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应用实践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每小题2分,计30分)
1.(2分)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火箭上升过程中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是静止的
B.“天问一号”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C.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运载火箭相对于火星是静止的
2.(2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3.(2分)2020年中国科技的脚步到达了很多地方,下列环境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 )
A.珠穆朗玛峰顶 B.马里亚纳海沟底
C.月球的环形山上 D.C919大型客机里
4.(2分)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唱比赛中,师生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抒发爱党、爱国之情。对于歌声描述正确的是( )
A.齐唱使得声音的音调更高
B.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C.音箱放出的伴奏声和师生的合唱声传播速度不相同
D.女生的音调高是因为女生唱歌时声带的振动频率低
5.(2分)以下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B.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C.利用次声波判断发生地震方位
D.B超可以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6.(2分)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已成为一种污染,噪声污染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并称为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或“四大公害”。下列措施中主要是在声源处喊弱噪声的是( )
A.教室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
B.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C.剧场内墙壁用吸音材料装饰
D.配戴上防噪声的耳罩
7.(2分)下列四幅图是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所绘制的图象,那么下列各图中属于凝固图象且固态又是晶体的图象是( )
A. B.
C. D.
8.(2分)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液化
B.炎热的夏天,池水干涸——凝固
C.深秋早晨的“露珠”——汽化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
9.(2分)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滑雪场地,需要造雪机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的工作原理是:水在专用喷嘴里由高压空气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再被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在落到地面以前就能变成雪花,如图所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10.(2分)下列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射击时瞄准
B.手影游戏
C.挖掘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挖掘机
D.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11.(2分)某人站在平静的河边看到水中的鱼在“云”中游动,他说看到的( )
A.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12.(2分)生活中我们常用到的镜子有:①梳妆镜;②放大镜;③汽车观后镜;④近视镜;⑤老花镜;⑥潜望镜。其中( )
A.利用光的反射工作的有①②③⑥
B.利用光的折射工作的有③④⑤
C.对光具有会聚作用的有②⑤
D.能成等大虚像的是①②⑥
13.(2分)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经过二十多天的任务后,成功将装有1731g月球土壤的密封样本罐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成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中国航天再一次创造了新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地球环境比月球环境湿润,月球土壤质量变大了
B.1kg的月球土壤比1kg的地球土壤的质量小
C.1731g月球土壤在月球上称量应该是2000g
D.将月球土壤从样本罐里取出,质量为1731g
14.(2分)质量为100g的水结成冰后,它的质量和体积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变大,体积变大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
C.质量不变,体积不变 D.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15.(2分)农村常用盐水选种,它的依据是下列物理量中的哪一个物理量的不同而区分种子的优劣( )
A.形状 B.密度 C.体积 D.质量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计10分)
16.(2分)我们从电视中看到的五颜六色的画面都是由 三种颜色的色光混合而成的;蓝色玻璃只能让 色光穿过,而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
17.(2分)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看到了硬币的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小明看到的硬币像在硬币实际位置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
18.(2分)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有很多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望远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 (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相似:目镜成的是放大的 (选填“实像”“虚像”)。
19.(2分)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由图象可以获得的信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 ;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ρA ρB(选填“>”、“<”、“=”)。
20.(2分)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像可知,温度从4℃升高到10℃时,水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水的温度在0℃~4℃的范围内时,水具有 (选填“热胀冷缩”、“热缩冷胀”)的性质。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第21题2分,第22、23题4分,第24题5分,计15分)
21.(2分)在如图中,完成光线从右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22.(4分)如图(a)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a)把固体碾成粉末后放入试管,把试管放在水中,利用酒精灯加热水,水在加热粉末,这叫水浴法,这样做是为了 。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正确操作后,在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上图(c)的坐标纸上画出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
(4)通过数据可判断该物质为晶体的依据是 ,该物质熔化过程共经历了 分钟。
23.(4分)如图所示,小东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刚好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前,小东发现所成像在光屏上的位置如图乙,则他应首调整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 。
