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通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通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通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通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通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通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阅读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通济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24分,共12个题,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
    1.(2分)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d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人感觉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5℃
    2.(2分)我们能分辨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具有不同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3.(2分)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气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D.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4.(2分)如图所示是用刻度尺测木块长度的实验,记录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A.3.27cm B.5.27cm C.3.270cm D.5.270cm
    5.(2分)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C.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D.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6.(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初春,积雪消融
    B.草叶上形成的露珠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7.(2分)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过程属于放热的是(  )
    A.从水中出来的人感觉冷
    B.可乐中冰越来越小
    C.放在衣柜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冬天说话时嘴边有“白气”
    8.(2分)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
    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把酒放在家中阴凉的地方密封保存
    9.(2分)在室温为25℃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下图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分)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1.(2分)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v的大小不变,与路程s、时间t的大小无关
    12.(2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2:3 B.4:9 C.1:1 D.9:4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5分,共5个题,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多选)13.(3分)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变高
    D.抽取玻璃瓶内的空气,听到瓶内的音乐声减小,推理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多选)14.(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大
    B.速度越大,运动得越远
    C.甲、乙、丙三只小兔分别以4m/s、180m/min、18km/h的速度从同一起跑线同时出发进行20米赛跑,乙先到达终点
    D.百米赛跑,采用的是定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快慢的
    (多选)15.(3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需要吸热
    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多选)16.(3分)如图是冰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冰的熔点是0℃
    B.冰在CD段是液态
    C.水的温度达到0℃就会结冰
    D.冰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多选)17.(3分)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5s内甲车运动得较快
    B.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
    C.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三、填空题(本题满分16分,共6题)
    18.(4分)如图所示,体温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体温计的示数为    ℃,使用前,要先    ,常用温度计不能这样操作。

    19.(3分)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测一物体的长度,他不怕麻烦测了5次,这是为了    ,5次测量记录分别是:12.32cm、12.33cm、12.31cm、12.51cm、12.33cm,但以上测量记录有一次记错了,是    。删除错误数据后,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
    20.(2分)人能感知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到20000Hz之间,物理学中把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还有听不到的声,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    ,把低于20Hz的声叫    。
    21.(2分)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的   现象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这种现象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22.(2分)在我国北方的冬天,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   (填“凝固”或“汽化”)过程中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致冻坏。
    23.(3分)2022年2月4日冬奥会在北京开幕。滑冰比赛时,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常需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    (选填“吸”、“放”)热,使水    成冰,快速“补冰”。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满分27分,共5题)
    24.(3分)如图,甲实验: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乙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若在月球(真空环境)上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实验是    。
    A.甲实验
    B.乙实验
    C.甲、乙实验都能
    D.甲、乙实验都不能

    25.(4分)进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

    (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选倾斜角度较    (选填“大”或“小”)斜面的。
    (2)测得小车的平均速度vAC=   m/s。
    (3)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比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    。
    (4)如果在实验中,释放小车后,稍后才开始计时,他们测得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26.(7分)如图所示为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    ;
    (2)实验前,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器材;图甲中加热方式叫水浴法,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    。
    (3)海波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杯口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
    (4)完成实验后,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海波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由图乙可知波的熔点为    ℃,该温度下的海波状态为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都有可能

    27.(4分)探究蒸发快慢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上等量的水,如图中A、B、C、D所示。
    (1)选择A、B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    是否有关。
    (2)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是否有关。
    (3)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表面的空气流速是否有关,实验中如果利用电吹风来改变空气流速,   (选填“应该”或“不应该”)使用热风。
    (4)我们选择时,运用研究方法是    。

    28.(9分)如图甲所示,是“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1)判断沸腾与否的依据是观察气泡的形状,出现图乙中    (选填“a”或“b”)所示的情景为沸
    腾现象。
    (2)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象。
    (3)实验中在观察到水开始沸腾后,接下来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A.调大酒精灯的火焰,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
    B.撤掉烧杯上的纸板,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
    C.撤去酒精灯,继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
    D.继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数据
    (4)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此时此地液面上方气压强    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    (选填“不变”、“降低”或“升高”),从此以后,小华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    (选填“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原因了;
    (6)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序号)。
    A.得到可靠的结论
    B.减小实验误差

    五.计算题(本题满分14分,共2题)
    29.(5分)如图甲所示,轿车在高速路上,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车内的仪表的速度如图乙。求: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30.(9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表是由广州出发的城轨C7225次列车的部分时刻表。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运行时间
    运行总里程
    广州南

    11:40


    顺德
    11:48
    11:55

    15km
    古镇
    12:12
    12:14
    32min
    54km
    江门东
    12:21
    12:23
    41min
    65km
    新会
    12:28
    12:30

