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8006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8006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80061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卷版),共7页。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题。
图2
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
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
36.(2019年北京卷·节选)【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8分)
13.(2019年天津卷·节选)【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1)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6分)
国家已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2019年高考模拟题】
(浙江省2019年3月绍兴市选考科目)河南省安阳市林州石板岩镇,地处太行山南端,海拔800~1736米,自然风光优美。下图为石板岩镇石板岩村布局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村落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
C.岩石D.河流
2.出入石板岩村公路线的形态特征呈
A.棋盘式B.网络状
C.条带状D.“之”字形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领军考试”2019届高三第四次测评)“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约1.2至2.0米,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为中心布局,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图1为岭南地区村落“梳式 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采光和防风B.通风和排水
C.御寒和防沙D.防潮和防盗
4.岭南地区民居其前后建筑之间空隙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人多地少B.地高林密
C.河宽岸窄D.船多车少
5.岭南地区民居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主要是为了
A.灌溉农田B.取水防火
C.生活供水D.防御洪灾
(宁夏银川市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悬空寺修建在山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距地面高约60米,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悉空寺面朝恒山、背侍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寺庙建筑选址奇妙,是一个“太阳晒不着”的清凉地方。下左图为悬空寺近照,下右图为悬空寺位置图。据此完成6—7题。
6.悬空寺选建在高出谷底近百米的峭壁中部,原因是
A.避免山洪威胁B.便于生活取水
C.易于寺庙维护D.便于获取木材
7.“太阳晒不着”日照时间短是因为
A.崖壁植被茂密B.崖壁陡峭
C.三面环山D.面西而立
(陕西省汉中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读我国某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8—9题。
8.图中铁路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A.沿山脊分布B.沿河谷分布
C.沿等高线分布D.沿纬线分布
9.图中东段铁路由原来的南线改为现在的北线,其主要目的最可能是
A.裁弯取直,提高车速B.经过河流少,减少投资
C.靠近河流,可水陆联运D.减小对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10.从图中居民点分布特点推测,该地易发
A.洪水B.地震
C.干旱D.风暴
(安徽省黄山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白格滑坡位于金沙江右岸(西岸),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滑坡区岩土体两次发生滑坡,形成的破碎岩体沿河谷西岸斜坡直冲而下,进入金沙江并继续向东岸运动,受到东岸(左岸)山体阻挡,最终依地势停积,堵塞金沙江并形成滑坡坝和堰塞湖。下图为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提供的滑坡发生前的影像数据(左图)和两次滑坡发生后利用无人机航拍获得的影像数据(右图)。据材料和图回答11—13题。
11.据材料推断滑坡形成的自然因素为
①断裂带中的岩体破碎、裂隙发育 ②岩性坚硬的岩体
③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形 ④工程开挖边坡
⑤暴雨多发或异常的强降雨 ⑥人类活动强度大
⑦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差 ⑧冻土深厚,冻融频繁
A.①②③⑧B.①③④⑦
C.②③⑤⑧D.①③⑤⑦
12.按时间先后,下图中堆积物位置变化的顺序是
A.cabB.bacC.abcD.acb
13.滑坡形成的堰塞体,应急处置一般要在堰塞体上人工开挖导流槽(基本与原来河道方向一致),其目的是
A.防止滑坡的再次发生
B.主动降低上游堰塞湖溃决风险
C.降低河流的含沙量,防止堰塞湖泥沙淤积
D.平整堰塞体,便于后期进行绿化和整治环境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学考选考)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左图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下右图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
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
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16.(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海拔地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地处欧亚大陆内部的天山山地冰川广泛发育,上万条面积大小不一的冰川为周边地区的人类活动提供了水资源保障。下图为近50年来天山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面积的冰川的变化统计。
(1)据图,归纳天山冰川变化的总体特征。
(2)简析天山冰川出现退缩的气候背景。
(3)推测天山冰川消融导致原冰川覆盖区域气温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4)有人认为天山冰川退缩会增加当地河流的径流量。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分层训练解密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共33页。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07人口,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该县最可能位于A,与纯粹性社区相比,交融性社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07人口(答案版),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该县最可能位于A,与纯粹性社区相比,交融性社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