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针对专练: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附答案
展开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针对专练: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附答案
1.(2022河南)甲、乙、丙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甲、乙、丙依次为
A. CaO、Ca(OH)2、CaCO3
B. H2、H2O、H2O2
C. CuO、Cu(OH)2、CuSO4
D. C、CO2、H2CO3
2.(2022聊城)某同学在奥运五环中填入了五种物质,该“五连环”中相连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涉及几种基本反应类型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3.(2022云南)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甲、乙、丙、丁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②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③若丙为氯化钠,则甲、乙中一定有碱
④若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2022泰安)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镁粉中的两种或多种。为确定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水、稀盐酸的挥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滤液1呈无色,则滤液2中可能会有Fe2+、Cu2+、Mg2+
B. 若气体1为纯净物,则原固体X一定不含碳酸钙
C. 若滤液2呈浅绿色,则滤渣1中一定含有铜、铁
D. 若气体1为混合物,测滤渣1中一定含有碳酸钙、铜、铁
5.(2022徐州)A~E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之间的一步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其中,A通常为气体,B俗称纯碱,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单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E的化学式为O2
B. D和E可以相互转化
C. A→E可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
D. B→C属于中和反应
6.(2022湖北宜昌)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类别相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图中“→”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符的是
A. 甲可以是硫酸
B. 甲可以氢氧化钙
C. ①②③都可以是分解反应
D. ①②③都可以是置换反应
7.(2022毕节)化学学习小组对某工业废水进行实验探究,部分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①置换出Fe、Ag两种单质
B.操作a需要漏斗、酒精灯等仪器
C.实验能探明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
D.步骤④加盐酸是为了除去Cu粉
8.(2022济南) 实验室中有一定质量的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现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通过分析图中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 滤液中一定含有Ag+、Mg2+、Fe2+ B. 滤液的颜色为浅绿色
C. 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 D. 现象X为有大量气泡冒出
9.(2022枣庄)实验室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CO3、K2SO4、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B.步骤Ⅱ中沉淀若全部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一定没有K2SO4
C.步骤Ⅱ中沉淀若部分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
D.步骤Ⅱ中沉淀若不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一定有Ba(OH)2,可能有Na2CO3、K2SO4
10.(2022通辽)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一”两端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图中各物质(除石蕊溶液外)的类别均不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可能是碳酸钠 B. Z与硫酸反应,可能得到黄色溶液
C. X和Y可能是NaOH和Ba(NO3)2 D. Mg与H2SO4发生置换反应
11.(2022荆门)认知元素及化合物,常研究该元素的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的性质,应用及转化关系等。如碳元素对应物质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转化①的反应类型可以是复分解反应
B. 转化②应用于糕点的发酵
C. 转化③可用来检验CO2气体
D. 工业上可利用转化④制备生石灰
12.(2022湖北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表示反应可以一步实现(反应条件已省略),下表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符合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A
CuCl2
Cu
CuO
B
CO2
Na2CO3
CaCO3
C
CaO
Ca(OH)2
CaCl2
D
Fe
Fe2(SO4)3
Fe(OH)3
A. A B. B C. C D. D
13.(2022佳木斯)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常用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D是温室气体之一,F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1)F物质的俗称是 ,B物质分类属于 (填“酸”或“碱”或“盐”)。
(2)A生成C的反应中能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3)写出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14.(2022贵港)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氧化物,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5:2:B常温下为液体:E、F为同一类别的两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和反应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15.(2022襄阳)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消毒剂,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粗盐水(含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为原料,制取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
(2)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粗盐水中的______杂质。
(3)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Cl溶液和______。
16.(2022鄂尔多斯)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是气体单质,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是常用的溶剂,B、C、D、E是不同类别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表示物质间能转化、“一”表示物质问能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一种用途______。
(2)物质E的类别是______。
(3)写出B→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描述C一D反应的现象______。
17.(2022张家界)粗盐中除含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l2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的名称是 。
(2)向滤液F中加入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2022河池)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与CO2的知识网络图,其中D为红棕色固体,盐为钠盐。图中“一”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和D的化学式:
C ;D 。
(2)A属于上述五种类别中的 。
(3)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图中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9.(2022丽水)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现象反映本质。如图是小科构建的硫酸部分知识网络,其中“一”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1)石蕊试液在H2SO4溶液中显红色,该溶液中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离子是______。
(2)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这是利用它的______。
20.(2022宁波)某白色固体M可能由、、、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小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则:
(1)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白色固体M的成分是___________。
21.(2022湖南衡阳)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根据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回答下列问题。(“一”表示相连的两类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请写出图中甲表示的物质类别_______。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请写出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而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如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成___色。
