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课时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3水的组成同步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钢、氧化铜、液态氮 B.石墨、酒精、石灰水C.稀有气体、水、可燃冰 D.金刚石、冰水、脱硫煤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稀有气体 B.净化后的空气 C.液氧 D.碘酒3.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光,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B.在空气中加热汞:银白色液体变成红色粉末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D.氢气燃烧:无色气体燃烧,放热,发出淡蓝色火焰4.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液态空气 B.过氧化氢的水溶液 C.H2CO3 D.SO2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6.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石灰石 B.稀盐酸 C.金刚石 D.纯碱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C.水分子很小,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D.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1:29.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氦气、氨气、空气 B.稀有气体、干冰、液氧C.水银、冰水混合物、石灰水 D.水蒸气、氯酸钾、钢10.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空气 B.液氧 C.干冰 D.纯水 二、判断题11.化合物和氧化物是并列关系。( )12.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13.液氧是一种单质.________(判断对错)14.判断以下的叙述是否错误,说明理由。(1)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_____(2)单质可以发生化学变化,化合物不能发生化学变化。_____(3)溶于水的物质都是纯净物。_____(4)有固定组成的物质都是纯净物。_____(5)洁净的糖水是纯净物。_____15.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分子、氧原子构成。( ) 三、填空题16.下图是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2)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____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17.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吸附池内常用__吸附色素和异味。(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反应,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3)某同学取自来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__,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自来水属于硬水。(4)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5)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 水的蒸发C 水的电解 D 水的净化18.小王同学凭感官觉得某天然水为无色透明,无异味、异臭等。(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根据水的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他往天然水加入少许肥皂水并搅拌,可看到大量泡沫,则该天然水为_______(填“硬”或“软”)水。(2)某水厂将水库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A 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 B 步骤Ⅱ中使用的物质可能是活性炭C 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 净化后的水一定是软水(3)若取该水库的水进行电解,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19.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当电源开关闭合后,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2)乙图所示的现象与实验事实不相符合,在乙图中作出修改_____;(3)乙图仪器2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检验该气体方法是_____。若仪器2中得到4mL气体,则仪器1中得到_____mL。20.水是生命之源。(1)如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图中与电池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2)生活中我们常用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3)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正确的有_____(填序号)。①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②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④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四、综合应用题21.水是生命之源。Ⅰ、认识水。(1)下列生活中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湖水 B.雨水 C.蒸馏水 D.地下水(2)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b中得到的气体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此实验揭示了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Ⅱ、保护水。(3)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_。A.工业用水净化并重复使用B.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C.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D.用喷灌、滴灌方法浇灌农田Ⅲ、利用水。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他的实验过程和部分实验装置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4)A物质是白色固体,其作用是吸附沉淀,则A物质是___________(填名称);操作③时需在水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作用是___________。(5)取用河水时,若要判断此河水是否为硬水,可向河水中加入___________;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22.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1)“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如图 1 回答问题:①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主要是由______的运动引起的;②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③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 1 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______(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④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如图 2 把 CO2含量高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再通化学反应在分解池内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合成塔,在合成塔内 300℃、200kPa 和催化剂条件下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写出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水的电解:①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 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 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______。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②电解水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______。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3)水的性质:将黄豆大小的金属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生成 H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水的用途:①碘与锌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水在此的作用是______。②图 4 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全面的是______(填字母)。A.a 图中的水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B.b 图中的水提供热量C.c 图集气瓶中的水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 H2何时集满D.d 图中的水防止熔融物炸裂集气瓶23.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请回答相关的问题。(1)为证明水不是由“水元素”组成,1785年,拉瓦锡在高温条件下,用水蒸气与红热的铁反应,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模拟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①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②加热铁粉前,应先通水蒸气一段时间,理由是__________。(2)水的净化化学兴趣小组收集了一瓶浑浊的京杭大运河的河水,模拟自来水厂进行水的净化过程。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①自来水厂常用明矾作絮凝剂,明矾[KAl(SO4)m·12H2O]能用作絮凝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胶状物氢氧化铝,则m=_______。②操作2是吸附,主要除去液体C中异味和色素,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③将净化水加热煮沸,发现水壶内有水垢产生,则加热煮沸除了杀菌消毒之外,还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欲使净化水转化为纯水,则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参考答案:1.D2.C3.A4.A5.B6.D7.D8.A9.C10.B11.×12.×13.√14.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15.错误 16.(1)氢气##H2(2)氢和氧 17. 活性炭 +1 肥皂水 煮沸 AC18. 物理 软 D 2H2O2H2↑+O2↑19. 试管 分解 氢气 用一根燃着火柴点燃,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220.(1) 氢气##H2 (2)肥皂水(3)③④ 21.(1)C(2) H2 氢元素和氧元素(3)C(4) 明矾 防止暴沸(5) 肥皂水 煮沸 22.(1) 水分子 AC ①⑥ (2) D C(3)(4) 加快反应速度(或催化剂) AB 23.(1)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铁粉和氧气反应(2) 2 活性炭 软化硬水 蒸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复习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105Pa时,0g甲放入10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课题3 水的组成复习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