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检测试题--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检测试题--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第1页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检测试题--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第2页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检测试题--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检测试题--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检测试题--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冲刺2023年高考二轮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
    (原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的生活化特征突出,风格活泼愉快;青铜时代,以饕餮纹为代表的青铜纹饰凶猛庄严,凸显出神秘和威严。这从侧面反映了(  )
    A.纹饰的用途发生根本转变
    B.统治权威的加强成为需求
    C.民众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D.古代手工业技术不断提高
    2.据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  )
    A.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
    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文明之初性别分工形成
    D.集体劳作正在瓦解
    3.商代重视天象观测,殷墟卜辞就有不少关于天象的记录,其中常见的有雨、风、云、启(天晴)、易(多云阴天)、晦(阴沉欲雨),还有日月食,对恒星也有一定的认识。该情况(  )
    A.表现了人们崇拜自然的观念
    B.是服务于对王权的神化
    C.表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D.表明人们建立了天气观测系统
    4.西周各诸侯国的统治区域有国与野之别,其居民分别称为国人、野人。遇有“国危”“国迁”和“立君”等重大事项,国君会征询国人的意见;野人是被征服地区传统居民,其原有的社会组织得到保留但身份不同于奴隶。材料反映出西周各诸侯国(  )
    A.带有集体统治和部族色彩
    B.未真正实施宗法制分封制
    C.使西周政权趋于松散状态
    D.民本思想已成为社会主流
    5.西周实行分封制,导致了周代普遍建立地方自治政权,各民族也逐渐融合,各诸侯国共尊一主。这加强了人们天下共主、天下同源的观念,还把中心地带的文化扩散到了周边地区,保证了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材料意在强调,分封制(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隐含着分裂割据因素
    C.推动了文化繁荣
    D.有利于统一大国形成
    6.西周实行乐悬规制,钟、磬等乐器要据规定摆放,歌者象征仁德,歌于堂上,舞者象征成功,舞于堂下。孔子赞其“言而履之”“行而乐之”。乐悬规制的推行(  )
    A.传播了儒家的仁德思想
    B.提升了西周贵族的文化素养
    C.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D.扩大了西周礼乐文化的影响
    7.西周时期,农官对农业生产主要采取直接管理、指挥监督的方式,如进行农田的规划与组织整治,给农夫提供农具,协调劳动力的安排,指导与监督农夫耕种等。这种管理方式(  )
    A.体现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B.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
    C.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8.春秋早期,宋国和郑国虽同处中原经济中心,但两国间还有着大量被称为“隙地”的荒地未被开发,荒地上往往荆棘、蓬蒿和藜藿遍地而生,人们难以在此作业;到了春秋后期,在这些荒地上先后建立了六座城邑。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社会生产的进步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变法运动的推动 D.土地兼并的加剧
    9.春秋战国时期的楚人,曾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据《左传》记载,楚人在与他国交往中曾几次引用《诗》中词语,频率高于齐、秦等大国。同时楚人在国内议政也经常以《诗》为证。这说明(  )
    A.儒学发源呈现多元趋势
    B.华夷有别观念不复存在
    C.进步文化影响日益深远
    D.国家统一已成各国共识
    10.孔子曾说:“礼,与其奢也,宁俭。”子路亦说:“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由此可见,儒家(  )
    A.主张节用节葬的思想理念
    B.注重礼制的精神实质
    C.强调社会生活的等级差异
    D.反对礼仪的外在形式
    11.春秋后期,劳动人民由于生活所迫,进入贵族禁地从事山泽资源开发,贵族诬其为“盗贼”并出兵镇压;镇压无效后,改用征税的办法;战国初期,各诸侯国主动开放禁地,推行征税制度,美其名曰“赐民”。这种转变反映了(  )
    A.贫富差距激化了社会矛盾
    B.土地私有化促进社会发展
    C.税制改革引发井田制瓦解
    D.阶级斗争推动了社会转型
    12.战国时期的国家形态,已逐渐演变为“跨区域”的地域性国家;列国疆域内的居民,也不再是宗法等级制下的“小国寡民”状态,而表现为“多地域、多族群”的特点,人口构成远较前代要复杂得多。这一状况说明(  )
    A.宗法分封制的影响已经消除
    B.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态正孕育
    C.经济交流导致政治制度变化
    D.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逐步形成
    13.下表所示为西周早期至春秋时期“君子”内涵的演变。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

