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112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112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112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欣赏封面图文,感受人文气息,领略四季风景,感受语言魅力,捕捉美好画面,书写诗意四季,同学们阅读文言文,梳理阅读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北京朝阳初一(上)期末语 文(选用)2022.12(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 生 须 知1.本试卷共8页。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6分)语文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让我们步入更广阔的文学生活。语文组开展“诗意四季”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欣赏封面图文,感受人文气息。七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的封面主要由文字和图画两部分组成。“语文”二字是封面最显眼的文字。这两个字苍劲有力,生动流畅。图画部分来自吴昌硕的画作《菊花》。画面中各色菊花伴石而生,泼泼洒洒,花叶掩 ① (映 / 应),浓浓的秋意扑面而来。石头右上方的金菊与左下角的红菊相互呼应,墨色浓淡相间,构图巧妙,古朴之中展现了烂 ② (漫 / 慢)秋景的生机与活力。灵动的书法艺术和气韵生动的国画融合于咫尺空间,和谐典雅,诗意盎然。(1)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语文”两个字抄写在田字格内。(1分)答: (2)画面中泼泼洒洒的菊花让你想到 (作家姓名)的《秋天的怀念》。(1分)(3)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映 ②漫 B. ①映 ②慢 C.①应 ②漫 D. ①应 ②慢 2.朗读经典语段,体会思想感情。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朗读时,同学们对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拿不准。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窜(cuān) 脊(jí) B. 窜(cuān) 脊(jǐ) C. 窜(cuàn) 脊(jí) D. 窜(cuàn) 脊(jǐ)(2)为了更好地读出鲁迅对百草园的情感,同学们展开小组讨论。请你在下面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内容。(2分)同学甲:朗读这一段景物描写时,我能感受到在少年鲁迅的心中,百草园是个趣味无穷的乐园。同学乙:是的。开头两句,鲁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整体写百草园的生机勃勃,同时,“ ① ”的乐趣是强调的重点。同学甲:我也有同感!尤其是写何首乌的这一句,我也和少年鲁迅一样,特别想找到“像人形”“可以成仙”的何首乌。所以我在朗读时,除了要表现出少年鲁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外,还应读出他的 ② 。3.领略四季风景,感受语言魅力。 (1)描写景物时,我们常会使用叠词,这不仅使景物更形象,还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例如,描写春草时,可用绿茸茸、油亮亮、 ① 等ABB型叠词。再如,描写春雨时,可用淅淅沥沥、缠缠绵绵、 ② 等AABB型叠词。(2分) (2)王安石在《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借“绿”字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不仅将眼前之景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而且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下列诗句中的“绿”字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具有相同表达效果的一项是(2分)【甲】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乙】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丘为《题农父庐舍》)【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4.捕捉美好画面,书写诗意四季。(1)下面是一位同学的练笔,文段中的四个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2分)①一个女孩儿静静地站在院子里最大的那棵银杏树下,仰望着它如云的树冠。②这棵银杏,如威武的壮士,脚踩如茵的草坪,背靠似血的红墙,有一股雄浑的沧桑感。③女孩儿一边仰望树冠,一边手抚树干缓缓地转圈儿,老树也好像正慈祥地对她诉说着悠悠往事。④此刻,西斜的阳光像翻飞的蝴蝶,一会儿顺光,一会儿逆光,跳跃在转圈儿的女孩儿的脸上和身上。