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微考点19“探”微观结构,“析”宏观规律(Word版附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108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微考点19“探”微观结构,“析”宏观规律(Word版附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108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微考点19“探”微观结构,“析”宏观规律(Word版附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108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微考点全册(Word版附解析)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微考点15突破NA“七陷阱”(Word版附解析)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微考点16“精析”物质的量浓度配制及应用(Word版附解析)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微考点17“精研”Fe及氧化物性质(Word版附解析)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微考点18探究Fe(OH)2、Fe(OH)3、铁盐的制备和性质(Word版附解析)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微考点20“揭秘”微观粒子作用力(Word版附解析)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同步测试题,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聚焦原子结构,聚焦元素,聚焦元素周期表及应用,元素周期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微考点19 “探”微观结构,“析”宏观规律
易混易错聚焦
一、聚焦原子结构
1.电子排布规律
(1)最外层电子数为3~7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即为主族的族序数。
(2)最外层为l个或2个电子,则可能是ⅠA、ⅡA族元素,也可能是副族、Ⅷ族或0族元素氦。
(3)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电子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2周期。
(4)某元素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同,该元素位于第3周期。
(5)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若电性相同,则位于同周期,若电性不同,则阳离子位于阴离子的下一周期。
当A、B在ⅠA或ⅡA族时,y=x+m。当A、B在ⅢA~0族时,y=x+n。
2.原子不一定都有中子,如H。
3.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F与OH-。
4.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不一定相同,如Al3+与Na+、F-等,N与OH-等。
5.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不一定是金属元素。
6.微粒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7.①任何微粒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但质子数与电子数不一定相等,如阴离子、阳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不相等。
②有质子的微粒不一定有中子,如1H;有质子的微粒不一定有电子,如H+。
③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F-与OH-。
④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不一定相同,如Al3+和Na+,F-、N和OH-等。
8.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相等的两种微粒关系
(1)可以是两种原子,如同位素原子。
(2)可以是两种分子,如CH4、NH3等。
(3)可以是两种带电荷数相同的阳离子,如NH、H3O+。
(4)可以是两种带电荷数相同的阴离子,如OH-、F-。
二、聚焦元素、核素、同位素
1.不同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H、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C、O;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C、N。
2.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
3.同位素之间的转化,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是核反应。
4.核素是具有固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称,同素异形体是指同一元素的不同单质间的关系。
5.只有核素才有质量数,质量数不适用于元素。质量数可以视为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6.规避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概念理解的易错点
同位素研究的对象是原子,同位素的“同位”是指一种元素的几种核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即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同素异形体研究的对象是单质,同素异形体的“同素”是指元素的种类相同。
(1)由于同位素的存在,核素的种数远大于元素的种类。
(2)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同一元素的各种稳定核素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不变。
区分时抓住概念的关键点——研究对象:同位素——原子,同素异形体——单质,同分异构体——化合物。
三、聚焦元素周期表及应用
1.ⅠA族元素不等同于碱金属元素,氢元素不属于碱金属元素。
2.元素周期表中第18列是0族,不是ⅧA族,第8、9、10三列是Ⅷ族,不是ⅧB族。
3.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构成特点,可分析每个族的元素种类,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ⅢB族,共有32种元素。
4.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1~2个)。
5.由于镧系和锕系的原因,第6、7周期的ⅡA族和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差为25。
6.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差值关系
(1)同周期ⅡA族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有三种情况:第2、3周期(短周期)相差1,第4、5周期相差11,第6、7周期相差25。
(2)相邻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2、8、18、32。若A、B是同主族相邻周期元素,A、B所在周期分别有m和n种元素。如图:
(3)现行元素周期表已发现的元素有118种,由于同位素的存在,故核素的种数远大于118种。
7.元素周期表结构中隐含的两条规律
(1)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的关系
①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
②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同侧时,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两侧时,第四或第五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10,第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24。
③第四、五周期的第ⅡA与ⅢA族原子序数之差都为11,第六周期为25。