    西周早期
    官员、绅士等贵族阶层
    西周中期
    有德行的贵族统治者
    春秋时期
    有德之人
    A.官僚政治开始萌芽
    B.贵族政治开始衰落
    C.人文意识得到发展
    D.礼乐文化走向瓦解

    14.古代中华文化是多元发生的,各地区、各民族因自然历史条件不同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这种状况在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得到极好的体现。材料表明,百家争鸣(  )
    A.凸显了各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B.结束了中华文化多元发展的格局
    C.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交融和认同
    D.开创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质
    15.《诗经·大雅·生民》记述了周人先祖后稷诞生的传奇故事及创建农业的事迹,歌颂了后稷功德,后稷形象实为一位神化了的英雄。这反映了西周(  )
    A.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B.“重农抑商”的思想和实践
    C.敬天保民的人文精神
    D.慎终追远崇德尚贤的思想
    16.下表是关于周、郑关系的一些记载,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
    时间
    内容
    公元前720年
    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公元前720年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公元前707年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A.兼并战争初露端倪
    B.传统纽带关系弱化
    C.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D.官僚政治逐步确立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2分)
    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今天湖北境内,中国的传世文献从来没有记载过周代一个叫曾国的诸侯国。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现却证明历史上湖北的随州确实存在着一个姬姓曾国。史籍中明确记载这一地区只有一个随国,但却从未见随国青铜器出土。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不一致,引发了学者们关于“曾国”和“随国”两个国名关系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曾随为一国,有的学者认为曾国绝不可能是随国。
    直到2019年,这场争论才得以平息。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铜器2 000余件,其中礼器近600件。三组大墓的墓主人分别为曾公求及其夫人渔、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曾侯得,三组大墓均出土有编钟,同一墓葬均出土带有周文化和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以下为曾侯宝夫人、楚王女儿芈加墓出土的部分文物及其铭文:

    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大意为:楚王嫁女儿芈加到随国的陪嫁。

    铭文:伯括受命,師禹之绪,有此南洍。余文王之孙,穆侯元子,出邦于曾……以长辝夏。
    大意为:伯括受命,遵循大禹的功业,被分封到南土,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王的后裔,穆侯的长子,通过统治曾国,光大“夏”的功业。
    (1)考古发现如何解决了“曾随之谜”?(6分)







    (2)此次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周代的哪些史实?结合材料加以说明。(8分)







    18.(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代,王国维发现,甲骨文中的商王名号与史记中的商王世系可以相互对应。王国维进而推论道:“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三民书局《历史(第二册)》
    材料二 最早的包含有商王名字的文字记载是出土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然而,这些文字材料中没有任何关于夏的记载,也没有关于商的世系。夏商世系出现于更晚的战国至汉代文献中,其中引用最为频繁的是古本《竹书纪年》和《史记》,其成书比商王朝晚七百年以上。——许宏、刘莉《关于二里头遗址的省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出土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甲骨文在文字史上的地位。(4分)






    (2)这二则材料,哪些认为夏史或者夏世系大致可信,哪些对夏史或者夏世系持怀疑态度?他们评断的依据各是什么?(6分)





