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展开《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积累文学常识。
2.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以小见大的写法。
3.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地复述课文,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4.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理解文中表达的人生哲理。
5.在阅读中感悟和思考生活哲理,激励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敢精神。
【预习学案】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假如我们原谅上帝》,《走一步,再走一步》等。
2.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作者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作者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小山道,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了,可是想下又下不来,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二、初读感悟
(一)掌握字词
1.明确字音。
训诫()陡峭()嶙峋()
耸立()啜泣()着眼()
头晕目眩()迂回() 纳罕()
小心翼翼()
2.解释词语。
训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惊肉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头晕目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纳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灰心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整体感知
1.根据记叙要素说一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经过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3.“我”处于怎样的状况?
4.理清文章结构。
5.请用自己的话复述出这个故事。
【探究学案】
一、品析课文内容
(一)“我”的角度
1.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自己体弱、胆怯,也记得母亲的训诫,还要去冒险爬悬崖呢?
2.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我”处于险境时的狼狈和恐惧心理,有何作用?
3.我”脱险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4.文章两次写到“我”哭,原因一样吗?
(二)“父亲”的角度
1.父亲怎样教“我”脱险?
2.文中写岩石架并不是很高,父亲为什么没有直接上去救孩子呢?
3.怎样评价父亲?
(三)“四个小伙伴”、“杰利”的角度
1.你赞成四个小伙伴的做法吗?
2.怎样评价杰利?
二、语言品析
1.“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2.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
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3.请找出父亲指点“我”爬下悬崖时,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词语或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三、说一说本文的写作特色。
四、为什么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标题?
五、我们学完这篇文章,又有什么启示呢?
【课堂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涯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shēn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晕眩()哭泣()shēn()吟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的写法是“ ”。
3.“天旋地转”中“旋”的意思是( )
A.旋转 B.返回
C.很快地 D.毛发呈旋涡状的地方
4.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 描写。
参考答案
【预习学案】
二、(一)1.训诫(jiè) 陡峭(qià) 嶙峋(lín xún) 耸立(sǒng) 啜泣(chuò) 着眼(zhuó) 头晕目眩(xuàn) 迂回(yū) 纳罕(nà hǎn) 小心翼翼(yì)
2. 训诫:告诫、教导。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头晕目眩:头脑昏乱,眼睛昏花。
纳罕:惊奇、诧异。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
灰心丧气:(遇到困难、失败后)意志消沉。
(二)1. 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地点:美国费城。
人物:“我”和五个小伙伴、父亲。
事件起因: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事件经过和结果(思路点拨):“我”犹豫不决——爬上石架——陷入险境——心惊肉跳 ——父亲鼓励——小心翼翼——信心大增——成功脱险。
2.(约20米高;约7米)
3.身体瘦弱、胆小怯弱的“我”,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经历和收获。
4.(1)起因(1-3):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2)经过(4-15):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3)结果(16-23):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4)启示(24):走一步,再走一步。
5.本文讲述了童年时“我”爬崖遇险,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地战胜困难、脱离险境的经历,并悟出这样的人生哲理:困难并不可怕,坚定信念,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困难去克服,最终一定会战胜它。
【探究学案】
一、(一)1.是好朋友杰利“别做胆小鬼”的话语刺激了“我”,自尊心、虚荣心占了上风,于是冒险去爬悬崖。
2.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爬、全身颤抖、冷汗直冒、胸腔里冬冬直跳、蹲、心惊肉跳、哀求、啜泣、头晕目眩、伏、恐惧、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这些语句刻画了小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被抛弃的委屈,受嘲笑的羞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也许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
3 毫无信心: 害怕会摔死——啼哭。萌发信心: 似乎能办到——移、探。信心大增: 是能办到的——啜泣。
4.“我”凭着自己的努力战胜了看似无法战胜的困难,“我”在下悬崖时,曾有两次哭泣,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却复杂得多,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悦,有被抛在石架上的委屈,有对父亲的感激还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终于凭着自己的力量战胜了看似无法战胜的困难。这使“我”第一次清晰的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二)1. 第一步:带着安慰的语气说,“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没有一丝着急、惊慌的样子,言外之意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一定能下来。
第二步:告诉我“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到的”。指导“我”怎么做,并鼓励“我”勇敢地走下了悬崖。总结:安慰——指导——鼓励。
2.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事情会比较简单,但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选择让孩子自己下来,让孩子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上,“我”确实从中得到了难忘的经验。这个父亲是很懂得怎样训练孩子的。他只给孩子以指导、鼓励,使这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路要自己走,不能总是让大人抱着,但在自己走的过程中,要从大人那里获得经验。
3.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教育的智慧的父亲。
(三)1.四个小伙伴的行为是不对的。但他们同样也是幼稚的孩童,他们并没有主观上的恶意。反而反应了生活的真实性。他们起了衬托“我”软弱、胆小的作用。
2.杰利是个懂事、重友情的孩子。对他的描写有多处伏笔,为行文作了铺垫。
(四)1.语言描写。表现了“我”胆小怕事的性格特点。
2.动作描写。三个词生动形象的写出“我”紧张、谨慎、丝毫不敢大意的心理,也写出了“我”行动的艰难。
3.词语:似乎能办得到 —顿时有了信心—信心大增 —巨大的成就感。
句子:“我不行!”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我能办得到的”。
作用:表明我在父亲的鼓励下,把困难一点点分解,并战胜它,才挽救了“我”的生命,而且使“我”今后也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三、1.以小见大,富含哲理。
文本记叙了作者八岁时爬悬崖遇险后经父亲帮助而脱险的全部经历。这件事在如今看来微不足道,但它对“我”人生的启示意义十分深远,即面对困难时不要产生畏惧心理,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分解的,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就不难克服了。文章同时也启发人们在生活中要勤于思考,善于感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生活中总结经验和智慧,这些经过思考所悟出的道理将会成为一笔让自己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
2.巧用伏笔,叙事周密。
本文脉络清晰,分为冒险、脱险、人生感悟三个部分。文中处处巧用伏笔,前后照应,叙事周密。如前面交代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巧设伏笔,后面才有别的孩子都爬上去了,唯独“我”卡在中间,上不去又下不来的情节。又如对悬崖的描写,既说明其险,又为“我”因胆怯而不能攀爬作了必要的交代。这样的前面埋下伏笔、后面进行照应的写法,使文章结构严谨。
3.心理描写,细腻传神。
当“我”爬上小山道时,“心惊肉跳”“吓得几乎晕倒”;当父亲指导“我”下悬崖时,“我”觉得“这似乎能办得到”;“我”成功走了第一步后“顿时有了信心”;又走了一步后“信心倍增”等,这些心理描写极为细腻,为表现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中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又如“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以诙谐之笔写出了“我”的胆小恐惧。
四、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说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五、示例:1.朋友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要懂得照顾弱小者。
2.教育孩子应注意培养他们自身的能力,而不是越俎代庖。
3.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是难免的,应学会正确面对。
4.遇到危险要冷静,寻找方法一步步解决,不悲观失望、失去信心。
【课堂测试】
1.xuàn qì 呻
2.悬涯 悬崖
3.A
4.心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表格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表格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检查预习,解读目标,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课题,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二次先学后教,第三次先学后教,第四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设计,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学案,探究学案,课堂测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