22.(2022湖南长沙)小明在学完初中化学知识后,把常见八种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连接成如下图所示。已知A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也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F、G、H三种物质的类别相同。(“→”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请写出E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3.(2022抚顺本溪辽阳)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C是氧化物,A、E物质类别相同,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E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问题。
(1)D的类别为_________(填“酸”、“碱”或“盐”)。
(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4)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4.(2022兰州)A、B、C、D、E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B为金属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显+3价,且其质量分数为70%:A为单质:E为难溶性碱:B→A是工业制取A的主要反应原理。
(1)写出工业上由B制得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写出A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______。
(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C与氯气(C12)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5.(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A一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已知B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E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B、C、D、E、F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F→E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
(3)C和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若F→A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6.(2022黑龙江龙东地区)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常用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D是温室气体之一,F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1)F物质的俗称是____,B物质分类属于____。(填“酸”或“碱”或“盐”)
(2)A生成C的反应中能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3)写出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反应。
27.(2022广西贺州)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Zn、HCl、KOH、CuSO4和CaCO3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Zn“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丁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进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图中连线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丙与丁两“队员”反应生成的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丁位置的“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3)请写出甲、乙两“队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若把纯净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某纯净物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替换丁,它也能与丙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溶剂,X是______(写一种即可)。
28.(2022广西北部湾)A~E为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由H、C、O、Cl、Ca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其中B、C、D、E物质类别不同,A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一步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呈固态时叫做______,B的化学式是______。
(2)C的物质类别是______。
(3)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上图发生的所有反应,一定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9.(2022云南)氨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为合成氨以及以氨为原料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
(1)化合物X是一种常见溶剂,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反应Ⅱ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0.(2022荆州)从废旧电脑的某些零部件中回收金属银,设计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Ⅰ和步骤Ⅱ都涉及的实验操作是 _____。
(2)步骤Ⅰ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3)溶液X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该溶质的化学式为 _____。
(4)据此判断,铜、银、铝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___(填元素符号)。
31.(2022邵阳)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物质,可帮助消化;B、C、E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D、E为氧化物,F为固体。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是_______;
(2)物质F的用途是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
(3)若物质D为红棕色固体,请写出D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2.(2022聊城)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分别是单质、氧化物、有机物、酸、碱、盐中的一种,且均能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水,如“雪花”图案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稀盐酸,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A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D,且能与E发生中和反应,F是苏打的主要成分。
(1)D的化学式为______。
(2)A与B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3)C属于上述物质类别中的______。
(4)E→H2O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3.(2022宿迁)A一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黑色的氧化物,B、C、D均为单质,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F的水溶液在农业上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E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______(填离子符号)。
(2)列举D物质的一条用途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34.(2022营口)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B、C、D、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最常用的溶剂,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E和G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分析后回答:
(1)物质G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E的过程中会__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
(3)物质D所属类别是________;
(4)写出F→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5.(2022德阳)A~K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常温下B、C、D、H为气体,①②分别为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④为侯氏制碱法的一个反应,固体E在C中点燃生成黑色磁性固体,G为白色固体,F是常见的液体。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2)物质K是属于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H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G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任写一个)
36.(2022达州)已知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为红棕色粉末,C由两种元素组成,D广泛应用于治金、造纸、纺织、印染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2)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C和E反应的实质为_______。
37.(2022台州)玫瑰花中含有丁香油酚()等有机物,可用于提炼精油。
(1)丁香油酚的一个分子中共有___________个原子。
(2)用如图所示的①②③表示丁香油酚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请判断①代表___________元素。
(3)丁香油酚容易挥发,用于提炼精油的玫瑰花需要在气温较低的日出之前采摘完成,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38.(2022丽水)价类图是以元素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是含碳元素物质的价类图,其中“→”表示物质闻的转化关系。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______。
(2)写一个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如图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中,反应类型有______(填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9.(2022通辽)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K2CO3、Ca(OH)2、CaCO3、AgCl中的一种或几种,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其组成,取少量该固体进行如图实验。
