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技法指导—(2.5)文言实词之“偏义复词”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技法指导—(2.5)文言实词之“偏义复词”第1页
    【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技法指导—(2.5)文言实词之“偏义复词”第2页
    【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技法指导—(2.5)文言实词之“偏义复词”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技法指导—(2.5)文言实词之“偏义复词”

    展开

    这是一份【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技法指导—(2.5)文言实词之“偏义复词”,共8页。
    【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2.5)文言实词之偏义复词必备知识+方法技能 考情简述考纲中要求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为B,当然熟练掌握和积累一定数量的重点文言词汇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常考文言实词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等5大类,其中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偏义复词相对较少。今天我们总结偏义复词相关知识点及用法,供同学们学习备战高考使用关于中学阶段的偏义复词(包括最新高中统编教材和初中统编教材),我们会在实词积累系列中陆续推出,为同学们提供最全、最系统的相关内容,敬请期待! 概念阐述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是文言文中两种特殊的词汇现象,都多为双音词。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起到构词的作用。同义复词指的是意思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该如何区分、理解这两种词汇现象呢? 必备知识偏义复词的构成的形式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1)他常在背地里褒贬别人褒贬是反义词,此处只取的意思(2)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白头吟》)东西是反义词,此处只取的意思,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3)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的意义(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的意思(5)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鹧鸪天·送人》)这里的离合悲欢是偏义复词。离合只取字义,悲欢只取字义。整句话意为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之意(2)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摄 (《荆轲刺秦王》)指南方少数民族,夷指西北方的少数民族。文中指的是北方,所以蛮是强调夷,意思偏重于夷。(3)言其利害。(毛遂自荐)利害偏的还是利。(4)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之意 辨析方法一、辨析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的方法1.从词语构成的角度辨析顾名思义,构成同义复词的两个语素,它们的意思或相同或相近。如《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指女方的父亲,指男方的父亲,二者意思相近,合成婚姻一词,指儿女亲家。再如《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意思完全相同,都指学校,理解庠序时,只按照其中一个的意思理解即可。构成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意思相近或相关,但多数相对或相反。如《鸿门宴》: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意思相对,一指出去,一指进来,从语义看,出入偏用义,是衬字。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是诸侯的封地,代指国家,是大夫的封地,代指大夫,这里的国家偏用义,是衬字。2.从能否与其他词组合的角度辨析同义复词的两个语素间可以插入另外两个语义相近或相关的语素,从而构成一个短语。如《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追逐同义复词,两个语素间插入语义相同的两个语素,句中四个语素一起构成短语追亡逐北。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间不能插入其他的语素。3.从与现代汉语比较的角度辨析同义复词的两个语素,其中一个的意思虽然现代汉语里还有,但是已经不再常用;甚至有的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同,或相差甚远,或完全不用了。如《寡人之于国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意思都是斧子,但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已不再使用。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其中一个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已经不存在了。如《短歌行》:契阔谈䜩,心念旧恩。”“的意思是投合的意思是疏远,这一意思在现代汉语里已不存在了。从语境意思看,契阔偏用义,是衬字。再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分别指公公和婆婆,但婆婆这一意思现代汉语里也不存在了,公姥偏用义,是衬字。4.从有无通假字的角度辨析同义复词的两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语素,其中一个语素可能有通假现象。如《荆轲刺秦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诀别的意思;也是辞别、诀别的意思。辞决同义复词,理解为辞别。再如《荆轲刺秦王》: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震慑、威慑的意思;惧怕的意思。二者意思相近,合成同义复词振怖。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一般没有通假现象。5.从语境意思的角度辨析同义复词的两个语素相同或相近,可以根据一定的语境确定其具体的意思。如《过秦论》: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古代军队编制,以五人为,二十五人为,二者语义相关,根据语境意思,行伍可理解为军队。再如《鸿门宴》: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语义相同,都是指喝酒所用的酒器,根据不胜的语境看,杯杓可理解为酒力偏义复词两个语素的语义尤其在相关、相对或相反的情况下,需根据语境确定其偏义。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分别是劳作和休息的意思,意思相对,从语境看,应是昼夜不停地劳作,偏用义,是衬字。再如《鸿门宴》: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分别指车子和马,意思相关,从语境意思看,沛公舍弃的应是二、辨析偏义复词的方法1.从语境中辨析在特定语境中,词语的运用要符合句子的语境,因此,是否是偏义复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中的 出入,结合前文语境可知其偏指2.从语法角度辨析通过分析词语在语句中充当的语法成分加以判断。如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 孔崔东南飞并序》),从句中的分析,与之搭配的应是而不是,由此可以判定作息偏指3.区别同义复词和语素意义相似的偏义复词同义复词指的是词义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 连用,两者词义相近,都是指责别人的过错或短处的意思。同义复词,构成词语的两个语素在句中两者的意义都有所保留。意义相似的偏义复词,两个语素的词义有交叉,但外廷不同,翻译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4.区别语素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偏义复词和语素意义相反的两个连用实词无毛羽以御寒暑( 《汉书刑法志》)与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前一个例子中的寒暑是偏义复词,偏指;后一个例子中的寒暑是两个单音词,兼有”“的意思,是两个实词连用。      综合练习 【题目】选择类1.下列各句中,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复词 )     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偏义复词 )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互文)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复词 )     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偏义复词 )     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昼夜勤作息:劳作和休息  事事四五:遍    刘夙疾病:被缠绕B.有神护者:大概     泰如天地:好运气  进不入以离兮:指责C.