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真题优选集锦—填空题100题【试卷+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真题优选集锦—填空题100题【试卷+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在括号里填“平移”或“旋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真题汇编2022 ▊▊
江苏省淮安市地区真题精选汇编—填空题100题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
1.(2022淮安期末)345×□的积如果是三位数,□里的数最大是( );4□5÷4的商如果中间一位是0,□里最大填( )。
2.(2022淮安期末)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红身高130( ),体重25( ),她在超市买了一盒质量是250( )的饼干和5( )的西瓜。
3.(2022淮安期末)在括号里填上“>”“<”或“=”。
51千克( )5000克 900克( )1千克
( ) ( )
4.(2022淮安期末)在括号里填“平移”或“旋转”。
荡秋千时秋千的运动是( );电梯上升时的运动是( )。
5.(2022淮安期末)小新看一本120页课外书,第一天看了10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小新第三天看了( )页,前三天一共看了( )页。
6.(2022淮安期末)一副羽毛球拍78元,张老师买了3副羽毛球拍,估一估,大约花了( )元。
7.(2022淮安期末)有一根长方形丝带,第一次用去了它的,第二次用去第一次的一半,第二次用去这根丝带的,两次一共用去它的。
8.(2022淮安期末)一张长方形纸对折1次,得到的图形大小是整张纸的;如果连续对折3次,得到的图形大小是整张纸的。
9.(2022淮安期末)三(1)班男生和女生一个隔着一个手拉手排成一排做游戏,男生有18人,女生最少有( )人,最多有( )人。
10.(2022淮安期末)用两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周长最长是( )厘米,最短是( )厘米。
11.(2022淮安期末)用2、5、8、9四个数组成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其中乘积最大的算式是( ),乘积最小的算式是( )。
12.(2022淮安期末)358×2的积是( )百多,65÷3的商大约是( )十多;要使□58÷4的商是三位数,方框里最小填( );125乘8的末尾有( )个零。
13.(2022淮安期末)一个1元硬币大约重6( ),1000个1元硬币大约重( )千克。
14.(2022淮安期末)25的4倍是( );24是4的( )倍。
15.(2022淮安期末)操场跑道一圈是400米,小明跑了4圈,他一共跑了( )米。
16.(2022淮安期末)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袋盐重450( ) 一个乒乓球重约3( )
小明身高约155( ),体重34( )。
17.(2022淮安期末)在括号里填上“>”“<”或“=”。
390×5( )309×5 412÷4( )618÷3 5kg800g( )5080g
18.(2022淮安期末)是( )个;5个是。
19.(2022淮安期末)在一条长60米的道路一边每隔4米插一面旗子,如果两端都插,一共插了( )面旗子。
20.(2022淮安期末)算式“□÷5=7……○”,□最大填( )。
21.(2022淮安期末)一个长方形游泳池,沿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240米,若游泳池的长是100米,那么游泳池的宽是( )米。
22.(2022淮安期末)在百米赛跑中,小明用时比小红多3秒,比小英少2秒,( )最快,( )最慢。
23.(2022淮安期末)将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后,周长可能( )厘米或( )厘米。
24.(2022淮安期末)小王看一本小说,他每天看15页,已经看了8天,第9天应该从第( )页看起。
25.(2022淮安期末)小红用去一张纸的做红花。小明用去这张纸的做小旗,小明比小红多用这张纸的,两人一共用去这张纸的。
26.(2022淮安期末)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只小鸡重200( ) 一袋大米重5( )
一部电梯的载重量是1000( ) 一床夏凉被重约450( )
27.(2022淮安期末)400×7可以看作4个( )乘7,400÷5可以看作( )个十除以5。
28.(2022淮安期末)最大的三位数除以8,商是( ),余数是( )。
29.(2022淮安期末)在“口÷△=8……7”中、△最小是( ),此时口是( ),在“口÷9=8……△”中,△最小是( ),此时口是( )。
30.(2022淮安期末)在括号中填“平移”或“旋转”。
(1)小明进教室开门时,门的运动是( )。