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2)请仿照冰心的诗歌,诗意地表达你对季节的感悟。(2分)秋深了!树叶儿穿上红衣了! (选自冰心《春水˙三八》)答: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进入初中,你结识了不少新同学。班会课围绕“交友之道”开展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诵诗会友】5.请你根据学习小组所给的提示,完成诗文默写。(共3分)(1) ,不亦乐乎?(《论语•学而》)(1分)(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分)(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1分)【品诗惜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6.这是一首赠别友人的诗歌。首句景中见情,诗人选取落尽的杨花和啼叫的子规这两种景物,既点明了当时是 ① 时节,又渲染了 ② 的氛围,接着点明事由,最后两句抒情,表达诗歌主旨。(2分)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2分)答: 【读文识友】材料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材料二卓茂,南阳宛人也。时尝①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②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③,嘿④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⑤马,幸⑥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⑦府送马,叩头谢之。(取材于范晔《后汉书·卓茂传》) 注:①[尝]曾。②[几何]多少。③[谬]差错。④[嘿]同“默”,沉默不语。⑤[公]对人的敬称。⑥[幸]希望。⑦[诣]前往。8.同学们阅读文言文,梳理阅读方法。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共9分)(1)查阅词典,推断词义:根据右图中“舍”的义项,推断出材料一中“太丘舍去”的“舍”的意思是_______(填写序号)。(1分)(2)借助成语,推断词义:根据成语“不期而遇”中“期”的意思,可以推断出材料一中“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期”的意思是 ① 。根据成语“亡羊补牢”中“亡”的意思,可以推断出材料二中“子亡马几何时”的“亡”的意思是 ② 。(2分)(3)一词多义,注重积累:材料一中“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与”是 ① 的意思,材料二中“嘿解与之”的“与”是 ② 的意思。(2分)(4)结合语境,理解句意:理解文意时,可根据语境补全省略内容,使句意通顺。小明对材料一中的画线句,在括号内做了这样的补充(见右图)。请你指出这样补充的不妥之处,并加以修改。(2分)答: (5)联系课内,迁移运用:材料一中“太丘舍去”的“去”和“元方入门不顾”的“顾”的意思,可迁移理解材料二中“挽车而去,顾曰”的“去”是 ① 的意思,“顾”是 ② 的意思。(2分)9.两则材料中出现了许多人物,如陈太丘、友人、元方、卓茂和马主。你愿意和他们中的哪一位成为朋友?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2分)答: 三、名著阅读(6分)10.经典是永不过时的。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请结合《朝花夕拾》中的具体内容,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思考。(80字左右)(4分)答:
11.下面图片讲述的故事出自于古典名著《西游记》。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叫做 ① ,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四幅图片的正确排序为 ② 。(2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共10分)①你若是在春天到北平,第一个印象也许便会给你以十分的不愉快。你从前门东车站或西车站下了火车,出了站门,踏在了北平的灰黑的土地上时,一阵大风刮来,刮得你不能不向后倒退几步;那风卷起了一团的泥沙;你一不小心便会迷了双眼,怪难受的;而嘴里吹进了几粒细沙在牙齿间萨拉萨拉地作响。耳朵壳里,眼缝边,黑马褂或西服外套上,立刻便都积了一层黄灰色的沙垢。你到了家,或到了旅店,得仔细地洗涤了一顿,才会觉得清爽些。②“这鬼地方!那么大的风,那么多的灰尘!”你也许会很不高兴地诅咒说。③风整天整夜地呼呼地在刮,火炉的铅皮烟囱,纸的窗户,都在乒乒乓乓地相碰着,也许会闹得你半夜睡不着。第二天清早,一睁开眼,呵,满窗的黄金色,你满心高兴,以为这是太阳光,你今天将可以得一个畅快的游览了。然而风声还在呼呼地怒吼着。擦擦眼,拥被坐在床上,你便要立刻懊丧起来。那黄澄澄的、错疑作太阳光的,却正是漫天漫地地吹刮着的黄沙!风声吼吼地还不曾歇气。你也许会懊悔来这一趟。④但到了下午,或到第三天,风渐渐地平静起来。太阳光真实地黄亮亮地晒在墙头,晒进窗里。那份温暖和平的气息儿,立刻便会鼓动了你向外面跑跑的心思。鸟声细碎地在鸣叫着,大约是小麻雀儿的唧唧声居多。——碰巧,院子里有一株杏花或桃花,正含着苞,浓红色的一朵朵,将放未放。