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1)寒假提前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展开(11)寒假提前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下面对于孔子和曾皙的对话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曾皙的出场不同于别的弟子,子路等人坦陈志趣时,曾皙一边聆听孔子与他们的对话,一边悠然自得地鼓瑟,这一举动恰好反映了当时师生和谐对话的气氛。
B.孔子提问曾皙时,曾皙鼓瑟正接近尾声,他铿地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这些似乎很平常的动作描写,生动地显现了曾皙洒脱而又知礼的形象。
C.曾皙的答辞不同一般,他用非常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表现出他高于其他几位弟子的地方。
D.曾皙的理想蓝图既符合儒家礼义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态,深深地打动了他,因而喟然而叹。这喟叹既表现了孔子对曾皙言志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曾皙构画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师生之间得到了感情上的交流与共鸣。
2.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不吾知也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风乎舞雩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唯求则非邦也与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4.下列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乎:语气词,吗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连词,或者
C.子路率尔而对曰 而:连词,表修饰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如:连词,至于
5.下列各项中,对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A.极尽 B.献出 C.招引 D.致使
6.下列加粗的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夫子喟然叹曰(kuì) 曾皙(xī) 以俟君子(sì) 舍瑟而作(sè)
B.毋吾以也(wú) 莫春(mù) 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铿尔(kēng)
C.冠者五六人(guàn) 愿为小相(xiàng) 饥馑(jǐn) 哂之(shěn)
D.千乘之国(shèng) 吾与点也(yǔ) 风乎舞雩(yú) 浴乎沂(xīn)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7.《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暂的回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8.《侍坐》中,写孔子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从呼应冉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可以看出;曾暂从容酒脱而又谦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10.《侍坐》中子路急忙回答问题,他想通过军事强国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11.《侍坐》中,孔子评冉有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野菊
李商隐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樽相伴省①他年。
紫云②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③近御筵。
[注]①省:记,忆。②紫云:代指中书省。令狐楚、令狐绹父子曾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令狐绚时任中书舍人。③霜栽:野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和《锦瑟》一样,都体现了作者诗歌幽约细美的艺术风格。
B.竹、椒、雁、蝉等意象凄美,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C.颈联将“此夕”与“他年”对照,暗含着作者对身世的无限感慨。
D.尾联表面写野菊不被人取用,实则暗指旧友不能向朝廷引荐自己。
2.本诗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
13.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完成小题。
(1)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
(2)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3)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从上面语录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1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言志为线索记叙了孔子和几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成功地运用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准确地表现出来,生动感人。运用语言描写呈现一个场景,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特征,能推动情节发展。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理性”错误,曾皙是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在他那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种,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故选C。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短语“乎尔”作状语,放在动词“长”的后面,形成介词结构后置句。B.“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吾”作宾语,前置,现代汉语语序为“不知吾也”。C.“异乎三子者之撰”,介词结构后置。“乎”相当于“于”,介词短语“乎三子者之撰”作状语,放在形容词“异”的后面,形成介词结构后置句。D.“风乎舞雩”,介词结构后置。“乎”相当于“于”,介词短语“乎舞雩”作状语,放在动词“风”的后面,形成介词结构后置句。总之,ACD三项都是介词结构后置句,只有B是宾语前置句。故选B。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与,通“欤”,语气助词,表疑问。句意: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B.莫,同“暮”,晚。句意: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做成。C.希,同“稀”,稀疏。句意:(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D.没有通假字。句意: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话)。故选D。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以吾一日长乎尔”翻译为: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乎”,介词,比。故选A。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事君,能致其身”句意:侍奉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致”,献出。故选B。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的能力。D.“浴乎沂”的“沂”应读为“yí”。故选D。
7.答案: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解析:
8.答案: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解析:
9.答案:子路率尔而对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非曰能之;愿学焉;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解析:
10.答案: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解析:
11.答案: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喟”“与”“知”“率”“俟”“焉”“铿”“瑟”“唯”。
12.答案:1.B
2.①运用比喻,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生动贴切。
②运用叠词,“冉冉”“涓涓”,由外在环境转入内在心境,节律优美,音韵和谐。
③运用双关,含蓄形象。“微香”既指花香,也暗指自己保有的高尚品格、美好才情;“泪”既指露珠,也暗指自己身世悲苦。
④承上启下,将上句透露的处境和下文揭示的心境联系起来,结构严密。
⑤奠定感情基调,为后文的“悲”“不取”等情感做铺垫。
解析:1.“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错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
2.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第二句,首先,该句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次,该句连用了两个叠词“冉冉”“涓涓”,本来香气袭人的野菊却只能散发出缕缕微香,从外在环境转入野菊的内在心境,刻画细致入微,同时节律优美,音韵和谐;再次,该句运用双关,诗人借咏菊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感喟,他欣赏菊花的高洁,以菊自比,但表述更多的却是孤芳自赏的寂寞,以及想要摆脱这一处境却无能为力的压抑无奈;此外,该句紧承上句写所处环境的恶劣,又联系下文揭示了野菊的心境,所以此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最后,该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为后文的情感做了铺垫。
13.答案:①有教无类;②诲人不倦;③谦逊;④好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以及思想的分析能力。“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束脩”是过去学生拜老师,给老师的礼物。“诲”就是教诲。夫子对于学生承诺,只要你能够带着恭敬心来学习,我就一定会好好教。可见其有教无类。“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夫子诲人不倦,这个不倦正显示出他的仁爱心、他的慈悲心。他自己一生都在学习、改过、教人,可见其诲人不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意思是,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第一句是讲开始求学的时候,学如不及,那种奋然、那种迫切感,发愤图强的样子。下一句是讲在勤学之后已有所得,那么有得之后要常常温习,就好像我们有了一件东西怕失去,常常看管,这是“犹恐失之”的意思。可见孔子谦逊、好学。
参考译文:
(1)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述而》)
(2)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述而》)
(3)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泰伯》)
14.答案:【写作示例】
街上静悄悄的,妈妈背着我,拖着沉重的步子往前走。她用大衣把我裹得严严的。我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自己急促的喘气声。
突然,有个响亮的声音问:“大嫂,您是带小孩上医院看病吗?”
“是呀!”妈妈着急地回答。
“大嫂,您就坐我这平板三轮吧!”
“能行吗?”
“行呀!您扶好了,我慢着点儿蹬就是啦!”
“您刚拉完货,挺累的,该回家休息了。”
“哎,大嫂,治病救人要紧哪!”
我被一双大手抱上了车。妈妈也坐上来了,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个高大的背影在前面蹬着车。
解析:【写作指导】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语言描写要做到以下三点。
(1)要做到个性化,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等。
(2)要体现出艺术性,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3)要生动、简洁,忌八股调、学生腔。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训练题</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默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寒假作业】统编版 高中语文 高一寒假提升训练 专题0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zip: 这是一份【寒假作业】统编版 高中语文 高一寒假提升训练 专题0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zip,文件包含寒假作业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寒假提升训练专题0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原卷版docx、寒假作业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寒假提升训练专题0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语言表达,选择类,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