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樵北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樵北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樵北初级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共60分)
1.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机器人弹钢琴 B. 生石花开花 C. 钟乳石长大 D. 电脑病毒传播
2. 请你指出下列哪项不是生物( )
A. 向日葵 B. 蘑菇 C. 珊瑚 D. 新冠病毒
3. 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 含羞草 B. 鲫鱼 C. 香菇 D. 流感病毒
4. 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C. 生物都能繁殖 D.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5. 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 B.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D. 只有动物才能对外界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
6. 调查法是生物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以下工作中运用了调查法的是( )
A. 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 B.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C. 小丽对南瓜进行人工授粉 D. 小文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叶片上表皮的结构
7.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归为一类,将松、柏、蝇、玫瑰等生物归为一类,请问:他们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 )
A.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 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
C. 按照生物的数量 D. 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
8. 夜来香的花朵在傍晚开放,清晨关闭;合欢树的叶子在白天张开,夜晚闭合;蝶在白天活动,蛾在夜间活动。以上生命现象主要受哪一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
A. 温度 B. 光照 C. 空气 D. 水分
9. 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下列选项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草盛豆苗稀 B.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雨露滋润禾苗壮 D. 葵花朵朵向太阳
10. 在实验设计中,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
A. 潮湿和干燥 B. 有空气和潮湿 C. 有光和无光 D. 有空气和无空气
11. 在某生态系统,存在蛇、猫头鹰和鼠等动物。当猫头鹰也以鼠为食时,蛇与鼠、蛇与猫头鹰的关系是( )
A. 捕食与捕食 B. 竞争与捕食 C. 捕食、捕食与竞争 D. 寄生和捕食
12.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群羊 B. 一片森林 C. 一个池塘 D. 一块草地
13. 泉州湾红树林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如果大量捕杀鸟类,将破坏红树林的生态平衡。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 )
A. 有限的 B. 稳定的 C. 不变的 D. 增强的
14. 下列哪些方法能增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
A. 减少生物的种类 B. 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C. 增加生物的种类 D. 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15.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水圈 B. 生物圈 C. 草原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
16. 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
A. DDT挥发性极强 B. 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C.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 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
17. 一个带有“d”字样的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呈现的物像是( )
A. b B. p C. q D. d
18.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若在视野的右下方,要想将物象置于视野正中央,就应将装片移动向( )
A. 左上方 B. 右上方 C. 左下方 D. 右下方
19. 取一滴鱼的血液,涂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然后另取一块载玻片把血液推成薄膜,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这种玻片标本属于( )
A. 切片 B. 涂片 C. 装片 D. 磨片
20.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撕下的洋葱表皮已经平展在清水中,箭头表示盖上盖玻片的方向,椭圆表示载玻片中央的清水)( )
A. B.
C. D.
21. 如图是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4个视野,对这4个视野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视野①中标本折叠,因为未将标本展平
B. 视野②中有两个气泡,是因为染色操作不当引起的
C. 将视野③变成视野④,需要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
D. 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同一部位,视野④将变暗
22. 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分别滴加的液体和它们染色共用的液体依次是( )
A. 碘液、清水、清水 B. 生理盐水、清水、碘液
C. 清水、生理盐水、碘液 D. 碘液、生理盐水、碘液
23. 小明学习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后,设计概念图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属于甲部分的内容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线粒体 ⑦液泡
A. ①⑤⑥⑦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24. 下列细胞内的各物质中,都属于无机物的是( )
A. 水、氧、无机盐 B. 水、葡萄糖、蛋白质
C. 蛋白质、葡萄糖、脂肪 D. 核酸、葡萄糖、无机盐
25. 花生种子燃烧时,能燃烧的物质是(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DNA
④糖类
⑤脂质
⑥蛋白质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③④⑥ D. ①③⑤
26. 关于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 都具有叶绿体、线粒体和大液泡
C.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D. 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27. 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器,它能将( )
A. 化学能转变成光能 B. 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C. 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D. 光能转变成热能
28. 能够把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同时释放能量供给细胞利用的结构是( )
A. 细胞核 B. 线粒体 C. 叶绿体 D. 液泡
29. 从细胞的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核 D. 细胞质
30. 克隆羊多莉长得非常像( )
A. 供细胞核的母羊 B. 供无核卵的母羊
C. 代孕的母羊 D. A,B,C三种羊的一部分
二、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
31. 读图理解。([]填序号)
(1)图甲为 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
(2)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3)在细胞结构图中,[______]______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其具有 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吃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来自结构[______]______。
(5)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______,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______,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2. 综合应用
