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课件(22份)
第6讲 隋唐盛衰及其制度上的重要建树 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展开这是一份第6讲 隋唐盛衰及其制度上的重要建树 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定位,五代十国,高考考情,课标解读,阶段特征,夯实基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唐朝灭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6讲:隋唐盛衰及其制度上的重要建树
618隋朝灭亡唐朝建立
755-763安史之乱由盛转衰
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开元盛世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
(一)再造统一:隋朝 1.隋朝兴亡
(一)再造统一:隋朝 2.开皇之治
【思考】根据材料、所学知识及课本P32页思考如下问题:隋文帝“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
政治:改革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与地方行政区划(州县二级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经济:检括户口(大索貌阅),轻徭薄赋,重新推行北魏均田制,从而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个人:隋文帝结束分裂战乱,再造统一,励精图治、政局稳定。
(一)再造统一:隋朝 3.隋朝的建设
(1)广设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
含嘉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始建于605年,在隋朝末年开始投入使用。从唐朝开始大规模存粮、开始成为国家的大型粮仓,历经唐、北宋500余年,后来废弃。现代考古证实仓城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共有圆形仓窖400余个。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 含嘉仓粮窖内发现一窖1300多年前存下的粮食,且“谷粒颗粒分明,糠是糠,米是米。” 考古专家把这归功于粮窖设计的科学——“席子夹糠”法,可以达到低温储粮的效果。这样的粮窖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
开皇十二年(592),“京辅及三河,地少而人众,衣食不给”。开皇十四年“八月辛末,关中大旱,人饥”隋文帝只得率关中人众就食洛阳:“上率户口就食于洛阳”,成为“逐粮天子”。 “建都之要,一形势险固,二漕运便利,三居中而应四方。必三者备,而后可以言建都。长安虽据形势,而漕运艰难;汴居四方之中,而平夷无险,四面受敌。唯洛阳三善咸备。” ——丁海斌著.中国古代陪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74.175
思考:结合材料以及所学,说说隋炀帝东都的原因?
①洛阳优越的自然环境与农业条件;②营建东都洛阳是政治军事形势的客观需要;③营建东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关东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江南经济开发)
思考: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与意义?
①原因:便利漕运南粮;维系国家统一;方便隋炀帝东巡。②历史意义:A.经济、文化: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和运河沿岸城市发展(扬州、杭州);B.政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政治、军事统治和巩固统一;C.后世:对隋唐盛世乃至后世都产生深远影响。
关中面积有限,当关东的田野被逐渐开垦出来、江南鱼米之乡渐成模样后,关中地区的农业经济在全国的重要性便开始日益下降。 洛阳的经济条件比长安优越,地域广阔,农业生产更发达,又临近山东、河北与江南等产粮地区。 ——丁海斌著.中国古代陪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74.175
(2021·山东高考·3)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思考:大运河与隋速亡之间的关系?
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无论通济渠、永济渠,都动员了上百万的民夫。通济渠在大业元年三月开凿,同年八月就通航了。永济渠在大业四年正月开凿,也不到几个月就通航了。 ——王仲荦著《隋唐五代史》 诏发天下丁男,民年15-50皆至,若有隐匿者诛三族。 ——《开河记》
北方爆发多处农民起义!