(1)由步骤②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判断理由是_______。
(2)步骤③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由以上实验分析可知,原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有_______种组合。
40.(2022东营)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为某课题小组模拟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易流程图。
【信息】
某品牌不同碱的价格
试剂
NaOH
Ca(OH)2
KOH
价格(元/吨)
3100
670
7000
请分析:
(1)海水和母液都可以作为制取氯化镁的原料,小真同学提出选择母液更好,小组同学一致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 。
(2)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降低成本,步骤Ⅰ中的试剂①最好选择表格中的 。
(3)步骤Ⅱ由氢氧化镁制得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在步骤Ⅳ的反应中 能转变成了 能。
41.(2022河南)A-F是含同一种金属元素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标注了物质类别和这种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已知A与一氧化碳反应是工业制取B的主要原理,B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1)这种金属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______(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2)A的化学式为______;B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D与氧气、水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2.(2022新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盐是_______,你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
A.NaNO3 B.CuSO4 C.NH4NO3 D.KNO3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却不能,造成此性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
43.(2022营口)某工厂产生的工业废料中主要含氧化铜和氧化铁,如果不处理,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经过处理后可回收铜和硫酸亚铁(不考虑其它杂质对流程的影响),过程①、过程③所加试剂相同。根据下图所示流程回答问题:(已知:)
(1)写出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任写其中一个即可);
(2)过程②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
(3)固体B成分是___________;
(4)过程③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
(5)废料处理除了可以防止环境污染,还能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
44.(2022湖北黄石)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FeO等物质)。某学习组以此粉末为原料,设计以下工艺流程对资源进行回收,得到纯净的CeO2和硫酸铁铵晶体[NH4Fe(SO4)2·xH2O]。
已知:①CeO2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NaOH溶液;②SiO2不溶于酸(氢氟酸除外)。
回答下列问题:
(1)稀酸A是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
(3)滤渣2是______(填化学式);
(4)滤液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e2(SO4)3+12NaOH+O2+2甲=4Ce(OH)4↓+6Na2SO4,甲的化学式是______;
(5)硫酸铁铵[NH4Fe(SO4)2]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45.(2022菏泽)某学校在做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时,产生大量的含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废液,Cu2+对水体和土壤危害很大,查阅资料知难溶性碱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索铜离子转化路径时,有两种转化为氧化铜的方案。流程如下:
(1)操作I的名称___________。
(2)液体C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②中滴加稀硫酸的目的___________。
(3)请你表明对两个方案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46.(2022黔西南)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已知:Cu2(OH)2CO3A+B+C(三者均为氧化物、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农业上可用E、F等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作为农药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 。
(2)组成元素与B完全相同的另一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
(3)如果“C→B”为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武为 ,其中C物质发生 (“氧化”或“还原”)反应。
(4)为鉴定F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F溶液蓝色沉淀沉淀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上述蓝色沉淀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7.(2022金昌)某种粗盐水中有少量含、K+的杂质,小金用这种粗盐水经过下列实验流程制取纯净氯化钠晶体。
(1)固体A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加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若将溶液C蒸发至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得到晶体,所得晶体仍不是纯净的氯化钠,理由是___________。
48.(2022济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是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中的各一种,小明和小红同学想用化学方法确定各是哪种溶液,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小明各取两种无色溶液少许,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用干净的长塑料管分别向两试管中的溶液里慢慢吹气,观察到A试管中有白色浑浊现象,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可判断A试管中加入的是_____(填化学式)溶液。
②小红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取了一种试剂,进行鉴别实验,根据明显现象也成功鉴别了上述两种无色溶液。则小红所选的这种试剂是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酚酞试液 B.稀盐酸 C.Na2CO3溶液 D.NaCl溶液
(2)化学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某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A中可能含有NaCl、CaCO3、CuSO4、(NH4)2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无色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无色气体E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③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④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49.(2022泰安)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可以从海水中制得粗盐,以粗盐水为原料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下图所示:
(1)为除去粗盐水中的CaCl2、MgCl2和Na2SO4杂质,加入下列3种过量试剂的顺序依次可以是 (填字母序号);
A. Na2CO3、NaOH、BaCl2 B. BaCl2、Na2CO3、NaOH C. NaOH、BaCl2、Na2CO3
(2)按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过滤后的滤液A中溶质有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生成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在该流程中,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氨气,然后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先通入过量氨气的目的是_______。
(4)若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B(含有NH4C1)中加入过量Ca(OH)2,则可获得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其化学式是_______。
50.(2022绵阳)硫酸铁铵是一种重要的铁盐,常用作分析试剂。在实验室中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晶体 [ NH4Fe(SO4)2•12H2O ],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NH4Fe(SO4)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与其类似的物质(NH4)2Fe(SO4)2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所属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__。反应后采取的分离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
(3)步骤③发生的反应是2FeSO4+H2O2+X=Fe2(SO4)3+2H2O,X为_______。
(4)步骤⑤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
(5)下列三种物质中含氮量从高到低依次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①(NH4)2SO4②NH4Fe(SO4)2(相对分子质量266) ③(NH4)2Fe(SO4)2
51.(2022巴中)现有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D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是“司母戊鼎”中的一种金属元素,其单质呈紫红色;F元素形成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1)下列属于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
