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机读卡上对应的正确选项标号用2B铅笔涂黑,每小题2分,共36分)
1.(2分)下列关于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是( )
A.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爱因斯坦是“实验物理的先驱”
D.玻尔、普朗克是相对论的奠基人
2.(2分)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cm
B.乒乓球的直径为10dm
C.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5cm
D.课桌的高度为3m
3.(2分)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72km/h=20m/s B.70m=0.7cm
C.15min=300s D.1m2=100cm2
4.(2分)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多次测量文具袋的长,结果为18.64cm、18.63cm、18.640cm、18.66cm,则文具袋的长度为( )
A.18.643cm B.18.65cm C.18.64cm D.18.645cm
5.(2分)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与s和t无关,是一个定值
B.由可知,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C.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某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则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6.(2分)如图,A、B、C、D是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情形,使用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7.(2分)一辆汽车速度是36km/h,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一辆自行车1min通过600m的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百米赛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8.(2分)下列短语中所涉及的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立竿见影 B.镜花水月 C.天狗食月 D.鱼翔浅底
9.(2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一款新药要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10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所以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现有药物的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10.(2分)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研究过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让光线透过小孔投射在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B.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像
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移动木板,蜡烛在墙上的像大小不变
11.(2分)如图是汽车的速度表,汽车以此速度从甲地驶向乙地,若两地之间的路程约为320km,则( )
A.该汽车每秒行驶288m
B.该汽车每小时行驶80m
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
D.该汽车只需4小时就可到达乙地
(多选)12.(2分)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右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13.(2分)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20cm处,在凸透镜的另外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4.(2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词语中涉及的物理现象或对它的解释相符的是( )
A.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直线传播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地面绝对静止
D.坐地日行八万里﹣﹣选择太阳作为参照物
15.(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2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距离凸透镜50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清晰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
A.f<16cm B.16cm<f<25cm
C.25cm<f<32cm D.32cm<f<50cm
16.(2分)《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骄傲的兔子在遥遥领先的情况下,睡起了大觉,醒来后跑到终点,发现坚持不懈的乌龟获得了冠军。对整个赛跑过程而言,下列运动图象正确的是(其中实线表示兔子,虚线表示乌龟)( )
A. B.
C. D.
17.(2分)如图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另一拓展规律在照相问题中的运用。即用可变焦距的光学照相机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
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
18.(2分)海军陆战部队利用一传送带进行特种训练,战士保持一定速度v1奔跑,在一段以速度v2匀速运行的传送带上往返的时间为t1;若保持相同的速度v1,在一条相同长度的跑道上奔跑,往返一次的时间为t2。关于战士在传送带上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v的大小及t1、t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t1<t2