    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子学说兴起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乐文化的失范,即礼乐文化丧失了它应有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它已不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社会。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则正是在重重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的思考和理论探索。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说儒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他们一方面说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弃绝一切人为的造作,另一方面又倡导“道法自然”“无为”……墨家以宗教的热情和绝对平等的观念提出理论并躬行实践。
    ——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在传统意义上,中国历史就是集权的历史。“假设没有这样的中央集权,我们大多数的祖先都已不能生存,遑论(谈不上)我们后代”。因为地理与统治的封闭性,中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正如黑格尔所说,中国是世界的“例外”。这种封闭性不仅令中国文化自成一统,也使历史在中国形成独特的样式。这种“中国特色”的历史不仅以宫廷权谋为主流,而且缺乏整个人类世界的历史背景,似乎中国完全独立于世界而存在,从大历史的视界来看,这种历史算不得真正的历史,而只是“中国志”而已,因为它完全是停留在中国视野内的一种“地方志”写作。——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墨解决危机方法的特点,并指出其体现的共同点。(10分)








    (2)提炼材料二所陈述的核心观点,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阐述。(4分)








    20.(14分)【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德教育主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儒家追求社会的完善,要求人们超越自我,把他人利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把社会完善作为人生责任。在道德教育上,儒家注重培养为官者“以民为本”、对百姓负责的责任意识,“操心也危,虑患也深”“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忧患意识,主张为官行政,必须有公正无私、勤政有为、清廉自守的道德规范。儒家也重视“教化”“化民成俗”,重视“礼”的道德规范的作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道德教育上,道家认为道德是自然存在,呼吁为官者应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百姓,要顺人之心,顺物之性,无为施政,不扰民生,不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道家以政不扰民作为行政者最重要的道德要求。道家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是慈、俭、不争,这里包含着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等一系列社会道德规范。
    ——摘编自邹强、王松《中国古代儒家与道家道德教育思想之比较》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儒家和道家有关道德教育的主张。









