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景德镇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2019-2020学年广东省佛山市景德镇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3分)下列所示现象中,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搬而未起
B.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C.人将木箱推到斜面的顶端
D.举着杠铃在空中不动
2.(3分)木块在压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则下列各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木块所受的压力和木块对墙壁的压力
B.木块所受的重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C.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D.木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木块的支持力
3.(3分)研学旅行途中,小明同学坐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动车上,他正上方行李架的书包里有一包餐巾纸掉落,则这包餐巾纸掉落的位置在( )
A.小明前排乘客身上 B.小明的身上
C.小明后排乘客身上 D.无法判断
4.(3分)如图是小朋友玩滑板车的情景,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滑板车底部安装有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
B.人和车滑行的速度越快,它们的惯性越大
C.人对滑板车的压力和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任何车载滑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力突然消失,将立即停下来
5.(3分)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C.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D.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
6.(3分)如图所示,将一根玻璃管制成粗细不同的两段,管的下方与一个装有部分水的连通器相通。当从管的一端吹气时,连通器两端A、B液面高度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A液面上升 B.A液面下降
C.B液面下降 D.A、B液面高度均不变
7.(3分)如图所示,OQ是水平地面,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O匀速直线运动到Q,OP段拉力F1为300N,F1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PQ段拉力F2为200N,F2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则( )
A.W1>W2 B.W1<W2 C.P1>P2 D.P1<P2
8.(3分)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斧子有很窄的刃
B.压路机轮子质量很大
C.运动员穿的冰鞋装有冰刀
D.重型载重汽车安装许多轮胎
9.(3分)一长方体铁块按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体刚刚接触时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10.(3分)同一水平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较大
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
D.乙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较小
11.(3分)对于密度公式ρ=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B.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
C.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无关
12.(3分)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试管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25分
13.(3分)一遥控小电动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4s~8s内小车受到的牵引力恒为10N,则在4s~8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为 N,运动的路程为 m;在0~4s内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10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2分)如图,容器中装有深度为10cm,质量为60g的水,已知容器的质量为30g,底面积为5cm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 Pa.(ρ水=1×103kg/m3,g=10N/kg)
15.(4分)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你应 ,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
(2)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玻璃管内水柱将 。
(3)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 的影响。
16.(6分)小明在暑假跟爸爸去拉萨游玩,进入高原后,小明出现了高原反应。这是由于该地区海拔较 (选填“高”或“低”),大气压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缘故。
据报道:“一男子陷在泥沼里,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结果下陷得更快更深。抢救队员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把绳索递给他。大家合力把他拉出后,让他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
(1)报道中描述 的过程对泥沼的压强增大;
(2)报道中描述 和 的过程对泥沼的压强减小,你判断的依据是: 。
17.(3分)如图所示,请画出所受的重力G和球对墙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18.(2分)停在水平地面的小轿车汽车质量为2400kg,汽车所受重力为 N,每单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3m2,汽车对地面压强为 Pa。
19.(4分)如图,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 水平推力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解析题(共23分)
20.(9分)某比赛,两选手分别用六根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条搭建了甲、乙两木筏。如图所示,两木筏静止在水面。
(1)以点代替木筏,在方框内画出甲木筏的受力示意图。
(2)甲木筏的质量为100kg,底面积为2.5m2.求甲木筏浸入水中的深度。(ρ水=1.0×103kg/m3,g=10N/kg)
(3)甲木筏所受浮力 乙木筏所受浮力(选填“>”、“=”、“<”)。写出你的分析过程。
21.(12分)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新国家标准,小金买了一辆按新国标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如图),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已知小金质量为60千克,假定电动自行车在水平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0.08倍。
项目
参数
最高车速(千米/小时)
25
整车质量(千克)
40
电动自行车最大功率(瓦)
400
(1)车轮上刻花纹的目的是 ;
(2)小金在水平地面骑行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0厘米2,则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帕?
