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个小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6-18小题为多选,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或错选得0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全部选对得3分,共39分。)
1.(2分)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根头发的质量大约是1g
B.初中生快步行走的速度大约是10m/s
C.从北京坐高铁去上海用时约0.5h
D.一袋纯牛奶的质量约为230g
2.(2分)小明同学在用分度值为1d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最后的读数结果不可能是( )
A.3.5cm B.3.5dm C.0.35m D.35cm
3.(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测木块长度
B.测木块质量
C.测液体温度
D.测液体体积
4.(2分)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大,误差越小
B.只要测量的次数足够多,测量的足够仔细,误差是可以消失的
C.操作不规范会影响误差的大小
D.测量时,我们可以避免错误
5.(2分)有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他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s时,甲比乙运动的路程长
B.0﹣2秒内,乙的速度比甲快
C.4秒时,甲、乙速度相同
D.甲的速度始终比乙快
6.(2分)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在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路边的树木都在向北运动,以下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
A.甲车和乙车都往北运动
B.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C.甲车和乙车都向南运动
D.乙车向南运动,甲车静止
7.(2分)以下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能传播
B.阳光下自己的影子,影子的成因是光的反射
C.我们看到的水里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折射
D.“一闪一闪亮晶晶”,星星一闪一闪的原因是光的色散
(多选)8.(2分)像的成因有3个:直线传播成像、光的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有虚,下面所列的成像实例:①小孔成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④投影仪屏幕上的像;⑤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属于实像的有:①④
B.属于虚像的有①②③
C.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③④
D.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①②⑤
9.(2分)粗心的护士用示数为38℃的体温计仅消毒后就直接给病人测量体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体温计可以正常使用
B.测量任何病人的体温,结果都为38℃
C.若病人的体温高于38℃,则此体温计测得的示数会偏高
D.该体温计的示数可能正确
10.(2分)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干冰周围的“白雾”是由二氧化碳液化放热形成的小液滴
B.水沸腾过程中,水里冒出的气泡里主要成分是水蒸气
C.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D.寒冷的冬季,河水结冰是凝华现象,和霜的成因一致
11.(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A.可能为65° B.一定为25° C.一定为50° D.可能为50°
12.(2分)有一个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的正前方。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点光源放在B点时,成像在C点,如图所示。则( )
A.凸透镜应放在C点右侧
B.凸透镜应放在B、C点之间
C.凸透镜应放在A、B点之间
D.凸透镜应放在A点左侧
13.(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为物体的速度﹣时间关系图像,该图像表示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图为某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该曲线可以表示松香的凝固曲线
C.图为物体的质量﹣体积关系图像,据图可知,ρ甲>ρ乙>ρ丙
D.图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物距u与像距v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得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14.(2分)光通过透镜时会发生光的折射,下面为四束光透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5.(2分)关于密度公式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D.物质密度跟它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
(多选)16.(3分)物理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多种科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中,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运用了转换法
B.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运用了模型法
C.在定义速度时,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定义速度,运用了比值定义法
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寻找像的位置,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多选)17.(3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看到物体”的原理与这个装置相似
B.若用不透明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则光屏上的像会变暗
C.若用另一凸透镜叠放在这个凸透镜前,将光屏向左移动一些,会出现更大的像
D.保持光屏和蜡烛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标有“50”的位置,光屏上一定出现等大的像
(多选)18.(3分)如图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为1.0×103kg/m3
B.乙物质的密度为0.5 g/cm3
C.相同质量的甲物质和乙物质混合后,平均密度为0.75×103 kg/m3
D.相同体积的甲物质和乙物质混合后,平均密度为0.75×103 kg/m3
二、卷Ⅱ(非选择题,共61分)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9.(1分)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细线的直径,已知细线在铅笔上缠绕的匝数是30圈,测得的细线的直径是 mm。
20.(1分)一列火车以72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00m的大桥,用的时间是1.5min,求火车的长度是 m。
21.(2分)超声波和人讲话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为v1、v2,则v1 v2(选填“>”、“<”或“=”)。次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22.(5分)炎热的夏天,开了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上常常会结一层水雾,则水雾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窗 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 热量。东北地区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上会结一层美丽的冰花,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窗 侧。
23.(5分)小明给弟弟变了一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碗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 传播。小明向碗中缓缓注入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光由 中传到 (填介质名称)中时产生的折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 (填“虚”或“实”)像。水面平静后,小明在水里看到了自己的脸,这是光的 现象。
