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题复习第十三章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078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复习第十三章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078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复习第十三章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078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复习第十三章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第十三章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共8页。
期末专题复习 第十三章 内能 一、单选题1.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的疫情中,人们采取的防护措施有很多,其中之一是通过涂抹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溶液进行消毒,但会闻到特殊的气味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酒精分子间有引力 B.酒精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酒精分子很小 D.酒精分子间有间隔2.如图所示,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会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现象表明(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间隙3.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显示金是由极其微小的金原子构成,原子肉眼是看不见的只能通过光学显微镜来观察B.乙图抽掉玻璃板后,上下气体混合在一起,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丙图两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D.丁图是固体分子的排列图,分子间的距离小,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8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也能发生热传递D.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5.如图是帝企鹅爸爸将企鹅蛋夹在肚皮和脚掌之间进行孵化的情景,企鹅爸爸要在﹣60℃的严寒中站立近两个月,保证企鹅蛋不碰触冰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孵蛋过程中,企鹅爸爸会将自己的温度传递给企鹅蛋B.孵蛋过程中,企鹅爸爸自身的热量会减小C.企鹅蛋刚接触冰面时,企鹅蛋会将内能传递给冰面,温度降低D.企鹅蛋接触冰面会冻坏,说明冰面的内能一定小于企鹅蛋的内能6.下列热现象辨析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C.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D.所有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7.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层摩擦产生高温形成火球进入黑障区(如图)。下列改变内能的方式,与“火球”的形成相同的是( )A.扬汤止沸 B.钻木取火 C.釜底抽薪 D.炙手可热8.糖油粑粑是具有长沙特色的美食,它色泽金黄,外脆里嫩,香而不腻。在糖油粑粑的制作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刚出锅的糖油粑粑烫嘴是由于油炸过程中通过热传递增大了其内能B.木柴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锅里飘出大量白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锅盖不断被水蒸气顶起而发生“跳动”,此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机械能9.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 )A.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常用水做工作物质B.海边昼夜温差比沙漠中小C.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D.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10.由可得,对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D.无论质量和温度差是多少,比热容都一样11.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c水>c砂石),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则( )A.水的温度变化较大 B.砂石的温度变化较大C.它们的温度变化相同 D.砂石的温度一定比水的温度高12.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种液体加热,根据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 表示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在给出的四个判断中,下面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ca=cb,ma<mb ②ca =cb,ma>mb ③ma=mb,ca >cb ④ ma=mb,ca <cb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填空题13.在“天宫课堂”的一次授课中,王亚平还把纸做的小花放在水球上,花朵竟然神奇地绽放了,如图所示,那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 _____。另外,王亚平把蓝色的颜料加入水球中,很快整个水球都变成了蓝色,这是 _____现象。14.按要求完成填空:分别向质量相等的热水和冷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这表明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______有关。15.如图甲,实验时向试管中注入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试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位置,发现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说明分子间有______。另一小组用的是图乙所示的上小下大的容器完成水和酒精混合实验,你觉得图______的实验效果更好。16.如图所示是小松帮助妈妈制作的“拔丝红薯”。制作“拔丝红薯将红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锅内放入油(略多些),倒入红薯将红薯炸至成熟捞出沥油,将白糖与水倒入洗干净的锅中,大火将糖熬化,加入一小勺油,转小火继续熬,期间要不停搅拌最后熬至淡黄色,将炸好的红薯倒入,翻拌均匀,出锅前撒上芝麻即可。制作的“拔丝红薯”闻起来甜香浓郁,这是___________现象;在制作过程中,红薯的内能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17.在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中,老师演示了两个实验。(1)实验一:如图甲所示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这是因为活塞压缩气体做功,空气的内能 _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温度 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达到棉花着火点的缘故。这个过程中是把 ___________能转化为 ___________能。(2)实验二:向瓶子内不断打气,使得瓶内的气压增大,瓶塞跳起来,这是因为水蒸气对瓶塞做功,内能 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18.如图是某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在同一天的气温变化曲线,沿海城市气温变化对应的曲线是______,这是由于水的______较大。19.小明在“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实验中,设计的两个相同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应控制液体a和液体b的初温及 ___________相同。加热相同时间后,发现液体b的温度更高,则说明液体 ___________(填“a”或“b”)的比热容更大。20.在沿海地区炎热的天气里,由于陆地与海水的比热容不同,常常会形成特有的海陆风,如图是______(海/陆)风的形成过程,这种风通常在______(白天/夜晚)出现。21.在绝热的容器(容器内部不与容器外部发生热传递)中装有20℃的水A,其质量为mA;把一瓶90℃,质量为mB的水B放入绝热容器后,利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它们的温度变化,得到图乙中的曲线。(1)水B从90℃下降到80℃需要1min,放出的热量为Q1;从80℃下降到70℃需要3.8min,放出的热量为Q2,则Q1______Q2(选填“>”、“=”或“<”);(2)忽略瓶子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从0到3min的时间内,水A吸收的热量为QA,水B放出的热量为QB,则QA______QB(选填“>”、“=”或“<”);(3)依据图像中的数据,分析判断水A的质量mA和水B的质量mB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三、实验题22.(1)如图甲所示,往试管装进一半染红的水,再注满酒精,加盖密封后静置一段时间。混合后酒精和红水的总体积明显减小,此现象说明分子间有_____;(2)如图乙所示,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会自动结合成一大滴水珠,此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3)如图丙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我们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进入上瓶,下瓶中气体颜色逐渐变淡,最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均匀,此实验中的二氧化氮的作用是_____,此现象表明:_____;(4)如图丁所示,将两个铅圆柱体的接触面用小刀刮平,用力挤压在一起。把压在一起的铅圆柱体小心地挂在支架上,并轻轻挂上钩码,可观察到两铅块不会分开。根据你看到的实验现象你能归纳的结论是_____。23.如图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一会儿看到塞子被弹起。(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 ___________,将机械能转化为 ___________能。(2)现象:塞子被弹起,原因是筒内气体膨胀对活塞做功,___________能转化为 ___________能。(3)请说出该实验中的另一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___________。24.小田同学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将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1)图甲是小田同学的实验装置,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没控制______相同;(2)实验中也可以选择相同规格的电热器,其目的是______;(3)实验中用______表示物质吸热的多少;(4)改正错误后,小田同学选了另外两种液体A、B重做实验,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A、B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______(填“A”或“B”)的吸热能力更强。若加热过程中无热量损失,已知A的比热容为2.4×103J/(kg•℃),则B的比热容为______J/(kg•℃)。四、计算题25.小红在实验室利用电热器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时,冰的质量为0.5kg,相同时间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水的比热容为。(1)CD段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计算出冰的比热容?26.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常见的利用太阳能的装置。某品牌太阳能水容量为100L。在冬季有效日照时间段内,热水器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约为2.8×106J。已知热水器接受太阳能的有效面积为1.5m2,每天日照时间约为8h,若每天接收到的太阳能有60%被水吸收,[ ,]求:(1)热水器中水的质量;(2)每天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3)每天热水器中水升高的温度。
参考答案1.B2.B3.A4.D5.C6.C7.B8.C9.D10.D11.B12.B13.引力 扩散14.温度15.变小 间隙 乙16.扩散 增大 热传递17.增加 升高 机械 内 减少18.B 比热容19.质量 a20.陆 夜晚21.= = mA<mB22.间隙 引力 显示分子的运动,便于观察扩散现象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23.做功 内 内 机械 筒口出现 “白气”24.液体的质量 使两种液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加热时间的长短 A 1.2×10325.(1)4.2×108 J;(2)26.(1)100kg;(2)2.016×107J;(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