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和眼睛附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和眼睛附解析教师版.docx
    • 学生
      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和眼睛附解析学生版.docx
    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和眼睛附解析教师版第1页
    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和眼睛附解析教师版第2页
    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和眼睛附解析教师版第3页
    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和眼睛附解析学生版第1页
    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和眼睛附解析学生版第2页
    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和眼睛附解析学生版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和眼睛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和眼睛附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和眼睛附解析学生版docx、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和眼睛附解析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和眼睛附解析教师版
    一、单选题
    1.(2022·聊城)《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见矣”,其中“钱随水光而显见”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答案】D
    【解析】【解答】往碗中倒水时,因为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能看到钱币的像,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2022·深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月亮是光源 B.灯光秀的光----光的直线传播
    C.桥的倒影----光的反射 D.彩虹------光的色散
    【答案】A
    【解析】【解答】A.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在夜晚能看见月亮,那是因为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A错误,符合题意;
    B.我们能看到灯光秀的光是由于光的直线播,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雨后,空气中有大量小水滴,太阳光经些水滴折射后可分解成七种色光,这就是光色散现象,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太阳光经些水滴折射后可分解成七种色光,这就是光色散现象。
    3.(2022·哈尔滨)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阳光经物体表面到人眼
    C.凸透镜成像
    D.简易潜望镜
    【答案】C
    【解析】【解答】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阳光在物体表面反射进入人眼,人便看见了物体,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凸透镜中,又从凸透镜中射入空气中,实际上是发生了两次折射,因此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C符合题意;
    D.简易潜望镜内部放置了两面镜子,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反射现象; 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4.(2022·徐州)人在岸上透过池水看池塘底部,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人在岸上透过池水看池塘底部,是池塘底部发出的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空气中看水中物体时,光线从水中向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
    5.(2022·益阳)如图所示,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靠近平面镜时,他的像变大
    B.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他与像的距离变小
    C.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他的像位置不变
    D.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他的像位置不变
    【答案】C
    【解析】【解答】A.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当人靠近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增大,所以他与像的距离变大,B不符合题意;
    C.当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时,因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他的像位置不变,C符合题意;
    D.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发生了改变,因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他的像位置发生了改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和距离无关;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6.(2022·宁夏)唐代高骈的诗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楼台倒影”的原理与图中的光学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 日晷
    B. 对着镜子画脸谱
    C. 放大镜聚光
    D. 水球成像
    【答案】B
    【解析】【解答】“楼台倒影”的原理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A.日晷利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A不符合题意;
    B.对着镜子画脸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符合题意;
    C.放大镜聚光利用的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特点,属于光的折射,C不符合题意;
    D.水球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楼台倒影”的原理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7.(2022·达州)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霞光,它让我们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奥妙。下列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甲图,通过注入气泡的水球,我们看到太空授课的王亚平成“一正一倒”两个像,其中正立的是虚像,倒立的是实像
    B.乙图,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画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
    D.丁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答案】A
    【解析】【解答】A.甲图中,将气泡注入水球,水球中间部分中间薄边缘厚,相当于凹透镜,此时凹透镜成正立的虚像;水球的周围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与凸透镜,此时成倒立的实像,因此我们能看到太空授课的王亚平成“一正一倒”两个像,其中正立的是虚像,倒立的是实像,A符合题意;
    B.乙图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两者的成像原理不同,B不符合题意;
    C.丙图中,小虫落在凸透镜上,此时小虫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在光屏上不能成像,小虫挡住了部分成像的光线,但是其余的光线仍能使物体成完整的像,由于成像光线变少,光屏上的像会变暗,C不符合题意;
    D.丁图中,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说明此时所成清晰像的像距变小了,则所放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因此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的是一个会聚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因此应是远视眼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是倒立的;凹透镜成像正立的虚像;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凸透镜成实像时,凸透镜上的物体不影响成像;近视眼是凹透镜,使凸透镜成像远离凸透镜。
    8.(2022·泸州)如图所示,为小赵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一种成像情况,下列哪种光学器件成像原理与它相同(  )

