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双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1.在四面体P—ABC中,E是PA的中点,F是BC的中点,设,则=( )A. B.C. D.【答案】A【分析】由向量加减、数乘的几何意义可得,即可得答案.【详解】由题设,.故选:A2.若直线与的方向向量为,,且与平行,则( )A. B. C. D.【答案】B【分析】根据与平行列方程,化简求得,进而求得的值.【详解】由于与平行,所以,而,,所以,所以,解得.故选:B3.四棱柱ABCD-A1B1C1D1的所有棱长均为1,且∠C1CB=∠C1CD=∠BCD=60°,则线段A1C的长度是( )A. B. C.3 D. 【答案】A【分析】根据空间向量运算法则得到,再利用模长公式进行求解.【详解】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即线段的长度是.故选:A.4.过点的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且恰好是的中点,则的斜率为( )A. B. C. D.【答案】D【分析】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可求得坐标,由两点连线斜率公式可求得结果.【详解】设,,则,解得:,,,.故选:D.5.如图,正四棱柱中,,若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为,则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A. B. C. D.【答案】A【分析】连接与交于点,先利用线面垂直的条件证得平面,可知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连接与交于点,,所以即为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即.该几何体为正四棱柱,,可得,所以.连接,易得,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所以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所以.故选:A.6.已知点,向量,过点P作以向量为方向向量的直线为l,则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 )A. B. C. D.【答案】B【分析】先求得直线l的方程,再利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去求点到直线l的距离即可.【详解】以向量为方向向量的直线l的斜率则过点P的直线l的方程为,即则点到直线l的距离故选:B7.已知直线过定点,直线过定点,与相交于点,则( )A.10 B.13 C.16 D.20【答案】B【分析】由题意,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且垂足为点,又直线过定点,直线过定点,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因为,所以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且垂足为点,又因为直线过定点,直线,即过定点,所以在中,,故选:B.8.如图,在三棱锥中,点G为的重心,点M在上,且,过点M任意作一个平面分别交线段,,于点D,E,F,若,,,则的值为( )A.2 B.3 C.4 D.5【答案】C【分析】以为空间一组基底,结合四点共面,用两种方法表示出,由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求得的值.【详解】连接并延长,交于点,以为空间一组基底,由于是的重心,点M在上,且,所以①.连接,因为四点共面,所以存在实数,使得,即,②,由①②以及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可知:,,所以.故选:C 二、多选题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过点且在轴,轴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B.直线在轴的截距是2C.直线的倾斜角为30°D.过点且倾斜角为90°的直线方程为【答案】CD【分析】根据直线的截距、倾斜角、直线方程等知识确定正确答案.【详解】A选项,直线过点且在轴,轴截距相等,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是,B选项错误.C选项,直线的斜率为,倾斜角为,C选项正确.D选项,过点且倾斜角为90°的直线方程为,D选项正确.故选:CD10.下列关于空间向量的命题中,正确的有( )A.若非零向量,,满足,,则有B.若向量,与空间任意向量都不能构成基底,则C.空间向量,夹角的余弦值为D.已知,,若与垂直,则【答案】BCD【分析】对于A:与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根据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判断B,根据空间向量夹角的坐标运算判断C,求出与的坐标,再根据得到方程,解得即可;【详解】解:对于A,若非零向量满足,则与的位置关系不确定,也有可能平行,故A错误;对于B,若向量与空间任意向量都不能构成基底,则只能两个向量是共线向量,故,故B正确;对于C:因为,,所以,,,设与的夹角为,则,故C正确;对于D:因为,,所以,,因为与垂直,所以,即,解得,故D正确;故选:BCD11.(多选题)已知直线过点且与点,等距离,则直线的方程可以是( )A. B.C. D.【答案】AB【分析】根据直线过点,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然后根据直线与点,等距离,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解.【详解】因为直线过点,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即,因为直线与点,等距离,所以,解得或,即所求直线方程为或.故选:A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应用,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基础题.12.如图,在边长为的正方体中,点,分别是棱,的中点,是棱上的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为中点时,直线平面B.当为中点时,直线与所成的角为C.若是棱上的动点,且,则平面平面D.当在棱上运动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最大值为【答案】ACD【分析】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关系依次求解每个选项即可判断.