热血,当两个大耳朵扇动的时候,产生的气流就可以给血液降温了。 ”一句可知题干的答案。
    故答案为: 因为大象的耳朵上有许多血管,血管里流着热血,当两个大耳朵扇动的时候,产生的气流就可以给血液降温了。
    38.根据“ 等到早晚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大象会把耳朵紧紧地贴在肩上,这样又可以减少身体热量的消散。 ”一句可知题干的答案。
    故答案为: 等到早晚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大象会把耳朵紧紧地贴在肩上,这样又可以减少身体热量的消散。
    课外阅读
    炎帝击石生火
    人类最早使用的火全都是天然火(大多是雷电击在大树上所产生的火)。有个人便想,人类总不能一直依靠天然火吧,所以决定自己要创造一种取火的方法。在一次狩(shòu)猎中,他一失手未将石制的标枪命中猎物,不过他发现标枪与地上的石头相击时产生了火花,于是,他就捡了很多那里的石头来试验,结果成功地取得了火。
    (  )他发现了取火的方法,(  )各个部落都一致拥他为王,这个人就是以火为王的炎帝。之后他又创造了耕种方法并且教会了人类耕种,所以他又被称为神农。
    39.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0.这个人是怎样发现火并取得火的?在文中找出来。
    41.炎帝成功地取得了火,各部落一致拥他为   ,他又创造了   ,并教会了人类耕种,所以他又被称为   。
    【答案】39.因为;所以
    40.在一次狩(shòu)|猎中,他一失手未将石制的标枪命中猎物,不过他发现标枪与地上的石头相击时产生了火花,于是,他就捡了很多那里的石头来试验,结果成功地取得了火。
    41.炎帝;耕种方法;神农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范围第1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9.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前一个分句表示事情发生的原因,后一个分句表示事情的的结果,属于因果关系。所以用“因为……所以…… ”。
    40.由第1自然段第3句话可知答案:在一次狩(shòu)猎中,他一失手未将石制的标枪命中猎物,不过他发现标枪与地上的石头相击时产生了火花,于是,他就捡了很多那里的石头来试验,结果成功地取得了火。
    41.由第2自然段可知,炎帝成功地取得了火,各部落一致拥他为炎帝,他又创造了耕种方法,并教会了人类耕种,所以他又被称为神农。
    课外阅读填空。
    尧帝凿井
    传说尧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帝王,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有一次,天下大旱,连续几年没下一滴雨。为了喝水,人们只好跑到很远的大河里去挑水,早上出门,晚上才能回到家。尧非常着急,连走路都在想办法。
    有一天,尧正在路上低头思考,忽然看见路边有一群蚂蚁。他想:“蚂蚁不是也需要水吗?天这么旱,蚂蚁还能活下来,那它们的洞底下一定有水源。”
    他叫来一些百姓,让他们顺着蚂蚁洞往下挖土。挖到一人深的时候,土已经是湿漉漉的了。又挖了一会儿,果然挖出水来了。
    尧就让人们按照这个方法挖井取水。从此,人们再也不用去很远的地方挑水了。
    42.尧为什么非常着急,甚至连走路都在想办法?
    43.蚂蚁给尧什么样的启示?
    44.尧想的的办法有没有帮助村民解决问题?