    72km
    (1)城轨从广州南至顺德,运行时间是    min;
    (2)城轨从广州南至新会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列车在行程中将要通过长8.82km的容桂水道特大桥,列车长180m,若列车以上一问算出的平均速度运行,列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六、阅读探究题(本题满分4分,共1题)
    31.(4分)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A.30% B.40% C.60% D.90%
    (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通济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24分,共12个题,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
    1.【解答】解: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A正确;
    B、全新的2铅笔长约18cm,故B错误;
    C、课桌的高度约为0.8m,故C错误;
    D、人感觉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故D错误。
    故选:A。
    2.【解答】解:不同的乐器即便演秦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来辨别。
    故选:C。
    3.【解答】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A错误;
    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故B错误;
    C、“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响度小,故C正确;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声,故D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5.37对齐,则木块的长度为3.27cm。
    故选:A。
    5.【解答】解: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位置没有变化,所以说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故A错。
    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受油机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着改变,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故B错。
    C、漂流而下的小船,相当于河岸位置发生着改变,所以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运动的。故C错。
    D、月亮在云中穿行时,月亮相对于云位置发生着改变,所以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A、积雪消融,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
    D、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解答】解:A、人身体上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汽化吸热,故A错误;
    B、可乐中冰越来越小,是熔化,熔化吸热,故B错误;
    C、放在衣柜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是升华,升华吸热,故C错误;
    D、冬天说话时嘴边有“白气”,是液化,液化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8.【解答】解: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表面积,可加快蒸发,故A正确;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使蔬菜与外界隔绝,控制了表面积,减慢了蔬菜上方空气流动,所以减慢了蒸发,故B错误;
    B、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控制了表面积,避免了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的影响,所以减慢了蒸发,故C错误;
    D、把酒放在家中阴凉的地方密封保存,降低了温度,减慢了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可以减慢蒸发,故D错误。
    故选:A。
    9.【解答】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低于25℃.随着酒精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不再上升。即温度计的示数会从25℃下降,然后又上升到25℃.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解答】解:①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②图象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静止状态;故B错误;
    ③图象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④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11.【解答】解: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解答】解: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可以推出时间的计算公式t=;
    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5分,共5个题,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3.【解答】解: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正确;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变高,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故C正确;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进一步推论得: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D正确。
    故选:BCD。
    14.【解答】解: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运动得越快,说明速度越大,故A正确;
    B、根据v=可知,相同时间内,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远,选项中缺少时间相同这个条件,故B错误;
    C、v甲=4m/s,v乙==3m/s,v丙=18km/h=5m/s,甲、乙、丙三只小兔的速度从大到小依次为v丙>v甲>v乙,
    甲、乙、丙三只小兔从同一起跑线同时出发进行20米赛跑,它们的路程s相同,由t=知丙兔的时间最少,最先到达终点,故C错误;
    D、百米赛跑中,路程相同,谁先到达终点,谁用时最少,谁运动得最快,采用的是定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快慢的,故D正确。
    故选:AD。
    15.【解答】解:A、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故A错误;
    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故B正确;
    C、晶体在熔化时,物体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
    D、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故D正确。
    故选:AC。
    16.【解答】解:ABD、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0℃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0℃,BC段处于熔化过程,在2min开始熔化,到第5min结束,冰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故在第6min它处于液态,故AB正确,D错误;
    C、水的温度达到0℃,放出热量才能结冰,故D错误。
    故选:AB。
    17.【解答】解:A、由图像看出在0~5s内甲车的路程大于乙车的路程,利用v=可知在0~5s内甲车运动得较快,故A正确;
    B、由图像看出乙车0~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所以乙车0~10s内的速度是v乙===1m/s;乙车的图像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t=10s时,甲车静止,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两车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
    D、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由图像可知,两车在10s末相遇,t=10s后,甲车静止,乙车仍然向前运动,乙车超过甲车,故D正确。
    故选:ABD。
    三、填空题(本题满分16分,共6题)
    18.【解答】解:图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42℃,其分度值为0.1℃,体温计的示数为36.5℃,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有缩口),它能够离开人体读数,在使用前要用力甩几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
    故答案为:35℃~42℃;0.1℃;36.5;用力甩几下。
    19.【解答】解: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测一物体的长度,他不怕麻烦测了5次,这是为了减小误差;
    12.51cm与其它四个测量结果比较,差别最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物体的长度为L=≈12.32cm。
    故答案为:减小误差;12.51cm;12.32cm。
    20.【解答】解: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在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叫做超声波,把频率低于20 Hz的声叫做次声波。
    故答案为:超声波;次声波。
    21.【解答】解:
    护目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起雾的现象,这是护目镜和面部之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过程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液化;放热。
    22.【解答】解:冬天,在地窖中放几桶水,温度降低时,水就会凝固,凝固要放热,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使菜不至于冻坏。
    故答案为:凝固;放出。
    23.【解答】解:“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过程中干冰迅速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划痕处的水凝固成冰,实现快速“补冰”。
    故答案为:升华;吸;凝固。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满分27分,共5题)
    24.【解答】解:如图甲,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如果将甲的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只看到小球被弹开,但听不到音叉发声;
    如果将乙的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故选:A。
    故答案为:振动;能量;A。
    25.【解答】解:(1)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让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得慢一些,选择坡度小的斜面;
    (2)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sAC=80.0cm=0.800m,tAC=5s,则vAC==0.16m/s;
    (3)因为B是AC的中点,则sAB=sBC,又tAB=3s,tBC=2s,通过相同的路程用时越短,运动得越快,所以vAB<vBC;
    (4)释放小车后再计时,平均速度偏大,因为测量时间偏小。
    故答案为:(1)小;(2)0.16;(3)小;(4)偏大。
    26.【解答】解:(1)除图甲中所示的实验器材外,为了测量时间,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秒表;
    (2)为确保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实验前,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设置安装。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可以使被加热物体受热均匀;
    (3)海波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口有“白气”冒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4)由图像乙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因此海波属于晶体;
    (5)由图乙可知,海波在第4min﹣8min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处于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是晶体的熔点,所以海波的熔点为48℃;
    该温度下的海波状态可能为固态(即将熔化时),也可能为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中),还可能为液态(刚好全部熔化),故选D。
    故答案为:(1)秒表;(2)自下而上;使海波受热均匀;(3)小水珠;(4)晶体;(5)48;D。
    27.【解答】解:(1)比较A、B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积,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2)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故选A、C两次实验过程;
    (3)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表面的空气流速是否有关,既必须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用热风;
    (4)要想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情况有关,即需控制相同的表面积、相同的温度,不同的空气流动情况,故选A、D两图,通过这里能看出,此处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
    故答案为:(1)表面积;(2)AC;(3)不应该;(4)控制变量。
    28.【解答】解:(1)水沸腾前,自下而上,气泡越来越小;水沸腾时,自下而上,气泡越来越大,故a是沸腾时的现象;
    (2)根据描点进行画图,如下图;