【详解】如图,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当为中点时,,所以,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即,令,则可得,因为,所以,因为平面,所以平面,故A正确;因为,所以当为中点时,直线与所成的角为,故B错误;若,则,又,则,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即,令,可得,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即,令,可得,因为,所以平面平面,故C正确;因为,易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则当时,取得最大值为,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最大值为,故D正确.故选:ACD. 三、填空题13.已知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是,点是的中点,则___________.【答案】【分析】先拆分,在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详解】依题意得,四面体为正四面体,于是每一个面为等边三角形,,,易知的夹角是,的夹角是,连接,易知是等边三角形的高,故,于是.故答案为:14.一条光线经过点射到直线上,被反射后经过点,则入射光线所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___________.【答案】【分析】先求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则直线即为所求.【详解】设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则,解得,所以,又点,所以,直线的方程为:,由图可知,直线即为入射光线,所以化简得入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故答案为:.15.已知二面角为,在与的交线上取线段,且,分别在平面和内,它们都垂直于交线,且,,则的长为_________.【答案】【分析】利用,将其两边同时平方即可求,再开方即可求解.【详解】如图:,,,所以,所以,所以的长为,故答案为:. 四、双空题16.直线过点且与轴、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两点,为坐标原点,则面积的最小值为 __,当面积取最小值时,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是 __.【答案】 【分析】把直线方程设出来,然后求出两点的坐标,进而写出的面积,然后通过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面积的最小值,进而得到答案.【详解】因为直线与轴、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两点,则可设直线的斜率为,且,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令,得到,所以;令,得到,所以.由,则三角形AOB的面积为,当且仅当,即,因为,所以,所以直线方程为.故答案为:,. 五、解答题17.已知两条直线:,:.()(1)若,求的值;(2)若,求,之间的距离.【答案】(1)(2) 【分析】(1)根据列方程,化简求得的值.(2)根据列式,化简求得,进而求得,之间的距离.【详解】(1)由于,所以.(2)当时,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为和,此时两直线不平行,不符合题意.当时,由于,所以,解得或(舍去)当时,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为和,,之间的距离为.18.如图,在直三棱柱中,,.(1)若三棱锥的体积为,求线段的长;(2)在(1)的条件下,求二面角的大小.【答案】(1)(2) 【分析】(1)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将三棱锥的体积进行转换,变成一个容易算的三棱锥的体积;(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进行求解.【详解】(1)根据直棱柱性质,侧棱//,又平面,平面,故//平面,故到平面的距离等于到平面的距离,即,而,解得,而,解得.(2)根据直棱柱的性质,题干的条件可知,两两垂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的法向量,由,则由可得,不妨取,则,故;设平面的法向量,由,则由可得,不妨取,则,故,结合几何体特征可知二面角的大小是锐角,由,故二面角的大小是19.已知的顶点,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为.(1)求直线的一般式方程;(2)在下列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求直线的一般式方程.①角A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为;②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答案】(1)(2)答案详见解析 【分析】(1)求得直线的斜率,进而求得直线的一般式方程.(2)若选①,先求得点的坐标,求得关于直线对称点的坐标,从而求得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若选②,先求得点的坐标,根据线段的中点在直线以及在直线上求得点的坐标,从而求得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详解】(1)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为,斜率为,所以直线的斜率为,所以直线的方程为,整理得.(2)若选①,角A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为,,故.设是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则,解得,即,由于是直线上的点,所以,所以直线的方程为,整理得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若选②,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故.设,则的中点在直线上,即,整理得,在直线,即,,即,所以,所以直线的方程为,整理得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2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45°,PD⊥平面ABCD,AP⊥BD.(1)证明:BC⊥平面PDB,(2)若AB,PB与平面APD所成角为45°,求点B到平面APC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通过证明平面证得,即有,结合,证得平面.