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备考专题0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备考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卷版).docx
    • 解析
      【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备考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解析版).docx
    【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备考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卷版)第1页
    【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备考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卷版)第2页
    【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备考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卷版)第3页
    【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备考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解析版)第1页
    【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备考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解析版)第2页
    【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备考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备考专题0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备考专题0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文件包含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备考专题0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解析版docx、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备考专题0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单选题
    1.(2021·北京·101中学高三月考)读某地景观图(下图),图中所示地理景观( )
    A.稀树高草,植被较为茂密B.最可能出现在俄罗斯东部
    C.反映出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D.板根利于植物获取地下深处水分
    2.(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关于自然环境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功能是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生产功能是指绿色植物的生产量
    C.稳定功能是指自然环境各要素性质保持固定不变
    D.稳定功能是静态平衡
    3.(2019·吉林·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高二月考)世界上物种主要分布在( )
    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
    C.高山地区D.寒带地区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我国某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寒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
    5.该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示意图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稳定性
    (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5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回答下列题。
    6.与我国其他沙漠相比,该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相对较丰富 B.地处高纬度地区,年均温低、蒸发弱
    C.季节性积雪融水丰富 D.高山冰雪融水更丰富
    7.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8.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B.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D.降低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2021·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高一期末)1519年至1522年,麦哲伦船队实现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读图“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局部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9.出发地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B.热带季雨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0.船队沿南美洲东海岸南下时,主要( )
    A.顺暖流航行B.逆暖流航行C.顺寒流航行D.逆寒流航行
    11.(2021·黑龙江·大庆市东风中学高一期末)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永久冻土带融化,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植物提早开花,昆虫提早出现……据此资料反映出地理环境的( )
    A.复杂性B.稳定性C.整体性D.差异性
    12.(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条件不同B.土壤性质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D.水分条件差异
    综合题
    13.(2018·西藏·林芝一中高二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青藏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4,人口仅占1%。“高”、“寒”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青稞、小麦、豌豆等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高原上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众多的旅游爱好者。图1是青藏地区图,图2是川藏南路(318国道)海拔图。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山脉,②____盆地,④____江。
    (2)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请你说出气候方面的原因____。
    (3)简述青藏高原东部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____。
    (4)每年夏秋季节,沿川藏南路从成都到拉萨是骑行爱好者通常选择的路线。请说出骑行者沿途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____。
    单选题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野外实习时,方向的识别很重要。野外实习方法很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罗盘仪的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任何地方都可使用罗盘仪
    B.罗盘仪上的读数读的是指南针的位置
    C.罗盘仪上的刻度0°正对南方
    D.罗盘仪上的北方对准目标
    2.下图是长白山区一个树桩的年轮图,则甲、乙、丙、丁代表的方向分别是( )
    A.西、南、东、北B.南、北、东、西
    C.东、西、南、北D.北、南、西、东
    3.晚上在野外迷路,可利用来辨别方向的是( )
    ①罗盘 ②太阳 ③树木的年轮 ④北极星 ⑤手表
    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河北保定·高三期中)山西某农场种植冬小麦,该农场进行了长达1年的试验,对比翻耕和留茬免耕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如图示意两种耕作模式下不同深度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对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10~40cm深的土层翻耕比留茬免耕总有机碳储量大,主要是因为翻耕时( )
    A.深层土壤透气性改良B.深层土壤贮水量加大
    C.冬小麦残茬翻入该层D.冬小麦根系生长加快
    5.尽管免耕能够较好恢复土壤有机质,但东北平原某黑土农场仍推行深耕改土,推测其推行背景是( )
    A.表层土壤受侵蚀较严重B.表层土壤病虫害渐趋严重
    C.深层土壤结构疏松D.深层土壤持水能力强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地形可以通过成土母质、气候及生物因素,对土壤的发育特性产生强烈的间接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
    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
    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则发育而成的土壤颗粒一般较细
    D.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并无关系
    7.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的原因是( )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B.光热条件太差
    C.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度较慢D.水分条件太差
    (2021·重庆巴蜀中学高三月考)黄土高原位于东亚夏季风降雨影响的西北边缘区。某科研小组在左图中和平镇发掘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黄土剖面(如右图),研究发现表土下黄土层与古土壤层相间发育。其中黄土以粉沙为主,主要来自风力沉积,而古土壤腐殖质含量较黄土高。科研人员借助黄土剖面能推测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借此重建当地古气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黄土高原处于( )
    A.半干旱与半湿润气候的交界B.夏季风与冬季风影响的边界
    C.河流冬季有无结冰期的边界D.西北文化与江南文化的交界
    9.从东南向西北,黄士高原的黄土( )
    A.有机质的含量增多B.颗粒逐渐由细变粗
    C.古土壤的厚度增大D.含水率逐渐增多
    10.据材料,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
    A.在古土壤的发育时期,蒙古高压持续强盛B.在黄土高原形成过程中,气候不断暖湿化
    C.植被覆盖率高,拦截沙尘更易形成黄土层D.古土壤层形成时期,该区域流水作用显著
    (2021·甘肃·嘉峪关市第一中学高一期末)读图“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两个森林系统n都比较小,其中甲森林系统n小的原因( )
    ①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12.甲乙两个森林系统相比,其中与乙系统不符合的是( )
    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B.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
    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多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小
    (2020·辽宁营口·模拟预测)图为2020年11月底拍摄的长江入海口附近某公园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导致图示小树枝叶产生疏密差异的原因是( )
    A.水分多少B.热量高低C.风力大小D.光照强弱
    14.图中砾石滩是( )
    A.人为堆积B.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D.潮水堆积
    15.砾石的作用主要是( )
    A.保护植被B.保护岸线C.美化环境D.保持水土
    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设立的第一批国家公园之一。它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长期以来,三江源地区面临严重生态恶化的困境,部分高寒草甸和湿地地区的草场植被严重退化,出现了大量斑块状的黑土滩,甚至演变为沙地。下图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域图和黑土滩景观图。
    (1)分析部分高寒草甸和湿地地区草场出现黑土滩的原因。
    (2)分析过度放牧对草原植被、土壤产生的影响。
    (3)伴随全球变暖,三江源部分草甸和湿地生态持续恶化,请说明其生态恶化的演变过程。
    (4)针对黑土滩生态困境,请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相关试卷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5:自然环境的特征: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5:自然环境的特征,文件包含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5自然环境的特征解析版docx、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5自然环境的特征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题复习】湘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6: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湘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6: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文件包含期末专题复习湘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6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解析版docx、期末专题复习湘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6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备考专题07: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备考专题07: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文件包含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备考专题07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解析版docx、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备考专题07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