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不包括,据图可知,下列地区地壳最厚的是,关于该环流,说法正确的是,图中a风带的盛行风向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韩城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3.第I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卷不回收。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泰坦”星是土星最大的卫星,比冥王星的体积、质量还要大,其公转周期为15天22小时,并且有稠密的大气,曾被科学家怀疑有生命存在。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天体系统与“泰坦”星和土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属于同一级别的是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2.科学家怀疑“泰坦”星有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可能是“泰坦”星A.是土星最大的卫星 B.公转周期适宜C.有稠密的大气 D.距土星的距离适中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羲和号”太阳探测器是一枚运行在距离地球表面高度517千米、倾角98°,距离太阳长达8光秒的远程对日望远镜。右图为太阳的外部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题。3.“羲和号”太阳探测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光球层耀斑区温度低于周边 B.日冕物质抛射损坏地球电网C.色球层黑子释放带电粒子流 D.光球层的厚度远大于日冕层下图为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4.据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整体分布特征是A.西北多,东南少 B.由南向北减少 C.东多西少 D.分布较均匀5.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不包括A.地势高,空气稀薄 B.晴天多,日照时间长C.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 D.冰川广布,雪山连绵下图为“印度至准噶尔一线的地势及莫霍面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据图可知,下列地区地壳最厚的是A.印度 B.西藏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7.下列有关地震波经过莫霍面时速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自地表向下经过莫霍面时纵波完全消失、横波速度突然下降B.地震波自地表向下经过莫霍面时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C.地震波自地表向下经过莫霍面时横波、纵波速度都明显增加D.地震波自地表向下经过莫霍面时横波、纵波速度都明显下降读“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下图),完成8~9题。8.如果在图中某地布局化工厂,为减少化工厂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布局在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9.关于该环流,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在白天 B.发生在夏季 C.郊区比市区温度高 D.市区比郊区多雨多雾右图为某节气前后某半球近地面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图中a风带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11.图示季节A.罗马高温多雨 B.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汛任务严峻C.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北季风影响 D.南极科考迎来黄金时期下图为某年11月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地面天气图。读图完成12~13题。12.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A.甲地气压最高 B.乙地风力最大 C.丙地雨雪交加 D.丁地气温最高13.下列四地中,吹偏北风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下图为某地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14.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15.图中数字②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其突出的地理意义有①将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陆地 ②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更新③是影响气候的决定性因素 ④塑造地表形态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客轮在横渡大西洋时,因撞上冰山而沉没。右图为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16.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的海域可能位于A.①海域 B.②海域 C.③海域 D.④海域17.关于图中甲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秘鲁渔场的形成有关 B.对沿岸地区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C.加快船只航行的速度 D.流经地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下图为北半球局部地区海陆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18~19题。18.造成①一⑥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因素 D.人类活动19.图中各地气候的形成与西风带有密切关系的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⑤ D.③⑥秋季,由于气温下降和昼长变短,叶片中叶绿素下降,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显现出来,这是落叶阔叶林变红的原因。下图为我国红叶常年最佳观赏期示意图。据此完成20~21题。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影响树叶变红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B.同纬度地区,最佳观赏期相同C.新疆红叶常年最佳观赏期晚于北京 D.东部地区,由北向南最佳观赏期变晚21.我国东部地区,红叶常年最佳观赏期不同,反映了A.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布现象读我国南方某地村落的平面形态示意图(下图),完成22~23题。22.该村落所在地的地形最有可能是A.平原 B.高原 C.丘陵、山地 D.盆地23.下列有关该村落形成这种分布形态的原因的叙述,不可能的是A.依山傍水,制造景观 B.交通便利.有利联系C.耕地数量少,地块小 D.靠近水源,利于农耕位于四川西部的雅西高速(雅安至西昌)被称为“天梯高速”。雅西高速下图所示路段由特大桥P连接的双螺旋形状构成。据此完成24~25题。24.图示路段建设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是A.气候炎热 B.风沙漫天 C.冻土深厚 D.地质复杂25.雅西高速图示路段设计成双螺旋形状可以A.减少跨越河流 B.避开高大山体 C.减缓路面坡度 D.降低工程造价陕西省气象台2021年12月23日09时30分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较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3日晚上至26日,陕西省有一次大范围降温、吹风天气过程。