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2.性质、变化及用途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2.性质、变化及用途第1页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2.性质、变化及用途第2页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2.性质、变化及用途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2.性质、变化及用途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2.性质、变化及用途,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性质、变化及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
    2.性质、变化及用途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2022秋•苏州期中)如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石蜡熔化 C.水汽凝结 D.产生白烟
    2.(2022秋•射阳县校级月考)中国古代通过“丝绸之路”与其他国家、地区进行文化和技术交流。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谷物酿酒 B.稻草造纸 C.火药应用 D.棉纱织布
    3.(2022秋•亭湖区校级月考)创建卫生文明城,人人争当环卫工。以下做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清洗垃圾箱 B.清扫地上树叶
    C.公共厕所酒精消毒 D.干燥路面水车喷洒
    4.(2019春•邯山区校级期末)将盛有少量水的试管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能说明这一过程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试管中的水越来越少 B.试管口出现白雾
    C.玻璃片有水滴滴下 D.没有新物质生成
    5.(2020秋•宝应县月考)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  )
    A.颜色改变 B.发光放热
    C.物质种类减少 D.体积膨胀
    6.(2022秋•江都区期中)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氮气液化 B.碘的升华 C.粮食酿酒 D.汽油挥发
    7.(2022秋•惠山区期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气球爆炸 B.铁生锈
    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霓虹灯发光
    8.(2022秋•溧水区期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汽油挥发 C.铁锅生锈 D.胆矾研碎
    9.(2023春•沭阳县校级月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首《无题》既赞美了教师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牺牲自己一生的高尚品质也涉及了化学学科的一些变化。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变化与之属于同一种变化的是(  )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0.(2022秋•靖江市校级月考)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工业制取氧气
    B.过滤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C.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D.将镁带接入电路探究其导电性
    11.(2022秋•梁溪区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C.用氮气作食品的保护气
    D.二氧化锰用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12.(2022秋•海陵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既利用其物理性质,也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二氧化碳用于制汽水 D.金属铜用于制作导线
    13.(2022•亭湖区校级模拟)下列过程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氦气用于填充气球 B.干冰用于食品制冷
    C.酒精用于杀菌消毒 D.石墨用于开锁润滑
    14.(2022秋•姜堰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 B.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
    C.天然气用于燃料 D.铜用于制作导线
    15.(2022秋•锡山区期中)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并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7小时,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点火发射 D.自动对接
    16.(2022•邗江区校级模拟)四季更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春﹣﹣冰雪消融 B.夏﹣﹣花香四溢
    C.秋﹣﹣落叶缤纷 D.冬﹣﹣燃煤取暖
    17.(2022秋•兴化市月考)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燃料注入 B.点火发射 C.船箭分离 D.飞船对接
    18.(2022秋•鼓楼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所给的物理性质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液氧:淡蓝色液体 B.硫酸铜溶液:蓝色液体
    C.二氧化锰:白色固体 D.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
    19.(2022秋•天宁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用作电池正极
    B.氮气用于食品保护气
    C.活性炭用于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20.(2022秋•江都区月考)下列对物质的性质判断错误的是(  )
    A.铁是银白色固体一一物理性质
    B.铁丝在空气中易生锈一一物理性质
    C.铝线能够导电一一物理性质
    D.白磷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一一化学性质
    21.(2022•亭湖区校级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作助燃剂 B.干冰作制冷剂
    C.铁粉制保鲜剂 D.镁粉制照明弹
    22.(2022秋•大丰区期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首次变身为倒计时器,从“雨水”开始,到“立春”结束,二十四节气与古诗词、古谚语与充满生机的当代中国影像融为一体。下列节气适配的古诗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雨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处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立春: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23.(2022秋•滨海县期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胆矾研碎 B.石蜡熔化 C.滴水成冰 D.粮食酿酒
    24.(2022秋•镇江期中)镇江是座美的让人吃醋的城市。下列酿醋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分拣 B.酵母发酵 C.过滤除渣 D.装瓶密封
    25.(2022秋•镇江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铜丝制作导线
    B.用石墨制作铅笔芯
    C.用氩气作焊接金属保护气
    D.用液氮作医疗冷冻剂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一性质、变化及用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2022秋•苏州期中)如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石蜡熔化 C.水汽凝结 D.产生白烟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据此解答。
    【解答】解: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B.石蜡熔化的过程中,石蜡从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水汽凝结过程中,水从液态变为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产生白烟是石蜡熄灭后,蜡蒸汽形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并不难,多家练习即可。
    2.(2022秋•射阳县校级月考)中国古代通过“丝绸之路”与其他国家、地区进行文化和技术交流。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谷物酿酒 B.稻草造纸 C.火药应用 D.棉纱织布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谷物酿酒、稻草造纸、火药应用都包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谷物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稻草造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如漂白,存在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火药应用,有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棉纱织布,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2022秋•亭湖区校级月考)创建卫生文明城,人人争当环卫工。以下做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清洗垃圾箱 B.清扫地上树叶
    C.公共厕所酒精消毒 D.干燥路面水车喷洒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清洗垃圾箱、清扫地上树叶、水车喷洒路面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清洗垃圾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清扫地上树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酒精杀菌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干燥路面水车喷洒,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2019春•邯山区校级期末)将盛有少量水的试管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能说明这一过程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试管中的水越来越少 B.试管口出现白雾
    C.玻璃片有水滴滴下 D.没有新物质生成
    【考点】物理变化的特点.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考虑.
    【解答】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所以能说明这一过程发生物理变化的是没有新物质生成。
    故选:D。
    【点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在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5.(2020秋•宝应县月考)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  )
    A.颜色改变 B.发光放热
    C.物质种类减少 D.体积膨胀
    【考点】物理变化的特点.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特征为: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物质的形状,状态,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A、颜色改变属于物理性质,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物理变化的特征为: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物质的形状,状态,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故B错误;
    C、物质种类,说明了有其他物质生成,不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根据物理变化的特征: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物质的形状,状态,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体积膨胀,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的概念及其特征在解题中的应用,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6.(2022秋•江都区期中)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氮气液化 B.碘的升华 C.粮食酿酒 D.汽油挥发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氮气液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碘的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汽油的挥发,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7.(2022秋•惠山区期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气球爆炸 B.铁生锈