枣树的叶子正在努力地向外崛起。——北平的枣树那么多,几乎家家天井里都有一株两株的。柳树的柔枝儿已经透露出嫩嫩的黄色来。只有硕大的榆树上,却还是乌黑的秃枝,一点儿什么春的消息都没有。⑤你开了房门,到院子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啊,好新鲜的空气,仿佛在那里面便挟带着生命力似的。不由得不使你神清气爽。太阳光好不可爱。天上干干净净没有半朵浮云,俨然是“南方秋天”的样子。你得知道,北平当晴天的时候,永远的那一份儿“天高气爽”的晴明的劲儿,四季皆然,不独春日如此。⑥太阳光晒得你有点暖得发慌。“关不住了!”你准会在心底偷偷地叫着。⑦你便准得应了这自然之招呼而走到街上。(选自郑振铎《北平》) 12.在作者的笔下,北平的春风有着怎样的特点?请你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3分)答: 13.这篇文章的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请你从文中任选一处语句,品味其表达效果。(3分)答: 14. 文章第⑤段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感受。(4分)答: (二)阅读《一朵梅》,完成15-18题。(共10分)一朵梅冯骥才①王成喜擅画梅,知名于世。古人画梅多画折枝,成喜画梅爱画梅树。他所画的梅树粗大雄壮,枝丫苍劲有力,繁花似锦,鲜红的花瓣娇艳丰盈。这样的洋溢着喜气与生气的画面为时代所需,故也为世所推崇。②成喜性情憨厚谦和,一次对我说:“我想送你一幅梅花,你要什么样的,横幅竖幅?”③我说:“你太忙,不敢劳你大驾,如果你真心给我画,就画一朵吧。”④“一朵?”成喜有点奇怪,他以为我开玩笑。他知道我爱开玩笑。⑤我说:“就要一朵。古往今来没人只画一朵梅,我请你画,是想看看你怎么画。”⑥成喜带着犯难的表情走了。⑦一次见面,成喜递给我一个厚厚的信封,里边三幅小画,都是梅花,他真认真,真的给我画了。但是他说:“一朵梅真不好画,孤零零,没有呼应,没有搭配,也不好看。我试画了两三幅,都是先画了一朵,后来觉得不舒服,还是得再补上几朵帮衬一下。”⑧打开看,果然都是几朵梅,都是折枝图。⑨“不行,我只要一朵。”我笑着说,“我非刁难你一次不可。”⑩我把这个难题压在他身上,我执意要看看这位梅花大家怎么办,怎么画。⑪终于在一次见面时他把这“一朵梅”给了我。⑫我打开画看,他盯着我的表情。这幅画从上端倒挂一枝下来。枝干用粗毫干墨连皴带勾而成,颇见老辣;再看枝上的梅花,还是他惯常的点染的红梅吗?不是!他改用单线勾勒素梅,用笔简括,花朵饱满,素白无色。但他上上下下勾了数朵,仍旧不是一朵。我刚要坚持只要“一朵梅”时,但见最下端翘起的枝头上,他用红色——西洋红里加上大红,将一朵素梅染成红色,登时鲜亮夺目。这正是我要的一朵梅!⑬他画得挺绝!既满足了我,又符合了绘画结构上相互呼应和彼此衬托的原理。⑭我禁不住叫道:“你这么画,可第一次见,别人从来没有这么画过。妙品、奇品、神品!”⑮成喜脸上露出少见的得意,只说:“别人也没被逼着只画一朵梅呀。”⑯事后,我愈看这幅画愈好愈妙,遂题曰:君擅作梅树,千花万花美。我偏索一朵,看君何以对?枝身形似舞,花面红如醉。笔少意无穷,物独自珍贵。15.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我”与王成喜交往的故事。请你仿照示例,梳理事件。(3分)王成喜想要送“我”一幅梅花,“我”提出要“一朵梅”,他感到为难。 ① ,“我”继续“刁难”他,他犯愁不已。终于他给“我”送来“一朵梅”, ② , ③ 。16.当王成喜听到“我”想要“一朵梅”时,他为什么感到“有点奇怪”?(2分)答:
17. 依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两幅画中哪一幅“正是我要的一朵梅”。(2分)答: 18.阅读文章,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一朵梅》。(3分)答: 五、写作(40分)1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1)步入初中,我们走进异彩纷呈的学科课堂:我们在温文尔雅的语文老师的带领下开启文学殿堂,在智慧严谨的数学老师的点拨下豁然开朗,在博学幽默的地理老师的启发中云游天下,在博古通今的历史老师的还原下探索时空隧道……他(她)的课让你回味无穷,意犹未尽。请将“再来一节 课”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春日枝头的繁花好比天边的彩虹,转瞬即逝。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总有一些时光、友谊、亲情、信念……它们永不凋零。请将“永不凋零的 ”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 16 分) 1.(1)答案:略(1 分)(2)答案:史铁生(1 分) (3)答案:A(2 分)2.(1)答案:D(2 分) (2)答案示例:①泥墙根一带 ②童心童趣 (共 2 分。共 2 空,每空 1 分)3.(1)答案示例:①软绵绵 ②稀稀疏疏 (共 2 分。共 2 空,每空 1 分) (2)答案:乙(2 分)4.(1)答案:C(2 分) (2)答案示例:春近了! 大地张开了温暖的怀抱!(共 2 分。句式,1 分;内容,1 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8 分) 5.(1)答案:有朋自远方来(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2)答案:断肠人在天涯(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3)答案:星汉灿烂(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6.