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源精选题27道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034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源精选题27道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034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源精选题27道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034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精选版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镜面反射精选题32道 试卷 1 次下载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直线传播的应用精选题43道 试卷 2 次下载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反射现象精选题40道 试卷 1 次下载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精选题40道 试卷 1 次下载
- 八上声物理组卷 试卷 3 次下载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光源 光的传播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光源 光的传播同步测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是光源的是,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以下有关光学知识的分析正确的是,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以下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光源精选题27道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太阳、月亮、放映电影时的银幕、烛焰中,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烛焰 B.银幕、烛焰 C.月亮、银幕 D.太阳、月亮
2.随着支付宝和微信的普及,扫描二维码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扫码仪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上白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C.二维码上黑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D.二维码上每个区域都反射所有色光
3.下列是光源的是( )
A.闪烁的行星
B.道路两旁起警示作用的反光胶带
C.发光的电灯
D.璀璨的钻石
4.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黑板 B.书包 C.太阳 D.投影幕布
5.“百枝然火龙衔烛,七采络缨风吐花”,2019年10月1日深圳湾国庆焰火晚会,灿烂绚丽,惊艳世界!关于焰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焰火在水中的倒影属于人造光源
B.焰火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6.以下有关光学知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璀璨的宝石也是光源
B.有一个完全潜入水中的人,看见岸边站着的另一个人感觉变矮了
C.利用光的反射可以成像,利用光的折射可以成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也可以成像
D.“猴子捞月”的故事中,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要远小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
7.有关光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
B.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引起的
C.老师上课使用的“电子教鞭”,是利用红外线来指出重点内容
D.紫外线能杀菌消毒,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
8.“一河诗画,满城烟花”,浏阳国际烟花节吸引了众多游客观赏。下列正确的是( )
A.焰火属于自然光源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速度为3×108m/s
C.先看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D.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9.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烛焰 C.工作的电灯 D.太阳
10.以下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洁白的月光 B.晶莹的露珠
C.璀璨的钻石 D.浪漫的萤火虫
1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钻石 C.太阳 D.玻璃
12.2020年6月21日,我国境内最重要的天象日环食将现身苍穹,如图,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甲图中太阳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B.乙图中彩虹形成的原理与日环食相同
C.丙图用水中映日来进行日环食安全观测,利用了平面镜成像
D.丁图用带巴德膜的望远镜进行日环食安全观测,望远镜中的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13.下列不是光源的物体为( )
A.太阳 B.火焰 C.月亮 D.发光的水母
14.2020年6月21日,我国境内最重要的天象日环食将现身苍穹,如图,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甲图中太阳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B.乙图中彩虹形成的原理与日环食相同
C.丙图用水中映日来进行日环食安全观测,利用了平面镜成像
D.丁图用带巴德膜的望远镜进行日环食安全观测,望远镜中的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15.中国古诗词意境优美,细细品味,许多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下列有关声光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C.“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鱼惊”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16.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月亮 C.平面镜 D.钻石
17.如图的光源,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
A. 闪电 B. 灯光
C. 水母 D. 太阳
1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月亮不是光源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原因是靠近镜子时所成的像会变大
D.当物距u和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2f>u>f时,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9.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夜空中的月亮是光源
B.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C.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二.填空题(共8小题)
20.小明同学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流浪地球》,电影院里座无虚席。电影银幕 (填“是”或“不是”)光源,如图是影片中刘培强驾驶宇宙飞船撞向木星时的一段感人情节,观众只能看到火光却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从物理角度来看,月亮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他在地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22.在①太阳、②点燃的蜡烛、③月亮、④萤火虫、⑤宝石、⑥正在发光的白炽灯中,是自然光源的有 ;不是光源的有 。
23.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它就是金星,金星是行星,又称启明星。金星 (是/不是)光源。2012年6月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看到罕见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人们看到太阳“脸上”有一个小黑点慢慢划过(如图1所示,注意不可直视太阳,要用滤光片才行),图2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 (甲/乙/丙/丁)处,与“金星凌日”形成原因相同的天文现象还有 (说出一个例子即可)。
24.如图分别是流星和金星凌月照片,在流星、金星和月球中, 是光源;明亮的月光是 (选填“单色光”或“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25.《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写的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如该书对月亮的描述是“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这句话说明了月亮 光源;偌大一个月亮,看起来就像一个银色的丸子一样,这是因为我们观察它时,物距 的缘故。
26.如图所示,我们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到课本,是因为光在课本表面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如图所示的太阳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光源,月亮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光源。
27.电影放映机是利用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成像的。光线在屏幕上发生了 反射,使坐在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见屏幕上的像。下面两种情况中, 是光源。
①正在播放的投影仪屏幕。
②正在播放的笔记本电脑屏幕。