B.,t1>t2
C.,t1<t2
D.,t1>t2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作图27(1)题2分,其余1分,共20分)
19.(2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物理学的角度,以高山为参照物,舟中的人是 的;以轻舟为参照物,舟中的人是 的。
20.(2分)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等于 m/s。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从地球发射到月球的激光经2.56s后返回地面,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 m。
21.(2分)如图所示,小南利用频闪相机拍下的图片测量纸锥在空中下落的平均速度,已知相机相邻两次频闪拍照的时间间隔为△t,利用刻度尺,测量得AB之间的距离为h,则纸锥从A下落至B的平均速度v= ,此过程是一个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22.(2分)台球是颇受大众喜爱的一项室内体育活动。小南在学习了光学知识后,发现台球撞到球桌边沿后反弹的过程,与光的 规律类似。现在,台球桌面如图所示,球的位置跟实际位置一致,若小南想用白球,不碰到8号球,打到1号球,应将白球沿 (选填“a”、“b”或“c”)方向打出。
23.(2分)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用激光笔以20°入射角射向平面镜,若保持激光笔不动,要让反射光线顺时针转动60°,如图所示,则要让平面镜 (选填“顺”或“逆”)时针转动 。
24.(2分)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
25.(2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向山崖前进,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时鸣苗,2s后驾驶员听到回声,则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 m,若听到回声时再一次鸣笛,驾驶员在 s后听到回声。(v声=340m/s)。
26.(2分)AB是一条平直的公路边上的两块路牌,一只小鸟和一辆小车同时从A、B两路牌相向运动,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时,立即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回A,并停留在路牌边;再过一段时间,小车也行驶到A。它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2=2t1,则这个过程中,小鸟的总路程s1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车的总路程s2;小鸟与小车的速度之比是 。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分)
27.(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在交界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你作出反射光线,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8.(1分)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9.(1分)如图所示,请画出图中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三、实验题(将题作答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每空1分,共22分)
30.(3分)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南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小南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得圆形物体的直径 cm;
(2)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31.(4分)如图所示,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
(2)小车所放的斜面坡度要尽量小些,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
(3)实验中,测得经过上半程s1所用的时间是3s,平均速度为v1;小车经过下半程s2所用的时间是2s,平均速度为v2;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三者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4)测量全程的时间时,小南在小车动起来之后才开始计时,这样的计时方式会导致全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准确”偏大”或“偏小”)。
32.(7分)小南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薄玻璃板前的墙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目的是为了探究像与物体的 关系。将蜡烛A逐渐向薄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当薄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3)若蜡烛A距离薄玻璃板20cm,小南以5cm/s的速度将A蜡烛匀速笔直靠近玻璃板,2s后,B蜡烛应与A相距 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4)若实验时,玻璃板的上端稍向蜡烛A倾斜,则所成的像应在 (选填“桌面上方”或“桌面下方”)。
(5)游泳池旁有一钟表,小南下水前通过平静的水面观察到对岸的钟表的像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的时间为 下水之后,小南在水下观察到的“钟”与实际位置相比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3.(8分)如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和凸透镜的光心在 。
(2)在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此时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 (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 (选填“上”或“下”)偏离光屏中心。
