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高考热点05城镇建设与城市转型
展开热点05 城镇建设与城市转型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下图所示地区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8000余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 )
A.多极化发展,不同等级城市同步扩张 B.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
C.多核心发展,高等级城市迅速扩张 D.多极多核,城镇分散发展
2.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建设更加有序 B.地域文化特色更浓厚
C.对外开放程度更高 D.农业机械化水平更高
3.新时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②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
③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
④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
⑤大力发展中小城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1.B
2.A
3.C
【解析】
【分析】
1.
读图可知,该区域人口大于1000万的城市始终只有一个(注意图例信息的获取),符合“一极”;而500-1000万的大城市在2015年出现了两个,符合“多核”,其他中小城市明显增多,所以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B正确,AD错;相比而言,中小城市扩张速度更为明显,“高等级城市迅速扩张”描述不当,C错。故选B。
2.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一极多核”,所以大中小城市数量分布合理,城镇建设更加有序,而珠三角地区城市发展中,广州、深圳规模过大,不符合中心地理论,所以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建设更加有序,A正确;与地域文化特色关系不大,B错;珠三角地区对外开发程度也高,C错;该地区河网密布,耕地破碎,农业机械化水平并不是很高,D错。故选A。
3.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属于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并不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①错;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进城农民子女就学问题;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可以提高进城农民的就业技能,有利于促进进城农民就业;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可以为更多农民进城发展提供发展空间,②③⑤正确;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④错。故选C。
【点睛】
本题组难度较大,解题中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首先,注意图例信息的解读,明确人口大于1000万的城市在该区域中只有上海,从而确定“一核”这一关键信息;其次,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等级结构合理,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众星捧月”(“月”为上海,“众星”为各大中小城市,夜晚,既可以看见月亮,也可以看见“众星”);而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等级结构相对不合理,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众星伴日”(“日”为广州、深圳,“众星”为其他城市,白天,可以看见太阳,但很难看见“众星”)。
4.下图是采用手机信号定位获取的某市新建城区工作日人口分布变化示意图,图中甲地最可能是( )
A.办公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生态区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白天人口密度大,夜间人口密度小,最可能为办公区(注意关键词“工作日”。白天办公,夜间人们回住宅区休息),A正确;相比于办公区而言,商业区不是最可能的功能分区(商业区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交通最便利的地方),B错;住宅区白天人口密度小,夜间人口密度大,C错;该区域人口密度昼夜差异悬殊,且有轨道交通经过,不可能为生态区,D错。故选A。
【点睛】
闽南三角城市群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包含厦门、泉州和漳州3个地级市及所辖县区,下图是闽南三角地区1996~2017年部分土地平均相对地表温度。完成下面小题。
5.城市群易出现热岛效应,组成该区域热岛的主要是( )
A.耕地、建设用地 B.耕地、草地
C.裸地、建设用地 D.草地、裸地
6.1996~2017年该区域的( )
A.土地开发受到限制
B.裸地草地面积减少
C.植被覆盖率明显增加
D.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答案】5.A
6.D
【解析】
【分析】
5.
根据大气受热原理,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当地面温度明显增高时,气温上升,会形成热岛效应。图中地面相对温度明显一直处于正增长的是建设用地和耕地,所以组成该区域热岛的主要是耕地和建设用地,A正确。故选A。
6.
1996~2017年该区域的建设用地地表温度升高幅度一直最高,说明建设用地规模增加最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D正确。土地开发没有受到限制,A错误。草地先增温后降温,调节功能增强,说明面积先减少后增加,B错误。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林地、草地等植被整体覆盖率会出现下降,C错误。故选D。
【点睛】
草地植被丰富,湿度较大,地表比热容较大,升温速度较慢,对城市热岛效应具有抑制作用。
随着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通过推广社区农业化和城郊农业等方式,使农田散布于城市用地中,创造出一个清洁、高效的城市。如日本某科学城保留了大片农田,为城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和教育场所;法国在建设新城时引入农业景观.把农田作为绿地引入城内及城市周围,形成了“没有郊区的新城”。在城市中有意识地引入农田,使农田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回归,也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的新理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农田”与“城市公园”比较,“城市农田”的突出优势是( )
A.景观丰富,可吸引附近居民到访 B.水域广阔,能有效减轻城市内涝
C.污染较小,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 D.居民维护,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8.农田融入城市的首要目的是( )
A.保护原始农业环境 B.增强城市的自我服务功能
C.提供居民劳动场所 D.减少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
9.在“城市农田”中,适宜大规模发展( )
①育种基地②苗圃、果园③蔬菜基地④畜禽养殖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7.D
8.B
9.B
【解析】
【分析】
7.
