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请将下列各题中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卡中相对应的栏内,共20小题,1-18小题为单选,每小题2分;19、20小题为多选,每小题2分,完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多选不得分,满分42分)
1.(2分)生活处处皆是物理,下列几种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0.6m
2.(2分)关于线上学习期间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旋钮增大音量,增大了声音的音调
B.有时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听起来很小,是因为学生发出了次声波
C.电脑里传出来的老师讲课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105m/s
D.学生听老师讲课,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特性
3.(2分)2020年6月30日,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定点于地球同步轨道,中国建成世界领先的“北斗”导航系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相对于( )静止。
A.火星 B.太阳 C.月球 D.地球
4.(2分)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
5.(2分)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前5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继续行驶2.5s,2.5秒末该汽车的速度是( )
A.25m/s B.10m/s C.12.5m/s D.5m/s
6.(2分)如图所示是习近平主席在祖国边疆的阿尔山,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顶风踏雪慰问在边防线上巡逻执勤的官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这里“泼水成冰”随处可见,“泼水成冰”是熔化现象
B.战士们防寒面罩上的霜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习主席和战士说话时嘴里呵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7.(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线虽然杂乱无章,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是人们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图丙是炎热夏天沙漠中出现的海市蜃楼景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图丁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8.(2分)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B.海波的沸点是48℃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9.(2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16日在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的托举下点火升空,开始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射前,神舟十三号是绝对静止的
B.升空时,神舟十三号相对于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C.升空时,神舟十三号相对于月球是运动的
D.进入太空后,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对接之前,两者相对静止
10.(2分)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远离法线
B.入射光线与反射面夹角为30°时,反射角是30°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1.(2分)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中增加砝码 D.往右盘中减少砝码
12.(2分)小明帮助妈妈洗碗时发现水中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筷子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3.(2分)关于质量、体积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B.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C.冰熔化为水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D.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剩下的氧气质量减半,体积减半,密度不变
14.(2分)如图,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
A.B点 B.B点上方 C.B点下方 D.都可以
15.(2分)两实心物体质量之比为4:5,体积之比为3:4,密度之比为( )
A.16:15 B.3:4 C.15:16 D.4:3
16.(2分)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C.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D.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17.(2分)质量相同的盐水、水、酒精倒入相同容器甲、乙、丙中,如图所示,ρ盐水>ρ水>ρ酒精,则对三个容器中所装液体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装的是酒精、乙装的是盐水、丙装的是水
B.甲装的是水、乙装的是盐水、丙装的是酒精
C.甲装的是盐水、乙装的是酒精、丙装的是水
D.甲装的是酒精、乙装的是水、丙装的是盐水
18.(2分)小明想测酒精的密度时,他先用烧杯盛适量的酒精,再用天平称其总质量为80g,然后把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最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酒精的质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操作缺少了“测量空烧杯的质量”这一步骤
B.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72g
C.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D.如果在把酒精倒入量筒的操作中,溅出了少许酒精,则会导致测量出的酒精密度偏小
(多选)19.(3分)在平直的道路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向西运动,两车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
B.在0~10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是2m/s
C.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10s后,乙车超过甲车,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
(多选)20.(3分)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B.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体积之比2:1
C.乙物质可能是水,三种物质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ρ丙
D.5cm3甲物质做成的实心物体与20cm3丙物质做成的实心物体质量相等
二、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12分)
21.(2分)如图所示,物体长度为 cm,体温计示数为 ℃。
22.(2分)如图,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能发现距离地球约1.6万光年的新脉冲星,“光年”是 (物理量名称)的单位。“天眼”捕捉到的宇宙脉冲信号,被科学家制成了30秒的音乐,成为浩瀚宇宙深处传来的“天籁”,制作原理是: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3.(2分)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0℃的冰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24.(2分)小金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 视眼,应佩戴 透镜矫正。
