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四季》第2课时优质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037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雨的四季》第2课时优质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037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依据脚本朗读,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探索热情。
2.体味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想象是写好比喻、拟人句的重要方法。
3.品味赏析比喻句、拟人句,学习作者细致的写景状物方法。
【教学重点】
品味赏析比喻句、拟人句,学习作者细致的写景状物方法。
【教学难点】
品味赏析比喻句、拟人句,学习作者细致的写景状物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刘湛秋笔下四季不同的雨,还从文中找出了表现雨的特点的句子设计了朗读脚本,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第四自然段情境课文,自由朗读课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情感吧。
教师播放情境诵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内容,学生认真观看、聆听,回忆上节课学习内容,准备进入新课学习。
设计意图:勾连旧知,进入新课学习。
二、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这一单元名家荟萃,除了《雨的四季》,我们还读到了朱自清和老舍笔下的精妙修辞,特别是一些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句子。同学们, 你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将普通的事物写得这样生动有趣吗?那就请你结合老师给出的句子思考一下吧。
2.探究方法
(1)老师展示探究例句。
比喻:
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就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老舍《济南的冬天》
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刘湛秋《雨的四季》
拟人: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刘湛秋《雨的四季》
(2)引导学生试着给其中一个句子画一幅流程图。
(3)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到底用了什么魔法让精妙的比喻和拟人诞生的?请同学们在流程图中写下自己的答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村庄
桃树、杏树、梨树
冬雨(雪)
田野
水墨画
木刻
雨化了妆,莅临人间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联想、想象
联想、想象
联想、想象
联想、想象
3. 成果展示
教师点拨:把自己的眼睛投向天空和大地,又去寻找更美好、更欢乐、更富有创造性的生活。——刘湛秋《愉快的自白》
4.活动小结
当我们发挥奇妙的联想和想象时,那些精妙的比喻和拟人就会诞生。但别忘了,把我们的眼睛投向天空和大地,细致地观察,用心去体会这个世界的美好、欢乐,一切美好的联想和想象才会真正发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文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的句子美在何处。
过渡:课文开头在介绍这四个人物的时候都围绕着“我”来说。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本文在描写四季的雨时,频繁地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精美的语句不止老师刚才所举的两例,你能把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都找出来吗?说一说,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是哪一处呢?
2.探究方法
(1)从文中选择的具体的比喻句或拟人句。
(2)回顾旧知,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效果。
(3)小组交流讨论所选句子的修辞及表达效果。
(4)派代表朗读并具体说明欣赏的理由。
任务卡:
我们欣赏《雨的四季》中的(比喻/拟人)修辞。
我们选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我们欣赏《雨的四季》中的比喻手法。
句子:“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理由:这处比喻把苏醒的小草比作蚯蚓,小草本来动得没有那么明显,蚯蚓扭动才让人看得出来,这句把小草那么细微的动态写了出来,就好像用了“快进”一样,将小草的这种生机勃勃很好地展现出来。
3.成果展示
预设:
我们欣赏文中的拟人手法。拟人手法不仅让文章生动,更让这篇文章中描绘的事物与我们很亲近。比如说第4段:“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不仅把秋雨不那么频繁的特点写了出来,还把秋雨写得像一个端庄沉静的妇人,仿佛就是我们生活中很熟悉的人一样,增加了亲切感。这一定是作者深刻体会之后才写出来的,所以我们非常欣赏文中的拟人手法。
4.活动小结
比喻让所描绘的事物更加生动。拟人不仅让雨更加生动,还让本来无生命的雨变得更富有生命、有性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写好比喻和拟人的方法,并鼓励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朗读再次感受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渴望。通过分析文中的比喻和拟人句体会到了文章的语言美。通过探究明白了这些比喻、拟人句美在作者合理的联想、想象,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热爱生活、留心生活的热情。
带着对秋雨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再次跟读情境课文,融入本节课中学到的对文中比喻句、拟人句的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阅读《搭车到心海去看雨——刘湛秋赏析》一文。课文的作者刘湛秋是一位诗人,他笔下的景物繁多而细腻,十分值得赏析,让我们随着本文一起回顾课文的美。
五、布置作业
1. 课堂作业: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从春雨、夏雨、秋雨、冬雨(雪)中任选2个来各写一句话,展现它们的特点。
2. 课后作业: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你曾经走过的雨天。
要求:(1)参照课文写雨的方法,发挥联想和想象,尝试运 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2)试着在对“雨”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由阅读向写作进行知识迁移,并在练习中进行情感渗透。
【板书设计】
雨的四季
比喻、拟人
联想和想象
细心观察、用心体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春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