(2)同主族、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的关系
①Ⅰ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2、8、8、18、18、32。
②ⅡA族和0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8、18、18、32。
③ⅢA~Ⅶ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18、18、32。
8.(1)ⅠA族元素不等同于碱金属元素,H元素不属于碱金属元素。
(2)元素周期表第18列是0族,不是ⅧA族,第8、9、10三列是Ⅷ族,不是ⅧB族;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ⅢB族,共有32种元素。
(3)过渡元素包括7个副族和第Ⅷ族,全部都是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1~2个)。
(4)最外层电子数为3~7个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即为主族的族序数。
(5)同一周期ⅡA族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1(2、3周期)或11(4、5周期)或25(6、7周期)。
(6)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7)镧系: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
(8)锕系: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
(9)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
四、聚焦与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1.对于主族元素而言,一般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主族序数相同,但是氧无最高正价,氟无正价。
2.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依据是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失电子的多少。
3.根据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的强弱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时,必须是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4.关注关键词“最高价”,根据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的强弱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时,必须是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
5.关注关键词“难、易”,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依据是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失电子的多少。
6.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不一定越强。实际中的特例,如N的非金属性较强,但N2性质稳定。
易错典例分析
易错典例1
硒(Se)被誉为“生命的奇效元素”,富硒食品倍受追捧。已知硒元素与氧元素同主族,与钙元素同周期。下列关于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原子序数是24
B.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H2Se,还原性:H2Se>H2O
C.最高价氧化物是SeO3,是酸性氧化物
D.原子半径比硫原子的大
【答案】A
【解析】硒元素与氧元素同主族,与钙元素同周期,则S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第ⅥA族,与氧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8,其原子序数为16+18=34,A错误;硒的最低化合价为-2价,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H2Se,非金属性:O>Se,则氢化物的还原性:H2OCl->Na+
(4)CH4>NH3>H2O,H2O>NH3>CH4
(5)H2SO4、HClO4 HClO4
【解析】 (1)由题给信息知A为H,B为C,D为O,E为Na,F为S,G为Cl,由B、D可知C为N。
(2)Na与O可形成Na2O、Na2O2,Na2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3)Na+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为 ,Cl-、S2-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为 ,故离子半径:S2->Cl->Na+。
(4)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热稳定性越强。
(5)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
举一反三1
jYFs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短周期主族元素中Y的原子半径最大,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X和W同主族,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H2S,故A错误;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r(O)Al(OH)3,故C正确;O、Na可以形成Na2O、Na2O2等,故D错误。
举一反三2
jYFs
下列关于Na、Mg、Cl、Br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的碱性比Mg(OH)2的强
B.Cl2得到电子的能力比Br2的弱
C.原子半径:r(Br)>r(Cl)>r(Mg)>r(Na)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Na)HCl>HBr,这种比较方法正确吗?
【细剖精析】
不正确。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减弱。酸性:HClO4>HBrO4,而氢化物的酸性:HFHClO,能否说明非金属性:S>C>Cl?
【细剖精析】
不能。因为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2SO4不是H2SO3,氯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ClO4不是HClO。应根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其非金属性强弱。
10.(1)任何原子内都有中子吗?
【细剖精析】
H中无中子。
(2)同位素的性质相同吗?
【细剖精析】
同位素的物理性质有差异,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11.核外电子排布的各条规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以19号元素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写成为例来说明。
【细剖精析】
核外电子排布的几条规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不能孤立地应用其中一条。第(3)、(4)条是对第(2)条的限制。如钾原子由于受第(3)条限制,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这一说法是否正确?
【细剖精析】
不正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可以是多种离子或原子,如S2-、Cl-、Ar、K+、Ca2+的核外电子排布都是,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若属于同位素的不同核素,化学性质相同,如H、H、H。
13.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是否都是碱金属元素?
【细剖精析】
不是,氢元素原子最外层也只有1个电子,但是碱金属元素不包括氢元素。
14.同主族从上到下,酸性:HF>HCl>HBr,这种比较方法正确吗?
【细剖精析】
不正确。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减弱。酸性:HClO4>HBrO4,而氢化物的酸性:HFHClO,能否说明非金属性:S>C>Cl?
