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原卷版).docx
    • 解析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解析版).docx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原卷版)第1页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原卷版)第2页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原卷版)第3页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解析版)第1页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解析版)第2页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文件包含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解析版docx、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一、单选题    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在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贯穿南北丝路的关键枢纽。《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2017-2030年》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巴基斯坦愿景2025”深入对接,为中巴合作带来新机遇。下图为我国企业在中巴经济走廊重大投资项目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企业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于(   A.采矿和制造业 B.金融和零售业 C.交通和能源 D.教育和医疗2.中巴经济走廊对喀什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扩大经济腹地缩短出海距离改善对外交通条件改变能源消费结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C  2A【解析】1.由我国企业在中巴经济走廊重大投资项目分布示意图可知,我国企业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于交通和能源,C正确,ABD错误。2.中巴经济走廊加强了喀什和外界地区的联系,扩大了经济腹地,正确。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喀什到达海洋的距离更近,正确。中巴铁路北起喀什,南接巴基斯坦,改善了对外交通条件,正确。喀什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该铁路的建设对喀什能源消费机构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错误。故本题选A    下图示意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ABC三线叙述错误的是(   AA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B线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C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D线是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4D线是我国10℃等温线,与其一致的是(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月份0℃等温线以北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BB线以东多为适宜农耕的高原、平原和丘陵CA线西南广泛分布着适宜酸性土壤的茶树D.我国的草原多分布C线以西的高原和山地【答案】3D  4A  5D【解析】3C线大致走向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说法正确;D线是我国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D说法错误;A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的东端,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A说法正确;B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说法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故选D4项、,秦岭淮河线大致与我国一月均温0°C等温线重合,同时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和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故①②正确;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大致沿松嫰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祁连山山脉-青藏高原东缘分布。故错误。一月0°C等温线大致与800mm等降水量线重合,故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51月份均温0°C等温线以北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A错误;B线以东主要的地貌类型是平原和丘陵,高原面积较小,B错误;A线西南主要为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寒冷,荒漠广泛分布。不适宜种植茶树,C项错误。