24.(5分)在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甲、乙、丙三位同学读数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 同学读数方法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mL。乙同学称量物体质量如图2所示,其中的操作错误有:
① ;
② 。
丙同学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误将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测得该物体的质量应为 。
25.(2分)小强和小伙伴们玩物理游戏,他们找来同种材料做成的一个空心球和一个实心球,他们用天平测出A球质量为128g,B球质量为60g,用排水法测出A球体积为16cm3,B球体积为12cm3,聪明的小强计算出该材料的密度是 g/c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 cm3。
三、作图与实验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其中第26小题2分,第27题2分,其余填空每空1分,共27分。)
26.(2分)人眼在A处看到水中“小鸟”像的位置如图S'所示,请找到小鸟的位置并画出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7.(2分)如图为通过凸透镜的两束光线,请补全光路图。
28.(10分)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1)实验前,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应使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镜的中心位于 上。
(2)调整好器材后,小明移动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此时小明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小泥点,则光屏上 出现(选填“会”或“不会”)小泥点的像或影子,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则烛焰的像会往 (选填“上”或“下”)移动。
(3)若将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若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 (选填“大”或“小”)。
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若小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到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这个实验还能说明 。
29.(6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的装置,从85℃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
(1)探究该实验除了用到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 。
(2)某时刻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3)根据图乙的温度﹣时间图像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 ℃,可以推测水面上方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通过实验可得:水在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 ;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均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0.(7分)小明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天平静止时发现指针指在刻度盘中线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14g。
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液体,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C.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根据实验操作测得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为 g,液体的密度为 g/cm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液体密度会比实际值 (偏大/偏小),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将实验步骤顺序更改为 (填序号)。
(3)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液体的密度,于是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和适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玻璃瓶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玻璃瓶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玻璃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玻璃瓶 ,用天平测出玻璃瓶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2;
④则液体的密度表达式ρ= (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31小题6分,第32小题7分,共13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31.(6分)小明同学从家骑自行车到学校上学,需经过一家书店,书店到家的路程为1200m。小明先以4m/s的速度到达书店,然后在书店等同学用了3min,接着两人以5m/s的平均速度,经过2min到达学校。求:
(1)小明从家到达书店用的时间?
(2)书店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
(3)小明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2.(7分)现有质地均匀的某种沙石,其中,石头的密度3×103kg/m3,沙子的密度为1.5×103kg/m3,取1m3此种沙石均匀混合后,测得平均密度为2.1×103kg/m3,求:
(1)1m3此种沙石的质量。
(2)1m3此种沙石中所含石头的体积。
(3)1m3此种沙石中所含沙子的质量。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个小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6-18小题为多选,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或错选得0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全部选对得3分,共39分。)
1.【解答】解:A、一根头发的质量大约是1mg,故A错误;
B、初中生快步行走的速度大约是2m/s,故B错误;
C、从北京坐高铁去上海用时约5h,故C错误;
D、一袋纯牛奶的质量约为230g,符合实际,故D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A、3.5cm精确到cm,分度值是1cm,故A不可能;
B、3.5dm精确到dm,分度值为1dm。故B可能;
C、0.35m精确到dm,分度值为1dm。故C可能;
D、35cm精确到dm,分度值为1dm。故D可能。
故选:A。
3.【解答】解:A、测物体长度刻度尺刻度紧贴物体。图示中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取放砝码要用镊子,图示中用手拿砝码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
C、测量液体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悬于液体。图示中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使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读数时量筒或量杯都要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液面相平;图示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解答】解:A、测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大,误差越大,测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小,误差越小,故A错误;
B、只要测量的次数足够多,测量的足够仔细,误差也不可以消失的,故B错误;
C、操作不规范会造成测量错误,不是误差,故C错误;
D、测量时,我们可以避免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1)从图中可知,2s时,乙的路程为8m,甲的路程小于8m,故甲比乙运动的路程短,根据v=可知乙的速度比甲快,故A错误、B正确;
(2)从图中可知,甲一直匀速运动,0~2s,乙匀速运动,2s以后,乙静止,故4秒时,甲、乙速度不相同,结合(1)中分析,可知CD错误。
故选:B。
6.【解答】解:(1)乙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乙车向南运动;