    (3)水开始沸腾后,应该多记录几组数据得到普遍规律,所以应该继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整理,故选:D;
    (4)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一直在99℃,则根据水的沸腾特点可知,持续加热,温度不变,则水的沸点未99℃;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未99℃,低于100℃,且水的沸点随大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故此时液面上方的的大气压强低于1标准大气压;
    (5)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在实际生活中,小华妈妈沸腾后就可调为小火,既可满足水沸腾持续加热的特点,又可以节约燃料;
    (6)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可靠的结论。
    故答案为:(1)a;(2)如下图;

    (3)D;(4)99;小于;(5)不变;调为小火(6)A。
    五.计算题(本题满分14分,共2题)
    29.【解答】解:图乙可知,所示速度v=100km/h;
    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s=120km﹣70km=50km,
    由v=得:
    轿车从A地到B地的时间t===0.5h。
    答:轿车从A地到B地的时间为0.5h。
    30.【解答】解:(1)城轨从广州南出发时是11:40,到达顺德的时间是11:48,城轨从广州南到顺德运行时间是8min;
    (2)城轨从广州南到新会的出发时间为11:40,到站时间12:28,所以总运行时间为48min=0.8h,运行总里程为72km,
    所以城轨从广州南到新会的平均速度v===90km/h;
    (3)列车从车头开始上桥到车尾完全通过该大桥的整个过程中,通过的路程等于桥长与列车长之和,
    即路程s′=L桥+L列车=8.82km+0.18km=9km,
    列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时间t′===0.1h。
    故答案是:(1)8min;
    (2)城轨从广州南到新会的平均速度是90km/h;
    (3)列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0.1h。
    六、阅读探究题(本题满分4分,共1题)
    31.【解答】解:(1)观察表中数据得出,当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时,混合液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故选D;
    (2)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由于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则混合液的凝固点约为﹣30~﹣25℃,由表中数据可知选择40%和90%的防冻液,而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所以选择40%的防冻液较为合适,故选B;
    (3)与原来相比,水箱内的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
    故答案为:(1)D;(2)B;(3)升高;水汽化减少,防冻液的百分含量增大。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2/6 10:33:51;用户:hsm;邮箱:19919918114;学号:39198545

    相关试卷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蓝村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蓝村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8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8页。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1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