(2)利用等体积法,由列方程,解方程求得点到平面的距离.【详解】(1)证明:∵PD⊥平面ABCD,BC在平面ABCD内,BD在平面ABCD内,∴PD⊥BC,PD⊥BD,又AP⊥BD,AP∩PD=P,且AP,PD均在平面APD内,∴BD⊥平面APD,又AD在平面APD内,∴BD⊥AD,又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BC⊥BD,又PD∩BD=D,且都在平面PBD内,∴BC⊥平面PDB;(2)由(1)知,PB与平面APD所成角即为∠BPD,故∠BPD=45°,又AB,∠DAB=45°,∴,,∴AP2+PC2=AC2,即AP⊥CP,∴,,又VP﹣ABC=VB﹣PAC,∴,即,解得,即点B到平面APC的距离为.【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证明,考查点到面的距离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21.已知在长方形中,,点是的中点,沿折起平面,使平面平面.(1)求证:在四棱锥中,;(2)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找出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当点为线段靠近的四等分点时,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分析】(1)、先在长方形中证明;再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平面,得到;然后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证明平面,进而证明;(2)、以中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表示出,再分别求出平面、平面的法向量,然后利用向量形式表示二面角的余弦值,进而求出最终确定的位置;【详解】(1)连接,为的中点,,,为长方形,中,,在中,,同理,,,在折叠后的图形中: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2)由(1)可知:、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过点作底边的高,交于点,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易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假设在线段上存在点,使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设,则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取,则,,即当点为线段靠近的四等分点时,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2.正方体中.(1)已知,,分别为,中点.①若过的截面与平面平行,求此截面的面积;②若,分别是,上动点,且,求长度的最小值;(2)若正方体各个顶点都在平面的同侧,且A,,,到平面的距离分别为1,2,3,5,试求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答案】(1)①;②(2) 【分析】(1)①取中点,中点,的中点,证明平面即为所作截面,然后求出其面积即可;②方法一: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由得关系,然后计算,由函数性质得最小值;方法二:根据给定条件,作出直线GF与EH所成的角,求出DH与DF长的关系即可求解作答.(2)方法一:把平面平移至过点,记平面为,利用距离得出平面过直线及的靠近点四等分点,然后设正方体棱长,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用空间向量法求线面角.方法二:过点B作平面,探讨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作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再在直角三角形中计算作答.【详解】(1)①如图,取中点,中点,的中点,连接,由,得是平行四边形,,,,则是平行四边形,,分别是中点,则,所以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取中点,连接,则,而正方体中,所以, 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即为过且平行于平面的截面,,则,,,,所以;②方法一: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则,,,,,.由题意,,,所以,时,.方法二:在正方体中,令,取的中点R,连接RE并延长至P,使,连DP,如图,因为中点,则,当与不重合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且,过点P作平面于点L,因平面,有,点L到平面的距离等于点P到平面的距离1,在LP的延长线上取点K,使,连,则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有,,因,则,过作交于,交AD于点Q,而平面,有平面,且L是的中点,,,,,当与重合时,EH与ED重合,上式成立,由得,,所以当,时,.(2)把平面平移至过点,此时平面记为,则到平面的距离都是1,因此平面过中点,从而过直线,又由题意点到平面的距离为3,设,则,如下图,仍然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棱长为,则,,,,,,,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则,取,则,,即,,与平面即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方法二:过点B作平面,则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等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因到平面的距离分别为1,2,3,5,则点A与点,在平面两侧,且点到平面的距离分别为1,1,3,平面必过线段AC的中点N,因此,平面与棱相交,令交点为M,有,连,如图,正方体中, 平面,平面,则,而,,平面,平面,平面平面,连MN,平面平面,过A作于,平面,则,令,即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延长与直线交于点E,如图,矩形中,点N为线段AC的中点,有,令,则,,因此,,,中,,于是得,所以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数学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质量检测数学试题(月考),共3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