    【答案】42.因为天下大旱。为了喝水,人们要跑到很远的大河里去挑水,早上出门,晚上才能回家。所以 尧着急。
    43.他得到蚂蚁也需要水,这么早的天,蚂蚁能活下来,那它们的洞底下一定有水源的启示。
    44.尧从蚂蚁那得到启示,帮助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人们再也不用去很远的地方挑水了。
    【解析】【点评】(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范围第2自然段,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范围第5自然段,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2.答案就在第2自然段中,认真读找答案。因为天下大旱。为了喝水,人们要跑到很远的大河里去挑水,早上出门,晚上才能回家。所以 尧着急。
    故答案为:因为天下大旱。为了喝水,人们要跑到很远的大河里去挑水,早上出门,晚上才能回家。所以 尧着急。
    43.认真阅读短文第3自然段,找出答案。他得到蚂蚁也需要水,这么早的天,蚂蚁能活下来,那它们的洞底下一定有水源的启示。
    故答案为: 他得到蚂蚁也需要水,这么早的天,蚂蚁能活下来,那它们的洞底下一定有水源的启示。
    44.第5自然段可知,尧从蚂蚁那得到启示,让人们按照这个方法挖井取水。帮助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人们再也不用去很远的地方挑水了。
    故答案为: 尧从蚂蚁那得到启示,帮助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人们再也不用去很远的地方挑水了。
    45.阅读理解。
    重阳节
    东汉时期,汝(rǔ)河有个瘟(wēn)魔,只要它一出现,就会发生瘟疫(yì)。家家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尺了瘟魔的折磨。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父母的生命,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好以后,决心 告别家人和乡亲,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访遍名山大川,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合仙长。在仙鹤(hè)的指引下,他找到了仙长。仙长听了他的话,答应教降(xiág)妖(yā)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qǐn)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了,回去为民除害吧!”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zhū)蓃(yú)叶,一坛(tan)菊花酒,并且告诉他怎么用,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恒景连夜赶回家乡。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高山上,然后发给第人一片茱蓃叶、一盅(zhōg)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刚扑到山下,就闻到阵阵茱蓃奇香和菊花酒的气味,瘟魔突然止步,脸色骤(zhò)变,恒景手持降妖剑假定上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九月初九登高的壁 邪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付了下来。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   降妖剑 一   好武艺
    一   茱蓃叶 一   菊花酒。
    (2)根据故事内容把下列内容重新排列,填在横线上。   
    ①降妖除魔 ②拜师学艺 ③受尽折磨
    (3)瘟魔冲出汝河,刚扑到山下,为什么会突然止步?用横线在原文标出答案。
    (4)从故事中我们能知道九月初九有哪些习俗
    【答案】(1)把;身;片;盅
    (2)③②①
    (3)瘟魔冲出汝河,刚扑到山下,就闻到阵阵茱蓃奇香和菊花酒的气味,瘟魔突然止步。
    (4)登高,插茱蓃,喝菊花酒。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量词掌握能力,解决本题我们可以回归文本找答案,通过” 还赠他一把降妖剑 ““ 终于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 然后发给第人一片茱蓃叶、一盅(zhōg)菊花酒。 “这几句话可知本题的答案。也可以根据“ 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zhù)蓃(yǔ叶,一坛(tan)菊花酒 ”一句,后两个空也可以填入包和坛。
    故答案为:把;身;片;盅。
    (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本文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别介绍了汝河的百姓受尽瘟魔的折磨、恒景拜师学艺、恒景带领乡亲们降妖除魔的故事。
    故答案为: ③②①。
    (3)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通过对原文的阅读,根据“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刚扑到山下,就闻到阵阵茱蓃奇香和菊花酒的气味,瘟魔突然止步,脸色骤(zhò)变,恒景手持降妖剑假定上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九月初九登高的壁 邪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付了下来。“一句可知题干的答案。
    故答案为: 瘟魔冲出汝河,刚扑到山下,就闻到阵阵茱蓃奇香和菊花酒的气味,瘟魔突然止步。
    (4)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段信息的总结概括能力,根据文章最后一段中”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刚扑到山下,就闻到阵阵茱蓃奇香和菊花酒的气味,瘟魔突然止步,脸色骤(zhò)变,恒景手持降妖剑假定上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了,从此,九月初九登高的壁 邪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付了下来。“可知瘟神害怕茱萸香和菊花酒的气味,而且除魔活动是在高山上。
    故答案为: 登高,插茱蓃,喝菊花酒。
    【点评】(1)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量词掌握能力,解决本题我们首先要在文本中找答案,如果没有,我们可以利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常见数量词的搭配来结局。
    (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对选项进行排序。
    (3)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一定要用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要和让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的题目区分开。
    (4)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段信息的总结概括能力,同时根据我们自己平时的学习积累也可以解决此类问题,但切记不要脱离文本。
    46.(12分)阅读理解。
    家乡的春节
    我的家乡在潮州,那里有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除夕前一两天,老人们手忙脚乱,买鸭呀,买鱼呀,买鸡呀……
    除夕夜,主妇们准备着一年中最丰富、最有意义的团圆饭。饭前,家里大大小小的人必须“祭祖宗”,焚(fen)香祷祝,然后 才一起吃团圆饭。除夕夜,鞭炮声此起彼伏,人们都不睡觉 ,都要守岁,都盼望着新一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这一天不能扫地,要让垃圾积下。说是“堆金积玉”,然后,便是拜年了。潮汕有句俗语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妆三、四。”拟以这天,人们都争先恐 后地向亲威朋友送去最美好的祝福。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A、烧 B、用供品供奉祖宗或鬼神等 C、低下去
    祭祖宗   焚香祷祝    此起彼伏   
    (2)按短文内容边一连。
    除夕前一两天 拜年、送祝福
    除夕夜 买鸡、鱼、鸭
    正月初一 祭拜祖先、吃团员饭、守岁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
    ①除夕夜吃团圆饭之前,人们必须先祭拜祖先,表现了孝敬先辈的传统美德。
    ②正月初一,潮州人不扫地,让垃圾积下是不讲卫生的表现。
    ③“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这句话表现潮州人理注重初三、初四去拜年。
    (4) 春节的习俗真多呀!你喜欢哪些习俗?   
