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同步练习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同步练习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页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同步练习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2页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同步练习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同步练习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同步练习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共10页。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向溶液X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溶液X中可能含有的微粒是ACl- B CCa2+ D2.相等质量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分别与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质量(用各物质化学式表示)的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不正确的是ANaCl= KCl= CaCl2 BCaCl2=NaCl>KClCCaCl2>NaCl=KCl DCaCl2>NaCl>KCl3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2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B.将t1a的饱和溶液加热至t2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点的含义是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当a溶液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4.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固体X可能是NH4NO3 B.锥形瓶中液体只有①②为饱和状态C.试管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D.锥形瓶中液体溶质质量分数:①=③>②5.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及操作,均错误的是A.分离KClMnO2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B.分离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剩余物,回收二氧化锰:蒸发或过滤C.分离KNO3NaCl的混合物:溶于热水制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后过滤D.分离COCO2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加足量稀硫酸6.如下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点的含义是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Bt2时,配成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质量最多的物质是aCt1时,将25g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15Dt1时,将abc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7.能一次性鉴别KOH、澄清石灰水、稀硫酸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ACuCl2溶液 BKCl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Na2CO3溶液8.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要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不能用酚酞试液B.要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否发生反应,可以向生成物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C.要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发生反应,可以借助酸碱指示剂D.要区分海水和蒸馏水可以用氯化钡溶液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同时放出热量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10.完成下列实验所用方案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目的    A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用活性炭BH2O2 溶液制取 O2,需控制反应的速率用长颈漏斗替代分液漏斗C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D蒸馏时防止水暴沸烧瓶里放少量碎石 AA BB CC DD 二、判断题11.除去粗盐中的沙子实验,实验结束后称量所得的精盐,产率偏高,其可能原因是称量精盐质量时,左物右码放反(用游码)(    )12.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只有氯化钠(    )13.去除粗盐中可溶性杂质时,只能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将杂质除去(    )14.发生复分解反应后,反应物一定不在溶液中(    )15.使用酚酞不可以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_____ 三、填空题1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___乙(填“>”“=”“<”).2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甲___乙(填“>”“=”“<”).340℃时,将16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是___17.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NaCl35.836.036.336.637.037.3KNO320.931.645.863.985.5110 (1)NaClKNO3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填字母)之间。A20℃~30℃ B30℃~40℃              C40℃~50℃              D50℃~60℃(2)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I时,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提纯KNO3(3)20℃时,将136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g(4)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A BC D1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丙两物质在_____________℃时溶解度相等。(2)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在保证溶液质量不改变的前提下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3)t2时欲配制50g15%的乙物质的溶液,需量取水__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4)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_________的方法。(5)t3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物质形成不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9.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__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3)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20.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__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1B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3)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21.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 候氏制碱法),其生产流程简明如图,请读识流程图并回答下面问题:1)步骤1中所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反应( 选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之一)。2)沉淀池中晶体转移至焙烧炉时用到操作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3)写出焙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4)海水制取的纯碱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称取纯碱样品22.8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生成CO2的质量____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2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的化学原理如下:工业上以半水煤气(主要成分是N2H2COCO2H2O)、食盐等为原料制取纯碱的流程见图1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2O____________2)实验室从混合气体H2N2CO2中分离出CO2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打开k1,关闭k2时,吸收CO2;打开k2,关闭k1时,产生CO2,则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其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Na2CO3NaHCO3的混合物10g充分加热,将生成的气体用浓硫酸充分干燥后,再用澄清石灰水除去剩余气体,至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不再改变时,称得澄清石灰水的装置增重2.2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23.(1)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填“a”“b”)端进入。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在装入药品前应先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室用该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常混杂一种气体杂质。若检验该杂质用到的试剂是______2)皮蛋又称松花蛋,因其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某兴趣小组在市场上获得了少许腌制皮蛋的原料。拿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将该固体混合物放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澄清滤液B【提出问题】白色沉淀A是什么?无色滤液B中的溶质有哪些?【查阅资料】腌制皮蛋的原料配方是少量NaClCaO和过量Na2CO3的固体混合物。【理论推理】白色沉淀ACaCO3滤液B中含有Na2CO3NaOHNaCl三种溶质。【实验验证】为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______滤液B中含有Na2CO3NaOHNaCl取少量步骤I中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______另取少量步骤I中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____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拓展提升】向步骤I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小妮同学认为若将步骤I中的BaNO32,溶液换为BaCl2溶液,进行以上实验,最终也能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填合理不合理)。
    参考答案:1B2C3A4D5C6D7D8B9B10B11.错误12.错误13.错误14.错误15.正确16     >         =     6g17(1)A(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3)224(4)D 18     t1     升高温度     42.5     降温结晶     40≤a<6019     t1     B     B>A>C20     t1     不变     C>B>A21     分解     过滤          8.8g     14.7%22     NH4Cl     CO2     NaOH     HCl     84%23          b     B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为红色     硝酸银##AgNO3     验证并除掉滤液中的碳酸钠     不合理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