我国草原多分布在我国的非季风区,即C线以西的高原和山地,D正确,故选D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为3000mm。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mm,全年蒸发量1261m。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关于苏木吉林湖区说法正确的是(   A.补给量的季节变化显著 B.夏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C.春季湖泊水量相对较小 D.主要补给水源为地下水7.与南方平原地区的湖泊相比,图中湖泊冬季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   淡水湖泊,含盐度低,冬季冰封期长  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低周围地势高,导致湖盆内湖面风速小  离冬季风发源地近,沿湖地区植被茂盛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6D  7B【解析】6.由湖泊总补给量动态曲线分析,湖泊总补给量全年较稳定,波动较小,季节变化小,A错误;苏木吉林湖被沙山环抱,为内流湖,主要排泄方式是蒸发,夏季气温高,总补给量小于蒸发量,降水量自然小于蒸发量,B错误;由湖泊总补给量动态曲线分析,湖泊总补给量全年较稳定,波动较小,春季期间总排泄量比较小,总补给量大于总排泄量,所以春季湖泊水量相对较大,C错误;由题干分析,苏木吉林湖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量远低于蒸发量,但湖泊常年有水,所以其主要补给水源不是降水,从湖泊总补给量动态曲线分析,湖泊总补给量全年较稳定,波动较小,夏秋多于冬春,所以不是积雪融水为主,湖泊周围沙山海拔1000多米,不会存在永久性冰川,综合分析,该湖泊的主要水源补给是周围的地下水,D正确,故选D7.苏木吉林湖被沙山环抱,为内流湖,且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量远低于蒸发量,应是咸水湖泊,错误;与南方平原地区湖泊相比,图中湖泊冬季水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低,正确;苏木吉林湖被沙山环抱,四周地势高,对风有阻碍作用,所以湖盆内湖面风速小,蒸发慢,正确;西北地区离冬季风发源地近,沿湖地区沙山分布,植被少,错误,故选B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依托。下图示意渤海和黄海局部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甲地海水深度可能为(   A25m B45m C65m D85m9.乙地建设晒盐滩地的优势条件有(   A.距河口近,河流带来盐分多 B.夏季伏旱时间长,晒盐条件优越 C.鹅卵石多,增温快利于晒盐 D.春季干燥多大风,利于海水蒸发10.与乙地相比,丙处附近冬季海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因为丙处海冰(   A.资源更丰富 B.开采更方便 C.运输更便捷 D.需求量更大【答案】8C  9D  10A【解析】8.根据已有等深线数值判断,该等深线地形区的等值距为30米,甲地外围等深线数值为-50米,该闭合等深线位于-20米等深线与-50米等深线之间,该闭合等深线外边数值大于-50米,则里边数值小于-50米,即海拔高度为-80~-50米之间,因此甲地海水深度应为50~80米之间,由此判断, C正确, ABD错误。故选C9.河流水为淡水,盐度低,乙地建设晒盐滩地并不是因为河流带来的盐分多,A错;乙地位于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夏季没有"伏旱"天气现象,"伏旱"天气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B错;图中显示,乙地为淤泥质海岸,沉积物颗粒很小,鹅卵石不多,C错;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雨季未到,空气干燥,利于海水蒸发,有利于晒盐,D正确,故选D10.丙地纬度比乙地更高,水温更低,海冰更丰富,A正确;乙、丙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均位于近海地区,海冰开采条件差异不大,B错;乙靠近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条件更好,交通和市场需求量更有优势,CD错。故选A    吞口屋为我国某地典型传统民居(左图),墙体主要采用木材、夯土砖、石材等,屋顶材料为小青瓦及片状石材。整个建筑只在正立面开窗,且窗口较小,窗框多为木框。为提升居住舒适度,专家建议将吞口的窗户改造为支撑窗+内平开玻璃窗(右图),外部的支撑窗用于控制窗户的保温隔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图示吞口屋传统民居最可能分布于(   A.湘西 B.陕北 C.皖南 D.辽东12.按专家建议改造后,居住体验未明显改善的是(   A.保温降湿 B.昼夜温差 C.通风透气 D.采光条件【答案】11A  12D【解析】11.湘西地处山区,山高雾气重,潮湿,窗口较小,可以减少湿气进入;山区昼夜温差大,与材料外部的支撑窗用于控制窗户的保温隔热比较吻合;墙体主要采用木材、夯土砖、石材等,屋顶材料为小青瓦及片状石材,山区木材、石材较多,便于取材,与材料信息相符,A正确。陕北位于黄土高原,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当地的传统民居是窑洞,与题意不符,B错误。皖南为徽派建筑格式,其突出特点为粉墙黛瓦,马头墙,与题意不符,C错误。 辽东冬季气温低,墙体厚,为了冬季采光,南窗窗口一般比较大,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A12外部的支撑窗用于控制窗户的保温隔热,据此可知, 改造后,晚上放下支撑窗,保温作用增强,湿气难以进入室内,室内昼夜温差缩小,白天用长木棍支撑,室内通风透气得到改善,但支撑窗的存在,不利于阳光进入室内,所以采光条件未得到明显改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索科特拉岛1800万年前曾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后来分离。