    为什么?   
    【答案】(1)B;A;C
    (2)
    (3)正
    (4)贴春联,放鞭炮,放焰火,送红包;比较喜气,热闹
    【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祭祖宗” 的“祭”:用供品供奉祖宗或鬼神等。“焚香祷祝”:虔誠的焚香,向神祷告祝愿。形容真诚的盼望。焚:烧。“此起彼伏”:也说此起彼落、此伏彼起。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表示连续不断地起落。伏:低下去。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解答时认真读短文内容,然后再按题目的要求搭配连线。除夕前一两天买鸡、鱼、鸭。除夕夜祭拜祖先、吃团员饭、守岁。正月初一拜年、送祝福。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①正确②错误。 正月初一这一天不能扫地,要让垃圾积下。说是“堆金积玉”③错误。“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这句话表现潮州人理注重初一、二去拜年。
    (4)结合自己的实际回答即可,如:贴春联,放鞭炮,放焰火,送红包……,比较喜气,热闹。
    故答案为:(1)B、A、C
    (2)
    (3)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
    (4)贴春联,放鞭炮,放焰火,送红包;比较喜气,热闹。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2)、(3)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4)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47.课外阅读。
    彩虹
    我问奶奶:“彩虹是怎么出来的?”奶奶说:“天上有一位光明神,虹就是他的弓,挂在云端,”
    我觉得还不懂,就去问爸爸,爸爸 说:“下过雨后,天空有很多小水滴,由于阳光身到空中的水滴里,分解成赤、橙 、黄、绿、青、蓝、紫等色光,就造成了我们能看到的彩虹。空气里的水滴越大,彩虹就越美丽。”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彩虹    的桥。
    (2)读一读,填一填。彩虹出现的时间是   ,颜色   ,样子   
    (3)照样写句子。例:弯弯的彩虹就像一座小桥,   就像   
    (4)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1)美丽;漂亮
    (2)下雨后即晴;赤、橙,黄、绿、青、蓝、紫;像一座拱桥
    (3)天上白云;一座座高大的雪山。
    (4)天空有很多小水滴,由于阳光身到空中的水滴里,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就造成了我们能睦到的彩虹。空气里的淼同越大,彩虹就越美丽。
    【解析】【分析】(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结合短文找到答案。美丽的彩虹、漂亮的桥。
    (2)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从“ 下过雨后,天空有很多小水滴,由于阳光身到空中的水滴里,分解成赤、橙 、黄、绿、青、蓝、紫等色光,就造成了我们能睦到的彩虹。 ”可知,彩虹出现的时间是下雨后即晴,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样子像一座拱桥。如:弯弯的彩虹就像一座拱桥 。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比喻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如:弯弯的彩虹就像一座小桥,天上白云就像一座座高大的雪山。
    (4)由第2自然段可知答案:天空有很多小水滴,由于阳光身到空中的水滴里,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就造成了我们能睦到的彩虹。空气里的淼同越大,彩虹就越美丽。
    故答案为:(1)美丽、漂亮
    (2)下雨后即晴;赤、橙,黄、绿、青、蓝、紫;像一座拱桥
    (3)天上白云;一座座高大的雪山。
    (4)天空有很多小水滴,由于阳光身到空中的水滴里,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就造成了我们能睦到的彩虹。空气里的淼同越大,彩虹就越美丽。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2)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通过一个景物的特点,写出优美的句子。
    (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范围第2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8.课外阅读。
    动物的舌头
    动物的舌头,无奇不有。
    猫的舌头上有肉刺儿,可以梳理身上的毛。狗的舌头在天热时总是(申 伸)_______出来,帮助散(sàn sǎn)_______发身体的热量。变色龙的舌头比身体还长,平时藏在嘴里,见到飞虫,能突然弹出粘住虫子。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舌头上长着(到 倒)_______刺儿,能把害虫从树洞里(钓 钩)______出来吃掉。
    动物的舌头多么奇妙啊!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请从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和读音,填在横线上。            
    (3)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找出来。   
    【答案】(1)3
    (2)伸;sàn;倒;钩
    (3)动物的舌头,无奇不有。
