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件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件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件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件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件第5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件第6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件第7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饮酒饯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中肯,要就诗论诗,实事求是,具体分析。
    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夜忽雨,喜而有作 陆游 嘉谷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 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演雨声。 [注释] 嘉谷:秋天的禾苗。稗草:杂草。沉忧:深深地忧愁。
    题目告诉读者背景及作者心情。表达了关心农事、同情老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最后一句意为:春天的芬芳留不住就由它去吧,我自己却要居住在这风光秀丽的山中。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一)、从结构解读思想内容。1.绝句的结构特征一、二句完题(扣题),要带描述性,第三句抛出立意,第四句接住。绝句的意思落在三、四句中,把握了三、四句的意思,就把握了该诗的主旨。
    一)、从结构解读思想内容。1.律诗的结构特征一、二、七、八句完成对诗题的表述,把这四句抽出来,意思也是完整的;三、四、五、六句是对题旨的渲染。我们解读律诗的时候,要简易、快速、准确地把握律诗的主要内容,只要把律诗的一、二、七、八句先抽取出来读,就能很快捷、准确地把握它了。
    “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并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风貌(注意也要把握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作中,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词人就不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经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1、写景抒情诗 2、即事感怀诗 3、咏物言志诗 4、怀古咏史诗5、边塞征战诗 6、赠友送别诗7、思乡怀远诗 8、山水田园诗9、思妇闺情诗 10、论道说理诗
    五.巧分类古代诗歌内容分类
    无限风光在险峰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
    枫桥夜泊 张 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景物:月落、乌啼、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客船等。特征:秋夜幽寂 凄冷。
    感情:写出羁旅者的孤独、愁绪满怀和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景物特征:孤寂表达技巧:拟人作者情感:孤独、受冷落,寄情自然,人格的高洁清傲。
    1.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2.写景常用的表达技巧。 3.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煮酒把盏话桑麻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①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②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③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方法:
    渭川田家 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核心字是“归”字(也可说是“羡”)。围绕“归”字写了五幅画面: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野鸡唤伴侣、蚕儿造窝、农夫絮语。
    (1)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这个字共写了几幅画面?
    (2)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面对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油然而生羡慕之情,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 。
    注:“式微式微,胡不归?”出自《诗经》。“式微”一词是诗歌中表“归隐”的意象。
    欢聚离散皆是缘 [赠友送别诗的鉴赏]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唐代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离别诗。
    唐人送别的习俗: 1.折柳送别 2.唱歌送别3.饮酒饯别
    送别 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唱歌送别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李白)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⑴积累离别诗常用意象。 ⑵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⑶离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借景抒情、衬托等。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1、景物:“猿啼” 、“暮江”、 “孤舟” 。   情: “客散”、 “伤心” 、“逐臣更远”。 2、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
    谢亭送别 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离别诗中常见的时空背景1.离别诗中多出现傍晚和月夜等时间意象。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离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唐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情景交融)。并且,傍晚时候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翔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
    送友人 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月色山色共苍茫。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若见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窥明月(李白)
    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唐人常借月抒怀。 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2.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劳劳亭歌》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注释: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
    《谢亭》 李白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注释: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晀所建。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
    灞陵行送别 李白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注释:长安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水边有灞陵亭。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陵亭在唐诗里常和别离联系在一起。
    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注释: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诗的鉴赏]
       闺怨诗有两类: 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 、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
    念天地之悠悠 [即事感怀诗鉴赏]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
    分析即事感怀诗要注意: ①“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了作者的思绪; ②“怀”, 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注意“事”与“怀”结合点,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例如同是怀乡思亲:杜甫的《月夜》是在战乱离散、月夜冷清的情景中思念妻子;李煜的《浪淘沙令》是在国破身囚、欢梦醒来的景况中痛悼故国。朱弁的《春阴》是在被拘塞北、春寒阴冷的环境中盼望返乡。由此引发的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用的笔法也不一样。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飞扬,再写故园之思深浓,"事"与"怀"结合紧密、自然熨帖。
    仔细体察物关情 [咏物言志诗的鉴赏]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以孤雁自喻。体现了诗人孤独;失落;人生不得意、无人理解的哀伤之情。
    孤独;失群;哀伤;无人理解。
    1.概括所咏事物的特征。2.体会作者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3.表达技巧——象征、托物言志、拟人、比喻等。
           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  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古今多少兴亡事 [咏史怀古诗鉴赏]
    越中览古 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用对比手法以强烈的反差抒写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反衬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1.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
    要点:两首诗都是怀古咏史诗,主题相同,题材相似;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2.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主要是凭吊历史遗迹,或为历史人物,或为历史事件,作者的胸襟怀抱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表现出来,这类作品多用典故,风格与感怀类似。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人事变化无常的感慨。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姜夔《扬州慢》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
    在怀古咏史诗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①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②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③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汴河。隋炀帝时,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运河主干在汴水一段,习惯上也呼之为汴河。隋炀帝开大运河的动机,不外乎满足一己的淫乐,大量耗费民脂民膏,成为他最著名的暴行。