(二)盛世荣光:唐朝 1.唐朝前期的繁荣
【注意】对封建“盛世”的辩证认识1.封建“盛世”局面的出现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统治者的个人功劳,当然统治者的政策和措施也十分重要。2.所谓的“盛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是相对于社会动乱时期而言的。在“盛世”时期,最大的受益者是封建统治阶级,广大人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辛,农民的负担依然沉重,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只是相对缓和,并未完全消除。
(1)农业: 制度——沿袭北魏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度(唐中期开始实行两税法)。 工具——曲辕犁和筒车。(2)手工业: 纺织业——花鸟纹饰,薄如蝉翼,“缂丝”技术;吸收波斯的技法和图案。 陶瓷业——南青北白;秘色瓷(青瓷);唐三彩。(3) 商业: 严格的坊市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开元通宝;柜坊和飞钱;丝绸之路的全盛时期(海路并举,全面繁荣);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二)盛世荣光:唐朝 1.唐朝前期的繁荣
羁縻府州:唐朝对民族地方进行间接统治的形式,其部落列置州县,以其首领担任都督、刺史,子孙世袭,各安其居,不编户籍,不上贡赋。
(二)盛世荣光:唐朝 2.唐朝后期的衰亡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农民起义
A.政治腐败: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B.边疆危机:任命边地节度使,赋权过重,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C.军事失当:募兵制导致外强中干、将兵相随。
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为相
边镇兵:49万中央军:9万
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从河北大举南下,历时八年,763年被唐平定,史称“安史之乱”。
A.北方战乱,经济遭到破坏,大量民众南迁,江南经济得以进一步开发;B.中央集权被大大削弱,许多将领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C.边防空虚导致少数民族趁机侵扰,边疆告急;D.唐朝由盛转衰。
拓展思考:为什么藩镇割据之下唐朝的统治得以延续一个半世纪?
①东南型藩镇:中央直接控制,能够提供较为丰富的财政支持,利于唐朝延续国祚;②藩镇之间互相抗衡,难以完全推翻中央政权。
(2018·新课标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表2“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
政治腐败、边疆危机、军事失当
注意点:1.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2.后周世宗的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知识储备二:隋唐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一)选官制度的变化:科举制
材料1: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问题1:根据材料1、2指出西周和汉朝实行了怎样的官员选拔制度?问题2:汉朝实行的选官制度的标准是什么?
材料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 大丈夫当如是也。 ——刘邦
材料一:两汉的察举与考试是相辅而行、相互为用的。察举加考试,这是汉代选官制度中的两个重要步骤。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需要经过考试而后始能量才录用。 ——白寿彝《中国通史·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材料二:察举虽由地方官掌握,但前提往往是被选拔人当地的士人舆论,当地舆论对所有人都有一个基本的评价,评价高者,很自然能够被推举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选拔形式:考察与考试相结合
选拔标准:乡里清议、德才兼备
(1)推选标准:“孝”和“廉”(2)选官过程: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进行考察,选取合适的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最后经考核再任命。(3)特点: 从方式上看: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官员。 从标准上看: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从内容上看:分为常科与特科。(4)积极影响: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需要。
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漂移,考祥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察举制在其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到东汉中后期,选举权被地方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结交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他们选士任官往往推荐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油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后汉桓灵时谣》 郡国举孝廉,大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范晔《后汉书·樊條传》
(5)局限: 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地方官员往往推荐名门望族的子弟,而不问学识品格,被察举者名不副实,不利于中央集权。
察举制异化:
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到世家大族控制 选拔依据——从德才兼备到门第门生
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干扰选拔。
“灵献之世,阉宦用事,…台阁失选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抱朴子·审举篇 》
(1)原因: ①政治腐败,权贵影响察举实施; ②战乱不断,社会秩序不稳定,察举制崩溃。
积极性:起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
局限性:后期门阀士族掌握了官员的选拔权,成为保证士族统治特权的制度,不利于选拔人才和中央集权。
(2)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正式推行。(3)内容:A.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B.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平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C.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选官标准:家世、道德、才能↓家世
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①中央政府的统治需要(削弱士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②庶族地主的政治诉求(庶族地主势力加强,要求分享政治权利);③封建社会发展的趋势(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教育进步)。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殿试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其地位
小结: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二)中枢机构的调整:三省六部制
(1)秦汉:三公九卿制(武帝以前)
西汉中外朝制(武帝以后)
(2)西汉:中外朝制(武帝以后)