(3)小金在水平公路上骑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10千米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
(4)若小金骑行过程中电动车以最大功率输出,匀速行驶时的车速为多少?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
22.(6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是 ;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 ;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 (填“>”“<“或“=”)p丁;
(5)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用图丁所示的木板代替海绵,原因是 。
23.(6分)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问题,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依次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三种情况下的运动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本实验中的“阻力”是指小车受到的 ;
(2)分析图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其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24.(7分)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
B
C
D
E
F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2
2.0
1.7
1.7
1.9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 ,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 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 有关。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中液体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金属块密度为 kg/m3.(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
2019-2020学年广东省佛山市景德镇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解答】解:A、搬而未起,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故A不合题意;
B、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有力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故B不合题意;
C、将木箱推到斜面顶端,施加了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对木箱做了功。故C符合题意;
D、举着杠铃静止不动,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2.【解答】解:
A、木块所受的压力和木块对墙壁的压力的方向是相同的,不属于平衡力,故A错误;
B、木块处于静止,在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即墙对木块的摩擦力和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垂直的,不属于平衡力,故C错误;
D、木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木块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3.【解答】解:动车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餐巾纸掉落,由于惯性餐巾纸仍然保持与动车相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向前运动,由于餐巾纸处于小明正上方行李架的书包里,所以会刚好落在小明的身上。
故选:B。
4.【解答】解:A、小朋友滑板上装上轮子,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减少摩擦力,将会滑行更远,故本选项正确;
B、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本选项错误;
C、人对滑板车的压力和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力的作用点不同,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本选项错误;
D、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任何车载滑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力突然消失,将不会立即停下来,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5.【解答】解:
AB、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故AB错误;
CD、由于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的受力面积小,由p=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气体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从管的一端吹气时,粗细两管中的空气流量是相同的,粗管中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细管中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则A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B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小,所以会造成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故选:B。
7.【解答】解:
(1)由图知,OP段的路程s1=4m,PQ段的路程s2=6m,
OP段拉力F1做的功为:W1=F1s1=300N×4m=1200J,
PQ段拉力F2做的功为:W2=F2s2=200N×6m=1200J,
比较可知,W1=W2,故AB错误;
(2)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O匀速直线运动到Q,所以,物体在OP段和PQ段速度相同,
又因为F1>F2,所以根据P===Fv可知,P1>P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A、斧子的刃很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B、压路机轮子质量大,是增大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增大对地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C、冰刀很锋利,冰面的受力面积大大减小,目的是增大压强,降低冰的熔点,与题意不符;
D、重型汽车许多轮胎是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对地面的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D。
9.【解答】解:当物体从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入水中即浸没的过程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在逐渐变大,液体密度不变,因为F浮=ρ液V排g,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而当物体浸没以后,再向水中下沉的时候,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不变。
故选:B。
10.【解答】解:
A、物体在甲液体中悬浮,则ρ甲=ρ物,在乙液体中漂浮,则ρ乙>ρ物,可知乙液体的密度较大,故A错误;
B、由A知,乙液体的密度较大,深度相同,由p=ρ液gh可知,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由F=pS可知,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较大,故B正确;
C、物体在甲液体中悬浮,则F浮甲=G排甲=G;在乙液体中漂浮,则F浮乙=G排乙=G,所以G排甲=G排乙,故C错误;
D、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由图知,乙液体的体积较大,且乙液体的密度较大,由m=ρV可知,乙液体的质量较大,则乙液体的重力较大,
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而G总=G容器+G物+G液体,则甲容器的总重力小,对水平桌面的压力较小,由p=可知,甲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较小,故D错误。
故选:B。
11.【解答】解:
对同种物质,公式ρ=只是用于计算密度,但密度大小与质量、体积大小都无关;质量体积的比值是确定的。
故选:D。
12.【解答】解:由题知,h水=h酒,ρ水>ρ酒精,
∵p=ρgh,
∴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
p甲>p乙。
故选:A。
二、填空题共25分
13.【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在4s~8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到的合力为0N;其速度为4m/s,其运动的路程为:s=vt=4m/s×4s=16m;
(2)由于在4s~8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牵引力与摩擦力相等,故摩擦力为10N;在0~4s内小车做加速运动,但其压力和接触面均不变,所以摩擦力也不变,为10N。
故答案为:0;16;等于。