光源精选题27道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太阳、月亮、放映电影时的银幕、烛焰中,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烛焰 B.银幕、烛焰 C.月亮、银幕 D.太阳、月亮
【分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主要看物体是不是自身能够发光。
【解答】解:A、太阳、烛焰自身是可以发光的,是光源,故A正确;
B、银幕不是光源;烛焰是可以发光的,是光源,故B错误;
C、月亮反射太阳光,不是光源;银幕是反射灯光射来的光,也不是光源,故C错误;
D、太阳都是自身可以发光的物体,是光源,月亮反射太阳光,不是光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光源的了解,是一道光学的基础题;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主要是看这个物体是不是自身发光的。
2.随着支付宝和微信的普及,扫描二维码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扫码仪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上白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C.二维码上黑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D.二维码上每个区域都反射所有色光
【分析】(1)能自身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2)数字型条码是黑白相间的图,黑色能够吸收任何颜色的色光,而白色则能够反射任何颜色的色光。
【解答】解:A、二维码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CD、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光源的概念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3.下列是光源的是( )
A.闪烁的行星
B.道路两旁起警示作用的反光胶带
C.发光的电灯
D.璀璨的钻石
【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据此分析答题。
【解答】解:
A、行星自身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故A错误。
BD、道路两旁起警示作用的反光胶带,璀璨的钻石自身不能发光,是反射太阳的光,不是光源;故BD错误。
C、发光的电灯都能够自身发光,属于光源;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光源的概念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黑板 B.书包 C.太阳 D.投影幕布
【分析】我们把自己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根据产生形式,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天然光源,如天上的恒星、闪电、夏夜在草丛中闪烁的萤火虫、深海中游戈的烛光鱼等;人造光源,如室内照明用的白炽灯、建筑物上的霓虹灯、发光的二极管等。
【解答】解:自己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自己能够发光,是光源。黑板、书包、投影幕布自己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故选:C。
【点评】本意考查光源的定义,属于基础题目。
5.“百枝然火龙衔烛,七采络缨风吐花”,2019年10月1日深圳湾国庆焰火晚会,灿烂绚丽,惊艳世界!关于焰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焰火在水中的倒影属于人造光源
B.焰火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分析】(1)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比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很多;
(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解答】解:
AB、焰火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的虚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像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B错误;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快,故C错误;
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是人挡住了焰火发出的光,故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源的判别,光的反射以及光速,属于基础知识。
6.以下有关光学知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璀璨的宝石也是光源
B.有一个完全潜入水中的人,看见岸边站着的另一个人感觉变矮了
C.利用光的反射可以成像,利用光的折射可以成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也可以成像
D.“猴子捞月”的故事中,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要远小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
【分析】A、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B、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
C、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的成像情况分析;
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
【解答】解:A、璀璨的宝石自身不能发光,是靠别的物体的光,故不是光源,故A错误;
B、由于树木反射的光线斜射入水中发生了折射,潜水员在水中看到岸上的树木变高了。故B错误;
C、利用光的反射可以成像,例如平面镜成像,利用光的折射可以成像,例如看水里的鱼;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也可以成像,例如小孔成像,故C正确;
D、平面镜成像时,像距等于物距,所以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在学习光现象时要留心讲到了哪些现象,一般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在上课时老师都会涉及到。正确理解光的折射、反射、直线传播现象,注意总结一些常见的与这些现象有关的例子,并试着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现象,对解决此类题目有帮助。
7.有关光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
B.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引起的
C.老师上课使用的“电子教鞭”,是利用红外线来指出重点内容
D.紫外线能杀菌消毒,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
【分析】(1)自身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根据光的反射分析;
(2)不透明的物体只能反射和它相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3)红外线穿透能力强;
(4)紫外线能杀菌消毒,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
【解答】解:A、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发生了漫反射,屏幕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红色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因为它反射红色光,吸收其它色光,红色光线经反射进入人眼,感到它是红色。故B错误。
C、红外线眼睛看不到,故老师上课使用的“电子教鞭”,不是利用红外线来指出重点内容,故C错误;
D、紫外线能杀菌消毒,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紫外线的作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的知识,是一道光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8.“一河诗画,满城烟花”,浏阳国际烟花节吸引了众多游客观赏。下列正确的是( )
A.焰火属于自然光源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速度为3×108m/s
C.先看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D.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分析】(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比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很多;
(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解答】解:A、焰火是人点燃的,属于人造光源,故A错误;
B、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B错误;
C、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先看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快,故C错误;
D、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是人挡住了火光,故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源、光速、声速、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9.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烛焰 C.工作的电灯 D.太阳
【分析】根据光源的概念答题: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身不发光而反射其它物体光的物体不是光源。
【解答】解:
A、月亮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符合题意;
B、烛焰能自身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
C、工作的电灯能发光是光源,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自身发光是光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光源概念的掌握,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光源,关键是看它本身是否能够发光。
