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3)寒假提前学:庖丁解牛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3)寒假提前学:庖丁解牛01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3)寒假提前学:庖丁解牛02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3)寒假提前学:庖丁解牛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3)寒假提前学:庖丁解牛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3)寒假提前学:庖丁解牛,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寒假提前学:庖丁解牛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庖丁文惠君解牛 之踌躇满志

    B.如前为寿  使烛之武见秦君

    C.臣神遇而不以目视 羊易之

    D.刀刃若新发于硎 善刀藏之

    2.对下列句子中加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经首》之会 中:合乎

    B.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 批:劈、击

    C.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 委:散落

    D.族庖月  更:更替

    3.下列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批大郤,导大窾,其固然 击沛公于坐

    B.既东  又欲肆其西

    C.庖丁文惠君解牛 击破沛公军

    D.以乱  移风

    4.对下列各句加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视止,行为迟   之踌躇满志   ③合《桑林》之舞   ④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解牛循序渐进。从最初的解牛到多年后不再把牛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时他对牛的身体结构已完全了解。

    B.庖丁善于总结规律。他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总结并掌握牛的构造这一客观规律,才做到了目中有牛又无牛,解牛也就化繁为简。

    C.庖丁技术精湛。庖丁解牛时,手触、肩倚、脚踩、膝顶之处都发出响声,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解牛轻松简单,这表现出其技术的精湛。

    D.庖丁追求“道”。一般人需要每月换一次刀具,而庖丁的刀具已十九年未换,这是因为他不在乎技艺高低,而注重对“道”的追求。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了自己理想的政治图景:“_________,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咏而归。”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8.《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9.成语“游刃有余”出自《庖丁解牛》一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10.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赠弹筝人

    (唐)温庭筠

    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宁王。

    钿蝉金雁皆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

    赠弹筝者

    (元)萨都剌

    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诗中弹筝人曾出入宫廷,侍奉君王,还曾教导过宁王新曲,表现了她昔日的辉煌。

    B.“钿蝉”“金雁”是精美的饰物,弹筝人丟弃了这些首饰,体现了她的朴素、大方。

    C.温诗末句中的“泪”,既是为个人身世坎坷而流,也是为时代变迁、社会动荡而流。

    D.虽然两首诗题材相近,但温诗侧重写弹筝人的身世,萨诗侧重表现筝声的感染力。

    2.请简要分析萨都剌《赠弹筝者》中最后两句的妙处。

    1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正确的句子,使之前后连贯。(填写序号)

    庖丁解牛的技术由低到高分为三个阶段,即“所见无非牛者”“未尝见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由此,我联想到佛家的人生三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看来,庖丁解牛技术的三个阶段和佛家的人生三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比附起来,还可以一一对应。

    ①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②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③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尽管书法审美形态、风格多种多样,①_____。压抑、拘束的书法艺术引不起人的美感,而“自由”才能够感染人、打动人,使人快乐。而秦篆未被认为实现审美“自觉”,正是缺乏艺术的“游逸”自由理想。熟为人知的《庖丁解牛》,庖丁屠宰切肉原本极其辛苦乏味,但让他获得“为之四顾”的精神享受,获得“踌躇满志”难以言说的审美愉悦,就与其“割肉声”“莫不中音”、解牛动作②“_______”密切相关。庖丁解牛已成为超乎劳作之外的高级舞蹈,臻于无为无不为的高级创造,弥漫着通于技艺、③___________的高级自由。

    13.结合课文的描写,揣摩“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是怎样一种情景。作者围绕“游刃有余”在第三段对动刀过程作了详细描写,令人相信庖丁解牛确实有“动刀甚微,诛然已解”的效果。找出这些描写文字,并用你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介词,替;介词,因为。B.代词,你;连词,如果。C.均为介词,用。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故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句意: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更:更换。故选D。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因”,动词,顺着;第二个“因”,介词,趁机。B.第一个“封”,名词用作动词,把……作为疆界;第二个“封”,名词,疆界,边界。C.两个“为”意义、用法相同,介词,替、给。D.第一个“易”,动词,替代,取代;第二个“易”,动词,改变。故选C。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为”是介词,“因为”之意。句意:眼光因为它停下来,动作因为它缓慢下来。②“为”是介词,“因为”之意。句意: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③“于”是介词,引出对象。句意:合乎《桑林》舞曲的节拍。④“于”是介词,“对于”。句意:宽宽绰绰的样子,对于刀刃的运转必定有余地啊。故选A。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D.“因为他不在乎技艺高低”错,原文说的是“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并未否定其对“技艺”的追求。故选D。