农田主要是由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进行维护,而公园应由政府园林部门专人进行维护,故农田的运行成本低于公园,D正确。“城市农田”以种植业为主,景观较为单一,而公园具有观赏功能的景观更加丰富,A错误;农田主要功能为种植农作物,以土地为主,公园既包含土地景观也包含水域景观,故农田水域并不广阔,B错误;与公园相比,农田在种植时会施放化肥、农药等,有一定的污染,C错误。故选D。
8.
城市农田属于新型城市绿化理念下的一种用地,并不属于原始的农业环境,A错误;由于城市农田的存在,其种植的蔬菜、水果等产品可以直接供应给城市,从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供给服务,增强城市的自我服务功能,B正确;农田虽然需要人们去通过劳动维护,但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居民劳动而存在的,C错误;城市土地即使不建设农田也可以变成其他用地方式,并不会导致土地被浪费,D错误。故选B。
9.
“城市农田”理念中,农田是散布于城市用地中的,因此面积较小,地价较高,不适合开展大规模、污染重的类型,育种需要自然条件优越、污染较小、人为干扰小的地区,①不合适;畜禽养殖场污染严重,④不合适;苗圃果园、蔬菜基地单产值高、污染小,是城市居民必需的农产品,还能起到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的作用,因此②③可以大规模发展。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组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根据材料信息明确城市农田的含义,从而理解城市农田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城市农田的分布区域,因地制宜地布局其适合发展的作物类型。
目前“收缩型城市”还没有科学的定义,但人口流失是一个重要指标。据统计,中国293个地级市中,2014~2017连续四年出现人口净流出的“瘦身”城市有26个,东北是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下表为东北三省收缩型城市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区 | 收缩型城市个数 | 收宿型城市 |
黑 | 8个 | 绥化、齐齐哈尔、鸡西、鹤岗、七台河、黑河,伊春 |
吉 | 7个 | 吉林、白城、白山、松原、四平、通化、辽源 |
辽 | 6个 | 锦州、鞍山、抚顺、本溪、阜新、丹东 |
10.东北三省收缩型城市及其导致“瘦身”的主导原因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鸡西—林业发展之困
B.伊春—煤炭资源枯竭
C.鞍山—钢铁之都没落
D.抚顺—大城市病严重
11.收缩型城市要正视“瘦身”积极“强体”,要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凸显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下列“强体”城市的优势和特色正确的是( )
A.河南郑州:交通优势
B.海南三亚:文化品牌
C.江苏昆山:边境位置
D.浙江义乌:生态环境
【答案】10.C
11.A
【解析】
【分析】
10.鸡西、抚顺都是因煤炭资源枯竭而衰落,AD错误。伊春是林业发展之困,B错误。鞍山是我国著名钢都,其导致“瘦身”的主导原因是钢铁之都没落,C正确,故选C。
11.郑州是我国铁路枢纽,交通优势突出,A正确。三亚对应的是生态环境好,浙江义乌是以小商品批发为文化品牌,江苏昆山因科技优势强体,BCD错误。故选A。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其部品部件的生产对技术、 设计、资金等要求较高。2016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提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和现场浇筑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的主要优点是
①施工工期较短②施工污染较小
③建筑造价较低④节约能源资源 ⑤抗震性能较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的区城是
A.常住人口介于5 -20万人的微小型城市 B.常住人口小于50万人的东部沿海城市
C.常住人口超过300万人的中西部城市 D.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城市群
14.关于发展装配式建筑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
B.促进建筑产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
C.有效抑制大中型城市住房价格快速上涨
D.提升建筑产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
【答案】12.B
13.D
14.C
【解析】
【分析】
12.由题可知,装配式建筑是工厂化生产预制构件,再按照设计进行组装的建筑方式。组装过程不需要经过凝固期,组装速度快,①施工工期较短;不进行现场浇筑,粉尘污染、噪音污染等②施工污染较小;工厂化生产构建,能源利用效率高,④节约能源资源;①②④正确,B正确。由题中“其部品部件的生产对技术、 设计、资金等要求较高”可知,③装配式建筑造价较高;构建间进行后期装配,建筑物标准和现场浇筑一样,都符合相应的抗震标准,⑤抗震性能相当。③⑤错误,ACD错误。故选B。
13.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城市群经济发达,资金实力强,技术水平高,具有生产装配构建的设计、生产条件。该地区环保要求高,装配式建筑施工占用空间较小,环境污染小,建设周期短,可以降低建设成本,D正确。其他地区科技条件差,建筑市场有限,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ABC错误。故选D。