【细剖精析】
能。因为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2SO4不是H2SO3,氯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ClO4不是HClO。应根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其非金属性强弱。
16.若A、B、C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如图所示位置,则有关的各种性质均可排出顺序(但D不能参与排列)。
【细剖精析】
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C>A>B。
②金属性由强到弱:C>A>B。
③非金属性由强到弱:B>A>C。
17.如何用原子结构理论来解释同一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细剖精析】
(1)用原子结构理论来解释同一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性质的变化规律: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自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所以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结论: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用原子结构理论来解释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同,所以性质具有相似性。由于它们自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所以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结论: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原子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使得它们之间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18.(1)同一主族元素的性质一定都符合元素周期律吗?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吗?
【细剖精析】
(1)第ⅠA族的氢元素与碱金属元素的某些性质差别较大。
(2)不一定。0族的氦(He)与第Ⅱ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不同。
19.主族序数=最高正价,这一关系有例外吗?请举出。
【细剖精析】
第ⅠA、ⅡA、ⅢA、ⅣA、ⅤA元素的主族序数=最高正价,但是第ⅥA族的氧元素无最高正价,第ⅦA族氟元素无正价。
20.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与物质的还原性与氧化性是一回事吗?
【细剖精析】
不是一回事,例如氮元素和磷元素,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磷元素,但N2却比白磷的氧化性弱,氮原子间存在三键很稳定。
21.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有无关系?
【细剖精析】
元素的非金属性与金属性强弱的实质是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失电子的多少。如Mg比Na失电子数多,但Na比Mg更容易失电子,故Na的金属性比Mg强。
核心知识梳理
一、原子结构
1.构成原子的微粒
原子()
原子核
(带正电)
核外电子(Z)
(带负电)
质子(Z)
(带正电)
中子(N)
(不带电)
2.微粒之间的关系
①中,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中,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Z - m;
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Z + n。
3.微粒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4.两种相对原子质量
①原子(即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有几种不同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如:Ar(Cl)=Ar(35Cl)×a%+Ar(37Cl)×b%。
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电子的运动特征
运动速度很快,与宏观物体的运动有极大不同:不能同时确定速度和位置,不能描绘运动轨迹。
(2)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能量变化
(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核排
外布
电规
子律
能量规律
数量规律
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最外层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4.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
如Cl原子结构示意图:
K
M
L
粒子符号
Cl
核内质子数
层内电子数
电子层
原子核
二、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图示:
元素
核素
核素
……
同位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可有多种核素。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的互称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表示方法()
2.同位素的特征“六同三不同”:
六
同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位置相同
同一元素
核外电子数相同
核电荷数相同
质子数相同
三
不
同
中子数不同
物理性质不同
质量数不同
3.同位素的丰度:
同一元素的各种稳定核素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不变。
4.几种重要的核素
核素
U
C
H
H
O
用途
核燃料
用于考古断代
制氢弹
示踪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1.原子序数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称为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中子数。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同一
周期
同一
主族
电子层数相同
上 下:电子层数递增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左 右:最外层电子数递增
3.元素周期表结构记忆简图
元
素
周
期
表
周期(7个)
七个横行
族(16个)
十八纵行
短周期
(3个)
长周期
(4个)
第一周期2种元素
第二周期8种元素
第三周期8种元素
第四周期18种元素
第五周期18种元素
第六周期32种元素(含镧系15种元素)
第七周期32种元素(含锕系15种元素)
主族(A):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共7个。
副族(B):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共7个。
第Ⅷ族:由第8、9、10纵行构成,共3个纵行。
0族:第18纵行。
4.元素周期表结构中的三个规律
(1)对角线规则:周期表中位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性质相似,如Li和Mg、Be和Al、B和Si。
(2)奇偶规律:在同一主族内,族序数、原子序数,若有一个是偶数(或奇数),另一个必为偶数(或奇数)。
(3)相同电子层结构的规律: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与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以及下一周期金属元素(主族)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5.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
3
4
5
6
7
(1)分界线左面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面为非金属元素区。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不考虑放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是Cs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是F元素。
(2)分界线附近的元素的性质,既能表现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一定的非金属性。
(3)由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元素砹(At)应为黑色固体,与氢气难化合,HAt不稳定,AgAt难溶于水等。
6.元素周期表的三大应用
(1)科学预测: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
(2)寻找新材料:
(3)用于工农业生产:对探矿有指导意义的是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关系,研制农药材料等
寻找
新材料
分界线附近元素
氟、氯、磷、硫元素
过渡元素
半导体材料
优良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研制农药的材料
寻找
寻找
探索
四、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原子结构决定化学性质
(1)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具有金属性;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具有非金属性。
(3)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氦为2电子)稳定结构,不易失去或得到电子,通常表现为0价。
2.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从Li、Na、K、Rb到C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个,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依次增强;碱金属元素的还原性依次增强;金属性依次增强。
3.卤族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从F、Cl、Br到I,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个,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依次减弱;卤族元素的氧化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五、元素周期律
1.
