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试卷】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1(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963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模拟试卷】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1(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963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模拟试卷】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1(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963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模拟试卷】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1(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9636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模拟试卷】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1(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9636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模拟试卷】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1(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9636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期末模拟检测】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模拟备考套卷
【期末模拟试卷】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1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试卷】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1,文件包含期末模拟试卷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1解析版doc、期末模拟试卷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 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2021年8月12日晚,英仙座流星雨迎来了大爆发。作为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数量稳定,流星速度极快,出现时间固定。英仙座流星雨的形成与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有关,在每年7月24日到8月24日期间,地球轨道与该彗星轨道相交时,流星雨出现。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关于流星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星体是运行于星际空间中的尘粒和固体小块B.流星雨现象不属于天体
C.未燃尽的流星物质落在地表不属于天体D.月球表面可以观赏到流星雨
2.流星发光的原因是流星体( )
A.本身发光发热B.受太阳照射燃烧发光
C.与地球大气摩擦生热而燃烧D.反射太阳辐射
3.英仙座流星雨中的流星体( )
A.是彗星运行至近日点时,表面物质升华形成的
B.是彗星靠近地球时,受地球引力影响形成的
C.与彗星属于同一类天体
D.是彗星撞击地球的产物
晚古生代的石炭纪距今3.5亿~3亿年,延续时间为5000万年。石炭纪是地球历史上最主要的成矿时期。据此完成下面4-5小题。
4.在植被演化过程中,石炭纪开始出现的植物是( )
A.海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5.在石炭纪形成的矿产资源主要是( )
A.铁矿B.煤矿C.金矿D.硫矿
三七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主产区位于我国云南文山州。左图为小明同学暑假在当地拍摄的三七种植大棚照片,上覆黑色的透气尼龙网;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6-7小题。
6.图中尼龙网的用途是( )
A.削弱①B.削弱②C.增强③D.增强④
7.对图中序号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B.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C.③—多云天气比晴朗天气作用强D.④—大气逆辐射对地面保温作用
8.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据此完成下题。
小明所在学校( )
A.从广场向正西方向走可直达校门B.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北面
C.喷泉位于办公楼的西北方向D.夏至日升旗时旗杆影子背向校训牌
近年来,到某某城市来看“海”成为时髦的网红语言,尊重水循环规律,减少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已经成为大众的科学共识。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9-10小题。
9.由于人类长期的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增强时,在同样的降水(降水总量、降水强度、频次等不变)情况下,该流域水循环环节发生变化。下列关于该“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流域地面径流增加B.该流域水汽输送量明显增加
C.该流域地下径流增加D.该流域蒸发量不会变化
10.以下措施值得提倡的是( )
A.华北大量开采地下水解决缺水问题B.多建公园,增加绿地,保留水域
C.城市建设中大面积对道路拓宽、硬化D.“向河湖要地”,增加耕地,引水灌溉
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下列关于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垂直结构越丰富
B.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森林的分布面积越广
C.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越适合各类植物的生长
D.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垂直结构发育越不明显
12.下列植被类型中,群落垂直结构最为复杂的是( )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13.下列植被类型中,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节落叶的是( )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一个野外考查小组到西藏考察藏羚羊生存状况。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野外考查小组不需准备的仪器设备有( )
A.望远镜B.罗盘仪C.照相机D.汽车
15.野外考查小组需准备的装备有( )
①防晒霜②羽绒服③雨衣
④救生衣⑤救生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16.晚上在野外迷路,可利用辨别方向的一组是( )
①罗盘②太阳③树木的年轮 ④北极星⑤手表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④
读图和景观图片,完成下列17-18题。
17.图中⑥和⑦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 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
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 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18.上图中的数字与下图景观照片相对应的部位是( )
A.①B.②C.③D.④
风蚀是雅丹地貌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但在特定环境中,其它环境因素也可能起重要作用(下图)。新疆罗布泊楼兰地区发育雅丹地貌,与其它地区相比较为矮小,表层岩性发生明显软化。据此完成下面19-21小题。