    参考答案
    1.解析:根据材料“生活化特征突出”“凸显出神秘和威严”,可知相比石器时代的纹饰,青铜时代的纹饰更加凸显统治者的威严,体现了当时统治权威的不断加强,故选B项;古代器物纹饰的主要用途始终是装饰器物,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排除A项;“凸显出神秘和威严”说明青铜时期的器物纹饰主要体现的是统治者的审美观念,排除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青铜纹饰内在涵义的变化,而不是纹饰工艺的进步,排除D项。
    答案:B
    2.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中“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可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男性的陪葬品大多与农业生产有关,而女性则与手工业有关,据此可知,题干所述变化反映出生产发展影响到了劳动的具体分工,故选A项;在题干内容中述及的是“男性与女性”,这属于性别的不同,与“阶级”无关,排除B项;在题干内容中确实述及了男性与女性陪葬品的不同,但是并不能据此扩大为性别分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形成”,排除C项;集体劳作指的是由于农具的原始,许多人不得不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即“千耦其耘”“十千维耦”,而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述及该现象,排除D项。
    答案:A
    3.解析:商代天象观测侧重于风、云、雨、阴、晴等跟农业相关的信息,所以表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故选C项;崇拜自然的观念表现出来应该是对自然的敬重和膜拜,而不是记载天象,且天象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所以上述情况不能表明人们崇拜自然的观念,排除A项;对王权的神化是将天子与上天的神秘力量结合起来,而不是仅观测和记录天象,排除B项;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的发掘,表明我国已经建立了天气观测系统,而不是商代,排除D项。
    答案:C
    4.解析:“国君会征询国人的意见”说明带有原始的民主的色彩,是一种集体统治,“野人是被征服地区传统居民,其原有的社会组织得到保留但身份不同于奴隶”说明他们被征服后仍旧以部族的形式存在,故选A项;“国君会征询国人的意见”体现了原始决策的方式,无法反映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实施情况,排除B项;“西周各诸侯国的统治区域有国与野之别”只能反应西周的地方管理情况,而无法体现其中央统治方式,无法判断其政权管理的集中或分散,排除C项;“野人是被征服地区传统居民,其原有的社会组织得到保留但身份不同于奴隶”可见这些人是无法享受政治上的权力的,不能体现民本思想,排除D项。
    答案:A
    5.解析:据材料“周代普遍建立地方自治政权,各民族也逐渐融合,各诸侯国共尊一主。这加强了人们天下共主、天下同源的观念,还把中心地带的文化扩散到了周边地区”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推动了地方自治、民族交融、天下共主和文化扩散,有利于统一大国的形成,故选D项;民族交融只是分封制的一个影响,无法概括材料整体,排除A项;分封制本身隐含着分裂割据因素,但材料强调分封制使各诸侯国共尊一主,保证了不同地域人们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因此材料更强调分封制的统一的作用,排除B项;据材料“把中心地带的文化扩散到了周边地区,保证了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可知,分封制推动周朝文化的扩散,推动不同地域人们的文化认同感的形成,文化繁荣的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6.解析:由材料“钟、磬等乐器要据规定摆放,歌者象征仁德,歌于堂上,舞者象征成功,舞于堂下”可知西周乐悬规制严格规范各种乐器的摆放,象征仁德、成功的歌舞表演也有明确的划分,歌于堂上,舞于堂下,说明乐悬规制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推动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C项;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晚期,排除A项;仅凭歌舞表演不能直接提升贵族的文化素养,排除B项;由材料“钟、磬等乐器要据规定摆放,歌者象征仁德,歌于堂上”可知为乐悬规制的内容,而且礼乐文化内涵丰富,仅凭乐悬规制并不能扩大礼乐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C
    7.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中的“西周时期”“进行农田的规划与组织整治”“指导与监督农夫耕种”等信息,可知采用这种管理方式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之所以采用井田制这种土地制度,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政府不得不采取“直接管理”“指挥监督”这种方式,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周时期,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并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从秦朝开始的,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瓦解的主要原因在于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即生产力的发展,排除C项;西周时期处于奴隶社会,此时小农经济尚未产生,排除D项。
    答案:B
    8.解析:“荒地未被开发,荒地上往往荆棘、蓬蒿和藜藿遍地而生,人们难以在此作业;到了春秋后期,在这些荒地上先后建立了六座城邑”说明荒地已被开发,体现了生产力进步带来的成果,故选A项;“到了春秋后期,在这些荒地上先后建立了六座城邑”开荒种地,本身就是诸侯应有的职能,无法反应分封制的变化,排除B项;“两国间还有着大量被称为‘隙地’的荒地未被开发,荒地上往往荆棘、蓬蒿和藜藿遍地而生,人们难以在此作业;到了春秋后期,在这些荒地上先后建立了六座城邑”这里体现了土地得到开发,与变法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排除C项;“到了春秋后期,在这些荒地上先后建立了六座城邑”说明荒地已被开发,但没有体现其归属,无法说明兼并的现象,排除D项。
    答案:A
    9.解析:材料“几次引用《诗》中词语……国内议政也经常以《诗》为证”,说明中原地区先进文化影响到楚国,故选C项;材料体现了楚国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但其不是发源地,排除A项;“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反映当时华夷观念存在,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统一国家,排除D项。
    答案:C
    10.解析:材料“与其奢也,宁俭”“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说明孔子和子路二人都主张简化礼的外在形式,关注礼制本身所表达的精神内涵,故选B项;节用节葬是墨家的主张,排除A项;材料强调礼的仪式尽可能简洁,不是强调等级差异,排除C项;材料主张简化礼仪的外在形式,不是反对其外在形式,排除D项。
    答案:B