    A.投影仪 B.照相机 C.电影放映机 D.放大镜
    【答案】B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AC.投影仪和电影放映机都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图示成像原理不同,故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图示成像原理相同,B符合题意;
    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图示成像原理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际应用是照相机。
    9.(2022·北京市)小京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答案】C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像是正立的,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于该凸透镜焦距为10cm,所以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内时,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0.(2022·赤峰)教学楼门厅里竖立着一面平面镜,一只小蜜蜂以图中虚线所示路线从镜前飞过,蜜蜂在镜中的像(  )

    A.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B.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C.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答案】B
    【解析】【解答】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图中小蜜蜂距离平面镜越来越近,所以蜜蜂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变近,但像的大小始终不变。
    故答案为:B。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11.(2022·无锡)如图所示,小红正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棋子A、B完全相同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选用茶色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茶色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上
    C.若B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等大
    D.在B位置放上光屏能接收到A的像
    【答案】D
    【解析】【解答】A.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所以能在观察到A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茶色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上,因为玻璃板如果不垂直桌面,则像和物体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找像的位置时,像与棋子不能重合,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两个完全相同棋子,大小相同,后面的棋子又和前面棋子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验证像的虚实时,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眼睛从B处直接观察光屏,通过看到光屏上没有像的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利用玻璃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12.(2022·长沙)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答案】C
    【解析】【解答】A.“水晶饼”相当于凸透镜,发生的是光的折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太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B不符合题意;
    CD.“水晶饼”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把一束太阳光的能量会聚到焦点上,从而点燃了焦点处的艾草,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13.(2022·河南)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  )

    A.f=5cm h=10cm B.f=10cm h=12cm
    C.f=5cm h=12cm D.f=10cm h=6cm
    【答案】D
    【解析】【解答】ABCD.盒盖处安装凸透镜,盒底处有昆虫标本,要使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必须小于焦距,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内时,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像。
    14.(2022·山西)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 B.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
    C.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 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
    【答案】A
    【解析】【解答】A.相机向前移,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距会变大,像也变大,所以纸筒向前伸来增大像距,则可在半透明膜上成更大的清晰的像,A符合题意;
    B.相机向后移,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将变小,B不符合题意;
    C.相机不移动,物距不变,所像距也不会变,所以纸筒向后缩不能得到更大清晰的像,C不符合题意;
    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像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远离凸透镜,像变大。
    15.(2022·黄冈)2022年5月10日,在蔚蓝地球的映衬下,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如图所示是对接过程中核心舱上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心舱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都是沿直线传播
    C.地球通过核心舱上摄像机的镜头成虚像
    D.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小
    【答案】A
    【解析】【解答】A.生活中的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等仪器的镜头都是凸透镜,A符合题意;
    B.光通过摄像机镜头后会发生折射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地球与核心舱的距离很远,远远的大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所以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不符合题意;
    D.根据透镜成像物近像远向边大的规律可知,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等仪器的镜头是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16.(2022·宜昌)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投射灯,它的成像镜头可简化为一个凸透镜,能把投影片ab投射到地面,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其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由图结合题意可知,灯内部较小的投影片在地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投影片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其实像在凸透镜另一侧二倍焦距之外,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投影仪成像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间,成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17.(2022·苏州)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光具座上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如图放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B.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8cm
    C.先向右移动光屏,再移动凸透镜到某位置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只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放上远视眼镜可在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答案】C
    【解析】【解答】A.图中物距大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不符合题意;
    B.此时物距为50.0cm-25.0cm=25.0cm
    此时u>2f
    即25.0cm>2f①
    像距v=67.0cm-50.0cm=17.0cm
    此时2f>v>f
    即2f>17.0cm>f②
    由①②得8.5cm

    相关试卷

    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声现象附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声现象附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声现象附解析学生版docx、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声现象附解析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压强附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压强附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压强附解析学生版docx、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压强附解析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力学作图附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力学作图附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力学作图附解析学生版docx、人教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力学作图附解析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