(2)小丽拧开纯净水瓶盖,瓶盖的运动是( )。
(3)小红拉开窗帘,窗帘的运动是( )。
(4)老师将课桌拖到最后一排,桌子的运动是( )。
31.(2022淮安期末)下图阴影部分占这个图形的,比空白部分少占这个图形的。
32.(2022淮安期末)从一块长800米,宽600米的广场上划分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广场舞用地,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米,比广场的周长少( )米。
33.(2022淮安期末)把一块正方形菜地平均分成25块小正方形菜地。已知中间小正方形地的周长是8米,大正方形菜地的周长是( )米。
34.(2022淮安期末)把一根1米长的绳子对折2次后,沿折痕剪开,每段是原来绳长的。
35.(2022淮安期末)用两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减少了8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36.(2021淮安期末)125个8连加的和是( );850÷9的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37.(2021淮安期末)里有( )个;2个和3个合起来是。
38.(2021淮安期末)□,要使积是四位数,口中最小可以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中最小可以填( )。
39.(2021淮安期末)在括号里填上“平移”或“旋转”。
(1)电梯下降的运动可以看作( );(2)汽车方向盘的运动可以看作( )。
40.(2021淮安期末)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1)爸爸的体重大约是75( ),他每天早晨坚持锻炼,大约要跑8000( )。
(2)一袋奶糖重250( ),( )袋这样的奶糖重1千克。
41.(2021淮安期末)在括号里填上“>”“<”或“=”。
2950克( )3千克 213×3( )213×5
315÷3( )315÷4 150÷6( )150÷2÷3
42.(2021淮安期末)按照“......” 这样的规律排列图形,第101个图形是( ),其中共有( )个。
43.(2021淮安期末)体育老师买来一根30米长的绳子,准备全部剪成短绳送给小朋友。如果他剪了5次,那么平均每根短绳长( )米。
44.(2021淮安期末)一张长方形的纸片,长15厘米,宽9厘米,从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纸片,剩下纸片的周长是( )厘米。
45.(2021淮安期末)甲、乙两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甲用了小时,乙用了小时,( )加工的快些。
46.(2021淮安期末)如图,正方形A和正方形B的周长总和是80厘米,那么大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47.(2021淮安期末)要使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2021淮安期末)
48.(2021淮安期末)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2021淮安期末)
(1)王老师家2岁的小宝宝体重约是15( ),她每顿要喝牛奶大约200( ).(2021淮安期末)
(2)一棵杨树的高大约是10( ),树上一片树叶的周长大约是32( ).(2021淮安期末)
49.(2021淮安期末)的积的末尾有( )个“0”,的积的末尾有( )个“0”.(2021淮安期末)
50.(2021淮安期末)三(1)班的男女同学按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行,如果男同学是24人,那么女同学可能是( )人,也可能是( )人,还可能是( )人.
51.(2021淮安期末)我国的民间现在仍然在用“公斤、斤”做重量单位.(2021淮安期末)1公斤就是1千克,1公斤=2斤,那么1斤重也就是( )克,小丽的妈妈买了4斤重苹果,也就是( )千克.(2021淮安期末)
52.(2021淮安期末)在括号里填“平移”或“旋转”.
(1)把办公桌的抽屉抽开,抽屉的运动是( );把教室里的门打开,门的运动是( ).(2021淮安期末)
(2)直升飞机螺旋桨的运动是( );螺旋桨运动后飞机由地面飞到空中,飞机的运动是( ).
53.(2021淮安期末)军军家住在文明小区2号楼的六楼.一天他数了数从一楼到二楼一共爬了24级台阶.照这样计算,军军放学回家,每趟一共要爬( )级台阶.
54.(2021淮安期末)下图中的涂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 )(填分数),如果整个正方形表示600,那么涂色部分表示( ).
55.(2021淮安期末)将2、4、6、8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其中积最大的算式是( ).积最小的算式是( ).