14.有利于推进建筑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装配式建筑技术含量高,利于建筑物提高舒适度、艺术美感等,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A说法正确。工厂化生产建筑构件,有利于促进建筑产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B说法正确。装配式建筑虽然建设周期短,可以降低建设成本,但建筑构件成本较高,总建筑成本相对较高,对有效抑制大中型城市住房价格快速上涨作用有限,C说法错误。装配式建筑建设周期短,提升建筑产业生产效率;工厂化生产构件,产品质量易于检测,有利于保证质量安全,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建筑构件生产技术含量高、成本高。
二、多选题
根据《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发展报告》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 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4.77%提高至59. 58%。截止2018年末,甘肃省常住人口为2637. 26 万人。图甲为“2014—2018 年甘肃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图乙为“2018年甘肃省各市(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甘肃省常住人口城镇化( )
A.和全国相比,速度较慢 B.和全国相比,水平较低
C.河西地区水平总体较低 D.陇南地区处入中期阶段
16.关于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空间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省域内城镇化差异与各地的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有关
B.部分城市已出现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
C.河西地区实现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的空间潜力最大
D.空间分布特征反映出各市(州)产业集聚的程度
17.嘉峪关市城镇化率高达90%以上的原因有( )
A.行政区划特殊 B.第二产业比重大
C.地理环境优越 D.基础设施完善
【答案】15.BD
16.AD
17.AB
【解析】
【分析】
15.
从题中数值分析,甘肃省常住人口城镇化2018年约为48%,和全国水平59.58%相比,水平较低,B正确。陇南地区多在40%左右,处于中期阶段,D正确。图中无全国城镇化历年变化,无法对比增长速度,A错误。河西地区水平总体较高,C错误。故选BD。
16.
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呈正相关,省域内河西走廊地区经济较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化差异与各地的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有关,A正确。我国城镇化水平还较低,没有出现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B错误。河西地区水资源不足,实现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的空间潜力较小,C错误。产业聚集程度越高,人口越向城镇集中,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反映出各市(州)产业集聚的程度,D正确。故选AD。
17.
由图可知,嘉峪关市面积较小,乡村区域较小,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行政区划特殊,A正确。乡村区域面积较小,主要发展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比重大,嘉峪关市城镇化率高,B正确。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理环境优越性较差, 基础设施不完善,CD错误。故选AB。
【点睛】
城镇主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城镇化水平受工业化水平影响较大。
2020年6月,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湖州举行。图为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群,该区域按照国土开发强度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三种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按照国土开发强度推断( )
A.上海将率先转变空间开发模式,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B.南通将强化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严禁扩大产业和城镇空间
C.安庆市将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实施城镇点状集聚开发
D.杭州市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兴建宾馆等基础设施
19.此次论坛可能达成的意向有( )
A.促进安徽重工业向浙江转移 B.限制区域间人才流通与交流
C.加强卫生应急领域深度合作 D.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互联互通
【答案】18.AC
19.CD
【解析】
18.