(2)写出由A、B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
(3)D元素的单质与A、C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人体缺D元素可能会引起___________。
(5)为了判断D、E、F元素形成的三种单质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中的单质经过打磨处理)、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
①把形状、大小相同的D、E、F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硫酸中
②把F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含D的低价盐溶液和E的盐溶液中
③把D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含E、F的盐溶液中
④把E、F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分别放入含D的低价盐溶液中
52.(2022镇江)用某废渣(含MgCO3、MgO和SiO2)制备碳酸镁晶体的流程如下。
(1)试剂X应选用 ___(选填序号)。
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CaCO3悬浊液
(2)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___、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3)洗涤时检验晶体已洗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 ___(填化学式)溶液,无现象。
(4)若加入试剂X过多,制得的碳酸镁晶体中会含有较多Mg(OH)2,原因是 ___。
53.(2022来宾)某工厂生产硼砂产生的固体废料中,主要含有MgCO3、CaCO3、SiO2、Al2O3和Fe2O3等,其中MgCO3质量分数为63%。用该固体废料回收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1)操作Ⅰ的名称是 。
(2)“酸浸”时,试剂A的化学式是 ,为加快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条即可)。
(3)滤液a中的阳离子是 。
(4)“沉镁”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若流程中镁的总损耗为10%,则100t的固体废料可回收镁的质量是 。
54.(2022大连)化学小组同学在超市看到一款自热暖足贴,商品标签显示成分有:铁粉、水、活性炭、蛭石、氯化钠。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开展“自制暖足贴”项目研究,部分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蛭石是一种耐高温的超级保温材料,难溶于水,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任务一:自制暖足贴,并将其发热情况与市售暖足贴比较。
【进行实验】分别取2勺铁粉和活性炭,加入无纺布袋中(与市售暖足贴所用无纺布相同),滴加少量氯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制得暖足贴。在相同环境下,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自制与市售暖足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形成图像,如图所示。
(1)通过图像可知自制暖足贴有两点不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猜想两种暖足贴发热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除了受暖足贴中各成分的质量及其配比影响外,还可能与_______的特性有关。
任务二:估测市售暖足贴中各成分的质量。
【方案设计】利用市售暖足贴中的全部粉末,设计如下方案。
(1)设计步骤Ⅰ、Ⅱ的目的是________。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
(2)根据上述方案,确定蛭石质量需要的称量数据最少的一组是_________。
【反思交流】小组同学发现只有打开密封包装,暖足贴才会发热,由此推测暖足贴发热还需要_______参加反应,故密封包装还起到了控制反应发生的作用。
55.(2022绍兴)下图是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阶段I】得失氧说: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阶段II】化合价升降说:凡是出现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阶段Ⅲ】电子转移说: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电子的转移。凡有电子转移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得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1)根据得失氧说,在H2+CuOCu+H2O化学变化中,H2发生了___________反应。
(2)电子转移是元素化合价改变的本质原因。失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会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3)根据化合价升降说,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乙是___________反应。
(4)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氧化和还原是相互对立又辩证统一的关系
B.电子转移说是从微观视角来探析和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C.自然界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是有利的
D.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延伸和完善的过程
56.(2022贵港)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会因锈蚀生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而使其表面变成绿色。
(1)小花同学根据铜绿成分做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了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了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选填实验编号)。
(2)小花和同学们利用废旧品中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假设不含其他杂质)设计了两个方案回收铜。
【查阅资料】a.;
b.。
【分析评价】
①X为碳的氧化物时,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步骤V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
③以上两个方案中,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更优越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理由写一点)。
拓展探究】
(3)氢气也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小红和小强各取12.0g氧化铜用氢气还原,反应一段时间后,两份固体均全部变红。小红和小强所得红色固体质量分别为9.8g和10.4g。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c.氢气还原氧化铜时也可产生氧化亚铜(Cu2O)。
d.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
分析推断:小红得到的红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检验:请设计简单实验检验小强得到的红色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
57.(2022贵港)纯碱可用于造纸、玻璃生产等领域。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图方案并进行实验。
(1)滤液B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若沉淀不经过操作b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针对专练:物质的转化与推断参考答案
1.(2022河南)甲、乙、丙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甲、乙、丙依次为
A. CaO、Ca(OH)2、CaCO3
B. H2、H2O、H2O2
C. CuO、Cu(OH)2、CuSO4
D. C、CO2、H2CO3
【答案】A
2.(2022聊城)某同学在奥运五环中填入了五种物质,该“五连环”中相连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涉及几种基本反应类型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答案】C
3.(2022云南)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甲、乙、丙、丁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②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③若丙为氯化钠,则甲、乙中一定有碱
④若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B
4.(2022泰安)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镁粉中的两种或多种。为确定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水、稀盐酸的挥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滤液1呈无色,则滤液2中可能会有Fe2+、Cu2+、Mg2+
B. 若气体1为纯净物,则原固体X一定不含碳酸钙
C. 若滤液2呈浅绿色,则滤渣1中一定含有铜、铁
D. 若气体1为混合物,测滤渣1中一定含有碳酸钙、铜、铁
【答案】C
5.(2022徐州)A~E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之间的一步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其中,A通常为气体,B俗称纯碱,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单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E的化学式为O2
B. D和E可以相互转化
C. A→E可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
D. B→C属于中和反应
【答案】D
6.(2022湖北宜昌)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类别相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图中“→”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符的是
A. 甲可以是硫酸
B. 甲可以氢氧化钙
C. ①②③都可以是分解反应
D. ①②③都可以是置换反应
【答案】C
7.(2022毕节)化学学习小组对某工业废水进行实验探究,部分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①置换出Fe、Ag两种单质
B.操作a需要漏斗、酒精灯等仪器
C.实验能探明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
D.步骤④加盐酸是为了除去Cu粉
【答案】C