    【解析】【分析】(1)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缩进两个格,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短文共有3个自然段。
    (2)①考查了多音字组词,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就不同。散:[sàn ]排遣 :散步。[sǎn]没有约束,松开 :散发。②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先写出一个形近字,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伸:shēn,舒展开;拉长。部首:亻,组词:伸出。申:shēn,陈述;说明。部首:丨,组词:申请。倒:dào,竖立的东西躺下来。部首:亻,组词:倒刺。到:dào,达于某一点;到达;达到。部首:刂,组词:迟到。钓:diào,用钓饵诱鱼或其他水生动物上钩。部首:钅,组词:钓鱼。钩:gōu,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部首:钅,组词:铁钩。
    (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是第1自然段。
    故答案为:(1)3
    (2)伸、sàn、倒、钩
    (3)动物的舌头,无奇不有。
    【点评】(1)此题考查对自然段的把握能力,短文中自然段分得清,数一数即可。
    (2)①对于多音字,要根据它的读音来确定它的意思,然后组词。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②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先整体感知,然后再判断。
    49.课外阅读。
    美丽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光秀丽。春天,春雨沙沙地下着,江南水杏花开了,有红的,有粉的,还有白的,美丽极了!夏天,骄阳似火,海南岛的椰(ye)树一点也不怕热,海风一吹,椰树沙沙作响,好像在欢迎远方的客人。秋天,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骑马迎着秋风在草原上奔驰。冬天,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则有着另一番景象,耐寒的动物——牦牛在冰天雪地中悠然地散步。祖国的四季美景不同,天南地北,风格各异。我爱这壮丽如画的祖国山河。
    (1)全文共有   句话,第一句话起   的作用。
    (2)文章是   顺序来写的。
    (3)文章写了   、   、   、   四个地方的不同景色。
    (4)短文表达了作者热爱   的感情。
    【答案】(1)6句;启示下文
    (2)春、夏、秋、冬
    (3)江南;海南岛;草原;青藏高原
    (4)祖国大好河山
    【解析】【分析】(1)考查这篇短文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句号、问号、感叹号都表示一句话完了,数一数即可。全文共有6句话,第一句话起启示下文的作用,是中心句。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由“春、夏、秋、冬”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补充填空即可。文章写了江南、海南岛、草原、青藏高原四个地方的不同景色。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短文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故答案为:(1)6句、启示下文
    (2)春、夏、秋、冬
    (3)江南、海南岛、草原、青藏高原
    (4)祖国大好河山
    【点评】(1)此题考查对短文中句子的把握能力。按标点数一数即可。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要整体感知抓住关键词语来解答。
    (3)这道题是按选文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每一篇文章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跃然纸上,细细品味即可得出答案。
    50.课外阅读
    羊肉泡馍的传说
    羊肉泡馍与大宋皇帝赵匡胤有关。传说赵匡胤曾落难受困于长安,终日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一日路过一家经营卤制羊肉的店铺前,掌柜见其可怜,让其把身上带的硬硬的干面饼掰碎,浇了一勺滚热肉汤,并放在火上煮透然后让他食用。赵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完,感觉其味道无与伦比。后来,赵匡胤做了皇帝,路过长安, 仍不忘当年在这里吃过的羊肉泡馍,于是他带着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店铺,每人吃了一碗羊肉泡馍,大家都称赞味道鲜美无比, 胜过山珍海味。皇上吃羊肉泡馍的事一经传开,羊肉泡馍便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
    (1)文中提到的特色美食是   。
    (2)这种美食据说和历史上的   有关。
    (3)你还知道哪种美食背后的小故事?说一说。
    (4)除了文中提到的美食,你还知道哪种美食?写一写它的做法。
    【答案】(1)油炸麻花、驴肉火烧、煎饼、烤羊腿等。
    (2)羊肉泡馍
    (3)赵匡胤
    (4)可乐鸡翅。做法是:把鸡翅洗净后背面划几刀,正面用牙签扎些小眼方便入味。锅中添水烧开后放入鸡翅焯一下,捞出过凉水后擦干表面水分。葱切小段,姜切片。锅中放适量油,烧热后改小火放入冰糖化开,把鸡翅倒入锅中翻炒均匀,挂上糖色。放入葱姜翻炒均匀。倒入生抽、料酒和老抽,把鸡翅翻炒上色。倒入可乐,大火烧开,改小火炖煮十五到二十分钟。汤汁黏稠时放入盐和鸡精调味,改大火收汁。
    【解析】【分析】(1)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文中提到的特色美食是:油炸麻花、驴肉火烧、煎饼、烤羊腿等。