从图的信息可知,上海属于优先发展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出现阶段性饱和,土地等资源有限,必须要转变空间开发模式,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A正确。南通是重点发展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有较大发展空间,可以扩大产业和城镇空间,B错误。安庆属于限制发展区,应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实施城镇点状集聚开发,C正确。杭州市主要属于限制发展区,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兴建宾馆等基础设施不可取,D错误。故选AC。
19.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战疫一盘棋.夺取双胜利”,加强卫生应急领域深度合作是其中的共同意向之一,C正确。论坛就加强三省一市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入探讨,包括基础设施的推进互联互通,D正确。促进安徽重工业向浙江转移,限制区域间人才流通与交流不是论坛的共同意向,AB错误。故选CD。
【点睛】
本题考查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相关内容,内容新,涉及热点和时事内容,解题要注意当前的热点时事,了解时事背景。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三、综合题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来西亚曾为世界最大的锡精矿生产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20世纪80年代,该国锡矿资源枯竭,最大的锡矿坑积水成湖,周边矿场废置。自1990年起,利用该矿坑湖和废置矿场,陆续建起集主题公园、高尔夫俱乐部及球场、酒店和度假村、购物中心和商业城、国际会展中心、高档住宅区等为一体的休闲城。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闲中心。下图示意该休闲城的位置。
(1)估算该休闲城至吉隆坡市中心和国际机场的距离,说明其位置优势。
(2)说明废置矿场和矿坑湖为建设该休闲城提供的有利条件。
(3)该休闲城定位高档。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背景出发,分析该休闲城主要的客源市场。
(4)该休闲城规模大,集休闲娱乐、体育、会展、购物、酒店、住宅等于一体。简述这样的模式对吸引消费者的作用。
【答案】(1)距吉隆坡市中心约20千米,距国际机场约40千米。离两地距离较近,临高速公路(交通方便,用时短),方便吉隆坡市民和外地(国外)游客前往。
(2)废置矿场土地价格低,拆迁方便、投入低;矿坑湖水面较开阔,可作为休闲城环境景观营造的核心。
(3)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休闲需求和休闲层次要求急剧提升,吉隆坡是首都,高消费人口集中,是最直接的客源地,国内其他地区也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密切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国际(政务、商务等)人员和游客,且休闲城高档具有品牌效应,因此,国际高消费人群成为重要的客源群体。
(4)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服务全面且水平高,接待能力强。
【解析】
【分析】
通过分析第三产为服务的发展,考查学生对“第三产业发展”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详解】
(1)从图中的比例尺可以看出,休闲城至吉隆坡市中心约1厘米,距吉隆坡市中心约20千米,休闲城至国际机场约2厘米,距国际机场约40千米,离两地距离较近,图中有高高速公路连接,临高速公路,交通方便,速度快,用时短,方便吉隆坡市民和外地(国外)游客前往。
(2)该国锡矿资源枯竭,周边矿场废置,废置矿场土地价格低,拆迁方便、投入低;最大的锡矿坑积水成湖,矿坑湖水面较开阔,可作为休闲城环境景观营造的核心。
(3)消费人群主要来自国内和国外,分别从两方面进行说明。马来西亚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休闲需求和休闲层次要求急剧提升;吉隆坡是首都,为该国的经济中心,高消费人口集中,是最直接的客源地,国内其他地区也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闲中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密切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国际政务、商务等人员和游客,且休闲城高档具有品牌效应,因此,国际高消费人群成为重要的客源群体。
(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消费的要求提高,需要多样化的消费,集休闲娱乐、体育、会展、购物、酒店、住宅等于一体可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服务全面且水平高,接待能力强,能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促进消费者的进一步消费。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粤港澳区域简图,图中的珠江三角洲河网纵横,三江汇集,八口入海,平原上镶嵌着片片洼地。
材料二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的化工、玩具和电子装配等工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其中粤东山区M县产业结构中2009年和2016年第一产业比重分别占29.8%和22.4%。
材料三 粤港澳大湾区是以珠江口为核心,由广州、佛山、深圳等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十三五”期间,广东重点打造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通过地铁、轨道交通、城际列车、高速公路、高铁、航空、水运等多种方式,实现广州与珠三角各市1小时通达,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各市陆路2小时通达、与周边省会城市陆路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
(1)分析珠江三角洲河道分汊多的自然原因。
(2)说明珠三角传统工业向粤东、粤北、粤西等区域转移的主要原因。
(3)推测工业转入对M县的城镇化进程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4)评价港珠澳大桥等交通线路的建设对珠三角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1)三江汇集(上游流域面积大)带来大量的泥沙;河口流速慢,泥沙淤积,形成众多沙洲(沙岛);河口地势有一定起伏,促使河道分汊较多。
(2)劳动力价格上涨(劳动力短缺、工资上涨);地价上涨;环境污染控制费用增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变化)。
(3)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流动;工业转入加快城镇工业新区的建设,促进城镇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多,加速M县城镇化进程。
农业比重降低有利于生态退耕,减轻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而传统工业规模的扩大会造成环境质量的下降(环境污染加重)。
(4)交通方式多样化发展与布局,形成了区域综合交通网;交通线路不断延伸和拓展,区域联系更为密切;完善的交通运输条件,有利于区域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便捷的交通运输网,利于物流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粤港澳地区为区域背景,考查地貌成因、产业转出的原因、产业转入对城市化与环境质量的影响、交通建设在区域发展中的积极意义。
【详解】
(1)由图文分析可知,珠江三角洲处于河口地带,东、北、西三江汇聚,从上游带来了大量泥沙,到达河口后地势趋平、水流减缓、泥沙淤积,易形成多个沙洲,同时河口区域地势有一定起伏,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河道容易分叉。
(2)从材料中得知,传统产业多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其转出的原因主要包括劳动力成本上涨、地价房租上涨、环境要求提高后控制污染的费用增加、原来的优惠政策取消,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
(3)城市化进程可以通过人口迁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增多等方面分析。对环境质量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上,传统工业转入可能会加重环境污染,使环境质量下降,同时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出则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减轻山区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