10.以下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洁白的月光 B.晶莹的露珠
C.璀璨的钻石 D.浪漫的萤火虫
【分析】本题考查对光源的理解,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解答】解: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钻石也是反射光,晶莹的露珠也是反射太阳光,这些都不是光源。萤火虫尽管发光很微弱,但本身也能发光是光源。
故选:D。
【点评】亮的物体不一定是光源,亮的物体很可能是反射其他光源的光。
1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钻石 C.太阳 D.玻璃
【分析】在生活中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解答】解:月亮、钻石、玻璃自身都不能发光,太阳能够发光,属于光源。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生活中的光源有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我们只要区分开来,在学习时应从生活中多去观察总结。
12.2020年6月21日,我国境内最重要的天象日环食将现身苍穹,如图,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甲图中太阳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B.乙图中彩虹形成的原理与日环食相同
C.丙图用水中映日来进行日环食安全观测,利用了平面镜成像
D.丁图用带巴德膜的望远镜进行日环食安全观测,望远镜中的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分析】(1)光源是指能自行发光的物体;
(2)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A.甲图中太阳是光源;月亮不能自行发光,所以不是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彩虹形成的原理是光的折射,而日环食的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以它们的形成原理不相同,故B符合题意;
C.丙图用水中映日来进行日环食安全观测,利用了平面镜成像,故C不符合题意;
D.望远镜中的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光现象中的综合题,涉及到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直线传播,以及光源等,难度不大。
13.下列不是光源的物体为( )
A.太阳 B.火焰 C.月亮 D.发光的水母
【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据此判断。
【解答】解:太阳、火焰、发光的水母都能自己发光,都是光源;月亮不能自己发光,它能反射太阳的光,月亮不是光源。
故选:C。
【点评】本题容易把月亮看成是光源,要注意它是反射的太阳的光,而不是自己发的光。
14.2020年6月21日,我国境内最重要的天象日环食将现身苍穹,如图,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甲图中太阳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B.乙图中彩虹形成的原理与日环食相同
C.丙图用水中映日来进行日环食安全观测,利用了平面镜成像
D.丁图用带巴德膜的望远镜进行日环食安全观测,望远镜中的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分析】(1)光源是指能自行发光的物体;
(2)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A.甲图中太阳是光源;月亮不能自行发光,所以不是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彩虹形成的原理是光的折射,而日环食的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以它们的形成原理不相同,故B符合题意;
C.丙图用水中映日来进行日环食安全观测,利用了平面镜成像,故C不符合题意;
D.望远镜中的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光现象中的综合题,涉及到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直线传播,以及光源等,难度不大。
15.中国古诗词意境优美,细细品味,许多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下列有关声光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C.“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鱼惊”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分析】(1)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4)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
A、月亮本身并不发光,不是光源,是因为反射了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故A错误;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不敢大声说话,是指响度大,故B错误;
C、“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鱼惊”说明声音能在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故C正确;
D、酒中明月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光源以及光的反射,难度不大。
16.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月亮 C.平面镜 D.钻石
【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身不发光而反射其它物体光的物体不是光源。
【解答】解:太阳自身能够发光,所以太阳是光源;月亮、平面镜、钻石都不能发光,是靠反射其它的光,所以不是光源,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光源概念的掌握,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光源,关键是看它本身是否能够发光。
17.如图的光源,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
A. 闪电 B. 灯光
C. 水母 D. 太阳
【分析】(1)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解答】解:A、闪电是自然光源。故A错误;
B、灯光是人造光源。故B正确;
C、水母是自然光源。故C错误;
D、太阳是自然光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光源及其分类的掌握与理解。
1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月亮不是光源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原因是靠近镜子时所成的像会变大
D.当物距u和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2f>u>f时,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分析】(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不同介质之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3)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靠近镜子看,是因为像与人的距离变近,人看像的视角变大;
(4)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①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
②2f>u>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投影仪和幻灯机;
③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解答】解:A、月亮本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正确;
B、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之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光从空气进入水中速度一定改变,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当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方向不一定都改变,故B正确;
C、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靠近镜子看,你在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靠近镜子看,像与人的距离变近,人看像的视角变大,故C错误;
D、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能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是一道好题。
19.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夜空中的月亮是光源
B.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C.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分析】(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任何反射现象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同种,二是均匀。
【解答】解:A、夜空中的月亮反射的是太阳光,不属于光源,故A错误;
B、垂直照射时,入射角和反射角都等于零度,故B错误;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光的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正确;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没说介质是否均匀,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光现象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只要熟记这些知识点即可判断正确。
二.填空题(共8小题)
20.小明同学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流浪地球》,电影院里座无虚席。电影银幕 不是 (填“是”或“不是”)光源,如图是影片中刘培强驾驶宇宙飞船撞向木星时的一段感人情节,观众只能看到火光却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分析】(1)光源是指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在真空中的,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在真空中的。