19.楼兰地区气候干旱,但空气中相对湿度最高接近于60%的主要原因( )
A.昼夜温差大B.降雨量大
C.气温较低D.太阳辐射弱
20.楼兰地区雅丹地貌风化速度快于风蚀速度,主要影响因素( )
①太阳辐射强 ②昼夜温差大 ③降雨量少 ④相对湿度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1.楼兰雅丹体表层岩性发生明显软化原因( )
①降雨集中 ②相对湿度大 ③太阳辐射弱 ④风力较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法国罗纳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图左照片),残桥对岸桥墩易被冲毁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不同施工段质量不同B.受惯性双重影响
C.仅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受地转偏向力和惯性双重影响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下图a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刹面发育示意图,下图b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23-24小题。
23.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生物B.地形C.降水D.成土母质
24.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
A.甲与IB.甲与IIC.乙与IID.丙与I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面25-27小题。
25.图示最高处与乙村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600mB.900mC.1000mD.1200m
26.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
A.③镇,乙村B.Ⅰ山山顶,②镇C.④镇,Ⅱ山山顶D.甲村,Ⅰ山山顶
27.为了将⑤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开路线合理的是( )
A.M线B.N线C.P线D.Q线
28.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如图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1981-2010年)统计图,预防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③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
④出行建议乘坐飞机 ⑤农田夜间防御霜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GIS技术为干旱区划的研究提供了新手段。下图为山东省降水量、土壤含水量、气温和干旱等级分区分布图,其中数值越大,越利于干旱的形成。完成下面29-30小题。
29.山东省干旱等级相对较高的两个区是( )
A.abB.beC.cfD.ad
30.干旱会引起植物原生质脱水,进而使植物长势不健康。要想获取植物的受灾情况,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B.RSC.VRD.GNSS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请按要求作答)
31.大气分层是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个层次。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指出大气各圈层的名称:A B C 。(3分)
(2)说出A层大气运动的特点 ,并说明其原因 。(2分)
(3)B层大气气温变化特点是 ,分析其原因 。(2分)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
(1)图1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 ,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图2中地貌类型界限以 (填方位)区域。(2分)
(2)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分布有大量的________岩,并且气温 ,降水总量 ,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3分)
(3)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2分)
33.读表,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用于防灾减灾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 、 ,其中 技术是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4分)
(2)简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具体作用。(4分)
(3)指出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基础及其具有的基本功能。(3分)
3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
棕壤是发育于暖温带湿润气候区落叶林下的土壤,其土层呈鲜棕色,有机质含量高。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地区,所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片麻若及页岩的风化产物。
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为砖红壤,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呈酸性、黏重。早期欧洲殖民者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发现,当地印第安人在一种与自然土壤迥异的黑色土壤上耕作。据研究,这种黑色土壤是人工土壤,主要成分是生物炭(让木材、稻草或者农作物废弃物在缺氧的环境下燃烧,得到的物质就是生物炭)。下图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
(1)说出棕壤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4分)
(2)据图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的原因。(6分)
(3)简述当地印第安人用生物炭改良土壤的作用。(5分)
案例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012年6月25日闽江及其支流洪水
洪水的跟踪、动态监测—遥感评估工作—地理信息系统
2012年7月23日长江上游大洪水
洪水的跟踪、动态监测—遥感评估工作—地理信息系统
2012年8月4~6日,受台风“苏拉”影响,湖北暴雨洪灾
对暴雨和洪水的监测—遥感
2012年8月8日,台风“达维”侵袭辽宁
渤海、黄海辽东半岛、辽东湾水位监测—遥感综合评估—地理信息系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试卷】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3,文件包含期末模拟试卷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3解析版doc、期末模拟试卷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3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试卷】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2,文件包含期末模拟试卷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2解析版doc、期末模拟试卷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2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试卷】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3,文件包含期末模拟试卷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3解析版doc、期末模拟试卷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3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