在此过程中日平均气温陕北、关中西部、秦岭山区、陕南东部下降8~10℃,局地可达10~12℃,关中东部、陕南西部下降6~8℃左右。据此完成26~27题。26.本次寒潮的发源地可能是A.我国东北地区 B.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C.日本海 D.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27.寒潮带来的影响可能有①诱发台风、洪涝灾害,造成交通受阻、农作物受损②寒潮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差③低温是“天然杀虫剂”,可减轻病虫害④雨雪天气,可缓解旱情,增加土壤水分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8.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①东南多,西北少 ②西北多,东南少③夏秋多,冬春少 ④冬春多,夏秋少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读表完成29~30题。项目甲乙生活用水量(立方米/人·年)7020生产用水量(立方米/人·年)5401750农田灌溉用水量(立方米/亩·年)4461352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570400029.关于甲、乙两地区水资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水资源短缺 B.乙地区生活用水比重比甲地区大C.甲地区水资源利用率低 D.乙地区生产用水比重比甲地区大30.为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乙地区应A.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B.调整农业结构,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调整用水结构,增加生活用水 D.修建调水工程,补充甲地用水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40分)31.(10分)下面图甲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乙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这天,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对应图乙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的__________位置,此后的三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__(填“南”或“北”)移动,韩城市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4分)(2)图甲所示时刻,A地的夜长是__________小时,C地的昼长是__________小时。(2分)(3)图甲所示时刻,A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时。(2分)(4)图甲所示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填正确项的字母代号)。(2分)A.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B.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地区 D.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32.(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市最高的山峰。地理学家杨逸畴先生这样描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历来以陡峭险峻著称…雅鲁藏布江下游绕南峰急拐弯南流,构成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1)说出多雄拉的构造地貌类型并解释其成因。(4分)(2)分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深的原因。(4分)33.(10分)读有关大气中C02含量及海平面变化统计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材料指出近150年来大气中C02含量和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2分)(2)简述大气中C02含量变化对气温产生影响的原理。(4分)(3)分析近150年来全球气温变化对我国江苏农业生产领域可能产生的影响。(4分)34.(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雪线指常年积雪的下界,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坡度陡缓等。天山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大致呈东西走向,全长2500千米,南北平均宽250~350千米,最宽处达800千米以上。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大致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右图示意天山部分垂直自然带谱。(1)说出图中甲代表的自然带名称,并说明理由。(4分)(2)比较天山南坡与北坡垂直自然带数量和类型的差异。(4分)(3)比较天山南北坡雪线的高低,并说明理由。(4分)韩城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1.A 2.C 3.B 4.A 5.D 6.B 7.C 8.C 9.D 10.A 11.B 12.A 13.A 14.D 15.C 16.A 17.D 18.B 19.A 20.D21.B 22.C 23.A 24.D 25.C 26.B 27.C 28.B 29.D 30.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40分)31.(10分)(1)夏至日 ① 南 昼渐短,夜渐长(4分,每空1分)(2)12 16(2分,每空1分)(3)6 10(2分,每空1分)(4)A(2分)32.(8分)(1)构造地貌类型:背斜谷。(2分)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外力侵蚀而形成谷地。(2分)(2)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岩层受挤压隆起,地壳不断上升,形成高大的山体;(2分)流水不断向下侵蚀,形成幽深的峡谷。(2分)33.(10分)(1)近150年来大气中C02含量持续增加;(1分)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1分)(2)大气中02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偿还给地面,对近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使近地面气温呈上升趋势。(4分,每点2分)(3)海平面上升,沿海耕地面积可能减少;气温呈上升趋势,热量呈增加趋势,亚热带和暖温带农业分界线可能北移;热量条件的变化导致降水的变化,可能使作物品种、农业产量等发生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增多,水旱等灾害可能增多,导致农业减产等。(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4.(12分)(1)温带荒漠带。(2分)理由:天山位于中纬度,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麓自然带与水平带一致。(2分,每点1分)(2)天山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比北坡少;(2分)天山北坡有山地针叶林带,而南坡缺失。(2分)(3)天山北坡雪线比南坡低。(2分)理由:天山北坡为阴坡,且纬度比南坡高,气温低;北坡受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雪)较多。(2分,任意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文件包含试题docx、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PDF版),文件包含试题pdf、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有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