岛上动植物独特而丰富。龙血树就是岛上独特的植物之一,其树冠茂密,形似雨伞,叶片为蜡质所覆盖且向上生长,通常生长在干旱的半沙漠区。如图左图为非洲部分地区与索科特拉岛位置图,右图为龙树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图中ABCD四个区域的划分,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内部自然环境完全一致 B.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C.区域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D.区域的面积固定不变14.龙血树的形态特征对当地气候适应性表现正确的是(   A.纬度低,气温高,叶片向上生长散热快 B.蜡质叶片,利于夜间保温和输导凝结水C.伞状树冠遮阴性强,减少蒸发、利于下渗 D.树干直,根系浅,利于对土壤表层水分的吸收15.索科特拉岛物种独特的最主要原因是(   A.长期与大陆分离,物种进化速度缓慢 B.人类活动干预强,生物缺乏大型天敌C.地处热带,水热条件好,植物生长旺盛D.地壳稳定,岛上环境差异明显【答案】13B  14C  15A【解析】13.区域内部自然环境不可能完全一致,A错误。图中图中ABCD四个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面积并不是固定不变,B正确,D错误。图中ABCD四个区域相互独立,同时区域之间又有着一定的联系,C错误。故选B14.纬度低,气温高,降水少,叶片向上生长利于汇集水源,A错误。龙血树的蜡质叶片的主要作用是白天减少蒸腾,保存水分,B错误。龙血树的伞状树冠遮阴性强,减少蒸发、利于下渗,C正确。龙血树的树干直,根系深,增加对土壤内部水分的吸收,D错误。故选C15.由于长期与大陆分离,物种进化速度缓慢,因此拥有许多丰富独特的物种,A正确。岛屿上气候干热,生物缺乏大型天敌,且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干预少,BC错误。长期孤立的岛屿,自然环境单一,D错误。故选A    冻土活动层是永冻层(多年冻结)之上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地表土层。下图是冻土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IIIIIIIV表示工程建设中桥梁立柱埋藏的深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据图可知(   A季节永冻层厚度小 B季节融化层厚度变化大C季节活动层厚度小 D季节冻结层稳定17季节活动层土壤(   A.含水量小 B.含水量大 C.升温快 D.降温慢18.从综合效益角度考虑,桥梁立柱埋藏深度最合理的是(   AI BII CIII DIV【答案】16B  17A  18C【解析】16.据图可知:永冻层厚度各季节相同,A错误;季节融化层厚度变化大,B正确;季节活动层厚度大,C错误;季节冻结层变化大,D错误。故选B17.读图可知,表示夏、秋、冬、春四个季节。为冬季,降水少,土壤含水量小,A正确、B错误;冬季,陆地降温快,CD错误。故选A18.为把冻土层对桥梁的影响降到最小,桥梁立柱应建在永冻层上,AB错误;IIIIV均到达永冻层,但与III比较,IV埋藏更深,对技术的要求更高,对材料的消耗量更大,因此III最合理。故选C二、综合题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达纳吉尔洼地位于埃塞俄比亚东北部,在地质时期曾是红海的一部分,大约一万年前,经过地壳运动形成。现在该地由沙漠、火山、盐湖构成,以美妙的风景而闻名。地下熔出的熔岩带出的黄色的硫、红色的氧化铁和白色的盐结晶形成了多种色彩。该地夏季时气温可达49℃,是地球上最热的人类居住地之一。该地盐碱资源和钾盐资源丰富,钾盐主要用于制造钾肥,目前,加拿大在达纳吉尔洼地与埃塞俄比亚合作开发钾盐资源。1)分析达纳吉尔洼地夏季气温高的原因。2)说明达纳吉尔洼地形成的过程。3)试分析达纳吉尔洼地盐碱资源丰富的原因。4)你是否赞同当地大力开发达纳吉尔洼地的钾盐资源?请说明理由。【答案】(1)纬度低,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获得热量多;地势低,气温高;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多火山活动,对大气加温作用大;晴天多,太阳辐射强。2)地壳张裂运动,使这里断裂下陷形成海洋;后来该地地壳抬升;该地与红海之间的陆地抬升,形成山地,阻隔了红海。3)曾经是红海的一部分,水中含盐量大;地势低洼,便于盐分沉积;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受海洋气流影响小,气候干旱;纬度低,海拔低,终年高温,蒸发旺盛。4)赞同。理由:钾盐资源开发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当地农业发展。或不赞同。理由:开采钾盐资源会大量消耗当地水资源,造成水污染;破坏环境,使旅游价值降低;初级产品利润低。【解析】1)解答本题时应注意题干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区,一是季节。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地形、下垫面性质、天气状况、洋流等。由图中信息可知:纳吉尔洼地位于10°N附近,纬度低;夏季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小,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因此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由材料可知,现在该地由沙漠、火山、盐湖构成:多火山活动,对大气加温作用大;沙漠地区比热容小,升温快;沙漠地区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洼地地势低、气温高。