答案示例:①暮春 ②伤感(共 2 分。共 2 空,每空 1 分) 7.答案示例:诗人想象奇特,将明月人格化,把它看成友好的使者,让它把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 怀念带到辽远的夜郎去。(共 2 分。独特之处,1 分;情感,1 分) 8.(1)答案:④(1 分)(2)答案示例:①约定 ②丢失(共 2 分。共 2 空,每空 1 分) (3)答案示例:①和 ②给(共 2 分。共 2 空,每空 1 分)(4)答案示例: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这里使用不妥,应改为“家君”。(共 2 分。指出错误,1 分;修改,1 分) (5)答案示例:①离开 ②回头,回头看 (共 2 分。共 2 空,每空 1 分)9.答案示例:我愿意和卓茂成为朋友,因为他为人宽厚,品德高尚。(共2 分。人物,1 分;理由,1 分) 三、名著阅读(共 6 分)10.答案示例:《五猖会》中写到,父亲要求“我”必须背书才可以去看会,这使“我”对看会感 到索然无味。我能感受到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从中可见父母 应尊重孩子的天性。 (共4 分。内容,2 分;思考,2 分) 11.答案:①大闹天宫 ②ADBC(共2 分。①,1 分;②,1 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0 分) (一)(共 10 分)12.答案示例:北平的风“刮得你不能不向后倒退几步”,可见风力大;它把沙吹进你的眼里、牙 齿间、耳朵壳里和衣服上,可见风沙多;风刮得烟囱、窗户“乒乒乓乓地相碰着”,“闹 得你半夜睡不着”,可见风声响;“风整天整夜地”“还不曾歇气”地刮,可见风刮的时 间长。 (共3 分,每点 1 分,答对 3 点给 3 分) 13.答案示例:“擦擦眼,拥被坐在床上,你便要立刻懊丧起来。”作者在这个句子中抓住“擦擦” “拥被”“坐”等一系列寻常动作,真切地写出了人被恼人的风“哄骗”了感情而气恼 不已的画面,读来如在眼前。 (共3 分。句子,1 分;品味,2 分)14.答案示例:从“永远”“劲儿”“皆”“不独”等词语中,可见作者对北京四季晴明天气的喜爱 与骄傲。前一阵子,北京正值秋高气爽,湛蓝的天空在金黄的树叶的衬托下更加透亮,让我忍不住赞叹。 (共4 分。情感,2 分;结合体验,2 分)(二)(共 10 分) 15.答案示例:①王成喜第一次送来三幅几朵梅的折枝图 ②“我”很满意他的画 ③他露出少见的得意(共3 分。每空 1 分) 16.答案示例:因为洋溢着喜气与生气的梅枝图或梅树图更为时代所需,为世所推崇;而且一朵梅 不好画,所以古往今来没人只画一朵梅。 (共2 分。每点1分)17.答案:乙(2 分) 18.答案示例:《一朵梅》指的是王成喜送给“我”的一朵梅的画;此画蕴含着王成喜不厌其烦地 满足“我”愿望的真心以及“我”对我们之间友情的珍惜。 (共3 分。内容,1 分 ;情感,2 分)五、写作(40 分) 19. 作文评分标准项目等级内容、表达(36 分) 说 明 书写(4 分) 一类卷 (40-34)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想象丰 富、合理;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 顺,有 2 处以下语病。赋分范围:36-30 分以 33 分为基 准分上下浮 动,然后加书 写项的得分。4 分书写正确、工整,标 点正确,格式规范。二类卷 (33-29)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 明确;想象比较丰富、比较合理;条理比 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 有3-4 处语病。赋分范围:29-25 分以 27 分为基 准分上下浮 动,然后加书 写项的得分。3 分书写基本正确、工整, 标点大体正确,格式 规范。三类卷 (28-24)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 确;想象不够丰富、不够合理;条理基本 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 5-6 处语病。赋分范围:24-20 分以 22 分为基 准分上下浮 动,然后加书 写项的得分。2 分书写错误较多,字迹 不够清楚,标点错误 较多,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3-0)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缺 乏想象;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 不通顺,有7 处以上语病。赋分范围:19-0 分以 16 分为基 准分上下浮 动,然后加书 写项的得分。1-0 分书写错误很多,字迹 潦草,难以辨认,标 点错误很多,格式不 规范。说明:1.字数不足 500 字,每少 50 字扣1 分,最多扣 3 分。 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 4 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陋室铭》,完成问题, 默写, 阅读《木兰诗》,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3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