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答谢中书书(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109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1 答谢中书书(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109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1 答谢中书书(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109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及反思
展开11.1 答谢中书书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最初的早晨,白雾缭绕于山间;继而如絮如带,仿佛是仙女在此作画;紧接着似烟似缕,好似天堂美景……就在如纱一样的薄雾将要消失的时候,太阳冉冉升起,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仿佛是一场盛大的演唱会。傍晚来临,红日西沉,她是太过劳累,去休息了。落日的余晖,为群山抹上了淡淡的红晕,好象一个娇羞的姑娘。飞鸟归林,猿猴栖树,山色苍茫,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冲破了湖面的寂静,别具意趣。
二、作者简介
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
三、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四、常考文言知识积累
1.古今异义
晓雾将歇 (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夕日欲颓 (古义:坠落。今义:精神萎靡)
2.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 (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3.一词多义
(1)欲
夕日欲颓(将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
(2)自
自康乐以来(从)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五、层次结构
第一层(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
第二层(从“高峰人云”到“四时俱备”),描写山川中静景之美。
第三层(从“晓雾将歇”到“沉鳞竞跃”),描写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
第四层(最后两句话),感慨自然之美景。
六、研读课文
请学生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两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中,“共谈”者,指的是那些有高雅情趣的人。这两句不仅有领起下文的作用,而且反映了作者的一种思想观念——描写山水美景,既是人们的共同爱好,也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
2.“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明确: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
3.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
明确: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4.文中提到的“康乐”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用意?
明确:“康乐”指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思想感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作用:(1)内容上,是作者针对眼前的“山川之美”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突出了山水之景的奇绝,表达了作者期望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2)结构上,总结全文并呼应开头,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七、合作探究
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明确: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明确:①“美”字 ②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 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3.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写景的特点。
明确:(1)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2)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3)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八、本文主旨
本文通过对景物全方位、立体化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期望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心意,也透露出作者归隐山泉的高洁志趣。
九、文本特色
1.结构严谨。
文章由“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全文。首尾呼应,叙议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
2.意境优美。
文章意境优美。有山水相映之美:山峰高耸入云,山下清流见底,峰高水清,水给山带来了活力,山为水增添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有色彩搭配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景象动人。同时,文章还具有晨昏变化之美以及动静相衬之美。
3.语言凝练。
文章以四言为主,句式整齐,言简意赅。“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中,“交”“乱”“竞”三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表现得具体、形象、生动,十分凝练。
名句默写
1.高峰入云,__________________。
2.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
3.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___。
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四季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清流见底
2.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文导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分析,写作练习,课堂练习,教学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精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文导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感恩的重要性,课堂练习,教学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学目标,课时计划,交流点拨,附: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