56.(2021淮安期末)476÷5的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57.(2021淮安期末)在括号里填上﹥、﹤或在=。
6200克 ( ) 62千克 206×6 ( ) 602×2 500×2×4 ( ) 8×500
1千克( )990克 ( ) ( )
58.(2021淮安期末)一串黑白相间、排列有一定规律的珠子,被盒子遮住了一部分.(2021淮安期末)被遮住的部分中白珠子比黑珠子( )个(填“多几”或“少几”);如果这串珠子中黑珠子有21个, 那么白珠子有( )个。
59.(2021淮安期末)2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 9;从右往左数,波波排在第 5。芳芳和波波之间有( )人。
60.(2021淮安期末)工人叔叔要将一根10米长的木料锯成6段,一共要锯( )次,如果平均锯一次需要5分钟,锯成6段一共需要( )分钟。
61.(2021淮安期末)一辆卡车一次可以运走58袋水泥,估一估,这辆卡车9次大约能运走( )袋水泥。
62.(2021淮安期末)在□÷8=6……★中,★最大是________,这时□=________。
63.(2021淮安期末)填一填。
7时=( )分 2000克=( )千克
10米=( )分米 5千克300克=( )克
64.(2021淮安期末)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积是( ),它比最小的四位数小( )。
65.(2021淮安期末)用2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66.(2021淮安期末)对折2次后的绳子长度是5厘米,这根绳子长是( )厘米。
67.(2021淮安期末)小明和他的3个好朋友去儿童乐园游玩。如果每张门票22元,他们一共要用________元买门票。
68.(2021淮安期末)图中的大长方形表示420,涂色部分表示( )。
69.(2021淮安期末)小苗看一本105页的连环画,第一天看10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应从第________页看起。
70.(2021淮安期末)芳芳练习跑步。她沿着长55米,宽35米的长方形操场跑了1圈,一共跑了( )米。
71.(2021淮安期末)850克的盐再添加( )克,就是1千克。
72.(2021淮安期末)在□÷7中,如果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
73.(2021淮安期末)365×□的积是三位数,方框里最大填________;如果积是四位数,方框里可以填________。
74.(2021淮安期末)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苹果大约重150( ); 1个篮球约重500( );
一头牛重500( );一枚鸡蛋重50( );
三年级的小平的身高128( );体重35( );
75.(2021淮安期末)从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厘米。
76.(2021淮安期末)车棚里有16辆自行车,电动车比自行车的4倍多13辆,电动车有( )辆。
77.(2021淮安期末)食堂运来2车大米,每车230袋,用去120袋,还剩( )袋。
78.(2021淮安期末)一副望远镜228元,买3副望远镜至少要带________张一百元。
79.(2021淮安期末)张大伯有一个长方形花圃,长16米,宽12米,一面靠墙,其余用木篱笆围起来,至少需要________米的木篱笆。
80.(2021淮安期末)华华跑步健身,沿着长14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操场跑3圈,一共跑________米。
81.(2021淮安期末)在〇÷□=55……4中,除数最小是( ),此时被除数是( )。
82.(2020淮安期末)在括号里填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只鸡蛋重约50( )。 (2)小红的体重约25( )。
(3)一本数学书重约300( )。 (4)一袋大米约重25( )。
83.(2020淮安期末)要使□02×7的积是四千多,□里最小填( ),最大填( )。
84.(2020淮安期末)2018年有52个星期零1天,这一年一共有_____天。
85.(2020淮安期末)用两个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86.(2020淮安期末)一袋食用盐500克,________袋这样的食用盐重2千克。小华的妈妈买了5千克这样的食用盐,她买了________袋。
87.(2020淮安期末)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围成一个长8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 )厘米。
88.(2020淮安期末)在☆÷6=12……□中,□最大是( ),此时☆是( )。
89.(2020淮安期末)要使口13×3的积是四位数,口里最小填( );96口÷8,要使它的商末尾是0,口里最大填( )。
90.(2020淮安期末)一个皮球从16米的高空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是前一次的一半,那么第二次弹起( )米,第四次弹起( )米。
91.(2020淮安期末)有两个同样大的杯子都装满了水,小明喝了一杯水的,小华喝了另一杯水的,比较两个人剩下的水,( )剩下的多。
92.(2020淮安期末)公园种着一排松树,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小明从第1棵跑到第42棵,一共跑了( )米。
93.(2020淮安期末)2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小红排在第5;从右往左数,小明排在第9。小红和小明之间有( )人。
94.(2020淮安期末)把一张长24厘米的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打开后,折痕把这一张纸分成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如图)。其中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原来大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95.(2020淮安期末)512×3的积是( )位数;要使□66÷5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8□9÷4的商中间有0,□里可以填( )。
96.(2020淮安期末)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展开后的折痕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占这张纸的 。
97.(2020淮安期末)如果下图中涂色部分表示6,那么整个图形表示( )。
98.(2020淮安期末)一根铁丝长36厘米,用它围成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99.(2020淮安期末)小敏读一本故事书,每天看15页,4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这本书一共( )页,第5天从( )页看起。
100.(2020淮安期末)用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参考答案:
1. 2 3
【分析】345×1=345,345×2=690,345×3=1035,由此可知345×□的积如果是三位数,□里的数最大填几;
4□5÷4中被除数百位上的4÷4=1,当□<4时,商中间写0,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345×□的积如果是三位数,□里的数最大是2;
当□<4时,4□5÷4的商中间是0,□里最大填3。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及应用。
