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0.1《劝学》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0.1《劝学》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1
    10.1《劝学》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2
    10.1《劝学》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10.1 劝学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10.1 劝学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1《劝学》 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33+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步(kuǐ)   pù)   xué)   木直绳(zhòng

    B.xǐng  jì)   jí)    而不舍(qiè)

    C.金(lòu   马(nǔ)   明(zhì)   非异也(xìng

    D.(áo    马(yú)   而望(qǐ)  槁暴(yòu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               已:停止

    B.驽马十,功在不舍       驾:驾车

    C.金石可                 镂:雕刻

    D.金就则利               砺:磨刀石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直            中:符合

    B.善于物也          假:借助

    C有槁暴            虽:虽然

    D.而闻者            彰:清楚

    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己       参:检查

    B.锲而不舍,石可镂         金:金属

    C.顺风而呼,声非加       疾:劲疾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神明:神灵

    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积步,无以至千里       跬:半步  

    B.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C.蟹六跪而二                 螯:蟹钳

    D.吾尝而望矣                 跂:踮起脚后跟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砺则利               金:黄金

    B.用心                 一:专一

    C.非能水也,而江河       绝:横渡

    D.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雕刻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B.蚓无爪牙之利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蟹六跪二螯               则知明行无过矣

    B.蚓无爪牙               非蛇鳝穴无可寄托着

    C.青,取之于蓝而青       冰,水为之,而寒

    D.积土成山,风雨兴         积水成渊,蛟龙生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A.輮以为轮,其中规

    B.而招,臂非加长也

    C.假舟楫者,非能

    D.成德,而神明自得

    11.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B.文章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C.文章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D.文章通过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12.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9+10分)

    “乡土中国”一词,最初是以费孝通著作的书名而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逐渐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形成独特影响力的。近年来,不少学者在讨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巨变时,都以费孝通笔下的乡土社会为参照,以“半熟人社会”“弱熟人社会”“无主体熟人社会”作为描述文本。

    不过,仔细阅读《乡土中国》,其中这样一段话值得注意:“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由此可见,费孝通使用的概念并不是“熟人社会”,而应是“熟悉社会”。

    “熟悉社会”与“熟人社会”虽一字之差,但两者在内涵上存在差异。相较而言,“熟人社会”主要指人际熟悉而亲密的关系。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因熟悉而获得信任,以人情“给予”和“亏欠”维系乡村社会秩序。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这样描述:“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然而,在“熟悉社会”中,除了人情之外,还有对物、周围环境以及人的思维方式、行为规则等的熟悉。费孝通生动地指出,“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1937年出版的后记和1984年的重刊序言中,费孝通特别强调,“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因此,费孝通先生试图揭示的中国基层社会的性质是一个“熟悉社会”,而非“熟人社会”。并且,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的社会学概念,“乡土中国”抽取的只是中国基层社会的部分体系及其属性。也就是说,“熟悉社会”只是传统中国的一部分。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

    (选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费孝通先生的“乡土社会”概念,对后来的社会学学者讨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巨变有独特影响。

    B.相较“熟人社会”概念而言,“熟悉社会”的内涵更丰富,更能反映乡土社会的具体形象。

    C.“熟悉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的社会学概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性质。

    D.即使在城市,“熟悉社会”关系的影响依然广泛存在,由此可能形成新的“地方认同”的社会关系网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文中区分了“熟人社会”与“熟悉社会”的概念区别,重点论述了“熟悉社会”的概念内涵,使“乡土社会”的概念界定更明确。

    B.在作者看来,费孝通先生的“乡土社会”概念虽不能概括中国基层社会的全貌,但并不因此而减少其学术价值。

    C.作者试图以“熟悉社会”来对当代城市中普遍存在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地方认同”现象进行解释。

    D.作者用《乡土中国》中不同的四个章节的原文,论证了费孝通所提出的“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而不是“熟人社会”,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不少学者以“半熟人社会”“弱熟人社会”“无主体熟人社会”作为描述文本是不当的。

    B.在乡土社会中,当人们对周围环境的熟悉达到相当程度后,虽然能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内容,但也要了解相关理论。

    C.一个北漂青年很可能在工作地遇到同乡或甚至同族成员,并由此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在当地形成新的人脉圈子。

    D.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人情传统会一边遭受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冲击,一边持续地发挥其巨大的影响力。

    4. 请结合本文内容,给“熟悉社会”下一个简要定义。(3分)

     

     

     

    5. 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6分)

     

     

     

     

     

    一、基础巩固。

    1.C   “驽”应读nú。     2.B   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3.C   虽:即使            4.D   神明:非凡的智慧

    5.B    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6.A    金:金属制的刀斧等。

    7.C  A项,“輮”同“煣”;B项,“有”同“又”;D项,“知”同“智”。

    8.D  A项,“寄托”,古义:托身。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B项,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C项,“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9.B  B项,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A项,都是连词,表并列。C项,都是介词,比。D项,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

    10.C  C项,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水。其他三项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1.B  文章是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推论出人必须经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12.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译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2)译文: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精神和智慧就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3)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向上却能吃泥土,向下能饮地下水,这是它用心专一(的缘故)。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B(“熟悉社会”与“熟人社会”虽一字之差,但两者在内涵上存在差异。差异不一定“更丰富”。费孝通特别强调“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

    2.D(主要是引用论证,另外还有举例论证。)

    3.B(“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无须了解相关理论。)

    4.“熟悉社会”是以对人情熟悉(1分),对物、周围环境以及人的思维方式、行为规则等熟悉为特点(1分)的一种理想类型的社会学概念(1分)。

    5.首先提出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接着分析“熟悉社会”与“熟人社会”内涵存在的差异;最后得出“熟悉社会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的结论。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7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课后测评</a>,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选择类,小阅读-课内,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7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0.1 劝学复习练习题</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阅读,选择题,选择题组,语言表达,句子默写,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7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0.1 劝学课时训练</a>,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非选择类,选择类,判断题,小阅读-课内,语言表达,句子默写,情景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