(2)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南运动,此时甲车有三种可能:一是静止不动;二是向北运动;三是也向南运动,但速度比乙车慢,故A不可能。
故选:A。
7.【解答】解:A、光可以在介质中传播,也可以不需要介质传播,故A错误;
B、影子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光被挡住了,没有光的区域才变暗,这就是影子的成因,故B错误;
C、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的眼睛的,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比鱼实际位置偏高(浅),故C正确;
D、星星一闪一闪的,这是因为星星发出的光被密度不稳定的大气层折射的结果,故D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①小孔成像,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
②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③用放大镜看物体,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
④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⑤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成的是虚像。
由分析可知,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折射形成像的是③④;属于虚像的有②③⑤;属于反射形成像的是②⑤。
故选:AC。
9.【解答】解:体温计的缩口使水银不可能自己回到液泡中,因此只能升高,不会下降,用用示数为38℃的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如果病人的体温低于38℃,其示数仍为38℃,如果病人的体温高于38℃,体温计的示数会上升,此时的测量是正确的,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解答】解:A、“白气”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水沸腾过程中,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水里冒出的气泡里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故B正确;
C、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
D、寒冷的冬季,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11.【解答】解:在左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80°﹣50°=130°,则入射角为:×130°=65°,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65°=25°;
在右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50°,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25°,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25°=65°。
故选:A。
12.【解答】解:如果凸透镜放在C点右侧,那么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A点左侧,而不是右侧的B,所以A不对。同理B也不对;
当光源在A点时,像在透镜另一侧,说明成实像,那么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外,这样当点光源在B点时就也会在相对于B的另一侧成实像,(也就是A的一侧)而不是成像在C点。所以C也不对。
如果凸透镜放在A点左侧,那么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点光源放在B点时,成像在C点,成像都是虚像。所以选项D正确。
故选:D。
13.【解答】解:A、在v﹣t图像中倾斜直线代表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晶体凝固过程中持续放热,温度不变,该不变的温度就是凝固点,因此图是晶体的凝固图像,但松香是非晶体,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不同的三种物质质量一定时,V甲<V乙<V丙,根据密度公式知:ρ甲>ρ乙>ρ丙,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u=v=2f=20cm,所以f=10cm,故D错误。
故选:C。
14.【解答】解:
A、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故A错误;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故B错误;
C、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折射光线更加靠近主光轴,故C正确;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D错误。
故选:C。
15.【解答】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即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时)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它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所以不能说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故选:D。
16.【解答】解:A、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中,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用到转换法,故A正确;
B、用带箭头的直线来描述光的传播特点,利用了模型法,故B正确;
C、在定义速度时,用到的是比值法,故C正确;
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用到的是等效替代法,故D错误。
故选:ABC。
17.【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眼睛看到物体”就是这一原理,故A正确;
B、挡住了透镜一部分,光能通过其他部分会聚成像,只是光线变少了,能成一个变暗的完整的像,故B正确;
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用另一凸透镜叠放在这个凸透镜前,则光线比原来提前会聚,像会靠近凸透镜,所以应使光屏靠近凸透镜,向左移动,使得像距变小,像变小,故C错误;
D、由A的分析可得,原来u=40cm﹣0cm=40cm>2f,故f<20cm,
原来v=62cm﹣40cm=22cm,像距 f<v<2f,即f<22cm<2f,故11cm<f<22cm;
保持光屏和蜡烛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标有“50”的位置,此时u′=50cm,v′=12cm,只有当u=v=2f时,光屏才会有等大的像,光屏上一定出现等大的像是错误的,故D错误。
故选:AB。
18.【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当m甲=50g时,V甲=50cm3,
甲物质的密度:ρ甲===1g/cm3=1.0×103kg/m3,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当m乙=25g时,V乙=50cm3,
乙物质的密度:ρ乙===0.5g/cm3,故B正确;
C、相同质量的甲物质和乙物质混合后,设每种物质的质量为m,
其平均密度:
ρ1====≈0.67g/cm3=0.67×103 kg/m3,故C错误;
D、相同体积的甲物质和乙物质混合后,设每种物质的体积为V,
其平均密度:
ρ2=====0.75g/cm3=0.75×103 kg/m3,故D正确。
故选:ABD。
二、卷Ⅱ(非选择题,共61分)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9.【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线圈左端与10.1cm刻度线对齐,读作10.10cm,右端与15.00cm刻度线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15.00cm﹣10.10cm=4.90cm,
细线的直径为d==≈0.16cm=1.6 mm。
故答案为:1.6。
20.【解答】解:已知火车的速度v=72km/h=20m/s,所用时间t=1.5min=90s,
由v=可知火车通过的路程为:s=vt=20m/s×90s=1800m,
火车完全通过大桥通过的路程等于桥长与车长之和,因此火车的长度为:L车=s﹣L桥=1800m﹣1600m=200m。
故答案为:200。
21.【解答】解:超声、可听声、次声都属于声音,它们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则超声波和人讲话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相等。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答案为:=;0。
22.【解答】解:炎热的夏天,开了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上常常会结一层水雾,则水雾是室外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以形成在玻璃窗外侧,水蒸气变成水珠属于液化,液化会放出热量;
