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崔桥一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崔桥一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5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崔桥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填空题(16分)1.(3分)如图所示,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其制作方法是:先将洗净的山楂或其它野果穿在竹签上,然后将山楂串蘸上糖稀,再等糖稀冷却 后(填物态变化名称),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自行车座四周挂满了冰凌,冰凌的形成属于 现象、居民家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 生成的。2.(2分)如图甲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而世界上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如图乙所示),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若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 (选填:“升高”或“降低”)。3.(2分)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了。这个透镜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这种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4.(2分)悬挂在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内的金属球设有声控装置;一旦参观者齐声高喊,金属球就会应声摆动,呼喊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越大。这表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 。物理学上常用声音的 来表示声音的强弱。5.(2分)如图,小猫是根据 规律,推断鱼位置;若只增加槽中水量,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2分)小明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然后将苹果放到天平的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如图乙所示,则苹果质量为 g。7.(2分)质量为0.4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9kg,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 g,该瓶能装满质量为2.7kg的某液体,此液体密度为 kg/m3。(酒精密度为0.8×103kg/m3)二.选择题(18分)8.(3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象,由此可知( )A.乙是晶体 B.加热到10min时,丙是液态 C.温度为60℃时,甲是液态 D.甲的熔点比丙高9.(3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A、B、C、D为图象上的四个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ρA<ρB B.ρA>ρD C.ρB=ρC D.ρA<ρC10.(3分)夏天,小明分别向两只常温下的透明烧杯内倒入了半杯冰水和半杯热水,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些小水珠出现,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甲杯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杯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乙两杯都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D.甲、乙两杯都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11.(3分)我们烧水,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冒出来。从水到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A.先熔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升华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液化后汽化12.(3分)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密度(g/cm3)物质密度(g/cm3)纯水1.0冰0.9煤油0.8铝2.7酒精0.8铜8.9水银13.6铅11.3A.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相同 B.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C.最多能装1kg水的瓶子,也能装下1kg的酒精 D.体积之比为3:4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铝块质量之比为89:3613.(3分)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②物体向凸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一定得到变大的实像;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改变凸透镜的位置,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4.(3分)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量杯质量为40g B.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2g/cm315.(3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图乙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示数是17.4g C.由图丙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40cm3 D.利用图中信息,可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1.72×103kg/m316.(3分)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三.作图题(4分)17.(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18.(2分)请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四.实验探究题(20分)19.(8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示数为 ℃,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 态,该物质的熔点为 ℃,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 (选填“快”或“慢”)。(4)图象中DE段是 过程。20.(6分)小明按如下的方法测量鹅卵石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分度盘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测量鹅卵石质量时,他应将鹅卵石放在天平的 (选填“左”或“右”)盘。他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后,分度盘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直至天平横梁平衡。(3)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该鹅卵石的质量是 g。(4)如图丁所示,鹅卵石的体积是 cm3。(5)由以上数据可知,该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21.(6分)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好蜡烛(已点燃)、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 ,这样调节的目的是 。(2)如表是小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物高l/cm像高h/cm13514522301552.532020554153051051260525②从表中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当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向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发现新的变化规律是(只写一种)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把点燃的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至图中位置时,来回调节光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像,原因是 ,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小明想看到烛焰的像,请你帮小明想出合理的办法 。五.计算题(14分)22.(14分)一个容器的质量为100g,装满水时,容器和水的总质量是600g,求:(1)该容器装满水时,水的质量是多少g?(2)该容器装满水时,水的体积是多少cm3?(3)用该容器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800g,此液体的密度是多少g/cm3?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崔桥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16分)1.【解答】解:制作冰糖葫芦时,要先将山楂串蘸上糖稀,再等糖稀冷却凝固;冬天室外自行车周围的冰凌是由于水从车座上流下时,从液态变为固态,发生凝固形成的;居民家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发生凝华生成的。故答案为:凝固;凝固;凝华。2.【解答】解: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说明球形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减小;球形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是因为容器内气体受冷体积减小;球形容器就是感知空气温度的,球内气体受冷说明空气温度降低了。故答案为:热胀冷缩;降低。3.【解答】解:由图可知,当透镜靠近英文单词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应该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答案为:凸;会聚4.【解答】解:(1)由题干可知:有声音,设有声控装置的金属球就摆动,而且声音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就越大,这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2)物理学中常用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大小。故答案为:能量;响度。5.【解答】解: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小猫是根据折射规律,推断鱼位置;若只增加槽中水量,在此过程中,折射光线逐渐向右偏折,但是入射角不变,折射角的大小也不变。故答案为:折射;不变。6.