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学案设计
展开12 与朱元思书 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3.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难点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描写山水的诗句或古文片断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山随平野尽,江如大荒流。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官奉朝请。通史学。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辞清拔,表现沉湎山水的生活情趣;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亦能诗,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别有小说《续齐谐记》。
(二)写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虽然只是片段,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文。
三、常考文言知识积累
1.古今异义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表示约数。今义:允许)
(2)蝉则千转不穷[古义:止,息。今义: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
(3) 鸢飞戾天者 (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2.词类活用
(1)风烟俱净(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散净)
(2)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3)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4)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争着 )
(5)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平静,平息)
3.一词多义
(1)绝
天下独绝(绝妙)
猿则百叫无绝(断绝)
(2)上
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面)
4.通假字
(1)千转不穷(“转”,同“啭”,鸟叫声,这里指蝉鸣)
(2)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四、导读理解
1.表明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风烟俱尽,天山共色。
2.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总写所感,统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作者是怎样有层次的描绘“异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先写“缓流”,突出澄澈(游鱼细石);再写“急湍”,突出凶猛(急湍、猛浪)。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
5.作者是怎样表现“奇山”的?
明确:山高、树多、山音美。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
6.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
明确:“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 。
7.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什么?这句对写“奇山异水”有什么关系?
明确: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有这样的“奇山异水”,必然有人的足迹,有人的触景之情,这句是游览者自然生发的感情。同时这句又是侧面着笔,通过衬托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突出了“奇山异水”。
8.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似是多余,对此你有何看法?
明确: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全文犹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线,这里又收回手中,承接文章开头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自我检测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急湍( ) 泠泠( )
缥碧( ) 轩邈( )
横柯( ) 嘤嘤( )
鸢飞戾天(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任意东西_______ (2)猛浪若奔_______
(3)望峰息心_______ (4)好鸟相鸣_______
(5)皆生寒树_______
3.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窥谷忘反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
(2)千转不穷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加粗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互相轩邈
轩邈:_____________
(2)负势竞上
上: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加粗的多义词。
(1)许 一百许里_______
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
杂然相许_______
(2)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_______
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
(3)穷 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
欲穷其林_______
6.根据提示填空。
(1)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文学家。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时人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首段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字总领全篇,第2、3段分承“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二字展开描摹,脉络分明。
(3)文中写富春江江水清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主旨句(作者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言文阅读。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各找一句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可以放在篇末吗?为什么?
(4)本文写景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tuān;líng;piǎo;miǎo;kē;yīng;yuān;lì
2.答案:(1)向东或向西
(2)(马一般)飞奔
(3)使……平息
(4)美丽的
(5)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3.答案:(1)反;返;返回
(2)转;啭;鸣叫
4.答案:(1)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2)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5.答案:(1)上下,左右;答应;赞同
(2)绝美,绝妙;断,停,消失
(3)尽,完;走到……的尽头
6.答案:(1)吴均 南朝梁 吴均体
(2)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异水 奇山 独绝
(3)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4)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解析:答题时,注意吴均所处朝代为“南朝梁”,不要漏字;理解型默写题要认真审题,结合课文内容,根据提示确定相关语句,同时注意易写错的字,如“缥”“鸢”“戾”“窥”“反”等。
7.答案:(1)①(或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 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3)这句话侧面写出富春江景色的魅力,表达了作者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的生动情感。示例一:可以放在后面。因为它是文章的中心句。示例二:应放在原处。因为上文写的是山峰和山谷,这两句话是紧跟着上文的意思写的。
(4)示例:“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正面描写;“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互映衬,突出了水的清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原文,译文,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共40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学目标,课时计划,交流点拨,附: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