25.(2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人的正常体温是 ℃;验钞机是利用 验证钞票真伪的(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26.(2分)一个杯里装有200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 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作图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8分)
27.(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28.(2分)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请在图中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9.(2分)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
30.(2分)请完成图中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满分28分)
31.(6分)小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他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 的位置;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如图所示,小李拿另一支外形相同但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当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8分)小明和小亮同学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两人组装的实验装置均如图甲所示。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 (选填“A”或“B”)铁圈;
(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实验中某时刻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96℃;
(3)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丁所示,则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4)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 ;
(5)小明和小亮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人实验时水的沸点为 ℃。
33.(8分)小云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以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测得。
(1)在实验时,应先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如图甲,小云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
(3)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 (上/下)方移动;
(4)器材处于图乙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34.(6分)学过密度知识后,小明想测一测家中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如果不调节平衡螺母而进行直接测量,质量的测量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3。
(3)组内同学评估了小明的测量过程,认为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其他小组认为不用量筒也可以测出酱油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如图丙所示,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瓶质量记为m0;
②将空瓶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记为m1;
③将水完全倒出并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瓶子和酱油的总质量记为m2,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五、计算题(共2小题,35小题4分,36小题6分,满分10分)
35.(4分)小伟与同学相约去左权参加“寻找光荣梦想,追忆峥嵘岁月”的红色之旅,如图一是他们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的交通标志。
(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一的标志牌到左权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2)若以图二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36.(6分)小杰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5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8.8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8kg,ρ水=1.0×103kg/m3。
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m3?
(2)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t?
2021-2022学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请将下列各题中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卡中相对应的栏内,共20小题,1-18小题为单选,每小题2分;19、20小题为多选,每小题2分,完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多选不得分,满分42分)
1.【解答】解: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符合实际,故A正确;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错误;
C、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C错误;
D、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0.2m,故D错误。
故选:A。
2.【解答】解:A.响度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故调节旋钮增大音量,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
B.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约为85~1100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人发不出次声波,故B错误;
C.电脑里传出来的老师讲课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C错误;
D.学生听老师讲课,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同步”卫星是指以地球为参照物处于静止状态的卫星。因此,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相对地球静止。
故选:D。
4.【解答】解:ABD、s﹣t图象反映物体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由图可知,
A中物体保持静止;
B中物体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中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A、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v﹣t图象反应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由图可知,C中物体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故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解答】解:汽车在前5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则汽车的运动速度:
v===5m/s,
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汽车在任何时间段内的速度值都是相同的,则2.5秒末该汽车的速度仍然是5m/s。
故选:D。
6.【解答】解:A、“泼水成冰”是水在极低的温度下变为冰的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物体表面,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寒冷的冬天,人们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7.【解答】解:A、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正确。
B、天狗吃月,即为月食现象,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C、海市蜃楼景象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造成的,不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C。
8.【解答】解:A、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但温度不变,故A正确;
B、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海波的熔点,熔点是48℃,故B错误。
C、海波在AB段是固态;在BC段是固液共存;C点是液态;在CD段是液态。
D、海波6min时开始熔化,到12min已全部熔化完毕,故D错误。
故选:A。
9.【解答】解:A、发射前,神舟十三号相对于地面、火箭等位置不变,是静止的,但并不能说是绝对静止的,比如选择远处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就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升空时,神舟十三号相对于运载火箭的位置不变,所以神舟十三号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故B错误;
C、升空时,神舟十三号相对于月球位置不断改变,因此,神舟十三号相对于月球是运动的,故C正确;
D、进入太空后,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对接之前,两者相对位置是改变的,因此它们是相对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10.【解答】解:A、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故A不符合题意;
B、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则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时,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也为60°,故B不符合题意;
C、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也增大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增大10°,故C符合题意;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解答】解: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天平的右盘增加砝码。
故选:C。
12.【解答】解: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
A、图中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光的折射定律,故A正确;
B、图中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应该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了,故B错误;
CD、图中光的传播方向错误,故CD错误。
故选:A。
13.【解答】解: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组成铅笔的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悬浮”是因为铅笔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
B、1kg的铁和1kg的棉花虽然物质种类不同,但都是1kg,所以质量相同。故B错误;
C、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冰变为水只是物质的状态变化,质量不变,体积减小;
据密度公式ρ=分析知:m不变,V减小,则ρ增大。故C正确;
D、因为氧气瓶的容积不变,当瓶内氧气用去一半后,体积不变,质量减半,由ρ=可知,瓶内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故D错误。
故选:C。
14.【解答】解:连接AB,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B点是鱼的虚像,鱼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B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鱼上了。如图所示:
故选:A。
15.【解答】解:两个物体的密度关系为:
==×=×=。
故选:A。
16.【解答】解:
A、根据甲图可以知道f=40.0cm﹣30.0cm=10.0cm,故A错误;
B、根据乙图u>2f,应用应该是照相机,故B错误;
C、戴上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像会成在后面,故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故C正确;
D、挡住了透镜上半部分,光能通过下半部分会聚成像,只是光线变少了能成一个变暗的完整的像,故D错误。
故选:C。
17.【解答】解:由所给数据可知,盐水的密度最大、其次是水、密度最小的是酒精;因为三者质量相等,根据公式V= 可知,体积最大的是酒精、体积最小的是盐水。
所以装有盐水的是乙容器,装有水的是甲容器,装有酒精的是丙容器。
故选:B。
18.【解答】解:AB、由题知,烧杯和酒精总质量为80g,把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根据图示可读出烧杯和剩余酒精的质量为50g+20g+2g=72g,
所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80g﹣72g=8g,本实验不需要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故AB错误;
C、由图知,量筒分度值为1mL,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10mL=10cm3,
所以酒精的密度ρ===0.8g/cm3=0.8×103kg/m3,故C正确;
D、如果在把酒精倒入量筒的操作中,溅出了少许酒精,这样测出量筒中酒精体积偏小,质量测量正确,由ρ=知会导致测量出的酒精密度偏大,故D错误。
故选:C。
19.【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乙的s﹣t图象是一条斜直线,则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当t乙=10s时s乙=10m,则v乙===1m/s,因为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0~5s内乙车的速度也是1m/s,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当t甲=10s时s甲=10m,0s~10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v甲===1m/s,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t=10s时,甲车静止,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两车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
D.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由图象可知,两车在10s末相遇,t=10s后,甲车静止,乙车超过甲车,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20.【解答】解:
A、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是一定的,故A正确;
B、由图象知,当质量都为20g时,甲的体积是10cm3,乙的体积是20cm3,它们的体积之比为1:2,故B错误;
C、对于乙物质,当体积是10cm3时,质量为10g,所以其密度为ρ乙===1.0g/cm3,乙物质与水的密度相同,则乙物质可能是水;
对于甲物质,当体积是10cm3时,质量为20g,所以其密度为ρ甲==2.0g/cm3,
对于丙物质,当体积是20cm3时,质量为10g,所以其密度为ρ丙===0.5g/cm3,
所以,三种物质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ρ丙,故C正确;