元素周期律
内容
实质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2.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结构及性质的递变规律
内容
同周期(从左→右)
同主族(从上→下)
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
逐渐增大
逐渐增大
电子层数
电子层数相同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最外层
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
数逐渐增多
(1~7或2)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离子半径
阳离子半径逐渐减小,阴离子半径逐渐减小,r(阴离子)>r(阳离子)
逐渐增大
元素性质
得电子能力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失电子能力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金属性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由+1→+7(O、F除外)
最低负价:主族
序数-8
最高正价数=主族序数(O、F除外)
化合物的性质
气态氢化物
的还原性
依次减弱
依次增强
非金属元素
气态氢化物
的形成难易
及稳定性
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越来越容易,其稳定性逐渐增强
气态氢化物形成越来越困难,其稳定性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
酸碱性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增强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比较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或碱)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等。如碱性:Ra(OH)2>Ba(OH)2;气态氢化物稳定性:CH4>SiH4。
(2)比较同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如酸性:HClO4>H2SO4;稳定性:HCl>H2S。
(3)推断一些未学过的元素的化合物的某些性质。如根据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以推知Be(OH)2更难溶。
再如:已知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元素砹(At)应为有色固体,与氢难化合,HAt不稳定,水溶液呈酸性,AgAt不溶于水等。
(4).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
①制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如Si、Ge、Ga等。
②农药中常用元素在周期表右上方,如F、Cl、S、P、As等。
③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主要在过渡元素中找,如Fe、Ni、Rh、Pt、Pd等。
(5)对角线规则。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
4.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结构判断法:根据原子结构比较。最外层电子数越少,电子层越多,元素金属性越强;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电子层越少,非金属性越强。
(2)依据“三表”“两池”“三反应”判断
三表
元素周期表:金属性“右弱左强,上弱下强,右上弱左下强”;非金属性“左弱右强,下弱上强,左下弱右上强”
金属活动性顺序:按K、Ca、Na、Mg、Al、Zn、Fe、Sn、Pb、Cu、Hg、Ag、Pt、Au的顺序,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按F、O、Cl、Br、I、S的顺序,非金属性减弱
三反应
置换反应:强的置换弱的,适合金属也适合非金属
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
与氢气反应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两池
原电池:一般情况下,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正极
电解池:在阴极首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对应元素的金属性弱;在阳极首先放电的阴离子,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弱
5.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金属性比较
本质
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失电子数目无关)
判断
方法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②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③单质还原性越强或阳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⑤若Xn++Y―→X+Ym+,则Y比X的金属性强
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左边或下方元素的金属性强
非金属性比较
本质
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得电子数目无关)
判断
方法
①与H2化合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②单质氧化性越强或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右边或上方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若An-+B―→Bm-+A,则B的非金属性比A强
易错通关对点练
一、原子结构与核素
1.下列说法有几项是正确的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相同
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
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A.2 B.3 C.4 D.5
【答案】A
【解析】①元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CH4与H2O,若为原子则属于同种元素,故①错误;
②互为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故②错误;
③分子显电中性,离子带电,两种粒子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如果一种为分子则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一种为离子则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等,这样就与题设矛盾,所以不可能为一种分子一种离子,故③正确;
④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的原子总称为元素,元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CH4与H2O,Na+与Mg2+,故④正确;
⑤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的原子总称为元素,元素不谈质量数,一种元素可能存在不同的核素,同一元素的原子可能有不同的质量数,故⑤错误;
⑥某种元素的原子质量数等于该原子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故⑥错误;
有2项是正确,故选:A。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B.H、D、T互为同位素,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相同
C.由H2O和D2O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
D.冰和干冰是不同的物质
【答案】B
【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
B.H、D、T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均为氢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其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故B错误;
C.H2O和D2O都是代表水分子,组成的物质只有一种,则为纯净物,故C正确;
D.冰的化学成分是H2O,干冰的是CH4,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是不同的物质,故D正确;
故选:B。
3.下列有关放射性核素氚(H)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H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