“不上西樵山,不算到岭南”。西樵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因其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称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岭南名山、理学名山,更荣获广东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等称号。西樵山森林公园,动植物种类丰富,环境优美。山下万多亩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景观——渔耕粤韵,至今保存着“千顷鱼塘万亩田”的自然生态景观,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保护单位,被称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的桑基鱼塘。
图甲表示西樵山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渔耕粤韵的桑基鱼塘生态示意图,图丙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食物网中有 ______条食物链。图中昆虫和杂食性鸟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和 ______。
(2)图甲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该添加 ______部分和 ______。
(3)图乙所示的生态系统中,桑属 ______者,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______。
(4)图乙中,人们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它属于 ______。
(5)图丙中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③对应图甲中的生物是 ______。
(6)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 ______。
33. 实验分析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出),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厚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
(3)方法步骤:
①将2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应该各放入______只鼠妇,静置2分钟(min)。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4)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
阴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5)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进行______实验,并对实验数据求出______,原因是 ______。
(6)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7)在一个对照实验中,变量应该只有 ______个。
(8)在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______。
(9)在实验中设置了明亮、阴暗两组实验,目的是 ______。
(10)实验时能不能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34. 资料分析
资料一:作物生长的高温环境有个“临界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植物就会减产。比如,小麦的临界温度在26℃左右,玉米是38℃,水稻为34℃。2022年6月17日,中科院院士林鸿宣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林尤舜团队合作,在《科学》发表论文,首次揭示水稻存在抗高温品种。该团队在松江农场的大棚里,在持续28天时间里,模拟出38℃以上高温环境。最后发现,抗高温品种水稻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增产20%。
资料二: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克隆猴的技术流程如下:取猴甲的一个卵母细胞a,把细胞核去掉,再把一个体细胞b的细胞核与去核的a融合,构建克隆胚胎,然后将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乙体内,发育成克隆猴丙。
(1)资料一中科学家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______。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2)超过植物的临界温度,作物就会减产。这体现了 ______影响 ______。抗高温品种水稻能抵抗高温,这体现了 ______适应 ______。
(3)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 ______和 ______的基本单位。
(4)资料三中的融合细胞是在 ______(填“体内”或“体外”)培养形成克隆胚胎的,克隆胚胎被移植到代孕母猴乙的子宫内完成发育。克隆猴丙的遗传物质来自细胞 ______(填“a”或“b”),说明 ______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和遗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机器人不属于生物,所以机器人弹钢琴不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
B、生石花开花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的特征,属于生命现象,符合题意。
C、钟乳石慢慢长大,是碳酸盐溶液主要是碳酸氢钙溶液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二氧化碳、水,是碳酸钙逐渐沉积形成的,是化学现象,不符合题意。
D、电脑病毒不属于生物,所以电脑病毒传播不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答案】C
【解析】解:ABD、向日葵、蘑菇、新冠病毒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ABD不符合题意。
C、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属于生物,C符合题意。
故选:C。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的特征。
3.【答案】D
【解析】解:ABC、含羞草属于植物,鲫鱼属于动物,香菇属于真菌,它们都具有细胞结构。不合题意。
D、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符合题意。
故选:D。
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的特征。
【解答】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苔花有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植株矮小,属于苔藓植物;牡丹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属于被子植物,能开花结果,而苔藓不能。二者包含的生物特征都是生物能繁殖。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C
【解析】解:A、植物一般不能自由运动,错误。
B、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错误。
C、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正确。
D、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错误。
故选:C。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6.【答案】A
【解析】解:A、人口普查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我国在人口普查中常用的方法是调查法。
BCD、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小丽对南瓜进行人工授粉属于实验法,小文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叶片上表皮的结构属于观察法。
故选:A。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
关键是熟练掌握调查的基本方法、一般步骤以及特点。
7.【答案】D
【解析】解:由题中的叙述可知,鲫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生物都生活在水中属于水生生物,而松、柏、蝇、玫瑰等生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属于陆生生物,可见它们的分类依据是生物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动物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一般的生物分类方法,能灵活的对生物进行分类。
8.【答案】B
【解析】解:非生物因素光是一个十分复杂而重要的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分布。结合题意:夜来香的花朵在傍晚开放,清晨关闭;合欢树的叶子在白天张开,夜晚闭合;蝶在白天活动,蛾在夜间活动。以上生命现象主要受非生物因素光照。
故选:B。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9.【答案】A
【解析】解: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该选项正确。
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该选项错误。
C、“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错误。