(3)若保持图甲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到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像的大小较之原来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按如图乙所示的方式,将透镜切开,只保留白色部分,再将白色部分往中间凑紧,重新组成一个“透镜”进行实验,则在光屏上可以呈现 个像(光屏足够大)。
四、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32题6分,第33题8分,第34题8分,共22分。解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得分。
34.(6分)为了满足南开两江、南渝、融侨三校区教学交流,校车在三校区之间运行,若某日校车以90km/h的速度从两江校区匀开往南渝校区,行驶时间为0.7h。校车到达南渝后(不考虑停留时间),再以72km/h的速度匀速奔赴距离南渝36km的融侨。求:
(1)南开两江校区到南渝校区的路程;
(2)校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35.(8分)皮划艇运动是南开两江校区学生特别喜爱的课外运动项目,如图所示为学生们在湖中进行训练的场景。训练中,两位同学在湖中观赏桥下方进行了100m的短程比赛(艇长为3m,以艇头靠近起点为开始,到达终点为结束),比赛过程中需要从桥下通过,A同学先以1m/s的速度划行了10m后,见已经落后B同学一段距离,于是将速度提升为3m/s(不计速度变化过程所用时间)后匀速划行至终点。B同学则一直保持2m/s的速度划行到终点。求:
(1)A同学完成比赛的时间;
(2)B同学划行时艇身完全穿过该桥的时间为3s,桥的宽度;
(3)A同学艇头靠近B同学艇尾到将其完全超越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36.(8分)周末小开到一公园散步,公园内有一周长为400m的圆形环湖跑道,散步过程中刚好碰到了来此训练的官兵,小开步行的速度为1m/s,官兵队伍的速度为4m/s。一开始,小开与官兵队伍相向而行,在第二次与最后一名官兵相遇时,他立马掉头,以5m/s的速度跟随官兵们同向奔跑,小开跑完一圈时,恰好从最后名官兵的位置跑到了第一名官兵的位置。求:
(1)小开先后两次与最后一名官兵相遇的时间间隔;
(2)官兵队伍的长度
(3)在跑道中央,有一个圆形湖泊,小开跑完步之后,打算到湖边休息,当他走到距离湖水边缘9m处恰好能观察到正对面紧贴湖水边的一棵树的树顶在水中的倒影(“正对面”意为小南和树的连线恰好从湖面的圆心正上方经过),图甲为示意图,若岸堤到水面的高度为0.5m,小南身高1.5m,树高为5m,请你利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和相似三角形知识(如图乙所示)计算圆形湖泊的直径。
2020-2021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机读卡上对应的正确选项标号用2B铅笔涂黑,每小题2分,共36分)
1.【解答】解:A、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而不是“地心说”,故A错误;
B、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万有引力定律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的,故B正确;
C、伽利略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故C错误;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故B正确玻尔、普朗克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奠基人,故D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A、两枚硬币叠放的高度约5mm,所以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5mm=0.25cm。故A不符合实际;
B、标准乒乓球的直径为4cm=0.4dm。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物理教科书的宽度略大于此数值,约18.5cm。故C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3.【解答】解:A、72km/h=72×1km/h=72×m/s=20m/s。故A正确;
B、70m=70×1m=70×100cm=700cm。故B不正确;
C、15min=15×1min=15×60s=900s。故C不正确;
D、1m2=100dm2=10000cm2。故D不正确。
故选:A。
4.【解答】解: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应该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故18.640cm是错误的,所以删除;
物体的长度为L=≈18.64cm。
故选:C。
5.【解答】解:
A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时间之比﹣﹣速度是确定的,与路程s、时间t的大小无关,故A正确,B错误;
C、汽车匀速转弯,速度不变,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汽车一小时通过的路程是50km由于不知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故无法判断汽车是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6.【解答】解:
A、入射光线是平行主光轴,经透镜折射后会聚在焦点,所以只有A是凸透镜,故A符合题意;
BCD、从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B、C、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解答】解:汽车的速度是36km/h,
因1m/s=3.6km/h,则运动员的速度v===10m/s=36km/h;
1min=h,则自行车的速度为:v===36km/h;
所以三者的速度都等于36km/h,即一样大。
故选:D。
8.【解答】解:A、立竿见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竿)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A与题意不符;
B、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天狗食月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与题意不符;
