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8097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8097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8097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初中女生800m跑的时间约为1.5min 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 C.教室中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3m 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为46s2.(3分)下列各种情形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行星转动 B.猎豹飞奔 C.心花怒放 D.枯叶飘落3.(3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无关 C.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4.(3分)关于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中敲打鼓面,附近的烛焰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乙中车间工人配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丙中弹吉它时,增大拨动弦的力度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丁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钟声音逐渐变小,可以推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5.(3分)如图,是晓敏和同学们正在进行百米赛跑的画面,晓敏超常发挥,其他选手与晓敏的距离越来越大。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晓敏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晓敏相对于身后的选手是运动的 C.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断晓敏运动快慢的 D.晓敏始终在电视画面的中央,是因为晓敏和摄像机本身是静止的6.(3分)王老师拍摄了一张水中倒影照片,下列光学现象与水中倒影原理相同的是( )A.雨后彩虹 B.弯道旁凸面镜 C.辨别邮票 D.手影游戏7.(3分)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3分)甲、乙两物体,运动路程之比是3:5,所用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2:5 B.9:10 C.10:9 D.5: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9.(2分)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据(1)2.5m/s= km/h;(2)2×109nm= m;10.(6分)研究机械运动时,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这个物体就是 的,没有改变,就是 的。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 。(“相同”或“不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 ,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 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11.(2分)小新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为了减小 ,他用同一把刻度尺的不同部位对硬币的直径测量了4次,测量的数据为2.47cm、2.48cm,2.69cm、2.49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除去错误的数据后,硬币的直径应为 。12.(2分)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她被誉为“百戏之祖”。演唱时以三弦、曲笛等为主要伴奏乐器,拨动三弦时,弦振动产生声音;吹奏曲笛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两种乐器相互配合,奏出优美的乐曲,通过 可以辨别它们的声音(均选填“响度”或“音调”或“音色”)。13.(2分)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甲的s—t图象如图1所示,乙的v—t图象如图2所示,可知乙做的是 直线运动(选填“变速”或“匀速”)。由图象可知两车速度关系是v甲 v乙(选填“<”“>”或“=”)。 14.(2分)春日的柳湖公园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柳成荫,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鸟语”是通过 传播到人的耳中的;人们闻到“花香”说明 ;“柳荫”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15.(2分)如图所示,是光的 形成的,若光源形状是三角形,小孔形状是圆形,则光屏上的像是 (选填“三角形”或“圆形”)。16.(2分)小明身高1.7m,试穿新校服时,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2m处,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 m,他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镜中像的大小将 。三、作图、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32分)17.(2分)用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cm。18.(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19.(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20.(5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未点燃的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2)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填“实”或“虚”)。21.(7分)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 ∠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ON (填“靠近”或“远离”)。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的。(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22.(7分)为了探究物体沿斜面滑下时其速度的变化情况,选择图8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让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下滑,B为AC的中点,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如图(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依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应选择坡度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 ;(3)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AB 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AC= m/s;(保留两位小数)(4)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5)进行实验时,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B 。(选填“偏大”或“偏小”)23.(7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可以传递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 ,并由此推理可知: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24分)要求:(1)语言表述简练、准确;(2)写出必要的运算和推理过程;(3)带单位计算;(4)计算结果若有近似,均保留两位小数。24.(8分)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当车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牌上的标示(如图)。(1)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大理最快需要用几分钟?25.(8分)一列火车全长300m,匀速通过6.7km的南京长江大桥,已知火车在60s内行驶了600m的距离,求:(1)这列火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多少?(2)这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全部通过这座大桥需要多少时间?26.(8分)“蛟龙号”潜水器在某次下潜之前,用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14s声呐接收到回声信号,“蛟龙号”从海水表面匀速竖直下潜到5400m深处,需3h的时间。(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1)该海域的深度为多少;(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多少m/s。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1.【解答】解:A、初中女生800m跑的时间约为3min,故A错误;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小于3m,约2m,故B错误;C、教室中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1m,故C错误;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为46s,符合实际,故D正确。故选:D。2.【解答】解:行星转动、猎豹飞奔、枯叶飘落三种现象中,物体的位置都在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但是心花怒放形容内心高兴极了,是一种心态的描述,不属于机械运动。故选:C。3.【解答】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无关,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都不成比例。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4.【解答】解:A、甲中敲打鼓面,附近的烛焰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B、乙中车间工人配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丙中弹吉它时,增大拨动弦的力度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丁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钟声音逐渐变小,可以推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正确。故选:D。5.