14.【解答】解:
(1)水的深度h=10cm=0.1m,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2)质量为60g的水,容器的质量为30g,总质量为:
m=60g+30g=90g,
重力为:G=mg=90×10﹣3 kg×10N/kg=0.9N
水平桌面受到容器的压力:
F=G=0.9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1800Pa。
故答案为:1000;1800。
15.【解答】解:(1)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这时应该往玻璃瓶内吹气,增大气压,使液柱升高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
(2)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高度减小,大气压增大,管内水柱高度会降低,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减小而增加;
(3)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液柱升高,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故答案为:(1)往玻璃瓶内吹气,增大气压,使液柱升高;(2)下降;(3)温度。
16.【解答】解:由于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进入高原后,由于海拔高、大气压较小,才出现了高原反应;
(1)根据压强公式p=,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小了受力面积,从而增大了压强,结果下陷得更快更深。
(2)抢救队员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让他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都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故答案为:高;较小;
(1)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结果下陷得更快更深;
(2)抢救队员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让他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17.【解答】解:(1)过球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G表示,即为重力的示意图;
(2)过球与墙面的接触点沿水平向左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F表示,即为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8.【解答】解:
(1)汽车所受重力:
G=mg=2400kg×10N/kg=2.4×104N,
(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即汽车对地面压F=G=2.4×104N,
所以,汽车对地面压强:
p===2×105Pa。
故答案为:2.4×104;2×105。
19.【解答】解:
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滑动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重力不变,压力就不变;在向右推动过程中,受力面积增大,由p=可知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变小。
故答案为:不变;等于;不变;变小。
三、解析题(共23分)
20.【解答】解:(1)甲图中,木筏静止在水面,受重力和浮力作用,由于处于平衡状态,则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受力示意图如下:
;
(2)木筏静止在水面,由漂浮条件可知,甲木筏受到的浮力:
F浮=G=mg=100kg×10N/kg=1000N,
由F浮=ρ液gV排可得,甲木筏排开水的体积:
V排===0.1m3,
所以浸入水中的深度:h===0.04m。
(3)甲、乙两木筏静止在水面,根据漂浮条件可知,两木筏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浮甲=G甲,F浮乙=G乙,
由题意知,G甲=G乙,所以F浮甲=F浮乙。
故答案为:(1)如上图;(2)甲木筏浸入水中的深度为0.04m;(3)=。
21.【解答】解:(1)车轮上刻花纹,能增大接触面的粗糙度,可以增大摩擦;
(2)电动自行车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
F=G总=(m车+m人)g=(40kg+60kg)×10N/kg=1000N,
受力面积:
S=50cm2=0.005m2,
电动自行车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
p===2×105Pa;
(3)因电动车在水平的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电动车受到的牵引力:
F′=f=0.08G=0.08×1000N=80N,
匀速行驶10千米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W=F′s=80N×10×103m=8×105J;
(4)根据P===Fv知,
匀速行驶时的车速:v===5m/s。
答:(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小金在水平地面骑行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0厘米2,则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2×105Pa;
(3)小金在水平公路上骑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10千米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8×105J的功;
(4)若小金骑行过程中电动车以最大功率输出,匀速行驶时的车速为5m/s。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
22.【解答】解:(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是转换法;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书包带做得很宽大,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力作用效果;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根据p=,因压力和受力面积都相同,故为p丙=p丁;
(5)此实验不能用图丁所示的木板代替海绵,原因是木板的形变效果不明显。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 转换法;
(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书包带做得很宽大 (合理即可);(4)=;
(5)不能; 木板的形变效果不明显。
23.【解答】解:
(1)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
本实验中的“阻力”是指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2)根据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毛巾表面最粗糙,阻力最大,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快;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故答案为:(1)相等;摩擦力;(2)快;(3)静止;匀速直线运动;(4)不是。
24.【解答】解:(1)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相同,只改变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故由ADE图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相同,浸没的深度不同,浮力相同,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由分析比较A、B、C、D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浮力不同,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由分析比较A、E、F可知:图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同,浮力大小不同,故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根据称重法可知: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2.7N﹣1.7N=1N;物块在另一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2.7N﹣1.9N=0.8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F中液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2.7N﹣1.7N=1N;
V排===10﹣4m3
金属块的体积:V=V排=10﹣4m3
金属块的质量:m===0.27kg
金属块的密度:ρ===2.7×103kg/m3
故答案为:(1)D、E;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2)小于;(3)1;2.7×103。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1/6 9:38:37;用户:hsm;邮箱:19919918114;学号:3919854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以下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大附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大附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作图题,解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