    (2)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羊肉泡馍这种美食据说和历史上的大宋皇帝赵匡胤吃过的羊肉泡馍有关。
    (3)八宝饭的由来:一只老鼠以为宋朝一位将军已经死了,跑来吃他的尸体。这个人看到老鼠也来欺负自己,不禁怒火中烧,立即追打老鼠。老鼠很快跑进洞里。这个人余怒未消,就趁机掘开了老鼠的洞穴,在其中发现了大米、小米、红枣、莲子等八样。已经几天没吃饭的他非常高兴,立即找出一个香炉做锅,做起饭来。就是因为这一香炉饭,他活了下来。
    (4)要写清食品的材料,制作方法及其味道。可乐鸡翅。做法是:把鸡翅洗净后背面划几刀,正面用牙签扎些小眼方便入味。锅中添水烧开后放入鸡翅焯一下,捞出过凉水后擦干表面水分。葱切小段,姜切片。锅中放适量油,烧热后改小火放入冰糖化开,把鸡翅倒入锅中翻炒均匀,挂上糖色。放入葱姜翻炒均匀。倒入生抽、料酒和老抽,把鸡翅翻炒上色。倒入可乐,大火烧开,改小火炖煮十五到二十分钟。汤汁黏稠时放入盐和鸡精调味,改大火收汁。
    故答案为:(1)油炸麻花、驴肉火烧、煎饼、烤羊腿等。
    (2)羊肉泡馍
    (3)八宝饭的由来:一只老鼠以为宋朝一位将军已经死了,跑来吃他的尸体。这个人看到老鼠也来欺负自己,不禁怒火中烧,立即追打老鼠。老鼠很快跑进洞里。这个人余怒未消,就趁机掘开了老鼠的洞穴,在其中发现了大米、小米、红枣、莲子等八样。已经几天没吃饭的他非常高兴,立即找出一个香炉做锅,做起饭来。就是因为这一香炉饭,他活了下来。
    (4)可乐鸡翅。做法是:把鸡翅洗净后背面划几刀,正面用牙签扎些小眼方便入味。锅中添水烧开后放入鸡翅焯一下,捞出过凉水后擦干表面水分。葱切小段,姜切片。锅中放适量油,烧热后改小火放入冰糖化开,把鸡翅倒入锅中翻炒均匀,挂上糖色。放入葱姜翻炒均匀。倒入生抽、料酒和老抽,把鸡翅翻炒上色。倒入可乐,大火烧开,改小火炖煮十五到二十分钟。汤汁黏稠时放入盐和鸡精调味,改大火收汁。
    【点评】(1)、(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选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写清美食的来龙去脉,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51.课外阅读。
    有趣的日月贝
    在我国西沙群岛附近的海里有一种有趣的贝。它有两片圆圆的贝壳,一片朝下贴向海底,成年见不着阳光,颜色白白的,好像月亮;另一面朝上,能经常照到太阳,好像太阳,人们叫它“日月贝”。日月贝游泳的时候,两片贝壳很快地一张一合,排水向前,游得像飞鸟那么快,所以有人管它叫“会飞的贝”。
    (1)照样子,写一写。
    例:一张一合(ABAC式)
          
    (2)为什么人们叫这种贝为“日月贝”?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3)“日月贝”又叫   ,这是因为:   。
    【答案】(1)自言自语;人山人海
    (2)有两片圆圆的贝壳,一片朝下贴向海底,成年见不着阳光,颜色白白的,好像月亮;另一面朝上,能经常照到太阳,好像太阳,人们叫它“日月贝”。
    (3)会飞的贝;日月贝游泳的时候,两片贝壳很快地一张一合,排水向前,游得像飞鸟那么快。
    【解析】【分析】(1)从给出的词语“一张一合”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如:自言自语、人山人海
    (2)由第2句可知答案:有两片圆圆的贝壳,一片朝下贴向海底,成年见不着阳光,颜色白白的,好像月亮;另一面朝上,能经常照到太阳,好像太阳,人们叫它“日月贝”。
    (3)由第2句可知答案:“日月贝”又叫会飞的贝,这是因为:日月贝游泳的时候,两片贝壳很快地一张一合,排水向前,游得像飞鸟那么快。
    故答案为:(1)自言自语、人山人海
    (2)有两片圆圆的贝壳,一片朝下贴向海底,成年见不着阳光,颜色白白的,好像月亮;另一面朝上,能经常照到太阳,好像太阳,人们叫它“日月贝”。
    (3)会飞的贝; 日月贝游泳的时候,两片贝壳很快地一张一合,排水向前,游得像飞鸟那么快。
    【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52.课外阅读
    我爱你,汉字
    汉字如同一个个淘气的小宝宝,每当我见到它们时,就会觉得其乐无穷。
    由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到楷书、草书又到行书,这是多么美妙的演变啊!汪竹柏说得好“: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
    这些被囚禁在方格里的小精灵, 有着不同的风韵,独具自己的本领。“展”使你觉得全身轻松,而“紧”又好像不能自如。“悦”一看就心情舒畅“,伤”又如同将你千刀万剐。遇到“太阳”便能感到无穷的热力见到“月亮”就会觉得凄凉。这些汉字无穷无尽的变化,让我不禁慷慨激昂,为祖先伟大的创造连声称赞!汉字的有趣还体现在写谐音上。就拿谐音歇后语说吧,虽然表面意思很普通,可其深层含义却让人回味无穷。如“: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葱和豆腐在一起,必然是有青有白,所以“一青二白”,另一个意思比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
    汉字,多么有趣啊!我要大声喊出“:字!”
    中华汉字, 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我爱你,汉字。
    (1)找出文中的一句歇后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文章共有   个自然段。
    (3)写出汉字的演变过程。
    (4)写一个你知道的汉字的故事。
    【答案】(1)小葱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
    (2)5
    (3)由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到楷书、草书又到行书。