2. 厘米##cm 千克##kg 克##g 千克##kg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详解】小红身高130厘米,体重25千克,她在超市买了一盒质量是250克的饼干和5 千克的西瓜。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3. > < < >
【分析】这道题的前两道小题根据1千克=1000克进行单位换算,然后进行比较,第3小题根据“同分母分数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来比较,第4小题根据“同分子分数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来比较。
【详解】51千克=51000克,51000>5000,所以51千克>5000克;
1千克=1000克,900<1000,所以900克<1千克;
和分母相同,6比7小,所以<;
和分子相同,4比5小,所以>。
【点睛】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掌握克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和同分母、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4. 旋转 平移
【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认识,我们要知道: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作平移,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运动的现象叫作旋转。
【详解】荡秋千时秋千的运动是绕着轴运动的,所以是旋转,电梯上升时的运动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所以是平移。
【点睛】这道题的关键是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5. 14 36
【分析】第一天看10页,第二天看(10+2)页,第三天看(10+2+2)页,把前三天看的页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第一天看10页,第二天看10+2=12(页),第三天看12+2=14(页)。
10+12+14
=22+14
=36(页)
小新第三天看了14页,前三天一共看了36页。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把第二天、第三天看的页数求出来,再进一步解答。
6.240
【分析】先把78看成80,用80乘3,求出大约花了多少元。
【详解】78元看成80元;
80×3=240(元),则大约花了240元。
【点睛】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把两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进一步解答。
7.;
【分析】把这根长方形丝带看作单位“1”,被平均分成5份,第一次用去了它的,也就是第一次用去了2份;第二次用去第一次的一半,那么第二次用去了2÷2=1份,再用分数表示出来;把两次用去的分率相加即可求出两次一共用去了这根丝带的几分之几。据此解答。
【详解】把这根长方形丝带看作单位“1”,被平均分成5份,第一次用去2份;第二次用去的份数是2÷2=1份,那么第二次用去这根丝带的。
+=
两次一共用去它的。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分数意义的掌握与运用。
8.
【解析】略
9. 17 19
【分析】一共有三种排列方法,如果两端都是男生,则女生比男生少1人,有(18-1)人。如果两端都是女生,则女生比男生多1人,有(18+1)人。如果一端是男生一端是女生,则男生和女生人数相等,都是18人。据此解答。
【详解】18-1=17(人)
18+1=19(人)
则女生最少有17人,最多有19人。
【点睛】本题考查植树问题,关键是找出所有的排列情况,进而求出女生人数。
10. 16 14
【分析】当两个长方形的长边相接时,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长为3+3=6(厘米),宽为2厘米;当两个长方形的宽边相接时,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长为2+2=4(厘米),宽为3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拼出的长方形的周长,再比较大小。
【详解】(3+3+2)×2
=8×2
=16(厘米)
(2+2+3)×2
=7×2
=14(厘米)
16>14
则大长方形周长最长是16厘米,最短是14厘米。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
11. 852×9=7668 589×2=1178
【分析】要使积最大,大的数放在高位,小的数放在低位,并且三位数的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乘积要最大,有952×8和852×9两种算式,计算出这两种算式的积,再比较大小;
要使积最小,小的数放在高位,大的数放在低位,并且三位数的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乘积要最小,有289×5和589×2两种算式,计算出这两种算式的积,再比较大小。
【详解】952×8=7616,852×9=7668,7668>7616,则乘积最大的算式是852×9=7668;
289×5=1445,589×2=1178,1445>1178,则乘积最小的算式是589×2=117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2. 七 二 4 3
【分析】计算出358×2的结果即可知道积是几百多;
计算65÷3时,先算60÷3=20,所以商大约是二十多;
要使□58÷4的商是三位数,□≥4,□可以填4、5、6、7、8、9;
计算出125×8的结果即可知道积的末尾有几个零;
【详解】358×2=716,所以它们的积是七百多;
计算65÷3时,最高位上的6÷3=2,2写在商的十位上,表示20;所以它们的商大约是二十多;
当□≥4时,□58÷4的商是三位数,方框里最小填4;
125×8=1000,积的末尾有3个零。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克 6
【分析】根据对6克、6千克实际有多重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以及数值的大小,一个1元硬币的质量用“克”作计量单位。
用一个1元硬币的质量乘1000求出1000个1元硬币大约重多少克,1千克=1000克,把克换算成千克作单位即可解答。
【详解】一个1元硬币大约重6克。
6×1000=6000(克)
6000克=6千克
则1000个1元硬币大约重6千克。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还考查了质量单位的换算,需熟记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14. 100 6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用除法计算。
【详解】25×4=100
24÷4=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倍的认识及两位数与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15.1600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每圈长度乘所跑圈数,即得一共跑了多少米。
【详解】400×4=1600(米)
【点睛】本题解答的依据是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16. 克 克 厘米 千克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详解】一袋盐重450克;
一个乒乓球重约3克;