    6.答案:莫春者;风乎舞雩

    7.答案: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8.答案: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9.答案: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莫、舞雩、章甫、庠、悌、恢”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10.答案:1.B;

    2.结尾两句运用了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两句写一曲终,四周一片安宁,奏者、听者都沉浸在筝曲之中,各怀心事。既有知音难觅的感叹,又有理想和抱负难成的失落,以月光暗喻心事,把难以描摹的听曲感受和心中难以排遣的伤心事,都托付给照进小舟的明月,意境悠远含蓄,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读来意蕴深长。

    解析:1.“弹筝人……体现了她的朴素、大方错。钿蝉金雁皆零落中诗人借物喻人,借弹等人饰物的零落来体现她身世的飘零凄凉。
    2.作答时先点名诗句中运用的艺术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如第三句中故人”,既是指弹筝者,也是指诗人自己, 二人都有知音难觅的感叹;“情怨不仅有对知音难觅的感叹,还有理想和抱负难成的失落,而后者正是作者心中难以排遣的伤心事。

    11.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做题时要瞻前顾后,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所见无非牛者”,即“所见是牛”,或者“看牛是牛”。这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人生境界是一致的,即所见之物就是事物本身。“未尝见全牛”意思是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技艺已经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佛家人生第二境界关注的不再是山水的全貌,而是一石一木、一朵涟漪。“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解牛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技术隐去,解牛过程“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成为一种享受。“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河水,不过,人已经变了,不再囿于一石一木、一朵涟漪,而是物我合一、物我两忘。

    12.答案:①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使人自由(但都有着艺术的“游逸”自由理想)②合于桑林之舞(与《桑林》舞乐的节拍相合/乃中经首之会/与《经首》>乐曲的节奏相合)③通于天理(依乎天理/充满着通于天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分析句子,前后是转折关系,关键词是“但”等转折连词,以及联系后文关键词“自由”“游逸”,不难知道出处是说虽然书法审美形态、风格多种多样,但是共同点就是使人自由或有着艺术的“游逸”自由理想,于是容易得出答案为:“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使人自由”,或“但都有着艺术的‘游逸’自由理想”。第②空,结合前面句子中的“割肉声”“莫不中音”,尤其是“解牛动作”可知出处是说解牛动作合乎舞乐的节拍,这样得出答案为:“合乎桑林之舞”,或“乃中经首之会”或“与《桑林》舞乐的节拍相合”,意思对即可。第③空,找关键词。前面提到“弥漫着通于技艺”,后面的中心词又是“高级自由”,结合句式特点,答案就是“通于天理”,或“依乎天理”,或“充满着通于天理”。

    13.答案:描写“目无全牛”的文字为:“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目无全牛”描写的是这样一种情景:庖丁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描写“游刃有余”的文字为:“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辄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游刃有余”描写的是庖丁的刀在牛骨节的空隙之间自由行进的情景。描写“踌躇满志”的文字为:“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踌躇满志”描写的是庖丁把难处理之处成功处理掉之后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第三段中描写动刀过程的文字为:“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第三段描述: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重要信息以及有创意地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作答本题,需要考生通读全文,准确把握文中描写“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的语句,并且合理地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描写“目无全牛”的文字为:“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意思是: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目无全牛”描写的是这样一种情景:庖丁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描写“游刃有余”的文字为:“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辄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意思是: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游刃有余”描写的是庖丁的刀在牛骨节的空隙之间自由行进的情景。描写“踌躇满志”的文字为:“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意思是: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踌躇满志”描写的是庖丁把难处理之处成功处理掉之后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第三段中描写动刀过程的文字为:“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学生可发挥想象,在准确翻译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段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的。









     

    相关试卷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5)寒假提前学:鸿门宴: 这是一份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5)寒假提前学:鸿门宴,共6页。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4)寒假提前学:烛之武退秦师: 这是一份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4)寒假提前学:烛之武退秦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2)寒假提前学:齐桓晋文之事: 这是一份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2)寒假提前学:齐桓晋文之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释词、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3)寒假提前学:庖丁解牛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