8.(2022济南) 实验室中有一定质量的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现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通过分析图中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 滤液中一定含有Ag+、Mg2+、Fe2+ B. 滤液的颜色为浅绿色
C. 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 D. 现象X为有大量气泡冒出
【答案】ABC
9.(2022枣庄)实验室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CO3、K2SO4、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B.步骤Ⅱ中沉淀若全部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一定没有K2SO4
C.步骤Ⅱ中沉淀若部分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
D.步骤Ⅱ中沉淀若不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一定有Ba(OH)2,可能有Na2CO3、K2SO4
【答案】D。
10.(2022通辽)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一”两端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图中各物质(除石蕊溶液外)的类别均不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可能是碳酸钠 B. Z与硫酸反应,可能得到黄色溶液
C. X和Y可能是NaOH和Ba(NO3)2 D. Mg与H2SO4发生置换反应
【答案】C
11.(2022荆门)认知元素及化合物,常研究该元素的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的性质,应用及转化关系等。如碳元素对应物质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转化①的反应类型可以是复分解反应
B. 转化②应用于糕点的发酵
C. 转化③可用来检验CO2气体
D. 工业上可利用转化④制备生石灰
【答案】B
12.(2022湖北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表示反应可以一步实现(反应条件已省略),下表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符合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A
CuCl2
Cu
CuO
B
CO2
Na2CO3
CaCO3
C
CaO
Ca(OH)2
CaCl2
D
Fe
Fe2(SO4)3
Fe(OH)3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13.(2022佳木斯)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常用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D是温室气体之一,F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1)F物质的俗称是 ,B物质分类属于 (填“酸”或“碱”或“盐”)。
(2)A生成C的反应中能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3)写出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答案】(1)苏打或纯碱;酸;
(2)放出;
(3)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
14.(2022贵港)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氧化物,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5:2:B常温下为液体:E、F为同一类别的两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和反应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H2O (2)H2SO4 +BaCl2 =BaSO4↓+2HCl
(3)置换反应
15.(2022襄阳)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消毒剂,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粗盐水(含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为原料,制取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
(2)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粗盐水中的______杂质。
(3)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Cl溶液和______。
【答案】(1)过滤 (2)CaCl2或氯化钙
(3)氯气或Cl2
16.(2022鄂尔多斯)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是气体单质,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是常用的溶剂,B、C、D、E是不同类别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表示物质间能转化、“一”表示物质问能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一种用途______。
(2)物质E的类别是______。
(3)写出B→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描述C一D反应的现象______。
【答案】(1)做燃料 (2)碱
(3)Fe2O3+3CO2Fe+3CO2
(4)铁溶解,溶液中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绿色
17.(2022张家界)粗盐中除含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l2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的名称是 。
(2)向滤液F中加入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过滤;
(2)HCl+NaOH═NaCl+H2O。
18.(2022河池)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与CO2的知识网络图,其中D为红棕色固体,盐为钠盐。图中“一”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和D的化学式:
C ;D 。
(2)A属于上述五种类别中的 。
(3)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图中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1)HCl或H2SO4;Fe2O3;
(2)碱;
(3)3C+2Fe2O34Fe+3CO2↑;
(4)分解反应;
19.(2022丽水)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现象反映本质。如图是小科构建的硫酸部分知识网络,其中“一”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1)石蕊试液在H2SO4溶液中显红色,该溶液中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离子是______。
(2)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这是利用它的______。
【答案】 ①. 氢离子或或 ②. 吸水性
20.(2022宁波)某白色固体M可能由、、、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小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则:
(1)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白色固体M的成分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AgCl ②. 、、
21.(2022湖南衡阳)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根据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回答下列问题。(“一”表示相连的两类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请写出图中甲表示的物质类别_______。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请写出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而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如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成___色。
【答案】(1)金属氧化物
(2)
(3)红
22.(2022湖南长沙)小明在学完初中化学知识后,把常见八种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连接成如下图所示。已知A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也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F、G、H三种物质的类别相同。(“→”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请写出E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H2O (2)
23.(2022抚顺本溪辽阳)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C是氧化物,A、E物质类别相同,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E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问题。
(1)D的类别为_________(填“酸”、“碱”或“盐”)。
(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4)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1)盐 (2)H2O
(3)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4)(合理即可)
24.(2022兰州)A、B、C、D、E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B为金属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显+3价,且其质量分数为70%:A为单质:E为难溶性碱:B→A是工业制取A的主要反应原理。
(1)写出工业上由B制得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写出A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______。
(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C与氯气(C12)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
(2)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3) ①. (合理即可) ②. 复分解反应
(4)
25.(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A一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已知B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E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B、C、D、E、F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F→E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