    (4)略(点拨:根据自己查找的汉字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要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 新上任的知县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店主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离开肉铺后,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 ”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耳……在……在……我的口袋里!”
    【解析】【分析】(1)由第3自然段可知答案:小葱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
    (2)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缩进两个格,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文章共有5个自然段。
    (3)由第2自然段可知答案。由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到楷书、草书又到行书。
    (4)根据自己查找的汉字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要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
    故答案为:(1)小葱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2)5;(3)由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到楷书、草书又到行书;(4)新上任的知县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店主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离开肉铺后,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 ”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耳……在……在……我的口袋里!”
    【点评】(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此题考查对自然段的把握能力,短文中自然段分得清,数一数即可。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范围第2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理解
    愚公移山
    从前,有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叫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人们进进出出,要绕很远很远的路,很不方便。
    愚公决心要搬走这两座大山。儿孙们听了齐声叫好。
    他领着一家人挖土搬山。他们挖的挖,抬的抬,干得非常起劲。邻居们看见了,也都过来帮忙。一个才七岁的孩子,也蹦蹦跳跳地跑来了。
    智叟看见他们干得又苦又累,就对愚公说:“两座大山这么高,你又年老体弱,怎么能把它们搬走呢?”
    愚公笑着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以后还有孙子!子子孙孙不停地挖下去,还怕挖不平吗?
    天帝知道了愚公移山的事,很感动,就派了两个力大无穷的神仙把两座大山搬走了。
    从此,这里的人们出门再也不用绕道了。
    53.仿写词语。
    例:蹦蹦跳跳(AABB式)
    (   )(   )(   )(   )
    54.这个故事讲的是   (谁)的故事?
    55.读故事,判断正误。。
    ①愚公门前有两座大山,人们进出很不方便。
    ②智叟觉得愚公年老体弱,根本移不走大山。
    ③愚公是个很有毅力的人,最后把两座大山搬走了。
    56.这篇故事是一则寓言故事,这样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呢?
    【答案】53.进进出出;来来往往;高高兴兴;马马虎虎
    54.愚公
    55.正
    56.精卫填海;盲人摸象
    【解析】【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4)主要考查学生对寓言故事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5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蹦蹦跳跳”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如:进进出出、来来往往、高高兴兴、马马虎虎
    54.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这个故事讲的是愚公的故事。
    5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①正确。愚公门前有两座大山,人们进出很不方便。②正确。智叟觉得愚公年老体弱,根本移不走大山。③错误。天帝知道了愚公移山的事,很感动,就派了两个力大无穷的神仙把两座大山搬走了。
    56.考查寓言故事的掌握,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寓言故事还有: 精卫填海;盲人摸象

    相关试卷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语言表达附解析教师版: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语言表达附解析教师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句子附解析学生版: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句子附解析学生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句子附解析教师版: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句子附解析教师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