【解答】解:A、晓敏和同学们正在进行百米赛跑,此时晓敏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晓敏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A正确;B、晓敏超常发挥,其他选手与晓敏的距离越来越大,此时晓敏相对于身后的选手有位置变化,所以晓敏是运动的,故B正确;C、百米赛跑时路程相同,裁判员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运动快慢,即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运动快慢,故C正确;D、以电视屏幕为参照物,晓敏相对于电视屏幕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晓敏始终在电视画面的中央,而以摄像机本身为参照物,晓敏与摄像机有位置变化,晓敏是运动的,晓敏不会始终在电视画面的中央,故D错误。故选:D。6.【解答】解: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太阳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B、街头路口的“凸面镜”的应用属于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C、放大镜辨别邮票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D、手影游戏,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解答】解:①发声的音叉只有振动才会溅出水花,能够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②用手按住二胡发声的琴弦时,琴弦振动停止,琴声就消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③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的快、慢不同时,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④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说话声音不能通过真空进行传播,所以对方不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选:B。8.【解答】解:由v=得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9.【解答】解:(1)2.5m/s=9km/h;(2)2×109nm=2m。故答案为:(1)9(2)2。10.【解答】解:研究机械运动时,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没有改变,就是静止的;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例如,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相对于自行车是静止的,相对于路面的运动的;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故答案为:参照物;运动;静止;不同;运动;参照物。11.【解答】解:观察4个测量值数据可知,数据2.69cm与其余3次记录的数值中的准确值不同,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是错误,要把该数据去掉;物体的长度为=2.48cm。故答案为:误差;2.69cm;2.48cm。12.【解答】解:吹奏曲笛时,笛内空气柱振动发声,按住不同的孔,笛内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因此通过音色可以辨出三弦、曲笛的声音。故答案为:音调;音色。13.【解答】解:甲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的速度为v甲===4m/s;乙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可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4m/s,所以v甲=v乙。故答案为:匀速;=。14.【解答】解:(1)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一种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中的;(2)人们闻到“花香”,这属于扩散现象,是由于花香分子不停的运动进入到人的鼻子中而引起嗅觉;(3)“柳荫”就是柳树的影子,它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柳树时,光就无法传播过去,于是就在柳树的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便是影子。故答案为:空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直线传播。15.【解答】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蜡烛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烛焰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仍然是三角形。故答案为:直线传播;三角形。16.【解答】解: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2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2m,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2m+2m=4m;他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所以像大小不变。故答案为:4;不变。三、作图、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32分)17.【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2.6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60cm。故答案为:2.60。18.【解答】解:先从入射点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空气中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19.【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20.【解答】解:(1)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未点燃的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2)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故答案为:(1)相等;垂直;相等;(2)不能;虚。21.【解答】解:(1)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此时∠BON=∠AON.若将AO向ON靠近,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则OB向ON靠近;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光路具有可逆性;(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纸板E、F不在同一平面内,则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3)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可以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故答案为:(1)等于;靠近;可逆;(2)不能;同一平面内;(3)避免偶然性(或使结论具有普遍性)。22.【解答】解:(1)该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v=;(2)实验时,应该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所用时间;(3)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AB====≈0.13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AC===16cm/s=0.16m/s;(4)小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不同,故速度的大小不同,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5)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所测时间变短,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根据速度公式v=知,速度偏大。故答案为:(1)v=; (2)较小;小车运动所用时间;(3)0.13;0.16;(4)变速;(5)偏大。23.【解答】解:(1)图①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更容易直观观察,采用的是转换法;(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敲击右面的音叉,左面的小球跳起来了,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4)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由此可以推出: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1)振动;放大;(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3)能量;(4)逐渐变小;真空不能传声。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24分)要求:(1)语言表述简练、准确;(2)写出必要的运算和推理过程;(3)带单位计算;(4)计算结果若有近似,均保留两位小数。24.【解答】解:(1)由标识牌可知到大理的路程还有18km,s=18km,由v=得,汽车的速度:v===36km/h;(2)由标识牌可知速度最大为v1=40km/h,以此速度开往大理用时最少,由v=得,t′===0.45h=0.45×60min=27min。答:(1)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36km/h;(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大理最快需要用27min。25.【解答】解:(1)火车行驶的速度:v===10m/s;(2)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路程s′=L桥全长+L火车=6700m+300m=7000m,∵v=,∴火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t′===700s。答:(1)这列火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10m/s;(2)这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全部通过这座大桥需要的时间为700s。26.【解答】解:(1)因为声音传播到海底的时间为总的时间的一半,则t=×14s=7s,由v=得,该海域的深度:s=vt=1500m/s×7s=10500m;(2)“蛟龙号”下潜时间:t′=3h=10800s,“蛟龙号”的下潜速度:v′===0.5m/s。答:(1)该海域的深度为10500m。(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0.5m/s。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2/4 13:04:14;用户:19321966032;邮箱:19321966032;学号:4601591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杭州市青春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分析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有四大题,30小题,g取10牛/千克,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选择题组,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