    汴河怀古(其二)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第四句以“大禹治水的业绩”相比,甚至用反诘句式来强调:论起功绩来,炀帝开河不比大禹治水更多些吗?但这样的评论是以“若无水殿龙舟事”为前提的。“共禹论功”一抬,“不较多”再抬,高高抬起,把分量重重地反压在“水殿龙舟事”上面,对统治阶级奢侈糜烂的生活予以批评。
    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征战诗的鉴赏]
    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标题以及“马策、刀环”等也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第一句怨战事频繁,“朝朝”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第3句怨气候酷寒,第4句怨环境艰苦景色单调。
    赏析边塞诗要注意:①了解时代背景;②分析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③感受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
    A.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B.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控诉战争痛苦;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C.思念故乡、亲人或家人思念戍边的亲友。D.反映独具风格的塞外风光和塞外的风土人情。
    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等景物
    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乡怀人诗鉴赏]
    ①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②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③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④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思乡怀人诗鉴赏方法: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  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 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⑴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 ⑵“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⑵“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⑴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

    无限风光在险峰 [论道说理诗的鉴赏]
    理解下面每首诗各自所蕴含的哲理
    本诗借欣赏庐山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待人、事或生活、社会,都应多角度、多侧面甚至换一个角色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会得出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1、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苏轼)
    2、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杨万里 )
    本诗揭示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以及新生事物刚一露头,就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这一生活哲理。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 这类诗有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以水为喻,意在说明知识能使人心澄如镜,心胸开阔,充满力量的道理。  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杨万里的《小池》,原意只写春末夏初的池塘小景,而现在人们常借“小荷才露尖尖角”来说明青少年的才华初露。
    第一要注意形与神。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我们应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登鹳鹊楼》 )
    在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同时,又要蕴含着深刻哲理。
    第二要注意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绅《锄禾》 )
    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 :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
    第三要注意理与趣。理与趣的关系,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优秀的哲理诗都具有“理趣”,既富于哲理性,又富于艺术趣味性。因此,我们应在生动形象、理趣盎然的艺术趣味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最后一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试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这两句是诗人由望山而想象登上顶峰以后,俯视众多的山峰,都会显得矮小。反映了诗人那种雄伟的气魄、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开阔的胸襟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至今仍阐明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道理,表现了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
    一般来说,古诗词中的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就是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即诗人通过诗歌所表现的生活认识、个人思想和政治倾向。这些,在诗歌中往往不是直接表露的,而是借助于某一种文学手段(诗化的语言)曲折地、隐晦地表达的,它需要读者在解读过程中,通过各种鉴赏方法去体悟,去挖掘。去揭示。那么,鉴赏一首古诗词,应该如何去把握作者的态度观点呢?下面简要地谈一谈在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时要注意的4个问题: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应注意:
    1.一首诗或词的作者的态度与观点是建立在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上的,因此,把握诗作者的态度观点也要注意从一首诗或词曲的整体上去考虑,不能忽略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诗歌的外在形式的赏析而去架空分析。因为只有了解了诗的形式美的内涵,才能深入地去探知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2.对诗词作品的观点与态度的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在这方面,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容易“拔高”的毛病,即用今天的眼光去评价古人的思想、观点和态度。评价常常不恰当,有失分寸。
    3.要因诗论诗,因人论诗,因事论诗,不能随便“套用”某首词的评价内容,尤其是要防止想当然式搬用某些现成的词语,使得评价出现似是而非,言不及义的现象。要防止这类错误,需要我们在鉴赏时认真体味。仔细分析,依据特定的诗、特定的作者、特定的时代作出特定的分析。
    4.作者在诗中的观点,需要我们鉴赏时概括,因此概括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诗中作者的态度观点所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概括到,要防止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 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解析] 尾联“勤王敢道远”的意思是为王事敢于到遥远的地方去,表现了诗人愿意为君为国去戍边的雄心豪气;“私向梦中归”的意思是在戍边之地私下里在梦中回到故乡,表现思乡的隐隐私情。但从全诗的内容看,雄心豪气为主,私情为辅。[参考答案] ①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②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解题方略]概括分析诗句情感题的2大步骤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金陵望汉江 李 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 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这里属于用典抒情,首先要理解典故表达的内容,然后结合全诗理解诗人用在此处表达的思想情感。 通过注释④来看,善钓的任公子如今也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这里诗人自比任公子,以任公子的无须垂钓,暗指自己的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因为,当今是大唐盛世,国君贤能,天下统一,国力强大,世无巨寇。作者运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盛唐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的赞扬,也暗含自己作为盛世才子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惆怅之情。
    [参考答案]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解题方略]“3步走”概括分析典故情感题
    [例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解析] 作者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前三联通过所见所闻营造出幽静空明的山中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悠闲惬意的自然生活的喜爱;尾联“樊笼累”与“松桂心”对比,写出了对仕途凡尘生活的厌倦,“松”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桂”更以其脱俗之香被历代文人寄寓了高洁幽隐的人格特征。 所以,作者借“松”“桂”的意象表达了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的情感和志向。
    [参考答案]  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解题方略]1.概括分析整体情感题的2大思维方式方式一:抓诗题,确定题材,感知情感趋向 如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一诗的题材就是送别友人诗,其情感大体方向就明确了。方式二:抓关键,结合诗句,明确情感表达 这里的关键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依据诗中情感词,析明示的情感。 诗歌中一两个字往往直接揭示情感,这样的字往往就是诗中的情感语言。如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人自伤心水自流”中的“伤心”和“青山万里一孤舟”中的“孤”,很明显透露着凄伤孤寂之情。
    二是依据诗中人、事、景(意象),析暗示的情感。 人、事、景均是诗歌表达情感的载体,在揣摩诗歌的思想感情时要学会逐句(联)发掘人、事、景背后蕴涵的情感,从而全面把握。值得注意的是在逐句分析时,应有所侧重,写人的重在分析人所蕴涵的感情,写事的重在分析事所蕴涵的感情,写景的重在分析景所蕴涵的感情。

    相关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想内容,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古诗词题材分类,古代诗歌中常见题材,怀古咏史诗,答案示例,咏物诗,羁旅诗,送别诗,爱情闺怨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备选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核角度,评价主旨类常见术语,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征人妇,山水田园诗,煮酒把盏话桑麻,咏史怀古诗,古今多少兴亡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