    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霓虹灯发光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气球爆炸一般是由于气球内气压过大引起的,变化过程中只是物体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铁丝生锈过程中生成铁锈,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只是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霓虹灯发光一般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2022秋•溧水区期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汽油挥发 C.铁锅生锈 D.胆矾研碎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铁锅生锈的过程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9.(2023春•沭阳县校级月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首《无题》既赞美了教师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牺牲自己一生的高尚品质也涉及了化学学科的一些变化。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变化与之属于同一种变化的是(  )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包含着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包含着燃放烟花爆竹,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0.(2022秋•靖江市校级月考)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工业制取氧气
    B.过滤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C.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D.将镁带接入电路探究其导电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工业制取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过滤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只是除去部分杂质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是利用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将镁带接入电路探究其导电性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1.(2022秋•梁溪区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C.用氮气作食品的保护气
    D.二氧化锰用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
    B、稀有气体可用作电光源,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时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正确;
    C、氮气可用作食品的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故C错;
    D、二氧化锰可用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B。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2.(2022秋•海陵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既利用其物理性质,也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二氧化碳用于制汽水 D.金属铜用于制作导线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供给呼吸的性质,供给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用于制汽水,利用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化学性质,故C选项符合题意;
    D、金属铜用于制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13.(2022•亭湖区校级模拟)下列过程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氦气用于填充气球 B.干冰用于食品制冷
    C.酒精用于杀菌消毒 D.石墨用于开锁润滑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氦气用于填充气球,主要是利用了氦气密度小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于食品制冷,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酒精用于杀菌消毒,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石墨用于开锁润滑,是利用了石墨具有优良的润滑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14.(2022秋•姜堰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 B.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
    C.天然气用于燃料 D.铜用于制作导线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天然气用于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15.(2022秋•锡山区期中)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并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7小时,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点火发射 D.自动对接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火箭转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燃料加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点火发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自动对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6.(2022•邗江区校级模拟)四季更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春﹣﹣冰雪消融 B.夏﹣﹣花香四溢
    C.秋﹣﹣落叶缤纷 D.冬﹣﹣燃煤取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冰雪消融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花香四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落叶缤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燃煤取暖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7.(2022秋•兴化市月考)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燃料注入 B.点火发射 C.船箭分离 D.飞船对接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燃料注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点火发射过程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船箭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飞船对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8.(2022秋•鼓楼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所给的物理性质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液氧:淡蓝色液体 B.硫酸铜溶液:蓝色液体
    C.二氧化锰:白色固体 D.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液氧是一种淡蓝色液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液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高锰酸钾是暗紫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2022秋•天宁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用作电池正极
    B.氮气用于食品保护气
    C.活性炭用于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石墨用作电池正极,是利用了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稳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活性炭用于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0.(2022秋•江都区月考)下列对物质的性质判断错误的是(  )
    A.铁是银白色固体一一物理性质
    B.铁丝在空气中易生锈一一物理性质
    C.铝线能够导电一一物理性质
    D.白磷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一一化学性质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解:A、铁是银白色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易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铝线能够导电,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白磷在空气中能够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21.(2022•亭湖区校级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作助燃剂 B.干冰作制冷剂
    C.铁粉制保鲜剂 D.镁粉制照明弹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用作助燃剂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需要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干冰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属于物理性质,故B符合题意;
    C、铁粉制保鲜剂是利用了铁粉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镁粉制照明弹是利用了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的性质,镁燃烧生成了氧化镁,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2.(2022秋•大丰区期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首次变身为倒计时器,从“雨水”开始,到“立春”结束,二十四节气与古诗词、古谚语与充满生机的当代中国影像融为一体。下列节气适配的古诗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雨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处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立春: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植物生长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3.(2022秋•滨海县期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胆矾研碎 B.石蜡熔化 C.滴水成冰 D.粮食酿酒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4.(2022秋•镇江期中)镇江是座美的让人吃醋的城市。下列酿醋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分拣 B.酵母发酵 C.过滤除渣 D.装瓶密封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粮食分拣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酵母发酵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过滤除渣的过程中只是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装瓶密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5.(2022秋•镇江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铜丝制作导线
    B.用石墨制作铅笔芯
    C.用氩气作焊接金属保护气
    D.用液氮作医疗冷冻剂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石墨制作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在纸上划过能留下痕迹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氩气作焊接金属保护气,是利用了氩气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用液氮作医疗冷冻剂,是利用了液氮蒸发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相关试卷

    4.性质、变化及用途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必刷常考题:

    这是一份4.性质、变化及用途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必刷常考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性质、变化及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性质与变化的辨识---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

    这是一份5.性质与变化的辨识---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性质与变化的辨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9.物质的分类: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9.物质的分类,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的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