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检查字词,层次结构,研读课文,人物形象,合作探究,本文主旨,文本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案 教学目标 1.疏通字词,把握文章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2.品味语句,学习运用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写法。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正视并积极克服困难。 教学重难点 1.疏通字词,把握文章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2.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正视并积极克服困难。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关于困难与挫折的名言警句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二、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假如我们原谅上帝》,《走一步,再走一步》。 三、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作者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了,可是要下去又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四、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灼人( zhuó ) 晕眩( xuàn ) 恍惚( hū ) 抽噎( yē ) 呻吟( yín ) 参差不齐( cēn cī ) 气喘吁吁( xū ) 突兀( wù ) 怦怦( pēnɡ ) 椿树( chūn )滑稽( jī ) 嘘声( xū ) 2.解释下面的词语。酷热:极热。多指天气。厌倦: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不愿继续做。附和:随着别人说或做。突兀:专有名词,指的是猝然;突然。怦怦:拟声词,形容心跳的声音。多描写人干了错事后紧张不安的情绪。嘲笑:讽刺挖苦别人。晕眩:眩晕。感觉本身或周围的东西在旋转。眼睛昏花。哭泣:有声称哭,无声称泣;泛指小声地哭。呻吟:指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恍惚: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暮色:黄昏时的天色。安慰:安顿抚慰。用欢娱、希望、保证以及同情心减轻、安抚或鼓励。凌乱:杂乱而无条理。惊讶:惊异;惊奇。畏惧:害怕;恐惧。参差不齐: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褒义)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五、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6):写“我”和小伙伴们去冒险。第二部分(7-17):写“我”与小伙伴们一起爬悬崖,我”却被困悬崖的经过。第三部分(18-28):写“我”在父亲的鼓励和指导下爬下悬崖、脱离险境的经过。第四部分(29):写“我”由爬悬崖的经历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六、研读课文 请学生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的六要素。明确:时间:七月一个闷热的日子里地点:美国费城人物:我和五个小伙伴起因:玩弹子游戏玩厌了,想找些新花样来玩,决定去爬悬崖经过:伙伴们爬下悬崖,我孤身被困在石架上结果:杰利带着爸爸找到我,我在爸爸的指导下爬下悬崖2.“我”爬山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玩游戏玩厌了,想玩点新花样。3.“我”遇到的困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1)悬崖陡峭,在“我”眼中是一堵高不可攀的险峰;(2)“我”孱弱多病,八年来身体一直不好;(3)暮色苍茫,大地越来越暗。4.说说“我”的脱险过程。明确:杰里带来了我父亲。(听见)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安慰我。(我哭着说)父亲教我把左脚踏到石架下面那块岩石上。(我顿时有了信心)父亲教我把右脚移动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我的信心大增)我每次只移动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啜泣了一会,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5.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仅仅指当时“我”下悬崖石架的情形吗?明确:(1)作用:从内容上看,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已不局限在“我”那次下悬崖石架的经历了。而是指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挫折,在面对这些挫折时,不要想整个困难有多大,而只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一步步走,直至解决所有困难。在文章中,这段文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哲理凸现在读者眼前。(2)“走一步,再走一步”首先是指那次“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克服困难的过程,其次还指人生面临挫折时克服挫折的一步步具体行动。 七、人物形象 1.体弱、胆怯的“我”为什么要去爬悬崖?文章哪些语句体现了“我”的孤独无助、极度恐惧?明确:体弱胆怯的“我”去爬山是因为好朋友杰里“胆小鬼”刺激了“我”的自尊心、好胜心,于是冒险去爬悬崖。“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跳动”“我回头向下看了一眼,然后吓坏了”“这种情景让我感到反胃”“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麻木”等体现了“我”的孤独无助、极度恐惧。2.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明确: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上石架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我”通过“走一步再走一步”下山。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会让他更加娇气,永远都软弱无能。只有在磨炼下才能成好钢,没有磨炼的只会是锈铁。所以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3.杰里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他为什么抛下我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你能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理吗?明确:如果我是杰里,我会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最要好的朋友,一边是更多的朋友。四个孩子一定不会让杰里帮“我”,而杰里也不想被嘲笑,不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朋友。所以杰里虽然“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我想,这也说明杰里低估了“我”的懦弱。他以为这么点悬崖,“我”总会下来的。再说,他一时也帮不了“我”。天越来越黑了,见“我”没回来,杰里的良心不安了,便告诉了“我”父亲,寻求大人帮助,把“我”从危险的边缘救了回来。杰里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他是“我”真正的朋友。4.评价文中的四个孩子。明确:当自己的朋友遇上困难的时候,这四个孩子不仅不去拉自己的朋友一把,反而雪上加霜的嘲讽朋友,把他一人留在危险的石架上,这种做法是很不应该的,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才对。 八、合作探究 1.“我”心理变化过程怎样?明确:最初——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随后——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最后——巨大成就感 九、本文主旨 作者通过“我”童年时的一次爬山经历,感悟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是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十、文本特色 1.伏笔照应,结构严谨关于悬崖,既说明其险,又说明其险的程度,是伏笔;文中多次提到“我”体弱,是伏笔;杰里冲“我”喊“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是伏笔;杰里对“我”的担心,也是伏笔。这些必要而周密的伏笔,行文中都进行了一一照应。因悬崖险才出现险情,因“我”体弱才遇险,因“我”胆小才爬到中途上不去也下不来,因杰里担心“我”的安全才把“我”父亲领来。结构上,开头和结尾也相互照应。这样前面埋下伏笔,后面进行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2.语言平实,精练传神本文语言平实,却精练传神,极具表现力。如伙伴们叫“我”去爬悬崖的时候,“我犹豫了”,这恰当地表现了“我”当时想和伙伴们一起去爬悬崖,但是又因为妈妈的警告而犹豫的心理。平实、口语化的语言,也符合故事主人公的年龄特征。3.细腻、真实的心理描写比如,文中描写“我”伏在岩石上时的心理活动:先是感到阵阵晕昡,“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站在高处往下看,我们往往有这样的感觉: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往前倾。这种感觉符合很多人的认知,很真实。接下来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我”进退两难的艰难境地,也写出了“我”在长久的恐惧和疲劳中神经逐渐麻木的境况,甚至自己哭了都不知道,大脑停止了思考。 课后作业 课文善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很好地表达出了作者在悬崖上进退两难的恐惧感。请你也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某种心情。 答案:我漫步着回到家,四处竟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才发现桂花已悄悄绽放了。那小小的花朵,好似一张张甜美的笑脸。好香!我贪婪地嗅了几口,花香顿时在我的口鼻中漫延开来,渐渐浸润了我的心扉。我陶醉在这花香中,也沉浸在这美好的秋日里。这纯纯花语属于秋季,这幽幽花香属于秋季。秋,竟是如此美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第四单元14*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质教案,文件包含走一步doc、童年的经历是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doc、2走一步doc等3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