D、5cm3甲物质做成的实心物体的质量:m甲′=ρ甲V甲′=2.0g/cm3×5cm3=10g;
由图知,20cm3丙物质做成的实心物体质量是10g;
所以,5cm3甲物质做成的实心物体与20cm3丙物质做成的实心物体质量相等,故D正确。
故选:A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12分)
21.【解答】解:
由图知: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示数为4.00cm,右侧示数为6.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50cm﹣4.00cm=2.50cm;
(2)在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示数为37.5℃。
故答案为:2.50; 37.5。
22.【解答】解:(1)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故光年是长度单位;
(2)脉冲信号也是一种振动,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利用捕捉到的脉动冲信号可制成音乐,是根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原理。
故答案为:长度;振动。
23.【解答】解:0℃的冰变成0℃的水时,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会降低周围的温度,更利于冷却食物,所以0℃的冰效果会更好;
故答案为:熔化;吸收。
24.【解答】解:近视眼的表现是只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所以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近视眼,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
故答案为:近;凹。
25.【解答】解:(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
(2)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7;紫外线。
26.【解答】解:牛奶的体积:
V=200mL=200cm3,
牛奶的密度:
ρ===1.05g/cm3,
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所以,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仍为1.05g/cm3不变。
故答案为:1.05;不变。
三、作图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8分)
27.【解答】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
28.【解答】解:
首先过入射点垂直于水面作出法线,然后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29.【解答】解:第一个图中入射光线是平行的,而折射光线远离主光轴,即透镜有发散作用,所以是凹透镜;
第二个图中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靠近了主光轴,即透镜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镜;如图所示:
。
30.【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满分28分)
31.【解答】解:(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观察像并确定像的位置;
(2)拿另一支外形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1)像;(2)未点燃;(3)不变。
32.【解答】解:(1)为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加热,组装仪器时,应先根据酒精灯的高度确定B铁圈,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调整;
(3)水在沸腾前,水温较低,底部少部分水汽化为水蒸气冒出时,又同时有一部分水蒸气会马上液化成水,所以气泡少,且会在上升过程中变小,因此图丙丁沸腾前的情形,水在沸腾时,水温都达到沸点,水在各个部位同时汽化,因此大量气泡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充,加之越往水面液体的压强越小,因此气泡会越变越大,因此图丙是沸腾时的情形;
(4)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是为了缩短加热至沸腾的时间。
(5)由乙图可知,两人实验时,水的沸点是98℃。
故答案为:(1)B;(3)丁;(4)缩短加热至沸腾的时间;(5)98。
33.【解答】解:(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在光具座上,为了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上;
(2)平行光经凸透镜会聚于一点,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如图1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f=10.0cm;
(3)蜡烛变短后,烛焰的位置向下移动,根据光线过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动;
(4)器材处于图乙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与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同。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10.0;(3)上;(4)投影仪。
34.【解答】解:(1)调节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零刻度线处,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如果不调节平衡螺母而进行直接测量,质量的测量值偏小;
(2)由图甲所示可知,酱油和瓶的总质量:m总=50g+10g+2g=62g,
酱油的质量m=62g﹣17g=45g,
由图乙所示量筒可知,酱油的体积:V=40mL=40cm3,
酱油的密度:ρ===1.125g/cm3=1.125×103kg/m3;
(3)实验中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往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倒出烧杯中的水,往烧杯中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在①中则水的质量m水=m1﹣m0,
由ρ=可求得,水的体积V=,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酱油的质量m酱油=m2﹣m0,
烧杯内水的体积等于酱油的体积。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ρ水。
故答案为:(1)左;偏小;(2)45;1.125×103;(3)偏大;(4)•ρ水。
五、计算题(共2小题,35小题4分,36小题6分,满分10分)
35.【解答】解:(1)从图中可知,从图一的标志牌到左权的路程s=120km,限速v=100km/h,
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一的标志牌到左权至少需要的时间t===1.2h=72min;
(2)图二所示的速度为80km/h,若以此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s′=v′t′=80km/h×1.5h=120km。
答:(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一的标志牌到左权至少需要72min;
(2)若以图二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120km。
36.【解答】解:(1)由ρ=,
桶的容积为:
V=V水===8×10﹣3m3;
(2)桶中稻谷的体积为V0=V=8×10﹣3m3,
稻谷的密度:
ρ===1.1×103kg/m3;
所以这堆稻谷的总质量:
m总=ρV总=1.1×103kg/m3×5m3=5.5×103kg=5.5t。
答:(1)该桶的容积为8×10﹣3m3;
(2)这堆稻谷的总质量为5.5t。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2/22 9:37:33;用户:黄绍豪;邮箱:15778348456;学号:2230619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七中学九年级模拟试题 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有一种电动玩具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初中学业考试模拟物理试题(PDF版),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