(3)C和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若F→A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Fe (2)黑色固体减少(或消失或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3)复分解反应 (4)
26.(2022黑龙江龙东地区)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常用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D是温室气体之一,F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1)F物质的俗称是____,B物质分类属于____。(填“酸”或“碱”或“盐”)
(2)A生成C的反应中能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3)写出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反应。
【答案】(1) ①. 纯碱或苏打 ②. 酸
(2)放出 (3) ①. ②. 复分解
27.(2022广西贺州)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Zn、HCl、KOH、CuSO4和CaCO3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Zn“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丁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进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图中连线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丙与丁两“队员”反应生成的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丁位置的“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3)请写出甲、乙两“队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若把纯净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某纯净物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替换丁,它也能与丙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溶剂,X是______(写一种即可)。
【答案】(1)
(2)补钙剂(合理即可)
(3) ①. ②. 复分解
(4)氧化铜(合理即可)
28.(2022广西北部湾)A~E为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由H、C、O、Cl、Ca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其中B、C、D、E物质类别不同,A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一步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呈固态时叫做______,B的化学式是______。
(2)C的物质类别是______。
(3)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上图发生的所有反应,一定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答案】(1) ①. 干冰 ②. Ca(OH)2
(2)酸 (3)CO2+H2O=H2CO3
(4)置换反应
29.(2022云南)氨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为合成氨以及以氨为原料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
(1)化合物X是一种常见溶剂,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反应Ⅱ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答案】(1)H2O (2)化合
(3)
30.(2022荆州)从废旧电脑的某些零部件中回收金属银,设计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Ⅰ和步骤Ⅱ都涉及的实验操作是 _____。
(2)步骤Ⅰ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3)溶液X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该溶质的化学式为 _____。
(4)据此判断,铜、银、铝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___(填元素符号)。
【答案】(1)过滤 (2)
(3)
(4)或
31.(2022邵阳)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物质,可帮助消化;B、C、E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D、E为氧化物,F为固体。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是_______;
(2)物质F的用途是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
(3)若物质D为红棕色固体,请写出D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HCl (2)做燃料
(3)
32.(2022聊城)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分别是单质、氧化物、有机物、酸、碱、盐中的一种,且均能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水,如“雪花”图案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稀盐酸,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A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D,且能与E发生中和反应,F是苏打的主要成分。
(1)D的化学式为______。
(2)A与B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3)C属于上述物质类别中的______。
(4)E→H2O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H2 (2)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黄色
(3)有机物 (4)
33.(2022宿迁)A一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黑色的氧化物,B、C、D均为单质,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F的水溶液在农业上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E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______(填离子符号)。
(2)列举D物质的一条用途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答案】(1) ①. Fe3O4 ②. H+
(2)作导线(合理即可)
(3) ①. ②. 置换反应
34.(2022营口)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B、C、D、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最常用的溶剂,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E和G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分析后回答:
(1)物质G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E的过程中会__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
(3)物质D所属类别是________;
(4)写出F→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1)CuCl2
(2)放热 (3)盐
(4)
35.(2022德阳)A~K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常温下B、C、D、H为气体,①②分别为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④为侯氏制碱法的一个反应,固体E在C中点燃生成黑色磁性固体,G为白色固体,F是常见的液体。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2)物质K是属于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H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G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任写一个)
【答案】(1)NaHCO3 (2)碱
(3)或
(4)(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6.(2022达州)已知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为红棕色粉末,C由两种元素组成,D广泛应用于治金、造纸、纺织、印染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2)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C和E反应的实质为_______。
【答案】(1)Fe2O3
(2)
(3)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37.(2022台州)玫瑰花中含有丁香油酚()等有机物,可用于提炼精油。
(1)丁香油酚的一个分子中共有___________个原子。
(2)用如图所示的①②③表示丁香油酚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请判断①代表___________元素。
(3)丁香油酚容易挥发,用于提炼精油的玫瑰花需要在气温较低的日出之前采摘完成,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24 ②. C或碳 ③. 气温低,分子运动慢,油质不易挥发
38.(2022丽水)价类图是以元素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是含碳元素物质的价类图,其中“→”表示物质闻的转化关系。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______。
(2)写一个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如图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中,反应类型有______(填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①. CO ②. ③. AC
39.(2022通辽)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K2CO3、Ca(OH)2、CaCO3、AgCl中的一种或几种,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其组成,取少量该固体进行如图实验。
(1)由步骤②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判断理由是_______。
(2)步骤③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由以上实验分析可知,原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有_______种组合。
【答案】(1) ①. AgCl ②. 白色固体A部分消失
(2)K2CO3+2HNO3=2KNO3+H2O+CO2↑
(3)3
40.(2022东营)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为某课题小组模拟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易流程图。
【信息】
某品牌不同碱的价格
试剂
NaOH
Ca(OH)2
KOH
价格(元/吨)
3100
670
7000
请分析:
(1)海水和母液都可以作为制取氯化镁的原料,小真同学提出选择母液更好,小组同学一致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 。