洼地四周高山环抱,热量不容易散失,因此达纳吉尔洼地夏季气温高2达纳吉尔洼地位于埃塞俄比亚东北部,在地质时期曾是红海的一部分,大约一万年前,经过地壳运动形成,说明达纳吉尔洼地的形成主要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红海底部为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地壳断裂下陷形成海洋;曾经的海洋变成陆地,说明后来地壳抬升:该地与红海之间的陆地抬升,形成山地,使洼地与红海分开。3)盐碱资源丰富的原因应从湖水含盐量和气候两方面考虑。从湖水含盐量分析:在地质时期曾是红海的一部分地下熔出的熔岩带出的黄色的硫、红色的氧化铁和白色的盐结晶形成了多种色彩,说明湖水中含盐量大;地势低洼,周边地区径流易在此汇集,地表径流在汇集的同时也把盐分带入洼地,便于盐分沉积。从气候角度看,降水少、蒸发旺盛的地区盐碱资源更丰富:洼地所在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海洋气流很难进入,气候干旱;纬度低,海拔低,终年高温,蒸发旺盛。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赞成或不赞成均可,关键是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纳吉尔洼地的钾盐资源,因此赞成主要从经济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现在该地由沙漠、火山、盐湖构成,以美妙的风景而闻名,因此不赞成应从开发盐资源对生态和旅游环境破坏及初级产品的缺点等方面分析。赞成:当地钾盐资源丰富,钾盐资源开发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开发资源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钾盐主要用于制造钾肥,因此开发盐碱资源有利于当地农业发展。不赞同:当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水资源短缺,开采钾盐资源会大量消耗当地水资源且造成水污染;现在该地由沙漠、火山、盐湖构成,以美妙的风景而闻名,钾盐资源开发容易破坏当地环境,使旅游价值降低;钾盐开发的产品为初级产品,销售初级产品利润低。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由中资企业承建开发的尼加拉瓜运河于当地时间201412月正式开工,运河线路从加勒比海利用蓬塔戈尔达河,经人工开挖运河进入尼加拉瓜湖,再通过西部运河连接进入太平洋,全长仅276公里,项目总投资500亿美元。下图为尼加拉瓜及周边地区图。1)指出尼加拉瓜的盛行风,并说明其对尼加拉瓜降水的影响。2)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评价尼加拉瓜运河开凿的自然条件。3)简述尼加拉瓜运河的建设和运营对尼加拉瓜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答案】(1)东北(信)风将海洋水汽带入尼加拉瓜,使尼加拉瓜降水丰富;降水东部多,西部少。2)有利:陆地面积(陆地东西)狭窄,运河较短;可利用湖泊、河流水域,减少工程量。不利:位于火山地震带,地质条件复杂。3)运河的建设可以带动建材、钢铁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运河的运营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带动商业、贸易、运输业等产业发展)。【解析】1)由图中纬度位置可知,尼加拉瓜地处北半球低纬信风带上,北半球的信风为东北风。盛行风对降水的影响包括降水多少及降水的空间分布等方面:图中尼加拉瓜位于中美地峡东部,东临墨西哥湾。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给大陆东部带来大量水汽,使尼加拉瓜降水丰富;从空间分布看,降水东部多,西部少。2)读图可知:尼加拉瓜运河开凿处陆地东西狭窄,可借助天然湖泊(尼加拉瓜湖)和原有河道,节省资金和缩短工期;该路线没有什么山地和丘陵,比较平坦,修建运河难度较低;但中美地峡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地质条件复杂,不利于工程建设。3)可用所学巴拿马开通对巴拿马经济的积极影响来回答本题。即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来分析。运河可大大缩短太平洋到大西洋的通航里程,带动商业、贸易、运输业等产业发展;运河建设可以带动建材、钢铁等产业发展;运河建设和运营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运河的运营后收取运河管理费,可以增加尼加拉瓜的经济收入。

    相关试卷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5:自然环境的特征: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5:自然环境的特征,文件包含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5自然环境的特征解析版docx、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5自然环境的特征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4:水体运动的影响: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4:水体运动的影响,文件包含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4水体运动的影响解析版docx、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4水体运动的影响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3:大气变化的效应: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3:大气变化的效应,文件包含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3大气变化的效应解析版docx、期末专题复习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3大气变化的效应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