D、“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A。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因素的概念。
10.【答案】B
【解析】解:A、潮湿和干燥仅体现在水分有无不同,可以作为一组对照。A不符合题意。
B、有空气和潮湿,有两个变量,一个是有空气,一个是有水分,不可以作为一组对照。B符合题意。
C、有光和无光仅体现在光照的有无不同,可以作为一组对照。B不符合题意。
D、有空气和无空气仅体现在空气的有无不同,可以作为一组对照。B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题关键是掌握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
11.【答案】C
【解析】解:在此食物网中,蛇捕食鼠,蛇与鼠是捕食关系。同时鼠是猫头鹰和蛇共同的食物,猫头鹰和蛇是竞争关系,而猫头鹰又以蛇为食,两者是捕食关系,所以猫头鹰和蛇之间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故选:C。
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它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捕食关系(如狼吃兔子)、竞争关系(如农田里的作物与杂草)、合作关系(例如蚂蚁合作搬运食物)、寄生关系(如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等。
此题考查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12.【答案】A
【解析】解: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1)“一群羊”是草食性动物,在生态系统属于消费者,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要有非生物成分、生产者和分解者,符合题意.
(2)“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这些里面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和水分等.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比较简单.
13.【答案】A
【解析】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在鸟类的栖息地,如果大量捕杀鸟类,将破坏红树林的生态平衡。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故选:A。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因此,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调节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14.【答案】C
【解析】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
故选:C。
此题考查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的认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5.【答案】B
【解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B。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中即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6.【答案】C
【解析】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当中,可见,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故选:C。
此题考查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生物富集作用。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我们应该注意环境保护,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不应该随意把有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
17.【答案】B
【解析】解:结合分析可知,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倒像。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题干中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所以,题干中的字母“d”,旋转180度后是“p”。
故选:B。
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倒像。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18.【答案】D
【解析】解:物像若在视野的右下方,物像应该向左上方移动才能到达视野正中央。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若在视野的右下方,要想将物象置于视野正中央”,就应将装片移动向右下方。
故选:D。
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19.【答案】B
【解析】解:根据制作材料和方法可以分为切片、涂片、装片三种。从固体材料如茎切取薄片制作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叫切片如椴树茎切片;从物体上用挑取、撕取、刮去的方法而制作的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叫装片如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就是用牙签轻轻刮去制成的;用液体的材料如血液或非常微小的生物如细菌用吸管吸取制作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就叫涂片如血液涂片、细菌涂片。取一滴鱼的血液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然后另取一块载玻片把血液推成薄膜,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这种玻片标本属于涂片。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实验中用到的几种常见的标本,生物标本包括装片、切片、涂片。
生物标本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定义掌握。
20.【答案】A
【解析】解:在制作临时装片是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其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
故选:A。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盖盖玻片的方法直接影响到观察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一般来说,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表现为四周较黑、中间较亮,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或移动。细胞则不具有这些特征。
21.【答案】B
【解析】解:A、视野①中标本折叠,因为未将标本展平,正确做法是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正确;
B、视野②中有两个气泡,是因为盖盖玻片的操作不当引起的,正确做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错误;
C、将视野③变成视野④,图像更清晰,需要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正确;
D、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视野越暗,正确。
故选:B。
图中①细胞有折叠现象,②视野中有气泡,③图像不清晰,④图像清晰。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装片制作,熟练掌握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正确识记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制作动植物细胞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单记忆为: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在滴这个步骤中,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生理盐水。都用碘液染色。
故选:B。
23.【答案】D
【解析】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洋葱鳞片叶细胞中无叶绿体(绿色部位的细胞中具有),所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同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故选:D。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解答即可。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A
【解析】解:A、水、氧、无机盐属于无机物,A正确;
B、葡萄糖、蛋白质属于有机物,B错误;
C、蛋白质、葡萄糖、脂肪属于有机物,C错误;
D、核酸、葡萄糖属于有机物,D错误。
故选:A。
有机物一般是指含有碳元素且能燃烧的化合物;无机物一般是指不含有碳元素且不能燃烧的化合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解答本题要掌握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与联系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25.【答案】B