(2)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降低成本,步骤Ⅰ中的试剂①最好选择表格中的 。
(3)步骤Ⅱ由氢氧化镁制得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在步骤Ⅳ的反应中 能转变成了 能。
【答案】(1)母液中的氯化镁浓度更高。
(2)Ca(OH)2。
(3)Mg(OH)2+2HCl=MgCl2+2H2O;复分解反应。
(4)电;化学。
41.(2022河南)A-F是含同一种金属元素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标注了物质类别和这种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已知A与一氧化碳反应是工业制取B的主要原理,B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1)这种金属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______(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2)A的化学式为______;B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D与氧气、水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微量元素
(2) ①. Fe2O3 ②. Fe+H2SO4=FeSO4+H2↑
(3)4Fe(OH)2+2H2O+O2=4Fe(OH)3
42.(2022新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盐是_______,你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
A.NaNO3 B.CuSO4 C.NH4NO3 D.KNO3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却不能,造成此性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
【答案】(1)溶液变红色
(2) ①.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②. 放热
(3) ①. BC或CB ②. 它们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气体或沉淀 (4)分子构成不同
43.(2022营口)某工厂产生的工业废料中主要含氧化铜和氧化铁,如果不处理,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经过处理后可回收铜和硫酸亚铁(不考虑其它杂质对流程的影响),过程①、过程③所加试剂相同。根据下图所示流程回答问题:(已知:)
(1)写出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任写其中一个即可);
(2)过程②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
(3)固体B成分是___________;
(4)过程③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
(5)废料处理除了可以防止环境污染,还能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1)(或)
(2)过滤 (3)Fe、Cu或铁、铜
(4)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
(5)废物再利用
44.(2022湖北黄石)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FeO等物质)。某学习组以此粉末为原料,设计以下工艺流程对资源进行回收,得到纯净的CeO2和硫酸铁铵晶体[NH4Fe(SO4)2·xH2O]。
已知:①CeO2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NaOH溶液;②SiO2不溶于酸(氢氟酸除外)。
回答下列问题:
(1)稀酸A是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
(3)滤渣2是______(填化学式);
(4)滤液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e2(SO4)3+12NaOH+O2+2甲=4Ce(OH)4↓+6Na2SO4,甲的化学式是______;
(5)硫酸铁铵[NH4Fe(SO4)2]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答案】(1)稀硫酸 (2)过滤
(3)SiO2 (4)H2O (5)+3
45.(2022菏泽)某学校在做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时,产生大量的含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废液,Cu2+对水体和土壤危害很大,查阅资料知难溶性碱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索铜离子转化路径时,有两种转化为氧化铜的方案。流程如下:
(1)操作I的名称___________。
(2)液体C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②中滴加稀硫酸的目的___________。
(3)请你表明对两个方案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答案】(1)过滤 (2) ①. 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写化学式也可) ②. 2NaOH+H2SO4=Na2SO4+2H2O
(3)方案一较好,最终能得到纯净的氧化铜,方案二得到的氧化铜中会混有氧化亚铁,不纯(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
46.(2022黔西南)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已知:Cu2(OH)2CO3A+B+C(三者均为氧化物、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农业上可用E、F等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作为农药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 。
(2)组成元素与B完全相同的另一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
(3)如果“C→B”为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武为 ,其中C物质发生 (“氧化”或“还原”)反应。
(4)为鉴定F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F溶液蓝色沉淀沉淀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上述蓝色沉淀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Na2CO3;
(2)H2O2;
(3)CuO+H2Cu+H2O;还原;
(4)Cu(OH)2+2HCl═CuCl2+2H2O。
47.(2022金昌)某种粗盐水中有少量含、K+的杂质,小金用这种粗盐水经过下列实验流程制取纯净氯化钠晶体。
(1)固体A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加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若将溶液C蒸发至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得到晶体,所得晶体仍不是纯净的氯化钠,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BaSO4 ②. BaCl2+Na2CO3=BaCO3↓+2NaCl ③. 钾离子未除去
48.(2022济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是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中的各一种,小明和小红同学想用化学方法确定各是哪种溶液,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小明各取两种无色溶液少许,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用干净的长塑料管分别向两试管中的溶液里慢慢吹气,观察到A试管中有白色浑浊现象,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可判断A试管中加入的是_____(填化学式)溶液。
②小红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取了一种试剂,进行鉴别实验,根据明显现象也成功鉴别了上述两种无色溶液。则小红所选的这种试剂是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酚酞试液 B.稀盐酸 C.Na2CO3溶液 D.NaCl溶液
(2)化学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某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A中可能含有NaCl、CaCO3、CuSO4、(NH4)2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无色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无色气体E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③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④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 ①. Ca(OH)2 ②. C
(2) ①. NH3 ②. CO2 ③. BaSO4 ④. CuSO4 ⑤. (NH4)2SO4、CaCO3
49.(2022泰安)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可以从海水中制得粗盐,以粗盐水为原料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下图所示:
(1)为除去粗盐水中的CaCl2、MgCl2和Na2SO4杂质,加入下列3种过量试剂的顺序依次可以是 (填字母序号);
A. Na2CO3、NaOH、BaCl2 B. BaCl2、Na2CO3、NaOH C. NaOH、BaCl2、Na2CO3
(2)按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过滤后的滤液A中溶质有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生成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在该流程中,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氨气,然后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先通入过量氨气的目的是_______。
(4)若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B(含有NH4C1)中加入过量Ca(OH)2,则可获得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其化学式是_______。
【答案】(1)BC (2)NaOH、Na2CO3、NaCl
(3) ①. ②. 使溶液显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4)NH3
50.(2022绵阳)硫酸铁铵是一种重要的铁盐,常用作分析试剂。在实验室中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晶体 [ NH4Fe(SO4)2•12H2O ],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NH4Fe(SO4)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与其类似的物质(NH4)2Fe(SO4)2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所属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__。反应后采取的分离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
(3)步骤③发生的反应是2FeSO4+H2O2+X=Fe2(SO4)3+2H2O,X为_______。