(3)如图丙所示,当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图丙中光屏未画出),能使光屏上成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4)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填“不完整的像”、“完整的像”、“完整的像但较暗”)。
24.(5分)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甲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乙(黑色方块处为游码对应位置)所示,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尽可能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如图丙为40mL,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 g,食用油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食用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大,原因是 。
(4)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烧杯擦干净后再装满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ρ= (用符号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四、应用实践题(共3小题,第25题4分,第26题5分,第27题6分,计15分)
25.(4分)(1)秋天天气渐凉,人们出行都要佩戴口罩。戴眼镜的小明在室外佩戴口罩一会儿后发现眼镜上会有一层水雾,擦干净后过一会儿又重新出现水雾。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我们平时生活中习惯讲“大人比小孩重”和“铁比铝重,水比油重”,它们是不是一回事?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
26.(5分)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400厘米3的瓶内盛有300克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10克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ρ水=1.0×103kg/m3)求:
(1)瓶内水的体积;
(2)石块的密度。
27.(6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出租车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十一假期期间,豆豆同学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到达老家时出租车上的自动计费器上打印出来的发票如表所示。试求:
(1)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2)若按照当前的速度行驶,这辆出租车从宜昌城区到五峰县城要用2h的时间,求宜昌城区到五峰县城的路程。
(3)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6元,若超出起步价内的最大路程,之后就自动按单价1.5元/km开始计算,则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的路程是多少?(第3小题只写结果不要过程)
车号:鄂E8886
乘车时间:2021﹣10﹣03
上车时间:8:50
下车时间:9:05
单价:1.50元/km
里程:12km
金额:18元
2021-2022学年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每小题2分,计30分)
1.【解答】解:A、在火箭上升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在火箭上升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运载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B正确;
C、在火箭上升过程中,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C错误;
D、在火箭上升过程中,运载火箭相对于火星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速度的大小由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A、珠穆朗玛峰顶,有空气,能传播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
B、马里亚纳海沟底,有液体(海水),能传播声音,故B不符合题意;
C、月球的环形山上,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C符合题意;
D、C919大型客机里,机舱内有空气,能传播声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解答】解:A、齐唱不能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所以齐唱不能使声音的音调更高,故A错误;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音箱放出的伴奏声和师生的合唱声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
D、女生的音调高是因为女生唱歌时声带的振动频率高,故D错误。
故选:B。
5.【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A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次声波判断发生地震方位,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B超可以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解答】解:A、教室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
C、剧场内墙壁用吸音材料装饰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佩戴上防噪声的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7.【解答】解:A、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错误;
B、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B错误;
C、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故C正确;
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了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故A正确;
B、炎热的夏天,池水干涸,是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过程,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了小水滴,是液化过程,故C错误;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是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故D错误。
故选:A。
9.【解答】解:人工造雪过程中,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故选:A。
10.【解答】解:A、射击瞄准是利用“三点一线”来瞄准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影是手挡住了光线而形成的阴暗区域,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挖掘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挖掘机,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故C不符合题意;
D、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光速远大于声速,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解答】解:①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②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解答】解:①梳妆镜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②放大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光的折射现象,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放大的虚像;
③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④近视眼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⑤老花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放大的虚像;