(3)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政归台阁(即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传·法诫篇》
(4)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西汉以丞相总百官,而九卿分治天下之事。光武中兴,身亲庶务,事归台阁,尚书始重,而西汉公卿稍以失职矣。及魏武佐汉初建魏国,置秘书令,尚书典事。文帝受禅,改秘书为中书,有监有令,而亦不废尚书,然是中书亲近,而尚书疏外矣。东晋以来,不专任中书,于是又有门下,而中书权始分矣。降及南北朝,大体皆循此制。 ——马端临《文献通考》
(5)隋唐:三省六部制
①历程:A.隋文帝时: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B.唐太宗时:完善三省六部制a.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b.设政事堂(后改为中书门下)作为宰相议事的地方,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三)赋税制度的变化:两税法
①土地买卖和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贫富两级分化加剧;②唐政府的财政危机加剧;③安史之乱等各种因素相互叠加。
780年,唐德宗采用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
公元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①“量出以制入”:由中央政府预先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②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户不分主户和客户,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③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④分夏秋两次收取;后来逐渐把实物税改为货币税。
材料1:臣出使经行,力求利病。窃知渭南县长源乡本有四百户,今才一百余户。……其他州县,大约相似。访寻积弊,始自均摊逃户。凡十家之内,大半逃亡,亦需五家摊税。似投石井中,非到底不止。 ——陆贽材料2: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沒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白居易集》卷2《重赋》材料3:定税之数,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往者纳绢一匹,当钱三千二三百文;今者纳绢一匹,当钱一千五六百文。往输其一,今过于二。 ——陆贽
问题探究:两税法有何弊端呢?(课外探究)
【深化探究】从“家国情怀”角度分析两税法的实施是否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两税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将原先征收的租庸调总额分别附加进户税和地税中,而且其额度是参考大历年间征收数额最高的情况来定的,摊到个人身上的剥削只会加重,不会减轻。再从实施情况来看,到唐代中晚期,藩镇州县往往私自非法收取赋税,打破中央规定额度,扩充地方财政。如此一来,百姓被超额榨取,负担更重。我们讨论经济制度,必须采用动态变化的视角。这一时期,两税法已经显现出弊端,正如唐王朝的暮年之态,人民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还需要注意的是,两税法施行之时,租庸调制度并没有一刀切地废止。按照“丁”即政府认定的劳动力数量来征发徭役的现象仍然存在,可以看作两税法广泛实行下的补充。 ——胡阿祥《中国通史大师课》
(四)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1.隋朝:州县制。2.唐朝:(1)唐初: 道、州(府)、县。(2)唐朝后期:藩镇割据. ①概况: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制度广泛用于全国。中唐以后,节度使辖区也称道,不是单纯的监察区划,而成为实际的行政区划了。 ②评价:部分节度使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形成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威胁中央集权,成为唐朝后期混乱乃至灭亡的总根源。
【典例研析】 (2022·湖南·高考真题.3)据下表可知( ) A.世家大族没落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表格可知九品中正制废除,科举制诞生,接着又恢复,又废除。如此反复,说明这一时期门阀士族的力量仍然很强大,科举制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总体趋势是世家大族在走下坡路,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科举制有弊端,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门阀观念的强化,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在唐时已被再度废除,排除D项。故选A项。
【典例研析】 (2021·江苏·高考真题)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 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
【答案】B【解析】唐代科举制使得出身低微的士子得以进入政坛,这说明唐代的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君主集权无关,排除A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李德裕作为士族,同样为寒素开路,政治矛盾并未激化,排除D项。故选B项。
【典例研析】 (2022·广东·高考真题.3)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答案】D【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机构被细化规范成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六部属于中央机构,而且六部分工更为明确,D项正确;图示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中央机构分工更为明确,并不能体现中枢决策权的加强,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提高了政令的执行效率,排除C项。故选D项。
(2022·浙江·高考真题)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 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
【答案】D【解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并且“皇帝又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宰相数量增多,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属于君主专制问题,不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级别略低的官员”是否是知识分子,排除B项;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君权,C项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选官制度之科举制度,中央官制之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之两税法改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编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题6隋唐盛衰及其制度上的重要建树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排查,关键能力·素养提升,命题溯源·聚焦高考,大运河,社会经济,节度使,藩镇割据,2唐朝的民族关系,北庭都护府,渤海郡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6讲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学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