(4)步骤⑤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
(5)下列三种物质中含氮量从高到低依次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①(NH4)2SO4②NH4Fe(SO4)2(相对分子质量266) ③(NH4)2Fe(SO4)2
【答案】(1) ①. +3 ②. 硫酸亚铁铵
(2) ①. ②. 置换反应 ③. 漏斗、烧杯、玻璃棒
(3)
(4) ①. 蒸发浓缩 ②. 冷却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5)①③②
51.(2022巴中)现有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D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是“司母戊鼎”中的一种金属元素,其单质呈紫红色;F元素形成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1)下列属于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
(2)写出由A、B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
(3)D元素的单质与A、C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人体缺D元素可能会引起___________。
(5)为了判断D、E、F元素形成的三种单质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中的单质经过打磨处理)、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
①把形状、大小相同的D、E、F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硫酸中
②把F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含D的低价盐溶液和E的盐溶液中
③把D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含E、F的盐溶液中
④把E、F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分别放入含D的低价盐溶液中
【答案】(1)② (2)OH-
(3)Fe+2HCl=FeCl2+H2↑
(4)贫血 (5)①③④
52.(2022镇江)用某废渣(含MgCO3、MgO和SiO2)制备碳酸镁晶体的流程如下。
(1)试剂X应选用 ___(选填序号)。
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CaCO3悬浊液
(2)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___、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3)洗涤时检验晶体已洗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 ___(填化学式)溶液,无现象。
(4)若加入试剂X过多,制得的碳酸镁晶体中会含有较多Mg(OH)2,原因是 ___。
【答案】(1)a (2)漏斗
(3)BaCl2(合理即可)
(4)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53.(2022来宾)某工厂生产硼砂产生的固体废料中,主要含有MgCO3、CaCO3、SiO2、Al2O3和Fe2O3等,其中MgCO3质量分数为63%。用该固体废料回收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1)操作Ⅰ的名称是 。
(2)“酸浸”时,试剂A的化学式是 ,为加快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条即可)。
(3)滤液a中的阳离子是 。
(4)“沉镁”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若流程中镁的总损耗为10%,则100t的固体废料可回收镁的质量是 。
【答案】(1)过滤;
(2)H2SO4;固体废料粉碎(合理即可);
(3)Mg2+、Al3+、Fe3+、H+;
(4)MgSO4+2NaOH=Na2SO4+Mg(OH)2↓;
(5)16.2t。
54.(2022大连)化学小组同学在超市看到一款自热暖足贴,商品标签显示成分有:铁粉、水、活性炭、蛭石、氯化钠。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开展“自制暖足贴”项目研究,部分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蛭石是一种耐高温的超级保温材料,难溶于水,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任务一:自制暖足贴,并将其发热情况与市售暖足贴比较。
【进行实验】分别取2勺铁粉和活性炭,加入无纺布袋中(与市售暖足贴所用无纺布相同),滴加少量氯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制得暖足贴。在相同环境下,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自制与市售暖足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形成图像,如图所示。
(1)通过图像可知自制暖足贴有两点不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猜想两种暖足贴发热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除了受暖足贴中各成分的质量及其配比影响外,还可能与_______的特性有关。
任务二:估测市售暖足贴中各成分的质量。
【方案设计】利用市售暖足贴中的全部粉末,设计如下方案。
(1)设计步骤Ⅰ、Ⅱ的目的是________。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
(2)根据上述方案,确定蛭石质量需要的称量数据最少的一组是_________。
【反思交流】小组同学发现只有打开密封包装,暖足贴才会发热,由此推测暖足贴发热还需要_______参加反应,故密封包装还起到了控制反应发生的作用。
【答案】 ①. 温度过高
②. 持续时间短 ③. 保温材料 ④. 分离出粉末中氯化钠 ⑤. 铜粉、活性炭、蛭石的混合物 ⑥. 固体B、碳酸钙、蛭石和氧化铜混合物的质量 ⑦. 氧气
55.(2022绍兴)下图是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阶段I】得失氧说: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阶段II】化合价升降说:凡是出现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阶段Ⅲ】电子转移说: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电子的转移。凡有电子转移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得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1)根据得失氧说,在H2+CuOCu+H2O化学变化中,H2发生了___________反应。
(2)电子转移是元素化合价改变的本质原因。失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会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3)根据化合价升降说,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乙是___________反应。
(4)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氧化和还原是相互对立又辩证统一的关系
B.电子转移说是从微观视角来探析和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C.自然界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是有利的
D.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延伸和完善的过程
【答案】 ①. 氧化 ②. 升高 ③. 置换 ④. ABD
56.(2022贵港)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会因锈蚀生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而使其表面变成绿色。
(1)小花同学根据铜绿成分做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了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了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选填实验编号)。
(2)小花和同学们利用废旧品中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假设不含其他杂质)设计了两个方案回收铜。
【查阅资料】a.;
b.。
【分析评价】
①X为碳的氧化物时,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步骤V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
③以上两个方案中,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更优越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理由写一点)。
拓展探究】
(3)氢气也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小红和小强各取12.0g氧化铜用氢气还原,反应一段时间后,两份固体均全部变红。小红和小强所得红色固体质量分别为9.8g和10.4g。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c.氢气还原氧化铜时也可产生氧化亚铜(Cu2O)。
d.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
分析推断:小红得到的红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检验:请设计简单实验检验小强得到的红色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
【答案】(1)bd (2) ①. ②.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③. 方案二,操作简单(合理即可)
(3) ①. Cu、Cu2O ②.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氨水振荡,红色固体部分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57.(2022贵港)纯碱可用于造纸、玻璃生产等领域。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图方案并进行实验。
(1)滤液B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若沉淀不经过操作b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答案】(1)Ca2+、Na+
(2)偏大 (3)设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
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针对专练:图像分析题附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针对专练:图像分析题附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示意图与叙述对应正确的是,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针对专练:基础实验与操作: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针对专练:基础实验与操作,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解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针对专练:常见气体的制备附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针对专练:常见气体的制备附答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图示回答问题,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