(4)区域经济发展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改进交通加强区域联系,促进区域发展。结合本题的设问及试题材料,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首先交通自身方面表现为运输方式的多元化,可构建综合交通网;其次便捷的交通网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费用,节省生产成本;而且交通的改善,能加强区域联系,促进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合理分工与合作。
【点睛】
22.成渝城市群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处,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并称为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成渝城市群坐落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以丘陵、山地、盆地为主。天然气储量丰富,页岩气、铜矿、铝土矿、硫铁矿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018年常住人口约9500万,占全国6.8%。区域内产业休系完备,拥有庞大的熟练产业工人群体。近年来,成渝城市群积极承接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的产业转移,如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纺织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努力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 产值比重(%) | 产业结构偏离度 | ||
| 上海市 | 重庆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
第一产业 | 0.3 | 6.8 | -0.03 | -0.2 |
第二产业 | 29.8 | 40.9 | -0.01 | 0.15 |
第三产业 | 69.9 | 52.3 | 0.04 | 0.05 |
城镇化率 | 88.1 | 65.5 |
|
|
(注:产业结构偏离度=产值结构比重-就业结构比重。当偏离度=0,说明该产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当偏离度<0,说明该产业存在剩余劳动力,应向其他产业转移:当偏离度>0,说明该产业应当吸纳更多劳动力)
(1)简述促进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矿产资源特征。
(2)比较2018年上海市和重庆市三大产业结构的异同点。
(3)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角度,分析重庆市城镇化率低于上海市的原因。
(4)近年来,成渝城市群积极承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产业转移,将现代制造业作为其发展重点,评价这一发展措施的合理性。
【答案】(1)特征: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数量多,分布广泛;整体东部多,西部少;东北部以天然气为主,东南部天然气、盐矿、煤矿、铜矿等均有分布。
(2)相同:第一产业占比最低,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都为三二一模式不同:重庆第一、第二产业占比都高于上海,第三产业占比低于上海。
(3)原因:重庆第一产业偏离度为-0.2,上海为-0.03,说明重庆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远多于上海,农村人口过多;重庆第二产业偏离度为0.15,上海为-0.01,说明重庆工业劳动力缺乏,城市工人数量不足,上海工业人口基本饱和,略微过剩;城市化率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重庆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上海农村人口少城市人口多,因此重庆城市化率低于上海。
(4)合理性:成渝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资源能源充足,有利于现代制造业发展;有利于促进成渝地区制造业经济发展,提高当地GDP;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工业经济,促进城市化进程;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当地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让出空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地区生态。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化、产业转移等相关考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
(1)结合材料读图分析,整体特征: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数量多,分布广泛,整体东部多,西部较少;具体特征: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铜矿、煤矿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盐矿主要分布在中部。
(2)读取表中数据分析,两市产业结构相同点表现在都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比重最低,产业结构都表现为三二一模式;不同点表现在上海第三产业比重高于重庆,第一、第二产业比重都低于重庆。
(3)城镇化率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结合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概念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重庆第一产业偏离度为-0.2,上海为-0.03,说明重庆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远多于上海,农村人口过多;重庆第二产业偏离度为0.15,上海为-0.01,说明重庆工业劳动力缺乏,城市工人数量不足,上海工业人口基本饱和,略微过剩;两城市的第三产业偏离度数值均为正值,相差不大,说明两城市服务业劳动力数量都比较缺乏。由以上分析可知,重庆农村人口更多,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大,上海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更大,因此重庆的城镇化水平低于上海。
(4)该问题可以从成渝城市群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有利条件和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有利条件方面:成渝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政策的支持。产生的积极影响方面:有利于促进成渝地区制造业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进程;也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点睛】
12 新型城镇化-【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这是一份12 新型城镇化-【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12新型城镇化-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docx、12新型城镇化-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05 建设交通强国-【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这是一份05 建设交通强国-【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5建设交通强国-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docx、05建设交通强国-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05 美丽中国建设-【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这是一份05 美丽中国建设-【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5美丽中国建设-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docx、05美丽中国建设-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