【解答】解: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苹果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即m苹果=100g+50g+5g+1.4g=156.4g。故答案为:右;156.4。7.【解答】解:(1)瓶子装满水后,水的质量:m水=m总1﹣m0=1.9kg﹣0.4kg=1.5kg,由ρ=可得,瓶子的容积:V0=V水===1.5×10﹣3m3; 瓶子装满酒精时酒精的体积:V酒精=V0=1.5×10﹣3m3,由ρ=可得,酒精的质量:m酒精=ρ酒精V酒精=0.8×103kg/m3×1.5×10﹣3m3=1.2kg=1200g,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m总2=m酒精+m0=1.2kg+0.4kg=1.6kg。(2)装满某液体后液体的质量:m液=2.7kg,V液=V0=1.5×10﹣3m3,ρ液===1.8×103kg/m3。故答案为:1600;1.8×103。二.选择题(18分)8.【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丙在熔化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甲、丙是晶体;乙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乙是非晶体,故A错误。B、加热到10min时,丙还没有开始熔化,处于固态,故B错误;C、温度为60℃时,甲还没有开始熔化,处于固态,故C错误;D、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甲的熔点高于丙的熔点。故D正确。故选:D。9.【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图象的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A、C两点表示物质的质量相同,A点物质体积小于C点物质的体积,根据ρ=可知,ρA>ρC。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相同)其密度相同,所以ρA=ρB,ρC=ρD,则ρA>ρD,ρB>ρC.故ACD错、B正确。故选:B。10.【解答】解:烧杯壁上出现的液态水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甲杯中放的是冰水,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杯的外表面;乙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选:A。11.【解答】解: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但水蒸气是看不见了。水蒸气上升后遇冷液化形成“白气”。故选:C。12.【解答】解:A、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不同,例如,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故A错;B、液体的密度有时比固体的大,如液态水银的密度比固态铜的密度大,故B错;C、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由V=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水的体积小于酒精的体积,所以最多能装1kg水的瓶子,不能装下1kg的酒精,故C错;D、V铜:V铝=3:4,ρ铜:ρ铝=8.9g/cm3:2.7g/cm3=89:27,实心铜球与实心铝球的质量之比m铜:m铝===89:36,故D正确。故选:D。13.【解答】解:①物体靠近透镜即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光屏应远离透镜,故①错误。②物体向凸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当物距仍然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②错误。③换用焦距更小的透镜,像会更前面会聚,所以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所以③正确。④根据光路可逆的原理,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可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同时物距刚好是原来的像距,像距刚好是原来物距,所以④正确。故选:D。14.【解答】解:ACD、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与量杯总质量m1=40g,由可得:m1=m0+m液=m0+ρV1,即40g=m0+ρ×20cm3﹣﹣﹣﹣﹣①;当液体得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与量杯得总质量m2=100g,由可得:m2=m0+m液′=m0+ρV2,即100g=m0+ρ×80cm3﹣﹣﹣﹣﹣②;联立①②解得:m0=20g,ρ=1g/cm3;故A、C、D错误;B、由可知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m=ρV=1g/cm3×40cm3=40g,故B正确。故选:B。15.【解答】解:A、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故A错误;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10g+5g+2.2g=17.2g,故B错误;C、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3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40mL,则石块的体积V=40mL﹣30mL=10mL=10cm3,故C错误;D、石块的密度ρ===1.72g/cm3=1.72×103kg/m3,故D正确。故选:D。16.【解答】解:在水银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体积在变大,质量是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由此可知,质量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无关,所以水银的质量不变,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虽然水银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水银的体积变大了,所以水银的密度减小了,故D正确,故ABC错误。故选:D。三.作图题(4分)17.【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18.【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四.实验探究题(20分)19.【解答】解:(1)A是俯视会使读数偏大,C是仰视会使读数偏小,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温度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38℃。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是晶体。(2)物质熔化时,把试管取出,物质停止熔化,放回烧杯物质继续熔化,可见物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3)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物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是50℃。物质是固态时,吸热3min,物质温度升高了28℃(48℃﹣20℃=28℃).物质是液态时,吸热3min,物质温度升高了40℃(90℃﹣50℃=40℃).所以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慢。(4)如图,BC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DE段是物质的沸腾过程。故答案为:(1)B; 38;晶体;(2)吸收;(3)固液共存;50; 慢;(4)沸腾。20.【解答】解:(1)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甲图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调节;(2)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应将鹅卵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盘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指针偏左,要向右移动游码,直到天平横梁重新平衡;(3)据图可知,此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故此时鹅卵石的质量是:m=20g+10g+3.6=33.6g;(4)鹅卵石的体积是:V=32mL﹣20mL=32cm3−20cm3=12cm3;(5)故该鹅卵石的密度是:ρ===2.8g/cm3。故答案为:(1)右;(2)左;向右移动游码;(3)33.6;(4)12;(5)2.8。21.【解答】解:(1)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要遵循“三心同高”,即烛焰焰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所以要让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这样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2)①由表中第3次实验的数据,物距等于像距,物像等大,可知,此时u=2f=20cm。则f=10cm。即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②当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向焦点靠近的过程中,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图示刻度处,物距u=50cm﹣45cm=5cm,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所以人眼应该在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像。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①10;②像距增大,像变大;(3)此时u<f,所成的像为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人眼应该在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像。五.计算题(14分)22.【解答】解:(1)容器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m总1﹣m容=600g﹣100g=500g;(2)由ρ=得装满水的体积,即容器的容积:V容=V水===500cm3;(3)容器装满液体时,液体的质量:m液=m总2﹣m容=800g﹣100g=700g,液体的体积:V液=V容=500cm3,液体的密度:ρ液===1.4g/cm3。答:(1)该容器装满水时,水的质量是500g;(2)该容器装满水时,水的体积是500cm3;(3)用该容器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800g,此液体的密度是1.4g/cm3。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2/23 21:23:54;用户:黄绍豪;邮箱:15778348456;学号:2230619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崔桥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考试,文件包含1小数乘法-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例题引领+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1小数乘法-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例题引领+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崔桥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考试,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