小明身高约155厘米,体重34千克。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17. > < >
【分析】第1题,两边都有乘数5,比较另一个乘数大小即可;第2题,括号两边式子中被除数与除数都不相同,直接计算出式子的结果,比较结果即可;第3题,把左边的5千克化为克,然后再比较。
【详解】390>309,390×5>309×5;
412÷4=103,618÷3 =206,103<206,412÷4<618÷3;
5千克=5000克,5000+800=5800(克),5800>5080,5kg800g>5080g。
【点睛】1千克=1000克,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
18.5;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9份,其中1份是,5份是;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其中1份是,5份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是5个;5个是。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9.16
【分析】用道路总长度除以4米,再加1,即可得出一共插了多少面旗子。
【详解】60÷4=15(个)
15+1=16(面)
【点睛】本题主要用除法求出间隔数,再加1,即是一共插旗子数量。
20.39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余数最大是:5-1=4;此时被除数最大;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即可解答。
【详解】余数最大是:5-1=4,此时被除数最大。
5×7+4
=35+4
=39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也最大,再进一步解答。
21.20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用240除以2求出长加宽的和;用长加宽的和减去泳池的长即可求出泳池的宽。
【详解】240÷2=120(米)
120-100=20(米)
所以游泳池的宽是20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学生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22. 小红 小英
【详解】略
23. 26 22
【分析】将长方形的两个宽重合,拼成一个宽是3厘米,长是两个5厘米即10厘米的一个长方形;也可以将长方形的两个长重合,拼成一个宽是5厘米,长是两个3厘米即6厘米的一个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周长即可。
【详解】5×2=10(厘米)
(10+3)×2
=13×2
=26(厘米)
3×2=6(厘米)
(6+5)×2
=11×2
=22(厘米)
【点睛】长方形周长=(长+宽)×2,解答此题时注意有两种拼法,计算周长时根据周长公式计算,而不是两个长方形周长之和就是大长方形的周长。
24.121
【分析】用每天看的页数乘8求出8天看了多少页,再加上1即可求出第9天应该从第几页看起。
【详解】15×8=120(页)
120+1=121(页)
则第9天应该从第121页看起。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前8天看的总页数加上1即求出第9天应该从第几页看起。
25.;
【分析】用小明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减去小红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求出小明比小红多用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用小明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加上小红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求出两人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详解】-=
+=
【点睛】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6. 克##g 千克##kg 千克##kg 克##g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详解】一只小鸡重200克 一袋大米重5千克
一部电梯的载重量是1000千克 一床夏凉被重约450克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27. 百 40
【分析】整百数乘一位数,可以看作几个百乘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整百数看作几十个十除以一位数。
【详解】400×7可以看作4个百乘7,400÷5可以看作40个十除以5。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除法的口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 124 7
【详解】略
29. 8 71 1 73
【分析】根据余数与除数的关系,除数最少比余数多1,求出除数,再把8与乘数相乘,所得积加上余数即可求出此时的被除数;第2个式子中,余数最小是1,再把8与9相乘,所得积加上余数即可求出此时的被除数。
【详解】7+1=8,8×8+7=71;
8×9+1=73
在“口+△=8……7”中、△最小是8,此时口是71,在“口÷9=8……△”中,△最小是1,此时口是73。
【点睛】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比除数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30. 旋转 旋转 平移 平移
【分析】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详解】(1)小明进教室开门时,门的运动是旋转。
(2)小丽拧开纯净水瓶盖,瓶盖的运动是旋转。
(3)小红拉开窗帘,窗帘的运动是平移。
(4)老师将课桌拖到最后一排,桌子的运动是平移。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移和旋转区别的掌握。
31.;
【分析】整体一共被平均分成了8份,涂色部分为其中的3份,空白部分为其中的5份,根据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写出阴影部分、空白部分所表示的分数,然后再计算出阴影部分比空白部分少占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即可。
【详解】阴影部分占这个图形的,
空白部分占这个图形的。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简单计算,要熟练掌握。
32. 2400 40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正方形的边长为600米,边长乘4等于正方形的周长,广场的长加宽的和乘2等于广场的周长,广场的周长减正方形的周长等于正方形比长方形少的长度。
【详解】600×4=2400(米)
(800+600)×2
=1400×2
=2800(米)
2800-2400=400(米)
【点睛】从长方形中划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
33.4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大正方形被分成5行,一行5个小正方形,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小正方形的5倍,故大正方形周长也是小正方形周长的5倍,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8×5=40(米)
【点睛】首先要分析清楚小正方形的边长和大正方形的边长之间的关系,再作进一步解答。
34.