⑥潜望镜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综上可知:由于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⑥;由于光的折射而成的像是②④⑤;对光具有会聚作用的有②⑤;成等大虚像的是①⑥。
故只有选项C正确。
故选:C。
13.【解答】解:A、月球土壤返回地面,位置改变,但所含物质多少没有改变,故月球土壤质量不变,故A错误;
B、1kg的月球土壤与1kg的地球土壤的质量一样大,故B错误;
C、1731g月球土壤在月球上称量应该是1731g,故C错误;
D、将月球土壤从样本罐里取出,月球土壤质量不变,仍为1731g,故D正确。
故选:D。
14.【解答】解:水结成冰后,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故它的质量不变,但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V=可知,体积变大。
故选:D。
15.【解答】解:
在体积一定时,饱满种子的质量要比不饱满的种子的质量大,由密度公式ρ=可知饱满种子的密度大;
当调制的盐水密度介于饱满种子和干瘪种子的密度之间时,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
其密度大于盐水密度的饱满种子会下沉,而密度小于盐水密度的干瘪种子会上浮,从而达到选种的目的。
综上分析可知,主要利用了密度的不同来选种。
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计10分)
16.【解答】解: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蓝色玻璃只能让蓝色光穿过,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
故答案为:红、绿、蓝;蓝。
17.【解答】解:(1)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睛,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即硬币像在硬币实际位置的上方),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故答案为:直线;折射;上方。
18.【解答】解: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似。
故答案为:照相机;虚像。
19.【解答】解:(1)由图象知,两条图线是过原点的正比例函数图象,由此可见: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如右图所示:在体积V相同时,m甲>m乙,
由密度公式ρ=可知,ρ甲>ρ乙,则A的密度较大。
故答案为:正比;>。
20.【解答】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温度从4℃升高到10℃时,水的质量不变,据图可知,水的密度变小,
根据V=可知水的体积变大,所以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
当水的温度在0℃~4℃的范围内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质量不变,水的密度变大,根据V=可知水的体积变小,所以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故答案为:不变;变大;热缩冷胀。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第21题2分,第22、23题4分,第24题5分,计15分)
21.【解答】解:
对于凸透镜,入射光线过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主光轴平行。该折射光线又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到凹透镜上,则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右边的焦点,如图所示:
22.【解答】解:(1)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固体受热均匀;
(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44℃;
(3)根据表格数据,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4)通过数据可判断该物质为晶体的依据是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该物质从第4min开始,到第8min结束,共经历了4分钟。
故答案为:(1)使物体受热均匀;(2)44℃;(3)如图;(4)有固定的熔化温度;4。
23.【解答】解:(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会聚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焦点,由图甲可知,焦距为40.0cm−30.0cm=10.0cm;
(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物距为50.0cm﹣35.0cm=15.0cm,物距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所以能使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完整但变暗。
故答案为:(1)10.0;(2)同一高度;(3)放大;(4)完整的像但较暗。
24.【解答】解:(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零刻度线上,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调节;
(2)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50g+10g+1.2g=61.2g,
烧杯的质量是:m2=28g,
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m=m1﹣m2=61.2g﹣28g=33.2g,
食用油的体积:V=40mL=40cm3,
食用油的密度:ρ===0.83g/cm3=0.83×103kg/m3;
(3)由于烧杯中的食用油不能全部倒入量筒中,烧杯上有残留的食用油,导致食用油的体积测量值偏小,根据ρ=得,食用油的密度测量值偏大。
(4)烧杯中水的质量为:m水=m1﹣m0,
烧杯中水的体积:V水==,
因为装满食用油和装满水的体积相等,所以食用油的体积:V=V水=;
食用油的质量:m=m2﹣m0,
食用油的密度:ρ===。
故答案为:(1)左;(2)33.2;0.83×103;(3)烧杯中的食用油不能全部倒入量筒中,烧杯上有残留的食用油,导致食用油的体积测量值偏小;(4)。
四、应用实践题(共3小题,第25题4分,第26题5分,第27题6分,计15分)
25.【解答】解:(1)天气转凉,环境温度低,眼镜温度也较低,小明呼出的气体温度较高,温度高的水蒸气从口罩上方冒出,向上运动,遇到低温眼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形成水雾。擦干后,小明呼出的热的水蒸气会继续液化,所以过一会儿又重新出现水雾。
(2)它们不是一回事。生活中讲“大人比小孩重”是指大人的质量比小孩的质量大;生活中讲“铁比铝重,水比油重”是指体积相同时,铁比铝质量大,水比油质量大,即表示有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
26.【解答】解:
(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0g/cm3,
则300g水的体积:
V水===300cm3;
(2)石子总体积:
V石=V瓶﹣V水=400cm3﹣300m3=100cm3,
(2)石块密度:
ρ石===2.5g/cm3=2.5×103kg/m3;
答:(1)瓶内水的体积为300cm3;
(2)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3。
27.【解答】解:(1)由车费发票可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t=9:05﹣8:50=15min=0.25h,行驶的路程s=12km,
则出租车的平均速度:v===48km/h;
(2)如果仍按照当前的速度行驶,宜昌城区到五峰县城的路程:
s′=vt′=48km/h×2h=96km;
(3)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6元,到目的地时交费18元,超过起步价12元,
已知单价为1.50元/km,则在起步价外行驶的路程:s″==8km,
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坐的路程:s′″=s﹣s″=12km﹣8km=4km。
答:(1)出租车行驶的速度为48km/h;
(2)宜昌城区到五峰县城的路程为96km;
(3)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的路程为4km。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2/22 14:44:58;用户:hsm;邮箱:19919918114;学号:3919854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应用实践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应用实践题图1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应用实践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