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0 再塑生命的人(学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10 再塑生命的人(学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页
    10 再塑生命的人(学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页
    10 再塑生命的人(学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学案及答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课,导学基础知识,导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 再塑生命的人 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2.把握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3.理性地思考、体会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学习重难点 1.把握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2.理性地思考、体会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阿炳:二十多岁时患眼疾双眼相继失明,二胡作品《二泉映月》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25岁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张海迪: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 高位截瘫,自学掌握英语 、日语 、德语等。当代知名作家、翻译家。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政治家,41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下肢瘫痪,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19世纪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1964年,她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二)写作背景 海伦·凯勒在一岁多的时候因为一场高烧,失去了视力,后又失去了听力。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并逐渐接受教育。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成为一位学识渊博,能够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语言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三、导读理解 1.作者在文章开头为什么强调“这一天”?明确:因为“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莎莉文老师来了,是“我”生命重新开始的一天。从这一天起,“我”过上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生活。通过强调“这一天”,从侧面说明莎莉文老师对“我”的影响之大。2.第3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海伦期待新生的心情。3.第4段中在未受教育之前…… “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作者先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我”坠入寂静而黑暗的世界的心理状态,表现“我”在黑暗、沉寂的世界中的焦躁、恐惧。然后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受教育前对光明的渴望。4.第9段里写“我”发脾气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这里运用了侧面描写,写“我”发脾气,真实地写出了“我”急于想走出黑暗、沉寂世界的焦躁不安的心理。说明“我”的学习过程是如此艰难,每一点进步都需付出很多的努力,从侧面烘托出莎莉文老师工作细致、耐心。5.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明确:“水”使“我”有了自己的思想,激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我”不再是仅仅限于模仿学习,而是能够敞开自己的心灵,感受到人间的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也因为有了求知欲,“我”就更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6.“啊!世界是还有比我理幸福的孩子吗?”品析这句话的含义。明确:直抒胸臆,写出了“我”内心浓烈的幸福感,说明莎莉文老师为“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我”学会很多文字后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感到了世界的美好。7.“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再塑生命”从字面上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文老师是“我”的“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8.“水”本身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明确:“水”本身并没有这么大的魔力。正是对“水”的理解启发了“我”,使“我”认识到宇宙万物都有名称,使“我”有了求知的欲望,一切都豁然开朗起来。9.为什么“我”此时会“悔恨莫及”?明确:因为此时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我”的学习终于迎来了质变,“我”终于在文字和事物名称之间建立了联系。回想起“我”因为自己的脾气而摔坏了莎莉文老师给“我”的洋娃娃,并且怎么也拼不好它,“我”十分伤心与后悔,“悔恨莫及”。 自我检测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给予她重大影响的莎莉文老师的深情怀念和感激之情。B.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C.海伦·凯勒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老师》,她曾为这本书搜集了20年的笔记和信件。D.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莎士比亚,一个就是海伦·凯勒。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花团锦cù(________huǎng________)然大悟jié(________)然不同yì yì(________3.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美不胜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截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4.文学常识填空。《再塑生命的人》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5.下面的片段出自作文《读〈海伦·凯勒传〉有感》,画横线的三个地方都有语病,请改正。《海伦·凯勒传》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在出生19个月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使她丧失了宝贵的听力和视力。①她的声带因为没有受损,却无法受其他感官的刺激,以至也不会说话。读完这本书,我被海伦·凯勒的精神所感动,并深深地喜欢她。她是那么执着、坚毅、顽强,尽管什么也看不见、听不见,②但她拼命地摸读盲文,指头都摸出了血,甚至书写单词和句子。她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哈佛大学。③从海伦·凯勒身上,使我看到了她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理想的坚持,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1)第①处关联词“因为”用得不当,可以改为“_____________”。2)第②处语序不当,可以改为“_____________”。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布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布娃娃拿来放在我的膝上,然后在我手上拼写“doll”这个词,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大的布娃娃和小布娃娃一样都叫作“doll”。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1概括所选文段的内容。(30字以内)
    2莎莉文老师对作者的启蒙教学有什么特点?请举文中一例加以说明
    3作者在学会这个词后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2.答案:             3.答案:1)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2)形容两件事物没有一点儿共同之处。3)混为一谈4)花团锦簇4.答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     5.答案:1)虽然2)但她拼命地摸读盲文,书写单词和句子,甚至指头都摸出了血3)删去“使”6.答案:1安妮·莎莉文老师让感受世间的真理,给深切的爱。
    2最大的特点是借助作者自身体验使其了解并理解外界事物,其次是耐心寻找时机。例如帮助作者区别的过程就典型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3因为学会这个词后,作者理解了语言文字跟宇宙万物的对应联系,它们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内容,不可互相替代。这不仅激起了她的求知欲,而且使她明白了对任何事物都要有爱心。这是她思想的一个大飞跃,所以她有这样的自我评价。 

    相关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学案,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内语段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课时安排,预习导学,课堂探究,随堂检测,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