【分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占其几分之一,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把一根1米长的绳子对折2次后,沿折痕剪开,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段是原来绳长的。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5.16
【分析】用两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比原来2个正方形的周长和少了2个边长,用减少的长度除以2即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再乘4,即等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
【详解】8÷2=4(厘米)
4×4=16(厘米)
【点睛】分析清楚周长减少的原因,再作进一步解答。
36. 1000 十
【分析】求几个几连加用乘法;被除数的百位8<9,说明被除数的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由此得出答案。
【详解】125×8=1000;850÷9=94……4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7.7;
【分析】(1)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取这样的7份就是,据此解答即可。
(2)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2个和3个相加是5个,也就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里有7个;
(2)2个和3个相加等于5个,即。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关键在于明确加法的意义即可。
38. 3 7
【分析】乘数是4,积是四位数,说明百位上的数字和4的乘积满十,或是个位上的8和4乘积满十,进一后,十位上的2和4乘积满十,再进一后,这个数与4的乘积满十;
除数是7,商是三位数,说明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7。
【详解】□28×4,要使积是四位数,口中最小可以填(3);□87÷7,要使商是三位数,□中最小可以填(7)。
【点睛】本题考查乘除法的计算,明确满足题干要求的不同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39. 平移 旋转
【分析】平移:将一个图形整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旋转:指围绕某个点做圆周运动。
【详解】电梯下降的运动是直线移动,故是平移;汽车方向盘的运动是围绕方向盘中心做圆周运动,故是旋转。
【点睛】了解平移和旋转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0. 千克 米 克 4
【分析】(1)人的体重,常用千克作单位;米是长度单位,1米大约有2步,再根据题意和生活经验填空。
(2)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1个贰分硬币大约1克,再根据题意和生活经验填空。
【详解】(1)成人的体重大约75千克,它每天早晨锻炼大约要跑8000米;
(2)一袋奶糖重250克,250×4=1000克=1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单位以及换算,掌握换算方法和实际生活经验是解题的关键。
41. < < > =
【分析】(1)根据克与千克的单位换算:1000克=1千克,换算成相同的单位进行比较。
(2)乘法中,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越大,积越大。
(3)被除数相同,除数越小,商越大。
(4)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详解】(1)3千克=3×1000=3000克;2950克<3000克,故2950克<3千克;
(2)3<5,故213×3<213×5
(3)3<4,故315÷3>315÷4
(4)150÷2÷3=150÷(2×3)=150÷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克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乘法中因数与乘积的关系;除法中被除数相、除数与商的关系。
42. 40
【分析】......,找到排列的规律:
,5个图形一组循环,用101除以5,余数是几,就是一个循环里面的第几个图形;用商乘一组循环里☆的个数,得出☆的总个数。
【详解】101÷5=;故第101个图形是;
20×2=40,故其中共有40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间隔排列,正确的找到排列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3.5
【分析】剪5次是把绳子剪成了6段,用绳子的总长度除以段数,得到每根短绳的长度。
【详解】30÷6=5(米),故每根短绳长5米。
【点睛】通过剪的次数推算出绳子的段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4.30
【分析】长方形纸片能剪出最大的正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纸片的宽等于剩下的小长方形纸片的长;用长方形纸片的长减去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求出剩下的小长方形纸片的宽,带入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5-9=6(厘米);
(9+6)×2
=15×2
=30(厘米)
故剩下的纸片的周长是30厘米。
【点睛】正确的求出剩下纸片的长和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5.乙
【分析】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越大的分数越小。
【详解】6<7,故>;故甲的用时大于乙的用时;故乙加工的快一些。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分子相同,分母越大的分数越小。
46.80
【分析】根据观察图形可知: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正方形A的边长加正方形B的边长的和,已知正方形A和正方形B的周长的和,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边长×4,求出正方形A和正方形B的边长的和,得出大正方形的边长,根据正方形周长公式,求出大正方形的周长。
【详解】80÷4=20(厘米)
20×4=80(厘米)
故大正方形的周长是80厘米。
【点睛】根据观察正方形A和正方形B与大正方形不重合的边,正好是两个小长方形的长边和宽边,根据长方形的两条长边长度相等、两条宽边长度相等,可得出大正方形的周长正好是正方形A和正方形B的周长总和。
47. 5 6
【解析】略
48. 千克 克 米 厘米
【解析】略
49. 1 2
【解析】略
50. 23 24 25
【解析】略
51. 500 2
【解析】略
52. 平移 旋转 旋转 平移
【解析】略
53.120
【解析】略
54. 75
【解析】略
55. 642×8=5136 468×2=936
【解析】略
56. 两 十
【详解】略
57. < > = > < <
【详解】略
58. 多1 20
【详解】略
59.6
【详解】略
60. 5 25
【详解】略
61.540
【详解】略
62. 7 55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有余数的除法.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一定要牢记余数必须比除数小。□÷8=6……☆中,☆必须比8小,所以最大是7,这时□是6×8+7=55。