东北地区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上会结一层美丽的冰花,这是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所以附着在玻璃窗内侧。
故答案为:液化;外;放出;凝华;内。
23.【解答】解: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小明向碗中缓缓注入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光由水中传到空气中时产生的折射现象,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
小明在水里看到了自己的脸,是在水面成像,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故答案为:光在均匀空气中沿直线;水;空气;虚;反射。
24.【解答】解:由图可知,
(1)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故乙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59mL;
(2)据天平的正确使用可知,此图中的错误有:手拿砝码;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3)根据天平的测量要求,左盘中的质量m左=右盘中砝码的质量m右+游码的示数m游.当放反时,右盘成了物体,所以m右=m左﹣m游=20g+5g﹣2g=23g。
故答案为:乙;59;手拿砝码;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23g。
25.【解答】解:A、B两球的密度分别为:ρA===8g/cm3,ρB===5g/cm3,
因为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实心球的密度大于空心球的密度,所以,A球是实心的,B球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
ρ=ρA=8g/cm3;
由ρ=可得,B球中的体积:V材料===7.5cm3,
空心球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B﹣V材料=12cm3﹣7.5cm3=4.5cm3。
故答案为:8;4.5。
三、作图与实验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其中第26小题2分,第27题2分,其余填空每空1分,共27分。)
26.【解答】解:作S′点关于液面的对称点S,即小鸟的位置,然后连接像点S′A,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OA即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7.【解答】解: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28.【解答】解:(1)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大小不变;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像将完好,但亮度会变暗,所以不会出现泥点的影子;
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位置向下移动,根据光线过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动;
(3)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①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物距变大)像近(像距变小)像变小,若采用移动光屏的方法,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即向左移动;由于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则像变小;
②若不移动光屏,根据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延迟了对光线会聚,也可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4)若小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到65cm刻度线处时,此时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根据光路可逆可知,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1)主光轴;(2)投影仪;不会;上;(3)①左;小;②近视眼镜;(4)65;缩小。
29.【解答】解:(1)从图像知,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测量时间需要秒表,所以实验器材还缺少秒表;
(2)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2℃;
(3)图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根据图示的液柱对应的刻度读出示数为101℃,即水的沸点为101℃;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当水面上方大气压强高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就会升高,即沸点高于100℃;
(4)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1)秒表;(2)92℃;(3)101;高于;(4)升高;不变。
30.【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刻度盘中线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2)已知烧杯的质量m1=14g,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50g+10g+2g=62g,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
m=m2﹣m1=62g﹣14g=48g,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V=40mL=40cm3,
液体的密度:ρ===1.2g/cm3;
把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由于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
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密度偏大,为减小误差,可先测烧杯和液体的质量,将液体倒入量筒,读出体积,再测出烧杯的质量,步骤为B、C、A;
(3)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用天平也能测量出液体的密度: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玻璃瓶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玻璃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1。
则水的质量m水=m1﹣m0,
由ρ=可求得,水的体积:V==,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2。
则液体的质量m液体=m2﹣m0,
④烧杯内水的体积等于液体的体积;
则液体的密度表达式:ρ====ρ水。
故答案为:(1)左;(2)48;1.2;偏大;B、C、A;(3)装满液体;ρ水。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31小题6分,第32小题7分,共13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31.【解答】解:
(1)根据v=可得,小明从家到达书店用的时间:
t1===300s;
(2)书店到学校的路程:
s2=v2t2=5m/s×2×60s=600m;
(3)小明从家出发到学校的总路程:
s=s1+s2=1200m+600m=1800m,
总时间t=t1+t等+t2=300s+3×60s+2×60s=600s,
小明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3m/s。
答:(1)小明从家到达书店用的时间300s;
(2)书店到学校的路程是600m;
(3)小明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32.【解答】解:(1)根据密度公式ρ=知,
1m3此种沙石的质量为:
m沙石=ρ沙石V沙石=2.1×103kg/m3×1m3=2.1×103kg;
(2)1m3此种沙石中所含石头的体积V石,沙子的体积为V沙,
则V水+V沙=V﹣﹣﹣﹣﹣①,
由ρ=可得,m石+m沙=m沙石,即ρ石V石+ρ沙V沙=m,
代入数据可得,3×103kg/m3×V石+1.5×103kg/m3×V沙=2.1×103kg﹣﹣﹣﹣②
由①②可得:V石=0.4m3,V沙=0.6m3;
(3)根据(2)沙子为0.6m3,
1m3此种沙石中所含沙子的质量:
m沙=ρ沙V沙=1.5×103kg/m3×0.6m3=900kg。
答:(1)1m3此种沙石的质量是2.1×103kg;(2)1m3此种沙石中所含石头的体积是0.4m3;(3)1m3此种沙石中所含沙子的质量是900kg。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2/22 12:09:02;用户:hsm;邮箱:19919918114;学号:39198545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于公式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AC.0,5W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