扪参井仰胁息:经历   后世人:告诉    言既矣:于是D.舅母志:强行改变    还家门:出嫁     吾妻归宁:出嫁女子回娘家省亲3.下面对于偏义复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义在深(深度)是衬字B.死生,昼夜事也                   偏义在是衬字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义在是衬字D.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偏义在是衬字4.与勤心养公姥公姥构词方式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昼夜勤作息    我有亲父母   汝岂得自由    还必相迎取逼迫兼弟兄    便复在旦夕   嬉戏莫相忘A.①②③⑥ B.③④⑥⑦       C.②④⑥⑦        D.①⑤⑥⑦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验,反省)    则耻师焉,矣(感到疑惑)B.窃计欲赵走燕(逃跑)                越国以远(把……作为边邑)C.张良出,项伯(同,邀请)      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D.大阉亦逡巡畏义(迟疑不决的样子)         行露宿(在荒草间)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便可白公姥(公公和婆婆,此偏指婆婆)    少无适俗(本性、气质)A.自我尔(往)  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   小人所(遮蔽)  忍尤而(推让)诟B.士其行(不专一,有二心)   可怜(可爱)体无比    何乃太区区(形容微不足道)何时可(拾取、采取)C.隰则有(通,边岸)   (突然、忽然)死以流亡    芳菲菲其弥(章,通    (回顾,回头看)望旧乡D.靡使归(问)   岂余心之可(惩罚)7.下列各项中全含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A.②③⑤⑧ B.②③⑦⑧ C.①③⑤⑦ D.①②③⑥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全部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⑦ C.③⑥⑦⑧ D.④⑤⑥⑧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而莫消长也 (最终)                可乐也(实在,确实)夫人之相,俯仰一世(给与)         杀人如不能(全、尽)B.凡在故老,犹蒙育 (怜惜)           军旅(使……悠闲)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不敢言(忧虑)   形影相 (慰问)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进出)        纵一苇之所 (到……去)梁成阻涧为以待之(通,军队的行列)  变矣(两次)D.令将军与臣有(通隙,隔阂      遭闵凶(早年)裂裳疮(包裹)               今大敌至(将要)10.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双音节词语意义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优秀人才)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动心)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公和婆婆)传其事以为官戒(把……作为)C.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文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人力能做到的事)D.不抑耗其实而已(它的果实)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 【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把握修辞手法的能力。D项,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意思是命运好坏差别就像天和地,改嫁之后足够让你享尽荣华富贵,根据如天地可知,前面的否泰意思是命运好坏好坏两个意思都包含,并非偏在哪个字上,所以不是偏义复词。故选D。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作息,偏义复词,指休息。句意:日日夜夜勤劳地操作。B.,坏运气。句意:命运好坏差别就像天和地。C.,穿越。句意:山高入天,人在山上,可以用手触摸星星,甚至要从它们中间穿过,仰着头,屏住呼吸。,如愿。句意: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故选D。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偏义词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偏义词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现象,和我们平常说的同义复词恰巧相反。偏义词指的是存在偏义现象的合成词里面,其中一个语素没有意义或意义虚化了,成为了衬字。做这种题的关键是结合上下文语境去理解。本题要求选择对于偏义复词分析不当的一项。C项,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中的偏义在上, 才是衬字。整句话的意思是:沿着溪流前行,早已忘却走了多远。故选C。4.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例句句意:希望你尽心地侍奉我的婆婆。句中公姥,偏义复词,意思是婆婆句意:日日夜夜辛勤劳作。句中作息,偏义复词,意思是劳作句意:我有亲生的母亲。句中父母,偏义复词,意思是母亲句意:你哪能自作主张对她迁就。句中自由指自作主张。句意:回来之后一定会去迎接你。句中迎取指迎接回家。句意:逼迫我的还有我的亲兄长。句中弟兄,偏义复词,意思是兄长句意: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句中旦夕指早晚,比喻很短的时间。句意:玩耍时千万不要把我忘。句中相忘忘记我①②⑤与例句相同,均有偏义复词;③④⑥⑦均没有偏义复词。故选B。5.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识记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A项,则耻师焉,惑矣意思是: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惑:糊涂。故选A。6.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A项,忍尤而攘诟,可以依据对称的结构解答本句,对应的词语是对应的词是,而”“的意思相近,故的意思也相近,:忍受。B项,何乃太区区中的区区意思是愚拙。D项,岂余心之可惩中的,受创而改变。7.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偏义复词现象的理解能力。②“父母偏义于,指母亲;弟兄偏义于指哥哥。③“公姥偏重于,指婆婆。⑦“异同偏重于,指不同。⑧“作息偏重于,指劳作。故选B。8.A【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言实词中偏义复词的能力。①“国家,偏义在是衬字。②“出入,偏义在是衬字。③“巷陌,偏义在是衬字。④“藩篱,同义复词,都有篱笆之意,故译为篱笆,比喻边境的屏障。⑤“作息,偏指⑥“崩殂,同义复词,都是死亡的意思。⑦“,坏运气。,好运气。⑧“父兄 ,偏指④⑥是同义复词。故选A。9.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A项,与:交往; B项,闲:通,娴熟,熟习; C项,出入:偏义复词,应译为:进入。故选D。1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A.②“心动,心中惊恐。句意: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B.①“公姥,偏义复词,偏在上,无意,只起到陪衬作用。句意:你这就禀告婆婆,及时遣返我送我回娘家去。C.①“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句意: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②“人事,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句意: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故选D。

    相关试卷

    【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技法指导—(6.1)文言翻译得分点之实词、虚词:

    这是一份【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技法指导—(6.1)文言翻译得分点之实词、虚词,共6页。

    【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技法指导—(2.6)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这是一份【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技法指导—(2.6)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共10页。

    【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技法指导—(2.3)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这是一份【2023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技法指导—(2.3)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共12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