D、池底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池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池底的上方,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故D与题意不符;
故选:B。
9.【解答】解:科学结论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过程是对病毒株存活率影响因素的实际验证过程,所以属于科学探究的进行实验环节。
故选:C。
10.【解答】解:A、小孔成像的小孔形状没有要求,什么形状都可以,故A错误。
B、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所以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倒立的,故B错误。
C、小孔成像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向左移动木板,像距减小,物距增大,像变小;向右移动木板,像距增大,物距减小,像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11.【解答】解:ABC、由题和图示可知,速度表指针所指数字为“80”,单位为km/h,则该汽车的行驶速度为v=80km/h≈22.2m/s,即该车每小时行驶80km或每秒行驶22.2m,故ABC错误;
D、已知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约为s=320km,则由v=得需要的时间:t===4h,故D正确。
故选:D。
12.【解答】解:已知CD是界面,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则由图可知,∠AOC=60°,则∠BOD=60°,所以入射角为90°﹣60°=30°
而∠COE=45°,则折射角为90°﹣45°=45°;
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CD的右边是空气,左边是玻璃。故CD正确,AB错误。
故选:CD。
13.【解答】解: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亮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15厘米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这是利用平行光聚焦法测得了透镜的焦距。
现在的物距是20厘米,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A。
14.【解答】解:A、“潭精疑水浅”是由于由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故A错误;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B正确;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地面与日月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人“坐地”(不动),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显然参照物不是“地面”;考虑到地球的自转,“坐地”的人相对于地心(地轴)日行路程是多大呢?地球赤道半径约6371公里,地球自转一周,人行的路程为周长值:2πr=2π×6471公里=40100公里=80200里;由此看出,“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参照物是地球,故D错误。
故选:B。
15.【解答】解:根据已知条件,u=32cm,v=50cm,即u<v,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则f<32cm<2f,50cm>2f,解得,16cm<f<25cm,故B正确。
故选:B。
16.【解答】解:在赛跑过程中,乌龟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乌龟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各图象知A符合;乌龟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各图象知D符合实际;
兔子在比赛中的运动情况是跑﹣﹣睡觉﹣﹣快跑,即匀速运动﹣﹣静止﹣﹣匀速运动,则兔子的s﹣t图象分三段:先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后来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最后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各图象知A符合兔子的运动实际;兔子的v﹣t图象是:先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后来速度为零,图象与时间轴重合,最后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各图象知,没有符合兔子运动情况的v﹣t图象;
综合分析可知,符合乌龟与兔子运动情况的图象是A。
故选:A。
17.【解答】解:照相机和被拍照的物体保持不变时,
照相机的焦距增大时,物距相对减小,像距要增大,像会变大;
照相机的焦距减小时,物距相对增大,像距要减小,像会变小。
故选:A。
18.【解答】解:战士保持一定速度v1奔跑,匀速运行的传送带的为速度v2,战士跑的方向与传送带运动的方向相同时,战士相对地面的速度为:v顺=v1+v2;
战士跑的方向与传送带运动的方向相反时,战士相对地面的速度为v逆=v1﹣v2,
战士以速度v2匀速运行的传送带上往返的时间为:
t1=+=,﹣﹣﹣﹣﹣①
则战士在传送带上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v===﹣﹣﹣﹣﹣﹣②,
在一条相同长度的跑道上奔跑,往返一次的时间为:t2=﹣﹣﹣﹣﹣﹣③
①÷③得:=>1,
故t1>t2﹣﹣﹣﹣﹣④
由②④可知,只有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作图27(1)题2分,其余1分,共20分)
19.【解答】解:以高山为参照物,舟中的人随舟与高山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舟中的人是运动的;以舟为参照物,舟中的人和舟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舟中的人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20.【解答】解: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m/s;
激光从地球到月球的传播时间为t=×2.56s=1.28s,
由v=得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s=vt=3×108m/s×1.28s=3.84×108m。
故答案为:3×108;3.84×108。
21.【解答】解:(1)纸锥从A下落至B下落的距离s=h,由图知从A下落到B有5个时间间隔,所用时间t=5×△t=5×△t,