【解析】解:构成细胞的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一般分子大,含碳元素,能燃烧,包括核酸如DNA、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无机物一般分子小,不含碳元素,不能燃烧,包括水和无机盐等。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细胞中的物质主要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掌握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种类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B
【解析】解:A、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A正确;
B、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B错误;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C正确;
D、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D正确。
故选:B。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C
【解析】解: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即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即化学能转变成热能,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
故选:C。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生物细胞能量转换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也是考查的重要知识点。
28.【答案】B
【解析】解: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把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释放的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的利用。因此,线粒体被称为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能量转换器包括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区分线粒体和叶绿体能量转化的不同。
29.【答案】C
【解析】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
故选:C。
此题考查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30.【答案】A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因此小羊多莉长的像供细胞核的母羊。
故选:A。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据此解答。
关键点: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
31.【答案】植物 ② 细胞膜 ④ 细胞核 DNA ⑤ 液泡 线粒体 叶绿体
【解析】解:(1)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所以,图甲为植物细胞。
(2)②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3)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4)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所以,吃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来自结构⑤液泡。
(5)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所以,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故答案为:
(1)植物
(2)②细胞膜
(3)④细胞核;DNA
(4)⑤液泡
(5)线粒体;叶绿体
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2.【答案】5 捕食 竞争 非生物 分解者 生产者 太阳能 分解者 鹰 弱
【解析】解:(1)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图中食物链有:绿色植物→吃草籽的鸟→鹰,绿色植物→鼠→狐,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杂食性鸟→鹰,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共5条。图中昆虫和杂食性鸟都以绿色植物为食,是竞争关系;杂食性鸟又以昆虫为食,是捕食关系。
(2)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图甲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桑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桑属于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于是太阳能。
(4)在生态系统中大多数的细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这些腐生的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
(5)图丙中食物链为:④→②→①→③。对应图甲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为: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则③对应鹰。
(6)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故答案为:(1)5;捕食;竞争。
(2)非生物;分解者。
(3)生产者;太阳能。
(4)分解者。
(5)鹰。
(6)弱。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图丙中食物链为:④→②→①→③。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33.【答案】10 重复 平均值 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阴暗 一 光 形成对照 不能 具有偶然性
【解析】解:(3)①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除这一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相同,如鼠妇的数量。所以,将2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应该各放入10只鼠妇。
(5)重复实验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所以,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进行重复实验,并对实验数据求出平均值,原因是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6)由(4)中表格中的数据,阴暗处鼠妇的数量明显多于明亮处鼠妇的数量,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7)在一个对照实验中,变量应该只有一个,以保证实验的结论是由这一个变量引起的,具有说服力。
(8)在这个实验中一侧是明亮环境,一侧是阴暗环境,所以,实验的变量是光。
(9)在实验中设置了明亮、阴暗两组实验,目的是形成对照。
(10)实验时不能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具有偶然性,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但数量也不易太多,太多了会增加实验操作难度。
故答案为:(3)①10。
(5)重复;平均值;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6)阴暗。
(7)一。
(8)光。
(9)形成对照。
(10)不能;具有偶然性。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题关键是掌握对照实验的设置原则。
34.【答案】B 环境 生物 生物 环境 结构 功能 体外 b 细胞核
【解析】解:(1)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题中叙述的该团队在松江农场的大棚里,在持续28天时间里,模拟出380℃以上高温环境。最后发现,抗高温品种水稻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增产20%,是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的,符合实验法的要求。
故选:B。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超过植物的临界温度,影响植物的生长,使一部分农作物减产。体现了环境中温度对生物生存的影响。抗高温品种水稻能抵抗高温,这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3)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
(4)取猴甲的一个卵母细胞a,把细胞核去掉,再把一个体细胞b与去核的a融合,构建克隆胚胎,可见融合细胞是在体外培养形成克隆胚胎的,克隆猴丙的遗传物质来自b,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和遗传。
故答案为:
(1)B
(2)环境;生物;生物;环境
(3)结构;功能
(4)体外;b;细胞核
(1)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但其中实验法是探究的主要方法。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3)克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克隆中遗传物质来自细胞核。特别熟记掌握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
对于克隆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较广泛的,应重点掌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