63. 420 2 100 5300
【分析】1时=60分,1千克=1000克,1米=10分米。
【详解】7时=420分 2000克=2千克
10米=100分米 5千克300克=5300克
【点睛】熟练掌握时间、质量和长度单位的换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4. 900 100
【详解】略
65.6
【分析】要想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需要把24厘米长的铁丝都用上,那么围成的正方形的周长就是24厘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即可求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24÷4=6(厘米)
所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根据题干列式解答即可。
66.2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对折一次绳子长度减少一半,对折2次后,原绳子的长度是对折2次后绳子长度的4倍,所以对折2次后绳子长度乘4等于原绳子的长度。
【详解】5×4=20(厘米)
【点睛】分析清楚原绳子长度是对折2次后绳子长度的多少倍,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7.88
【分析】根据已知,一张门票22元,小明和他的3个好朋友一共是4个小朋友去游玩,需要买4张22元的门票。
【详解】22×4=88(元)。
68.70
【分析】根据上图可知,把大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涂色部分占1份,用420除以6即可解答。
【详解】420÷6=70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9.31
【分析】用第一天看的页数乘2求出第二天看的页数,然后用加法计算出两天一共看的页数,再加上1就是第三天开始看的页数。
【详解】10×2=20(页)
10+20+1=31(页)
70.180
【分析】操场的长加宽的和乘2即等于芳芳跑的路程。
【详解】(55+35)×2
=90×2
=180(米)
【点睛】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1.150
【分析】1千克=1000克,用1000克减去850克即可解答。
【详解】1千克=1000克
1000-850=150(克)
【点睛】熟练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2.6
【详解】根据凡是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可知( )÷7的余数可能是6、5、4、3、2、1,最大的是6。
73. 2 3、4、5、6、7、8、9
【详解】略
74. 克 克 千克 克 厘米 千克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进行填空即可。
【详解】(1)一个苹果大约重150克;
(2)1个篮球约重500克;
(3)一头牛重500千克;
(4)一枚鸡蛋重50克;
(5)三年级的小平的身高128厘米,体重35千克。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应用,关键是了解生活常识即可。
75.60
【分析】从长方形上剪下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时,正方形的面积最大,从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5厘米,根据正方形周长=边长×4计算即可。
【详解】从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5厘米
周长是:15×4=60(厘米)
76.77
【分析】由题意可得,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用乘加即可。
【详解】16×4+13
=64+13
=77(辆)
【点睛】此题考查了倍数的应用,关键是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用乘加即可。
77.340
【分析】先用230×2求出一共有多少袋大米,再减用去的120袋,就是最后还剩余的袋数。据此解答。
【详解】230×2-120
=460-120
=340(袋)
即还剩340袋。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思路,先求总量,减去用了的,就是剩下的。
78.7
【分析】望远镜的单价×数量=总价,经过计算或估算后,看结果里面有几个100,就带几张一百元。
【详解】228×3≈230×3=690(元)
79.40
【分析】一面靠墙时,要使围成的长方形篱笆最短,则将长的一边靠墙。故,长+宽×2=篱笆长。
【详解】16+12×2
=16+24
=40(米)
80.1200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3圈的长度=长方形的周长×3。
【详解】(140+60)×2×3
=200×2×3
=400×3
=1200(米)
81. 5 279
【分析】除数与余数的关系是:余数都比除数小,除数最小=余数+1;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求出被除数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在〇÷□=55……4中,除数最小是:4+1=5;此时被除数是:
55×5+4
=275+4
=279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余数总比除数小。
82. 克 千克 克 千克
【分析】一只鸡蛋比较轻,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体重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一本数学书也是比较轻,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一袋大米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1)一只鸡蛋重约50克;(2)小红的体重约25千克。
(3)一本数学书重约300克;(4)一袋大米约重25千克。
【点睛】常用的重量单位有克、千克。考查学生对克和千克这两个单位大小的理解。
83. 6 7
【分析】502×7=3514,602×7=4214,702×7=4914,802×7=5614,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要使□02×7的积是四千多,□里最小填6,最大填7。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4.365
【详解】52×7+1
=364+1
=365(天)
85. 50 40
【分析】拼成长方形应以宽为公共边进行拼接,大长方形的长为10×2=20厘米、宽为5厘米;拼成正方形应以长为公共边进行拼接,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再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10×2+5)×2
=25×2
=50(厘米)
10×4=40(厘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如何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86. 4 10
【分析】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则2千克是2000克,5千克是5000克。4×500=2000,10×500=5000,则2千克里面有4个500克,5千克里面有10个500克。也就是4袋这样的食用盐重2千克,10袋这样的食用盐重5千克。