B.H2与H2的分子间作用力大小相同
C.H2与H2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D.H2O具有放射性
【答案】B
【解析】A.放射性核素H,质量数是3,质子数是1,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核外电子数等于1,故A正确;
B.与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二者的沸点不同,H2与H2的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不同,故B错误;
C.与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二者的沸点不同,但二者同属于氢气,化学性质基本相同,故C正确;
D.H是放射性核素,所以3H2O也具有放射性,故D正确;
故选B。
4.某一微粒A的质子数、电子数与另一微粒B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等。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和B可能均为阳离子
B.A和B可能是不同的核素
C.A和B可能是不同的分子
D.A和B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答案】D
【解析】A.A和B可能均为阳离子,如与,质子数均为11,电子数均为10,A选项正确;
B.A和B可能是不同的核素,如和 ,质子数均为1,电子数均为1,B选项正确;
C.A和B可能是不同的分子,如NH3和H2O。质子数均为10,电子数均为10,C选项正确;
D.在分子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离子中的分子数和电子数不相等,A、B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等,则电子数一定不相等,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D选项错误;
答案选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粒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则该粒子一定是氩原子
B.7Li的中子数为4
C.第ⅠA族的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
D.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答案】B
【解析】A.某粒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的结构,并没有指明粒子的种类,故该粒子可能是K+、Ca2+、Cl-等,A错误;
B.原子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Li的中子数为7-3=4,B正确;
C.第IA族的元素如H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错误;
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可能是He元素原子,D错误;
故答案选B。
6.对于以下六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的中子数相等
B.和的中子数不相等
C.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D.和质量数相等,二者互为同位素
【答案】A
【解析】A.和的中子数均为14,相等,选项A正确;
B.和的中子数均为8,相等,选项B错误;
C.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相同,位于第二周期ⅥA族,选项C错误;
D.和质量数相等,但为两种不同元素,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二、元素周期表及应用
7.五种短周期元素X、Y、Z、W和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位于第2周期第VI族 B.Y单质能从Z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Z单质
C.W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 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Q
【答案】C
【解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X是O,Y是Na,Z是Mg,W是P,Q是Cl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A.X是O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6,根据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关系可知:X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第VIA族,A错误;
B.Y是Na,Z是Mg,由于Na性质非常活泼,容易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因此不能从溶液中将Mg置换出来,B错误;
C.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X是O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VIA族。W是P,位于第三周期第VA族,原子半径P>N>O,故原子半径:W(P)>X(O),C正确;
D.W是P,Q是Cl,二者是同一周期元素。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W<Q,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Q,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8.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VA族
B.X、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强于X
C.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低
D.Y能形成多种氧化物
【答案】C
【解析】从元素周期表结构分析,图中所示Z元素在第三周期,其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则Z是P元素;故X是C元素、Y是N元素、W是S元素。
A.据分析,Z是P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VA族,A正确;
B.X、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H2CO3、H2SO4,H2SO4酸性更强,即W强于X,B正确;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N元素的非金属比P强,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NH3的热稳定性比PH3的高,C不正确;
D.Y是N元素,能形成多种氧化物,如:NO、NO2等,D正确;
故选C。
9.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IA族的元素都为金属元素
B.同主族相邻元素相差的原子序数可能为2、8、10、18、26、32
C.元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0族,一个VIII族,共16个族16个纵行
D.同周期IIA族和IIIA族原子序数差可能为1、11、25
【答案】D
【解析】A.第ⅠA族中H为非金属元素,A错误;
B.一至七周期元素的种类数为2、8、8、18、18、32、26,则同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可以为2、8、18、32,B错误;
C.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有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0族,一个Ⅷ族(含8、9、10三个纵行),共有16个族,C错误;
D.第ⅡA族和第Ⅲ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在短周期相差1,4和5周期相差11,6和7周期相差25,D正确;
故答案选D。
10.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同周期并且相邻,A、C同主族并且最外层电子均为6,则A、B、C分别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A、B、C均为短周期元素,B、C同周期并且相邻,A、C同主族并且最外层电子均为6,则A为O、B为P、C为S,故选B。
11.下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排列你认为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1、3同主族,不可能同周期,A错误;
B.第一周期只有H、He两种元素,3、4应该在第二周期,B错误;
C.5、6、7位于第二周期,6、14同在第ⅣA族,位置合理,C正确;
D.10位于零族,9、17位于同主族,位置不合理,D错误;
故答案选C。