    11.解析: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无法镇压劳动人民开发土地,于是通过税收方式开放禁地,说明劳动人民与贵族的斗争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选D项;材料说的是贵族与劳动人民的矛盾,未涉及贫富差距,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没有提到促进社会发展,排除B项;铁犁牛耕出现引发井田制瓦解,排除C项。
    答案:D
    12.解析:由材料“跨区域的地域性国家”“不再是宗法等级制下的小国寡民状态”可知战国时期的国家形态已经打破小国寡民的族群状态,并呈现出“多地域、多族群”的特点,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正在形成,故选B项;“已经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政治制度的变化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经济交流导致的,排除C项;“多地域、多族群”并不能体现出文化认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文化认同逐步形成,排除D项。
    答案:B
    13.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西周早期到春秋时期“君子”内涵的界定中,贵族色彩逐渐淡化,而德行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转型的加速使得贵族政治逐渐没落,而统治者德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逐渐提升,体现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故选C项;官僚政治主要体现在国家官员主要由中央政府产生,官员选拔参考的标准也逐渐由血缘转向才学,而材料中的“君子”并不一定是国家官员,排除A项;贵族政治的衰落需要经历长时期的社会发展和变革,并不是某一历史现象能改变的,排除B项;礼乐文化走向瓦解是在战国时期,排除D项。
    答案:C
    14.解析:据材料“古代中华文化是多元发生的……这种状况在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得到极好的体现”可知,百家争鸣极好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即各地的不同文化,故选A项;据所学,百家争鸣是中华文化多元发展的表现,而非结束了多元发展格局,排除B项;据材料“各地区、各民族因自然历史条件不同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可知,材料主旨是中华文化的多元性,而非文化的交融与认同,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中原文化多元性的表现,没有涉及兼收并蓄,排除D项。
    答案:A
    15.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诗经·大雅·生民》中,追述了周人先祖后稷“诞生的传奇故事”以及他“创建农业的事迹”,这是“慎终追远(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的表现,并将其神话为一位“英雄”,歌颂其功德,这是“崇德尚贤(崇敬有道德的人,崇尚有才能的人)”的表现,据此可知,题干所述内容反映出西周慎终追远崇德尚贤的思想,故选D项。
    答案:D
    16.解析:根据表格中“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周为天子,郑为诸侯,但它们的关系需要用相互派人质的方法来确定,同时郑还多次侵犯周天子,可见已经和当初的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的关系不同了,诸侯对天子不再像过去一样服从,故选B项。
    答案:B
    17.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在曾国的墓葬中发现了随国的信息,表明曾与随是同一个诸侯国的不同称呼;根据材料“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不一致”“中国的传世文献从来没有记载过周代一个叫曾国的诸侯国”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解决了文物考古和文献记载不一致的矛盾,弥补了文献史料中对曾国记载的空白。第(2)问,第一小问史实,根据材料“被分封到南土,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王的后裔”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度。第二小问说明,根据材料“被分封到南土,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王的后裔”、编钟铭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曾国是西周时期分封到随州的诸侯国;根据材料“均出土有编钟,同一墓葬均出土带有周文化和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西周礼乐文明得到继承和传播;由墓葬出土的礼器及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可知,曾国继承和传播了西周的礼乐制度文化,使不同地区的文化逐渐融合;根据材料“遵循大禹的功业”“光大‘夏’的功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春秋中期华夏认同的观念已经形成;编钟及其铭文“禹”和“夏”的发掘与释读,表明曾国对“禹”和“夏”的认同。
    答案:(1)在曾国的墓葬中发现了随国的信息,表明曾与随是同一个诸侯国的不同称呼;解决了文物考古和文献记载不一致的矛盾,弥补了文献史料中对曾国记载的空白。(6分)
    (2)史实: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度。说明:由编钟铭文可知,曾国是西周时期分封到随州的诸侯国。
    史实:西周礼乐文明得到继承和传播。说明:由墓葬出土的礼器及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可知,曾国继承和传播了西周的礼乐制度文明,使不同地区的文化逐渐融合。
    史实:春秋中期华夏认同的观念已经形成。说明:编钟及其铭文“禹”和“夏”的发掘与释读,表明曾国对“禹”和“夏”的认同。(8分)
    18.解析:第(1)问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阳出土的甲骨文的主要内容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第(2)问,结合材料相关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认为可信,甲骨文与《史记》相互印证(或《史记》可靠,夏史可信);材料二持怀疑态度,甲骨文中无夏史记载,商后700多年才出现夏史记载。
    答案:(1)内容: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地位: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4分)
    (2)材料一认为可信,甲骨文与《史记》相互印证(或《史记》可靠,夏史可信);材料二持怀疑态度,甲骨文中无夏史记载,商后700年才出现夏史记载。(以上回答如照抄材料原文不得分)(6分)