【解答】解:(1)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都不能自行发光,而只是反射光,所以不是光源;
(2)观众只能看到火光却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在真空中的,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在真空中的,即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水的慢。
故答案为:不是;介质;小于。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源的概念和光速大小,属于识记内容。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从物理角度来看,月亮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他在地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 形成的。
【分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一人是本人,其中另外两人是本人的影子,根据影的形成原因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本身不能发光,是靠反射太阳光,故月亮本身光源;
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
故答案为:不是;直线传播。
【点评】注意光的直线传播可形成影,光的反射和折射可形成像。
22.在①太阳、②点燃的蜡烛、③月亮、④萤火虫、⑤宝石、⑥正在发光的白炽灯中,是自然光源的有 ①④ ;不是光源的有 ③⑤ 。
【分析】(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身不发光反射其它物体的光的物体不是光源;
(2)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都是天然光源;烛焰、圣火等都是人造光源。
【解答】解:①太阳、②点燃的蜡烛、④萤火虫、⑥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本身能发光,属于光源;
其中②点燃的蜡烛、⑥正在发光的白炽灯属于人造光源;①太阳、④萤火虫属于自然光源;③月亮、⑤宝石不是光源。
故答案为:①④;③⑤。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光源的区分,辨别物体是否为光源,关键是看这个物体是本身会发光,还是反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同时还要会区分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3.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它就是金星,金星是行星,又称启明星。金星 不是 (是/不是)光源。2012年6月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看到罕见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人们看到太阳“脸上”有一个小黑点慢慢划过(如图1所示,注意不可直视太阳,要用滤光片才行),图2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 丁 (甲/乙/丙/丁)处,与“金星凌日”形成原因相同的天文现象还有 日食 (说出一个例子即可)。
【分析】根据光源的定义进行判断,即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解答此题要明确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太阳、金星和地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金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解:因为金星是反射太阳的光,金星本身不会发光的,所以金星不是光源。
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这就是“金星凌日”现象,故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丁处,其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如生活中常见的日食、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故答案为:不是;丁;日食。
【点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很少见,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
24.如图分别是流星和金星凌月照片,在流星、金星和月球中, 流星 是光源;明亮的月光是 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选填“单色光”或“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分析】(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2)白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色光复合而成。
【解答】解:金星和月球都是反射太阳光而发光,不是光源,流星在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而发光发热属于光源;
明亮的月光是白光,是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故答案为:流星;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光源和光的色散的了解,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掌握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25.《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写的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如该书对月亮的描述是“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这句话说明了月亮 不是 光源;偌大一个月亮,看起来就像一个银色的丸子一样,这是因为我们观察它时,物距 大 的缘故。
【分析】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和“物近像远像变大”的成像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解: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意思是:月亮本来就没有什么光亮,就像是银丸一样,因为太阳照射它,它才发光,这句话说明了月亮不是光源;
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和“物近像远像变大”的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人的眼睛)位置不变,物距(月亮与人的眼睛)大,像距小,像(人眼中的月亮)就小。
故答案为:不是;大。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要掌握成像大小与物距、像距的关系。
26.如图所示,我们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到课本,是因为光在课本表面发生了 漫反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如图所示的太阳 属于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光源,月亮 不属于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光源。
【分析】(1)光照射在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时,发生漫反射。
(2)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解答】解: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课本是因为光在课本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太阳本身能发光,属于光源,月亮本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不属于光源。
故答案为:漫反射;属于;不属于。
【点评】知道漫反射概念、光源概念,可解答此题。
27.电影放映机是利用 凸透镜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成像的。光线在屏幕上发生了 漫反射 反射,使坐在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见屏幕上的像。下面两种情况中, ② 是光源。
①正在播放的投影仪屏幕。
②正在播放的笔记本电脑屏幕。
【分析】(1)凸透镜成像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
(2)光线照到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3)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解答】解: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因此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屏幕用表面粗糙的白布做成,能使射向屏幕的光发生漫反射,即使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使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
正在播放电影的屏幕不能发光,能反射光线,故不是光源;正在播放的笔记本电脑屏幕能发光,故是光源。故②是光源。
故答案为:凸透镜;漫反射;②。
【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漫反射的概念以及声音的产生,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并且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是一道很好的题目。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0/15 6:16:42;用户:13784622801;邮箱:13784622801;学号:3796097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2 光的反射定律测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2 光的反射定律课后作业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3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课后复习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光现象中,属于镜面反射的是,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