三、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2.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GaN)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元素、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ⅤA族
B.镓的常见化合价为+3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镓原子与镓离子质量几乎相等
D.一个Ga3+有34个电子
【答案】D
【解析】A.根据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有2个电子层,说明位于第二周期,最外层有5个电子,属于ⅤA族,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原子序数,镓位于第四周期ⅢA族元素,因此镓的常见化合价为+3价,故B说法正确;
C.根据信息,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镓离子是镓原子失去电子得到微粒,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因此镓原子和镓离子质量几乎相等,故C说法正确;
D.根据镓原子结构示意图,Ga3+有28个电子,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13.在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使用了“铷()原子钟”,它被誉为卫星的“心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IA族 B.和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的中子数为48 D.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D
【解析】A.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IA族,A项正确;
B.和具有相同的电子数,电子数为37,B项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85-37=48,C项正确;
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D项错误;
故选D。
14.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论断等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才有NMR现象。下列原子均可产生NMR现象的是
A.18O、31P、131I B.元素周期表中第15列所有元素的原子
C.27Al、12C、137Cs D.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所有元素的原子
【答案】B
【解析】A. 18O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偶数,故A不选;
B. 元素周期表中第15列所有元素的原子,是周期表中VA族元素,所有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都为奇数,故B选;
C. 12C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偶数,故C不选;
D. 第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如He,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偶数,故D不选。
故选B。
15.某核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原子中子数为136 B.该原子核外有87个电子
C.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为223 D.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IA族
【答案】C
【解析】核素表示方法中,A表示质量数,Z表示质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据此分析解答。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原子中子数为223-87=136,A正确;
B.核外电子数=质子数=87,所以该原子核外有87个电子,B正确;
C.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g/mol,即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为223g/mol,C错误;
D.该元素的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为87,根据 “零族定位法”可知,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IA族,D正确;
故选C。
16.四种主族元素离子aXm+、bYn+、cZn-和dRm-,它们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则下列正确的有
①a-b=m-n;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③元素非金属性Z>R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⑤离子半径Z>R>X>Y;⑥原子半径Y>X>Z>R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B
【解析】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变为阳离子,由题意可知:aXm+、bY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m=b-n,所以a-b=m-n;正确;
②aXm+、bYn+、cZn-和dR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Y所在周期数大于Z、R所在周期数,又由于m>n,则Y的原子序数小于X,R的原子序数小于Z,则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故正确;
③Z、R两元素形成阴离子,这两种元素为非金属元素,由上述分析可知R的原子序数小于Z,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不断增强,则Z的非金属性强于R,故正确;
④由上述分析可知Y的原子序数小于X,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则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更强,故错误;
⑤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由于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所以离子半径:R> Z> Y>X,故错误;
⑥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所以原子半径:Y>X> R >Z,故错误;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有①②③;
故选B。
四、元素周期律性质递变
17.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D.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A
【解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导致元素性质,包括主要化合价、原子半径、金属性与非经属性等呈现周期性变化,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是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8.下列各项说法正确且能证明F比O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H2O的稳定性比HF强 B.共用电子对偏向:H-FS,故酸性H2SO4Al,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与元素周期律无关,C符合题意;
D.同主族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故氢化物的稳定性: H2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课时训练,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聚焦化学键,聚焦化学键对物质性质影响,聚焦化学键概念是非判断,电子式,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化学键类型与物质类别的判断,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物质熔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一课一练,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聚焦概念辨析易混易错点,聚焦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 ,求气体的摩尔质量M的常用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一课一练,共1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