    19.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说儒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可知儒家从历史文献中找寻解决方法;据材料一“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可知道家从“天”和“自然”规律中找寻人生的规律;结合所学法家思想的史实可知,法家从政治层面和法律的角度分析时代难题,提倡法治;据材料一“墨家以宗教的热情和绝对平等的观念提出理论并躬行实践”可知墨家强调社会平等。第二小问共同点,据材料一“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则正是在重重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的思考和理论探索”可知人本主义与关注社会现实。(2)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二“这种封闭性不仅令中国文化自成一统,也使历史在中国形成独特的样式”可知中国独特的文化体系具有封闭性。第二小问阐述,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行作答,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特点:儒家从历史文献中找寻解决方法;道家从“天”和“自然”规律中找寻人生的规律;法家从政治层面和法律的角度分析时代难题,提倡法治;墨家强调社会平等。(8分)
    共同点:人本主义;关注社会现实。(2分)
    (2)示例
    观点:中国独特的文化体系具有封闭性(内敛性)。(1分)
    阐述:中国是古代人类发展史上典型的大河文明国家,肥沃的平原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历朝统治者为维护统治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加强了经济的封闭性;中国的地理位置在亚洲东部,西高东低,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孕育了中华文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维护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内敛性),从而使这种模式延续下来。(3分)
    20.解析:儒家:据材料“儒家追求社会的完善,要求人们超越自我,把他人利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把社会完善作为人生责任”可知儒家要求人们把他人利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据材料“在道德教育上,儒家注重培养为官者‘以民为本’、对百姓负责的责任意识”可知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以民为本;据材料“儒家也重视‘教化’‘化民成俗’,重视‘礼’的道德规范的作用”可知主张对百姓实行教化,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家:据材料“道家认为道德是自然存在,呼吁为官者应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百姓……道家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是慈、俭、不争”可知道家主张统治者无为而治,不扰民生,社会道德规范是慈、俭、不争。综合分析:结合儒家和道家诞生的历史背景、内容、作用可知儒家和道家都是针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等现象,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道德教育主张。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主张仁者爱人,由此衍生出来的道德教育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对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儒家主张的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后来成为了中国古代与法治相辅相成的治理方式。道家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道”,提出“道法自然”,由此衍生出来的道德教育主张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思想,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儒家和道家关于道德教育的主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在当时的社会并没有实现,但却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答案:儒家要求人们把他人利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以民为本,对百姓实行教化,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家主张统治者无为而治,不扰民生,社会道德规范是慈、俭、不争。(4分)
    儒家和道家都是针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等现象,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道德教育主张。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主张仁者爱人,由此衍生出来的道德教育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对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儒家主张的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后来成为了中国古代与法治相辅相成的治理方式。道家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道”,提出“道法自然”,由此衍生出来的道德教育主张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思想,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8分)
    儒家和道家关于道德教育的主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在当时的社会并没有实现,但却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2分)


    相关试卷

    训练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含解析)-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强化练:

    这是一份训练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含解析)-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强化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一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教师用书:

    这是一份新教材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一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教师用书,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社会生产与生活,先秦时期文明传承的表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史训练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秦汉时期 :

    这是一份新教材专题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史训练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秦汉时期 ,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