下落的平均速度:
v==;
(2)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纸锥从A下落至C下落的距离越来越大,由v=可知,纸锥下落的速度越来越大,做加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加速。
22.【解答】解:若小南想用白球,沿a方向会碰到8号球;小南台球撞到球桌边沿后反弹的过程与光的反射规律类似,所以击球时,
作白球A关于桌边的对称点A′,连接A′①交桌边于点O,分别延长b、c两条路线,则路线b经过O点,即球沿b方向撞到球桌边反弹回来时正好经过①,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反射;b。
23.【解答】解:用激光笔以20°入射角射入平面镜,此时的反射角为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20°+20°=40°;则若保持激光笔不动,要让反射光线顺时针转动6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变为40°+60°=100°;则入射角为50°,即平面镜顺时针时针转动50°﹣20°=30°。
故答案为:顺;30°。
24.【解答】解: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略小于在真空中的速度大于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
故答案为:大于。
25.【解答】解:
(1)v车=72km/h=20m/s,汽车行驶的路程:
s车=v车t=20m/s×2s=40m;
声音传播的距离:
s声=v声t=340m/s×2s=680m;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s声+s车=680m+40m=720m
s=360m;
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
s′=s﹣s车=360m﹣40m=320m;
(2)由(1)可知再次听到回声过程中仍有
s车′+s声′=2s′=320m×2=640m,
v车t′+v声t′=2s′=640m,
因为v车=20m/s,v声=340m/s
解得t′=1.8s。
故答案为:320;1.8。
26.【解答】解:设AB之间的距离为L,小鸟的速率是v1,汽车的速率是v2,
由于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立即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飞回A,
则小鸟从出发到与汽车相遇的时间与小鸟返回的时间相同,故它们相向运动的时间为t1,
由v=得,在小鸟和汽车相向运动的过程中有:
v1×t1+v2×t1=L,
即:(v1+v2)×t1=L﹣﹣﹣﹣﹣﹣①
对于汽车来说有:s2=v2t2=L﹣﹣﹣﹣﹣﹣②
由①②可得:v1=3v2,即v1:v2=3:1,
小鸟飞行的总路程为s1=v1t1=3v2×t2=s2=L,
则小鸟的总路程s1大于小车的总路程s2。
故答案为:大于;3:1。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分)
27.【解答】解:先过入射点作法线,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玻璃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28.【解答】解:
第一种作法: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即为像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连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第二种作法:分别过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两条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像的位置,如图所示:
29.【解答】解:
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三、实验题(将题作答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每空1分,共22分)
30.【解答】解:
(1)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形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10cm对齐,则圆形物体的直径:d=3.10cm﹣2.00cm=1.10cm;
(2)由图可知,小表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过5.5min;大表盘的分度值是0.1s,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
故答案为:(1)1mm;1.10;(2)337.5。
31.【解答】解:
(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v=;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越快,计时会越困难;为了便于测量,斜面坡度应小一些;
(3)设全程为s总,经过上半程s1=,所用的时间t1=3s,平均速度为v1===;
经过下半程s2=,所用的时间t2=2s,平均速度为v2===;
全程所用的时间t3=3s+2s=5s,平均速度为v3==;
可见:v1<v3<v2;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v2、v3、v1;
(4)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测时间偏小,由v=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1)v=;(2)时间;(3)v2、v3、v1;(4)偏大。
32.【解答】解:(1)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目的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将蜡烛A逐渐向薄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2)当薄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聪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因此得出平面镜所成是虚像;
(3)由v=,可得A蜡烛移动的距离s=vt=5cm/s×2s=10cm,此时A蜡烛距平面镜的距离s′=20cm﹣10cm=10cm。像距离平面镜的距离也为10cm,故蜡烛应与A相距20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4)实验时需将玻璃板垂直于桌面放置,平面镜成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实验中如果把玻璃板向蜡烛A的方向略有倾斜,A的像会偏上,则蜡烛A的像将在桌面上方;