【详解】4×500=2000(克)=2(千克)
10×500=5000(克)=5(千克)
则4袋这样的食用盐重2千克。她买了10袋。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
87.2
【分析】铁丝的长度即是正方形的周长,先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即是长方形的周长,再用周长除以2算出长方形长与宽的和,再用所得商减去长即是宽。
【详解】5×4=20(厘米)
20÷2=10(厘米)
10-8=2(厘米)
宽是2厘米。
【点睛】铁丝长度不变,铁丝的长度=所围正方形周长=所围长方形周长。长方形周长公式:(长+宽)×2,正方形周长公式:边长×4。
88. 5 77
【分析】余数小于除数,□<6,□最大是5,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求出☆。
【详解】在☆÷6=12……□中,□<6,□最大是5;
☆=12×6+5
=72+5
=77
【点睛】熟练掌握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9. 4 7
【分析】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可以用113、213、313、413分别乘3,计算出它们的积即可解答,96能被8整除,要使商的末尾是0,则□里的数要小于8,据此解答。
【详解】113×3=339,213×3=639,313×3=939,413×3=1239,所以要是□13×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4。
要是96□÷8的商的末尾是0,□里的数要小于8,所以□里最大填7。
【点睛】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90. 4 1
【分析】16除以2等于第一次弹起的高度,再除以2等于第二次弹起的高度,再除以2等于第三次弹起的高度,再除以2等于第四次弹起的高度。
【详解】16÷2÷2
=8÷2
=4(米)
4÷2÷2
=2÷2
=1(米)
【点睛】前一次的高度除以2等于下一次弹起的高度,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1.小明
【分析】因为两杯水一样多,可以先比较谁喝的多,喝的多的这个人剩下的水就比较少,所以直接比谁喝的多即可。
【详解】<,所以小明剩下的水多。
【点睛】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92.205
【分析】间隔数比树的棵数少1,42减1的差,再乘5即可解答。
【详解】(42-1)×5
=41×5
=205(米)
【点睛】首先要分析清楚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作进一步解答。
93.6
【分析】从左往右数,小红排在第5,即包括小红在内左边有5人;从右往左数,小明排在第9,即包括小明在内右边有9人,要求小红和小明之间一共有几人,用20-5-9计算即可。
【详解】20-5-9
=15-9
=6(人)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从左往右数,或从右往左数,小红和小明的位置。
94. 24 60
【分析】把这个长方形对折两次后,被折痕平均分成了4个小正方形,所以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24÷4,原长方形的宽等于小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边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解答。
【详解】小正方形的边长是:24÷4=6(厘米);
小正方形的周长是:6×4=24(厘米);
原来大长方形的周长是:
(24+6)×2
=30×2
=60(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理解及应用。
95. 4 5 0,1,2,3
【分析】(1)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求出512×3的积,再判断积是几位数。
(2)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可知,要使□66÷5的商是三位数,则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等于除数,□里的数要大于等于5。
(3)8□9÷4,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能被除数整数,则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的数应小于4。
【详解】512×3=1536,则积是4位数;要使□66÷5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5;要使8□9÷4的商中间有0,□里可以填0,1,2,3。
【点睛】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是三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哪一位不够除时,商0补足。
96.4;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这张正方形的纸看作单位“1”,对折一次,平均分成了2份,再对折一次,是平均分成了4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得,对折再对折后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占这张纸的。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可以亲自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即可明确这张纸被平均分成几份。
97.96
【分析】观察题图,将图形平均分成16份,其中一份也就是涂色部分占它的,是6。整个图形共16份,是6×16=96。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16=96
则整个图形表示96。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98.9
【详解】略。
99. 120 61
【分析】15乘4等于4天看的页数,再乘2等于这本书总共的页数,4天看的页数加1等于第5天开始看的页数。
【详解】15×4×2
=60×2
=120(页)
15×4+1
=60+1
=61(页)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0. 24 30
【分析】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为6+6=12(厘米)、宽为3厘米,再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6×4=24(厘米)
(6+6+3)×2
=15×2
=30(厘米)
【点睛】首先要分析清楚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真题优选集锦—填空题100题【试卷+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中,○最大是,这时△是,一块长方形菜地,长7米,宽4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真题优选集锦—填空题100题【试卷+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的21倍是,120是8的倍,里填上合适的单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真题优选集锦—填空题100题【试卷+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线段图知道,撕坏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