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示范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8009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2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示范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8009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2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示范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8009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2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示范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80093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2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示范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80093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2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示范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80093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2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示范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80093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2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示范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80093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思考:麦哲伦船队哪段航程是逆风航行?哪段航程最为轻松? 为什么船队在经过30°S附近海域时十分艰难?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远航、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和郑和七次下“西洋”,都是靠风力乘帆船,完成了人类历史的伟大壮举。但是,他们的航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连续多日乘风破浪;有时却风平浪静、无丝毫风。在无风时,他们只能将船停泊下来,等候着风的降临,而且一等可能是几天甚至几十天。航海家们经过多次航行,发现30°纬度附近总是无风,帆船进入该海区无法航行,在海上的贸易中受到极大影响。那时,帆船除装载一般货物外,还装运许多马匹到美洲大陆。对于一般货物,早点、迟点运到目的地没多大问题,可是对活生生的马匹来说,麻烦事就大了。由于草料和淡水的不足,马匹相继死掉,马肉又吃不完,所以不得不把马肉投进大海里喂鱼。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无风的30°纬度称为“马的死亡线”,也称为“马纬度无风带”。
思考:这一地区为什么常常出现无风、闷热的天气?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思考: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由于“热力因素”引起的大气环流呢?什么大气环流?
一定存在。不同纬度所获得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热量差异。 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
思考:假设地球表面师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什么?
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中纬度与高纬度环流圈
气压带(7个):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风带(6个):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思考:归纳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热力原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原因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多阴雨天气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多晴朗干燥天气
2.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及影响
思考: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及影响下的天气。
风带的风向规律: 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
思考:归纳风带的风向规律。
麦哲伦带领的帆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船队经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时,风大浪高。船队进入30°S附近海域时,平静无风,炎热少雨。离开该海域后,沿途一直吹着东南风。后来,东南风渐渐减弱,进入赤道附近海域时,风平浪静。 思考:麦哲伦船队哪段航程是逆风航行?哪段航程最为轻松?为什么船队在经过30°S附近海域时十分艰难?
麦哲伦船队航行至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时受盛行西风影响,船队逆风航行;航行至30°S附近海域时,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平静无风,加之天气炎热,航行十分艰难;船队航行至东南信风带时,顺风航行,这段航程最为轻松。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思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原因及规律。
材料: 地球仪、透明胶布、不同颜色的纸条。 要求: 1.把纸条剪成箭头形状,箭头指向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 2.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纸条表示上升气流、下沉气流、高空气流和近地面气流; 3.制作南半球的三个环流圈。
1.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关于甲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北移,夏季北移 B.气温低,气流下沉C.控制地区昼夜温差小 D.控制地区降水稀少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完成2~3题。2.图中字母a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3.图中字母b表示的风带的风向是A. ↗ B.↘ C. ↖ D.↙
4.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都是A.向西南飘扬 B.向东南飘扬 C.向西北飘扬 D.向东北飘扬
5.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在发现美洲大陆之后,欧洲航海家和商人们架起帆船往返于欧美两个大陆之间,忙碌于商贸之中。此时的航海由于没有机器作动力,因而必须借助于风力,由于低纬度海域,常年吹拂着东风,所以欧洲人很快掌握了这个规律,乘风破浪往来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同各大洲进行着国际贸易,英国人则干脆把这种风叫“贸易风”。 材料二 1942年,日本搞了一次“风战”。根据日本军事所象学家荒川秀俊的建议,日本“动员”学生制作“气球风船”,使用定时装置携带燃烧弹飞向高空,两三天后飘到美国降落,使得美国森林大火此起彼伏,防不胜防。美国政府莫明其妙,为捉拿纵火“怪客”,曾派大批人员去森林里昼夜监护。
(1)材料一中提到的“贸易风”是全球风带中的哪种风?(2)日本的气球是如何飘到美国的?(3)人们在航海、军事、建筑等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考虑风向、风速带来的影响。你了解多少?试举例说明。
例如:郑和下西洋来去时间的选择,考虑了利用风向;南极、北极科考站的建设应避开极地东风带等
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
日本和美国都处于中纬度,从日本到美国顺风而行,正好借助盛行西风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示范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引入,海陆气压中心,季风环流,亚洲东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北季风,东南季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按照方位描述地理分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优质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圈环流,中纬环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说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程标准,导入新课,思考题,大气环流概述,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二三圈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东北信风,低纬环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