(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和像关于镜面对称,水面可以看成是置于水平面上的平面镜,分析可知此时的时间是12:18。
钟反射的光线由空气进入水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比真实位置要高;
故答案为:(1)大小;不变;(2)不能;(3)20;(4)桌面上方;(5)12:18;偏高。
33.【解答】解:(1)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和凸透镜的光心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
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大小不变;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像将完好,但亮度会变暗;由于泥点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不会出现泥点的影子;
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位置向下移动,根据光线过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动;
(3)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到65cm刻度线处时,此时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根据光路可逆可知,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大小较之原来变小了;
(4)因为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切去部分后相当于四个透镜,光心位置改变了,上面的像下移,下面的像上移,左面的像向右移动,右面的像向左移动,错位将成四个像。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放大;投影仪;没有;上;(3)65;变小;(4)4。
四、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32题6分,第33题8分,第34题8分,共22分。解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得分。
34.【解答】解:
(1)校车从南开两江校区到南渝校区行驶的速度v1=90km/h,所用时间t1=0.7h,
由v=可得南开两江校区到南渝校区的路程:
s1=v1t1=90km/h×0.7h=63km;
(2)从南渝校区到融侨校区行驶的路程s2=36km,行驶的速度v2=72km/h,
由v=可得校车从南渝校区到融侨校区所用时间:
t2===0.5h,
校车全程总路程s=s1+s2=63km+36km=99km,
总时间t=t1+t2=0.7h+0.5h=1.2h,
校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v===82.5km/h。
答:(1)南开两江校区到南渝校区的路程为63km;
(2)校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82.5km/h。
35.【解答】解:(1)A同学先以1m/s的速度划行了10m后,所用时间:
t1===10s,
见已经落后B同学一段距离,于是将速度提升为3m/s(不计速度变化过程所用时间)后匀速划行至终点,加速后通过终点所用时间为:
t2===30s,
A同学完成比赛的时间为:
t=t1+t2=10s+30s=40s;
(2)B同学划行时艇身完全穿过该桥的时间为3s,这个过程通过的距离:
s=vBt3=2m/s×3s=6m,
桥的宽度为:s桥=6m﹣3m=3m;
(3)A同学艇头靠近B同学艇尾到将其完全超越的多通过的距离为2倍的艇长,s3=6m,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t4===6s。
答:(1)A同学完成比赛的时间为40s;
(2)B同学划行时艇身完全穿过该桥的时间为3s,桥的宽度为3m;
(3)A同学艇头靠近B同学艇尾到将其完全超越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为6s。
36.【解答】解:(1)根据图1所示可知:当小开先后两次与最后一名官兵相遇时,小开与队伍通过路程之和等于圆形环湖跑道的周长,
即:s小开+s队伍=L;
根据v=可得:v小开t+v队伍t=L;
所以,小开先后两次与最后一名官兵相遇的时间间隔t===80s;
(2)根据图2所示的2位置是在第二次与最后一名官兵相遇时,他立马掉头的地方,由于小开跑完一圈时即小开又跑到2的位置;由于此时恰好从最后名官兵的位置跑到了第一名官兵的位置,即第一名官兵的位置到达图中2的位置,如图3;
由此可知:小开跑完一圈的路程比队伍通过路程相多跑了一个队伍的长度,
即:s小开′﹣s队伍′=L队伍;
由于小开是跑完一圈,则s小开′=L,
根据v=可得小开跑完一圈的时间为:
t′===80s,
此时队伍通过路程:s队伍′=v队伍t′=4m/s×80s=320m,
所以,L队伍=s小开′﹣s队伍′=400m﹣320m=80m;
(3)由于他走到距离湖水边缘9m处恰好能观察到正对面紧贴湖水边的一棵树的树顶在水中的倒影,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树顶的像点D与人的头B点的连线与湖水边缘C点在一条直线上,如图4,
根据题意可知:人距离湖水边缘AC=9m,岸堤到水面的高度CE=MF=0.5m,小南身高AB=1.5m,树的高度MN=5m,则BG=AB+AG=AB+CE=1.5m+0.5m=2m,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FD=FN=FM+MN=0.5m+5m=5.5m,GE=AC=9m,
在△ABC和△GBO中,∠ABC=∠GBC,∠BAC=∠BGO=90°,
则△ABC∽△GBO,
所以,=,则GO===12m;
在△DFO和△GBO中,∠BOG=∠DOF,∠DFO=∠BGO=90°,
则△DFO∽△GBO,
所以,=,则FO==33m;
则圆形湖泊的直径EF=GO+FO﹣GE=12m+33m﹣9m=36m。
答:(1)小开先后两次与最后一名官兵相遇的时间间隔为80s;
(2)官兵队伍的长度为80m;
(3)圆形湖泊的直径为36m。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9/3 9:51:34;用户:小吴老师;邮箱:orFmNt0PUPN61rW1YowPH0yM1Das@weixin.jyeoo.com;学号:2828658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南开-九下-重庆市南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论述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